语文科仿真试题_第1页
语文科仿真试题_第2页
语文科仿真试题_第3页
语文科仿真试题_第4页
语文科仿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科仿真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加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分。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雁门太守行(1分)(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木兰诗)(2分)(3),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醉翁亭记)(2分)(4)现在人们常用李煜的相见欢中的诗句“ , 。” 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

2、难以解决处理。(1分)(5)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间四句。(4分)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ng zh wú kuì( )的。(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4)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ù xiè zhì biàn()的神气。

3、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把“标准”改为“标志”)B、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把“即使但”改为“即使也”)C、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使我市外向型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去掉“使”)D、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避免少去”应改为“避免去”)4从A组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词语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描写某人神态动作的话。(80字之内)(4分)A组: 伟大 豁达 快乐 勇往直前 奋发图强B组:不但而且 不管也答:_ 5阅读下面材料,概括语段内

4、容。(不超过15个字)(4分)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裸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 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_。(2分)(2)你认为青少年怎样减少网络对自身的危害? (2分) 频二、阅读

5、(45分)(一) 文言文阅读(1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邑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6、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一组( ) (3分)中.国.学.考.频.道A.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然后能改 B. 吾妻之美我者/ 皆以美于徐公 C. 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燕、赵、韩、魏闻之 / 余闻之久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7、4分)(1)孰视之,自以为不如。(1分)(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  8. 邹忌规劝齐王的原因是“ ”,规劝对于国家的结果是“ ”。 (2分)9.根据文意,下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邹忌不仅有说真话的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还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B. 前两段叙述了劝谏的起因,最后一段则讲述了劝谏的情况和结果,结构严谨。C. 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D. 齐国朝政局面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有像邹忌那样敢于劝谏、善于劝谏的贤能

8、的臣民;二是有威王那样从善如流、勇于改过的君主。(二)“荣”与“辱” (10分)“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 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

9、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感到害羞的事情越多,就越值得尊敬。”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10第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3分)答: 11. 第段中

10、心句是 ,第段画线句主要阐明   的观点。(4分)12. 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于“做人”很重要,请指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荣辱”是“做人”的标准。 B、对“做人”起决定作用。C、“做人”要知“荣”与“辱”。D、“知荣辱”能使人奋发向上,成为一个努力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的人 (3分) (三)看望 (15分)德国海·格兰特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

11、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

12、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是这样。好吧,那

13、我还是走吧。”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只想快点离开。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怕妈妈再说什么,培德赶紧把妈妈“扶”出了房间

14、。培德拉着母亲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

15、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13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 出门” )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4分)答:_ 14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培德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写下表。 (3分)情节回房间看见蛋糕心理希望母亲早点离开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15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答:_ 16下列对小

16、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A“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写出了培德在得知妈妈到来后内心的惊喜和急于见到妈妈的迫切心情。B齐姆森“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的质问未必是因为不知道培德为什么让妈妈离开,而是包含着对培德拥有母爱而不知珍惜的一种不满。C“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描写表明培德仍然沉浸在妈妈的到来给他丢了面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内心痛苦异常。D小说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成功地刻画了培德这个爱慕虚荣而且不知悔改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

17、强烈批判。(四)名著阅读 (8分)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来的水手劫夺船只,他被扔到一个荒岛上。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所包围。正在危急之际,来了一匹灰色的马,耶胡们害怕它,都跑散了。接着,又来了一匹栗色的马。它们“举动很有条理,很有理性”。马们把格列佛带回家去,并用一捆干草和燕麦来招待他。格列佛摇头表示他不吃这两样东西,马感到很奇怪。刚好,这时有一只乳牛经过,格列佛指了指乳牛的乳,于是马领会了,便用牛乳来款待他。马的院子里有许多供它役使的耶胡。这些动物“脸又扁又宽,塌鼻子,厚嘴唇,咧着一张大嘴”,样子怪难看的。马比较了格列佛和耶胡的形状,也把他叫做耶胡。格列佛感到很羞愧。格列佛

18、向马主人谈起,在英国马是被人们用来骑坐和拉车的,马们听了很是气愤。接着,格列佛又谈起百年来欧洲君主间发生的战争。马问战争的起因和动机是什么?格列佛说:“有时是因为君主野心勃勃,总认为统治的地面不够大,人口不够多;有时也因为大臣贪污腐化,唆使他们的主子进行战争,才好压制或转移人民对于国内行政事务的不满情绪。”马批评说,这是缺乏理性的行为。格列佛还谈起法律和金钱的用处。他说欧洲的耶胡们认为:“不管是用钱还是攒钱,钱总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就是这样,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婪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马对这点感到很费解。因为在马的国家里,虽然按马

19、的毛色不同分贵贱优劣,但它们都很友爱,“仁慈和友谊”是这个国家的两种美德。它们不懂什么叫罪恶,它们共同遵守的格言是发扬理性,并以理性来治理国家,教育下一代。在这里,年青的马都要“学习有关节制、勤劳、运动和清洁的功课”。每四年春天举行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现那里有困难,大伙便踊跃捐助,互相支援。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他愿意和这些“可敬的慧骃马在一起过一辈子,对各种美德加以研究和实践“。“慧马”们都很讨厌耶胡,认为他们生性恶劣,为了争夺一种闪光的石头(暗指财宝)彼此争吵不休,甚至引起内战。在马的代表大会上,“慧马”们因发现灰

20、色马养了格列佛这样的耶胡,它们责备灰色马,要它把格列佛放走。于是格列佛自制了一只小船,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马主人,离开了“慧马”国。在海上,他遇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于一七一五年十二月返回英国。17.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格列佛的性格特点?(4分) 18.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写作艺术?(4分) 三、写作 (50分)19.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题目:不要总以为远方才有风景,其实风景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在我们身边。请你以“风景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1、。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黄帝再拜稽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夫为天下

22、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译:_3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2分)答:_4、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黄帝的思想品格。(3分) 参考答案1. (1)塞上燕脂凝夜紫。(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剪不断,理还乱。(5)气蒸波撼欲济端居2当之无愧 酝酿狼藉不屑置辩 3A4示例: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她每时每刻都关心我的成长,她的句句话语,如同清泉甘甜,激励我勇往直前。5 (1)网络的负面信息侵袭青少年。(2)适当上网,不上有负面信息的网页网站,不看不雅不健康的内容,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加强防范受骗意识。6. D(听说) 【A(过失/犯过错)B(以为美/ 美丽)C(间或 /参与)】7. 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8. 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9. B10、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周密,更加深刻。11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12C13(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2分)14拒绝吃蛋糕- 希望母亲早点离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