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淅江省杭州十四中2013-201 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2014年4月21日8时至9时40分;2 .答题前,务必先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班级、姓名、准考证号;3 .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 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 .本试卷分本卷、附加两部分,其中本卷满分100分,附加满分20分。共8页。一 (21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启碇(ding)通衢(qu)茕茕孑立(jie)B.缱绻(qi a)崩粉(j i )残羹冷炙(zh)C.罡风(g an g蜷曲(ju a n)一蹴而就

2、(c。D.自叫(xti)咀崂(jue)重蹈覆地(z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坐落宣泄媲美花木掩应B.赊帐钳制蜕除礼尚往C.旌旗威摄滞笨琳琅满目D.月中胀蹒跚销声匿迹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韩寒和郭敬明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畅销奇迹后,小作家如雨后春笋.般在 全国各地破土而出,青春文学也大为流行。B.汽车已经越越多地进入了百姓家庭,随之而的消费纠纷也应运而生.,而 受理投诉的有关部门却面临着无据可循的尴尬境地。C.这段时间,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加工 ,希望厂里能解决职工子女 上学难的问题,厂长总是表示困难很大。D.这次活动真可谓拔出萝卜带出泥,不

3、仅评选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校园之 星,还涌现了一批各方面有特长的佼佼者。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上海京剧院对狸猫换太子的加工排演,敢于“化腐朽为神奇,既 对这个题材的意义作了新的诠释,赋予了新的灵魂,又保持了原剧情节 的丰富性和曲折性。B.飓风“卡特里娜”使重灾区新奥尔良市堤坝决口,城市 80%勺面积被淹, 部分地区积水高达5米以上,整座城市几乎成为“死城”。C.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领导的认识 问题,出现了 “走过场”的现象,这的确让人遗憾。D.这首歌对五六十岁的老人是很熟悉的,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几乎都会唱,但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它却是

4、很陌生的5 .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曾经到叶坪参观。这是一个乡村,。这些古木都是合抱不交的大樟树,。这里有当年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遗址, 和我们在瑞金寓居的高大华丽而卫生设备齐全的洋楼比较起,相差总有两个世纪。青山环绕,古木参天古木参天,青山环绕根枝盘曲,形似虬龙形似虬龙,根枝盘曲都是些旧式老屋,土墙板壁,泥地纸窗土墙板壁,泥地纸窗,都是些旧式老屋A.B . C6.用一个对偶句揭示下面这幅漫画的内 涵。(不超过30字)(3分) D .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3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2)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

5、五人墓碑记)(3)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 ,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张溥五人墓碑记)(5)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2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

6、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 焦、琅,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 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 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夜缱而出缱: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B.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C.朝,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9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

7、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3分)A.吾其还也B .又欲肆其西封C.君知其难也D .失其所与,不知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仃看之往B .必积其掩XC.舍郑以为东.道主D .微大人之力不及此1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晋军函陵A.道海安、如皋 B.籍史民,封府库C.卒廷见相如D.去今之墓而葬焉12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 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尤其是见秦伯的说辞,

8、刻画了他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形象。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之 后,晋国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本文除去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波澜起伏,扣人心弦。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分)三(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 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两只鸟,我们权且

9、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 在早春里飞。我以为我认识它 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的家还在,经 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 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两只鸟飞,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伶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 鸟巢进行施苗。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 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 的巢穴。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 在了那只鸟巢之上。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

10、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 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 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 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 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 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 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 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11、。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 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 长出,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 新和舒适。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 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 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 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 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

12、祖宗的牌位。 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 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 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 而是能否 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 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 建 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大 性不安,还

13、是人类的巨大痛苦。(有删改)14 .结合全文看,第一段中的画线句有哪些作用? (4分)15 .结合文意,简析文章三、四两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6 .文章第三段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7 .文章第八段写道“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反省获得了怎样的启 示。(6分)四(40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只是这痕迹有的 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回想起,有的令人愉 悦,有的让人怅惘,有的让人遗憾那么,关于“痕迹

14、”,你有怎样的经历?又有什么感悟呢?请以“痕迹”为 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附加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2分,每小题3分)中国文化的内涵季羡林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 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 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 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

15、域,或者在狭 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 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 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 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 层结构或者内涵。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 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 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 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

16、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 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 中华文化。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 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 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 而关于学说思想之 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 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 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 色的深义文化是三

17、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 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 修行、膜拜,以及涅 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 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 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 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18、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冯友兰先生说: “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 ;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 轮回等。 这是 鬼学 ,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 人学 ,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 ,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 “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 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

19、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20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涅槃、跳出轮回”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对中国百姓

20、日常生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21对文中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引出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视角。B.借以说明作者和周一良先生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C.为了表明作者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D.作者想换个角度,能够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21、。22最能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的一项是( 3 分)A.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深义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B.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所张扬的三纲 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C.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知的范畴的认识、理解、欣赏等等, 一部分是属于行的范畴的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D.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 化是“知”与“行”背后的三纲六纪。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8分)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唐柳宗元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雨

22、。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注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愚溪北池在永州愚溪钻$5潭北。23 .赏析第一、二句中“散”和“明”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24 .最后两句诗运用了怎样的方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4分)11高一下语文阶段性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A R遣绻里颠蜷曲里m重蹈覆辙期)口2 D (花木掩映赊账威慑)3 A4 C (A语意矛盾,B赘余,D主客颠倒)5 A6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共3分。揭示出反腐倡廉的内涵2分, 句式大致整齐1分)7 (1)哀民生之多艰(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安能屈豪杰之流(5)路曼曼其修远兮8 D (满足)9 A (表商量的语气副词,其他为代词)10 B11 C (名作状,其他名作动)12 C (没划城池)13 (1)晋侯、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井且在从属于晋国的 同时又从属于楚国自(每句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一(2)越过别国血把远地当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