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2中药基础知识_第1页
解表药2中药基础知识_第2页
解表药2中药基础知识_第3页
解表药2中药基础知识_第4页
解表药2中药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薄薄 荷荷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主贼风伤寒,发汗,治恶气心腹胀痛。” 用药法象:“清头风,除风热。” 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薄荷薄荷来源来源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茎叶。 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 收获期因地而异,一般每年可采割23次。 鲜用或阴干切段生用。 薄荷药材薄荷薄荷薄荷处方用名处方用名商品名商品名 太仓薄荷、苏薄荷、南薄荷、杭薄荷、太仓薄荷、苏薄荷、南薄荷、杭薄荷、薄荷。薄荷。 以叶多而肥、色绿、无根、干燥、香气以叶多而肥、色绿、无根、干燥、香气浓者为佳。浓者为佳。 处方名处

2、方名 中文:中文: 薄荷、卜荷薄荷、卜荷 薄荷叶:长于疏风透疹薄荷叶:长于疏风透疹 薄荷梗:长于下气宽胸薄荷梗:长于下气宽胸 英文:英文: 薄荷薄荷【标标】peppermintpeppermint薄荷薄荷药性说明药性说明性能性能 辛,凉。归辛,凉。归肺肺、肝肝经经功效功效 疏散风热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清利头目 利咽消肿利咽消肿 宣发透疹宣发透疹 疏肝解郁疏肝解郁薄荷薄荷归经归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Lung Merid

3、ianLung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 薄荷薄荷归经归经灵枢灵枢经脉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入颃颡, 足厥阴肝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Liver MeridianLiver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

4、线 薄荷薄荷药性分析药性分析味辛清散性凉清热芳香走窜入肺经入肝经散上焦风热而利咽喉疏肌表风热而透疹毒清肝经风热而利头目行肝胆气滞而解肝郁疏疏散散风风热热薄荷薄荷应用应用1.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辛以发散 凉以清热 清轻凉散 疏散风热 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芳香辟秽芳香辟秽感受暑湿感受暑湿腹痛吐泻腹痛吐泻薄荷薄荷发散风热要点发散风热要点 善散上焦风热,为外感风热,发热咳嗽的要药。善散上焦风热,为外感风热,发热咳嗽的要药。 治疗该证一是配伍少量辛温之品。二是与清热解治疗该证一是配伍少量辛温之品。二是与清热解毒、芳香辟秽之品相配伍。常配伍银花、连翘,如银翘毒、芳香辟秽

5、之品相配伍。常配伍银花、连翘,如银翘散。散。 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当禁用对于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则当禁用 不宜久煎。不宜久煎。薄荷薄荷应用应用轻扬升浮 芳香通窍 2.清利头目 头痛目赤 利咽消肿咽喉肿痛 疏散上焦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风热壅盛咽喉肿痛薄荷薄荷应用应用3. 宣毒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质轻宣散 疏散风热,宣毒透疹止痒 风热束表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薄荷薄荷应用应用4.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肝气郁滞 情志抑郁暴怒伤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舒肝解郁薄荷薄荷配伍应用配伍应用 配川芎:配川芎: 散热导滞散热导滞 配生姜:配生姜: 解散表邪解散表

6、邪 配芥穗:配芥穗: 轻散解表轻散解表 配蝉衣:配蝉衣: 祛风散热祛风散热 配钩藤:配钩藤: 清肝止抽清肝止抽薄荷薄荷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1、煎服,3-6g;宜后下。 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2、有汗时,薄荷宜炒用,去其辛味,减低走表之力,以防汗后过多。 3、入药以苏产为佳。 4、薄荷炭入血分阴分,清血分阴分之风热和虚热。 5、龙脑薄荷又叫鸡苏,散热解毒比薄荷力强,凡口舌喉腐臭,以此泡汁漱口。 6、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薄荷薄荷现代研究现代研究化学成分 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醇,含量8-12%,以及薄荷酮、异薄荷 酮等

7、。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 解痉作用 消炎作用薄荷鸡丝: 鸡脯肉克切成细丝,加蛋清、淀粉、精盐拌匀待用。薄荷梗克洗净,切同样长的段。 将拌好的鸡丝倒入成热的油锅,过一下油。另起锅,加底油,下葱姜末,加料酒,薄荷梗、鸡丝、盐、味精略炒,淋上花椒油即可。 功效:药食两用,清火解暑。薄荷凉茶: 新鲜薄荷清洗干净,沸水冲泡,放入适量白砂糖,自然冷却后,日服3-5杯。自然清凉解暑,通体舒坦,精力倍增。薄荷苹果醋养颜苏打 :味道柔和又好喝,喝一口令人精神振奋。 材料(4人份): 苹果醋23杯 、薄荷1015片 、迷迭香2枝 、原味汽水500ml 、冰块、蜂蜜适量 做法: 1、锅中倒入苹果醋、薄荷及迷迭香,大火煮

8、30秒熄火,放冷后过滤渣渍。 2、杯中倒入14满,加入冰块及汽水,并依照自己的喜爱调入蜂蜜,最后放上薄荷装饰。 薄荷薄荷歌诀歌诀薄荷味辛气寒凉,发散风热功效彰,外感风热上焦证,痧胀隐疹服之良。桑桑 叶叶神农本草经本经:“除寒热,出汗。”本草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 桑叶桑叶桑桑叶来源 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 Morus alba L. 的叶。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 经霜后采收,晒干,生用或蜜炙用。 桑叶桑叶性能 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处方用名 桑叶、冬桑叶、霜桑叶、晚桑叶、老桑叶、炙桑叶。 桑叶桑叶归经归经

9、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Lung MeridianLung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 桑叶桑叶归经归经灵枢灵枢经脉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腹

10、,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入颃颡, 足厥阴肝经循行图足厥阴肝经循行图 Liver MeridianLiver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 桑叶桑叶药性分析药性分析苦能清泄甘寒清润轻清疏散肺 肝外:疏散风热风热感冒肝火上亢内:清肺平肝燥热伤肺肝火上扰肝阴不足桑叶桑叶应用应用1.疏散风热 :风热感冒,头痛咳嗽 温外病感初风起热侵犯肌体发热、头痛、咳嗽甘寒质轻轻清疏散 凉散风热清肺止咳 配菊花、连翘(桑菊饮)桑叶桑叶应用应用2.清肺润燥 :肺热燥咳 燥热肺干咳少痰 甘寒益阴 凉润肺燥 苦寒清泄 轻散肺热 轻者+杏

11、仁、沙参(桑杏汤)重者+石膏、麦冬(清燥救肺汤)桑叶桑叶应用应用3.平肝明目: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肝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苦寒清泄平降肝阳配菊花、白芍肝经风热肝火上炎目赤涩痛多泪(实证)疏散风热清泄肝火益阴养肝凉血明目配菊花、枯草肾肝肾不足、眼目昏花(虚症)滋补精血:黑芝麻桑叶桑叶应用应用4.凉血止血:血热妄行吐血、衄血 桑叶桑叶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煎服,510g;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眼。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桑叶桑叶现代研究现代研究化学研究 含脱皮固酮、芸香甙、桑甙、槲皮素、异槲皮素、东莨菪素、东莨菪甙等。药理研究 鲜桑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

12、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煎剂有抑制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动物高血糖症均有降糖作用,所含脱皮固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影响正常动物的血糖水平; 脱皮激素还能降低血脂水平。 桑叶菊藤布麻茶 桑叶、菊花、钩藤、罗布麻各6g,茶叶3g。 上述诸药共制成粗末,入锅中水煎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功用平肝降 压。适用於高血压、头痛头晕头胀等症。 桑叶杏参贝梨汤 桑叶10g,杏仁5g,沙参5g,川贝母3g,梨皮15g,冰糖10g。 將上述诸品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剂, 代茶饮用。 功用润肺止咳生津。适用於急性支气管炎及病后余热未清、干咳无痰等症。 桑叶桑叶歌诀歌诀桑叶清轻

13、宣肺热,清理头目亦凉血,风热头痛目赤肿,感冒咳嗽身发热。菊菊 花花 神农本草经 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药性论:“治头目风热,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本草便读:“平肝疏肺,清上焦之邪热,治目祛风,益阴滋肾。”菊花菊花来源来源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 由于产地、 花色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白菊花、杭菊花、滁菊花。 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和四川等省。 花期采收,阴干生用。 菊花菊花药材菊花菊花菊花处方用名处方用名菊花、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亳菊花杭白菊、黄菊花、杭菊花 菊花菊花药

14、性说明药性说明性能性能 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功效功效 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菊花菊花药性说明药性说明辛寒疏散甘凉清润苦寒清解肺肝发散风热平肝明目消肿疗疮菊花菊花应用应用1.疏散风热: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肌体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体轻达表 气清上浮 微寒清热 疏散风热桑叶、连翘(桑菊饮)菊花菊花应用应用疏风清热肝肝经风热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肝肾不足目暗昏花清肝泻火益阴明目 补益肝肾 枸杞、熟地2.平肝明目:目赤昏花 菊花菊花应用应用3.眩晕惊风 :清热平肝 肝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头痛眩晕痉厥抽搐性寒入肝清热平肝熄风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钩 藤(羚羊钩藤汤)菊花菊花应用应用4.清热解毒

15、:疔疮肿毒 肌体热毒疔疮肿毒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善解疔毒银花甘草(甘菊汤)菊花菊花使用注意使用注意煎服,1015g。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菊花菊花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化学研究 含挥发油,油中为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此外,尚含有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微量维生素A、维生素B1、氨基酸及刺槐素等。菊花菊花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 1115菊花水浸剂或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致病性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高浓度时,对流感病毒PR3和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 菊花制剂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具有降压作用,还能抑制毛细血管

16、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菊花浸膏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菊花的食疗方法很多,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菊膳,以菊花制作佳肴。 二、菊花酒,菊花酒可以单独使用菊花,也可以加入各种有益的中草药 三、菊花茶,菊花茶是自古至今长盛不衰的一种很好的保健饮品。清咽润喉方: 用于咽喉肿痛、口疮音哑。杭白菊5克、射干5克、胖大海5克。开水泡开,饮水及含漱。 菊花粥: 糯米克,决明子克,鲜菊花克 将锅烧红后加入决明子稍炒后加水毫升,煮沸分钟后去渣,再加水和米一起煮粥,待熟时加入菊花再煮开,加油盐或冰糖调味食用。 具有散风热,清肝炎,降血压等功效。菊花肉丝:鲜菊花克,猪瘦肉克,鸡蛋个。先将菊花去蒂撕成花瓣,洗

17、净;瘦肉切薄丝;鸡蛋去黄,淀粉等调料兑成汁。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克,待油五成熟时放入肉片,再把兑好的汁搅匀倒入锅内,先翻炒几下,接着放下菊花,翻炒均匀,熟即起锅食用。可养肝血、悦颜色、清风眩、除热明目。 菊花菊花歌诀歌诀菊花微寒辛甘苦,疏散风热清头目,诸风头眩皆可治,痈肿目疾俱可服。菊花与桑叶菊花与桑叶功效比较功效比较甘苦性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抑阳 清肝明目 菊花桑叶疏散力强,且能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止血 疏散力强,且能清肺,润肺止咳,兼能凉血止血 风热感冒 温病初起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风热上攻肝火上炎 (目赤肿痛)肝肾不足 (目暗昏花) 柴柴 胡胡 神农本草经 本经:“主心腹肠胃结气,

18、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正义:“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发;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 柴胡柴胡 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 和狭叶柴胡(南柴胡). 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段,生用或醋炙用。柴胡 狭叶柴胡 药材柴胡(左:北柴胡 右:南柴胡) 柴胡柴胡处方用名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硬柴胡南柴胡、细柴胡、软柴胡醋炒柴胡鳖血炒柴胡 柴胡柴胡药性说明药性说明性能 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19、功效 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柴胡柴胡药性说明药性说明辛散苦泄 芳香升散 入肝胆散半表半里之邪 具疏肝升阳之功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 升阳举陷 柴胡柴胡归经归经灵枢灵枢经脉经脉:胆足少阳之: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入缺盆。 足少阳胆经循行图足少阳胆经循行图Gallbladder Meridian Gallbladder Meridian 蓝色线条体内循行线 红色线条体表循行线 柴胡柴胡应用应用1.疏散退热 :寒热往来,感冒发热。 少阳外感之

20、邪少阳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辛苦微寒 芳香疏泄 善于疏散少阳 半表半里之邪 黄芩(小柴胡汤)热甚+葛根(柴葛解肌汤)外感发热(柴胡注射液)退热截疟,治疗疟疾寒热柴胡柴胡应用应用2.疏肝解郁 :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肝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当归、白芍(逍遥散)条达肝气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内伤外感胸胁疼痛(香附、芍药)柴胡疏肝散柴胡柴胡应用应用3.升阳举陷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内伤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 中焦脾胃人参、黄芪(补中益气汤)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柴胡柴胡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煎服,310g。 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

21、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柴胡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若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降脂粥 柴胡8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粳米20克。 【制作方法】 加水量煎至糜烂,每日1次。 【适应症】 适用于两胁胀满、情志不畅、烦躁易怒的患者情绪忧郁食疗方(柴胡蜂蜜饮) 将柴胡10克、青皮6克、陈皮12克用冷水浸泡20分种,入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代药汁转温后调入蜂蜜30克即成。 上下午分服。疏肝理气解郁。适用于情绪忧郁等亚健康状态。柴胡柴胡歌诀歌诀柴胡辛苦气微寒,解表和里善疏肝,少阳肝郁气下陷,月经不调疟疾安。葛葛 根根 神农本

22、草经 本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用药法象:“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 葛根葛根来源来源 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春秋两季采挖,切片,晒干。 生用,或煨用。野葛 甘葛藤 药材葛根(野葛) 药材葛根(粉葛) 葛根葛根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葛根 粉葛根 干葛根 煨葛根 葛根葛根性能 甘、辛,凉 归脾、胃经功效 解肌

23、退热,透发麻疹, 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葛根葛根药性分析药性分析辛凉升散 甘凉而润 入脾胃善散肌腠经俞之邪升阳透疹 生津止渴 外感项强麻疹久泻津伤口渴等证 葛根葛根应用应用1.解肌退热 :外感表证 外邪肌体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微渴、苔薄黄风寒表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甘辛性凉 轻扬升散 入脾胃发汗解表 解肌退热柴胡、黄芩(柴葛解肌汤)桂枝、白芍(葛根汤)葛根葛根应用应用2.透发麻疹 :麻疹不透 外邪肌表表邪外束疹发不畅发表散邪 解肌退热 透发麻疹 葛根葛根应用应用3.生津止渴:热病口渴,阴虚消渴 热病津伤内热耗津口渴甘凉 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 生津止渴芦根知母乌梅花粉葛根葛根应

24、用应用4.升阳止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表证未解邪热入里泄泻清透邪热 升发清阳 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止泻止痢 黄芩黄连葛根芩连汤脾虚泄泻党参、茯苓七味白术散葛根葛根现代研究现代研究 化学研究 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甙和淀粉。葛根葛根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药效研究 葛根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 葛根总黄酮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 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 葛根有广泛的-受体阻滞作用;

25、 黄豆甙元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 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葛根粥 用料:葛根30克,粳米50克。 功效:葛根味甘、凉,有清热除燥、生津止渴、降压降糖之功;粳米有养胃生津之效。 制作要点:粳米洗净浸泡一宿,与葛根同入砂锅内,加水1000克,用文火煮至米开粥稠即可。可当饮料,不限时间稍温食用。 适用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糖尿病等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亦可用于湿热泻痢、热病伤津口渴等。葛根鲫鱼汤 用料:葛根50克,鲫鱼150克,姜片适量。 功效:葛根味甘、凉,有清热除燥,生津止渴之功;鲫鱼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水作用。 制作要点:将葛根清除

26、杂质,洗净切片,将鲫鱼-好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750毫升,猛火煮沸半小时至250毫升即成。 适用人群:主要用于因风热、骨火所致的头痛、发热恶寒、四肢不舒、周身骨痛及无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葛根葛根歌诀歌诀葛根气寒味甘辛,解肌退热又生津,阳明表热泻与痢,升阳透疹效如神。柴胡、葛根柴胡、葛根功效比较功效比较辛凉发表 升阳 柴胡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肝解郁、和解(少阳)退热,并能升举阳气。 升麻主升脾胃之气,并能透疹。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达到升阳举陷之功(其升提之力较柴胡为强)。又能清热解毒。 升阳举陷,同可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 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证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掌握药的主要性能特点掌握药的主要性能特点疏散风热善祛肝经风热重在清肝平肝善疏肺经风热重在清肺润肺兼清肝明目疗眩晕目疾善于和解退热(少阳证、疟疾),疏肝解郁(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阳举陷(久泻脱肛)清热解毒疔疮肿毒清肺润燥干咳少痰善于解肌透热,透发麻疹(麻疹初起),生津止渴(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升阳止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疏肝解郁(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举脾胃清阳菊花桑叶柴胡葛根善于解肌透热,生津止渴(热病口渴、阴虚消渴)升阳止泻(热泄热痢、脾虚泄泻)疏肝解郁(月经不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