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分类复习提纲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分类复习提纲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分类复习提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分类复习提纲基础知识积累一、字词积累:(一)熟记下面的汉字并注音诠   憧憬   裨   浏览   芾   纳   幻   昧   霎   巢   妄   叠   倘   载   浸  羡   抛   湍   刹 

2、;  窟窿   裸   酣   蓦地   屹   履   械   艇   肇   殴   臾  桨   弥   猝   嘈   巍   梭   度   遂   宁   契   涉&

3、#160;  遽   亦   惑   帆   戟  销   浣   轼   蕲   萧   啼   戈   匿   涟漪   熠   姊   祭   淅沥   瞳   诧  栖  (二)积累下列词语,

4、记住写法,会释义能活用千姿百态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诠释  憧憬  裨益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纳凉  妄弃  倘若  无端  至爱  惊羡  明艳  小心翼翼  葬身鱼腹  惊恐万状  汹涌湍急  势不可当  你推我搡  不可开交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纹丝不动  相提并论  弥

5、漫  嘈杂  猝然  须臾  肇祸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匿笑  沐浴  涟漪  熠熠二,名句积累(会背,理解意思,能活用)1为你打开一扇门(1)文学的特征,内涵的句子 (2)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3冰心诗四首母亲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纸船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离去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嫩绿的芽儿发展你自己!贡献

6、你自己!牺牲你自己!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宁信度,无自信也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王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三内容梳理:1,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篇书序的节录,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优美的语言向青少年阐述了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发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

7、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背诵第四节2,繁星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背诵第三节3,母亲和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母亲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纸船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成功的花表达的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

8、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嫩绿的芽儿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愤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4,郑人买履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重要的词句会翻译,能识记:履、度、操、反、遂、宁、涉、遽、契、是、惑宁信度,无自信也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赤壁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5.古诗赏析次北固山下o 

9、0;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o             “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

10、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o             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赤壁o             这首诗是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

11、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o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o             杜牧,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浣溪沙o       苏轼,南宋词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南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o       父亲苏洵(1009年1066年)、弟弟苏辙(1039年1112年)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