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鼎湖山听泉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祖国山河秀丽,我们曾登过永济的鹳雀楼,领悟过 “更上一层楼 ”的哲理,我们曾游览过河上的赵州桥,惊叹过他的坚固和美观,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游览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聆听了那清亮圆润的泉声。听,耳边传来淙淙流淌的声音,(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亮圆润。仿佛我们已来到了鼎湖山。(点击图片)师:面对鼎湖山,你最想说什么?生甲:鼎湖山真美!生乙:鼎湖山的泉声真好听! 评:在学生对鼎湖山进行了初步感知后,先由学生说说印象如何,充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了第一印象 “泉声很美 ”。师:是呀,多么奇特的鼎湖山,你能在课文中哪些地方感

2、受到它的美丽奇特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评:紧扣文中的句子,加强对泉声的理解。二、学习课文第二节:过渡: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一)、相机出示:过了 前进。师:哪位同学能把这段美丽的文字读一下?(生读)师: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朗读的基础上,再加上生动的录像。能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表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师: “交错流泻 ”是什么意思?生:不能回答。师:让我们去看一看?播放泉水 “交错流泻 ”的画面。评: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师:看了这交错流

3、泻的泉水,你想说什么?生有感情地说:真令人陶醉!太美了!真是生机勃勃! 师:那你现在准备怎么读,自己试试。谁来读?生朗读过渡: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也陶醉了,忍不住加快脚步,去感受鼎湖山泉的美丽。(二)继续说,出示 “泉声隐到了 音响。 ”师:你觉得这段文字里哪个词写出了泉声的特点?你怎样理解他?你能读一读吗?生:找出这个词,试着理解,并试读。师:听,除了泉声,云中还传来阵阵钟声。(点击钟声) 钟声安详厚重、泉声欢快活泼,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你准备怎样读,自己试试。(朗读指导)评:在学生对关键词理解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试读,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

4、就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里,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三、学习课文第三节:师: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击出现庆云寺图片)瞧,这就是千年古刹庆云寺。寺内 生:繁花似锦,古木参天师:今夜,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入宿,是什么留住我们的脚步?生:声音。师:是呀,这声音太独特了!以至于我们留下来,想欣赏个够。评:文章讲解主次分明,第三小节一句带过,没有展开细细叙述,在文章和课堂的总体把握上做到了适当。四、学习课文第四节:师:要欣赏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够吗?所以作者是在用心 细细的聆听、辨识、品味。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小溪,涧水,细流,飞瀑,水

5、源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 (师范读)师:你最喜欢哪种泉声?他有什么特点?生甲: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泉声。生乙:琵琶一样清脆的泉声。 师:是啊,随着山势,山泉时宽,时窄,时急,时缓,泉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你们能不能通过四人一小组选取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可以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边朗读边品味,从而变成一首首 “泉之曲 ”。可以开始了吗?生分四人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师:哪一组先来?(指小组读)评: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读?生说出这样读的原因师:你们一组再来示范一下。评: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声音,还仿佛欣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交响乐。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奏响他:请一、二组女生读

6、轻柔小溪的声音,三、四组女生读清脆涧水的声音,全体男生读细流汇聚空谷的声音,全体齐读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师:真了不起,你们奏响了一支美妙的泉之曲,那变幻莫测的泉声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人回味无穷!评:朗读形式多样,并配以分角色朗读,颇有特色。 在学生朗读过后能点评,指导。师: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去聆听、辩识、品味(播放录像)师:你能分辨出哪种泉声吗?生分辨泉声师:其实呀,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让我们再次去聆听、辩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再次播放录像)生:像二胡的声音生:像狮子发出的吼声 评:教师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均给以充分的肯定,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最后阶段掀起

7、了一个高潮。师:大家刚才的发言很积极、很有趣,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1、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2、 那像( )一样(悠扬)的,是(泉水绕过树根的声音)。3、 那像( )一样( )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声音)。4、 那像( )一样( )的,是( )。评:这三个小练习,由浅入深,体现了渐进的思想。另外,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过渡: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能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五、升华中心师:(点击图片)鼎湖山草丰林茂,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是泉水滋润着鼎湖山万物,是清泉孕育出蓬勃生机。师:正因为如

8、此,课文的结尾作者说-(引读)师:短短的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生自由陈述师:是啊,祖国秀丽的山川,怎能不令我们神往。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把鼎湖山独特的泉声留在我们脑海里(点击作业),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并介绍给你的熟悉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写一写。评:用饱含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总结了全文,在学生已有的感受上,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为学生感受美创设了一个渠道。对全文来说, “你们想说什么? ”又是学生情感的升华。师:请课后将你心中想说的写在作业本上。下课!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1、 以美感教育为主流,充分展示了祖国山河的优美景观。教

9、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倾听表达。2、 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整合优化,同时积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听促读,以读促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并理解运用于表达。3、 认真有效的组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朗读训练中放手让学生练习,敢于创新,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4、 教师课堂语言精心推敲。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过渡、点拨、引导,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

10、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

11、,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键。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算完还可以

12、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

13、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

1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小数中间“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