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AutoCAD基本知识和图形文件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和高效的图形处理能力,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分析、修改和优化。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研制的AutoCAD软件应用最广泛,具有绘制平面图形和三维图形、标注尺寸、图形渲染及图形输出等功能。相继推出了1.3、1.4、2.0、2.17、2.18、2.5、2.6、9.0、10.0、11.0、12.0、13.0、14.0、15.0、2000、2002、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等。第一节 AutoCAD2008系统的启动和工作界面1、系统的启动:双击快捷图标、双击命名图形文件图标、
2、单击WINDOWS“开始”按钮。2、选择工作界面:通过“工作空间”工具条选择。3、AutoCAD2008系统工作界面主要包括:(1)标题栏:用于显示版本号,当前正在绘图的图形的文件名称及获取窗口控制菜单。右键单击左上角控制菜单图标,弹出窗口控制菜单。用于完成窗口的还原、移动、关闭等操作。在右上角有三个按钮,为“最小化”、 “最大化/向下还原”和“关闭”。(2)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单击某一选项,弹出下拉菜单。利用下拉菜单可执行大部分命令。注意:当选择项没有标记时,即执行该菜单命令,有右三角符号时,选择将出现下一级菜单即级联菜单。选项呈现灰色时,表示在当前状态下不可使用;选项后跟有快捷键(组合
3、键)时,表示按下快捷键(组合键)可执行该菜单命令;选择右面有标记“”的选项,将弹出对话框,通过对话框完成操作。(3)工具条:利用工具条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命令操作。在工具条上左健移动鼠标可拖到窗口任何位置。在工具条上右键可选择关闭或打开相应的工具条。(4)作图窗口和十字光标:作图窗口:用于显示、绘制和编辑的图形。十字光标:用于绘图、编辑选择对象及选择菜单,位于作图窗口内。(5)状态行:显示当前状态,如当前光标的坐标、绘图工具的设置状态、绘图空间、通信中心、工具栏窗口位置设置菜单图标、状态行设置菜单图标等。(6)命令提示区:显示命令提示符和命令操作的交互式信息。(7)坐标系图标:显示当前绘图时所
4、使用的坐标系形式。(8)模型与布局选项卡:在模型空间与图纸布局之间切换。(9)滚动条:使作图窗口水平或垂直移动。(10)快捷菜单:在绘图工作界面及一些对话框上点击鼠标右键时,弹出快捷菜单。该菜单与当前的工作状态相关。可快速高效完成输入。(11)文本窗口:记录CAD命令及操作过程,按F2可切换文本窗口。(12)动态输入DYN:通过状态栏上的DYN右键打开或关闭动态输入,或点设置草图动态输入进行自定义。指针输入:用于输入坐标值(矩型)。按TAB键移动到要输入的工具栏提示框,然后输入数值。标注输入:用于输入距离和角度(直线)。按TAB键移动到要输入的工具栏提示框,然后输入数值。第二节 命令和数据的输
5、入方法4、命令的输入方法:(1)键盘输入:在命令提示区“命令:”提示时,用键盘输入命令名,然后按回车键。在命令执行过程中,按Esc键可中断命令,返回到“命令:”。(2)菜单输入:常用的有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3)工具条输入:用鼠标点取工具命令图标按钮,完成命令输入。(4)命令的重复:在命令输入过程中,命令提示符再现,再按一下空格键或回车键,重复刚刚执行的命令。(5)工具选项板输入:通过工具选项板可完成一些命令的输入。(6)嵌套命令(或称透明):在一条命令运行中间执行另一条命令。方法是在该命令前加一个撇号。不允许同时执行两个或两条以上的嵌套命令和使用命令的同名嵌套命令。5、数据的输入方法:(1)
6、点坐标的输入:绝对坐标输入:绝对坐标是相对于当前坐标系原点的坐标。常见的有:A:直角坐标:即(X,Y,Z)表示一个点。在键盘上按顺序直接输入数值,各数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二维直接输入(X,Y)的数值。B:极坐标的输入:.极坐标是通过输入某点距当前坐标系原点的距离及它在XOY平面中该点和坐标原点的连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来确定该点的位置,其形式:距离角度,即4120。相对坐标的输入:相对坐标是给定点相对于前一个己知点的坐标增量。输入格式与绝对格式相同,但要在相对坐标的前面加上符号。例:前一点为(10,13,8),如果在点输入提示符后输入:3,-4,2,则等于输入该点的绝对坐标为(13,9,10)。用
7、光标直接输入:移动光标到某一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即输入了光标所处位置点的坐标。目标捕捉输入:用目标捕捉方式输入一些特殊点。在确定方向上直接输入距离(方向距离):对于二维点,移动光标指定方向,然后直接输入距离,即完成该方向上点坐标的输入。(2)距离的输入:第一种:用键盘直接输入一个数值。第二种:当己知一个基点时,可在系统显示上述提示时,指定另外一点的位置。这时,系统自动测量该点的距离。(3)位移的输入: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距离。A:从键盘上输入位移量:输入两位置点的坐标,这两点的坐标并即为位移量;输入一个点的坐标,用该点的坐标作为位移量。B:用光标确定位移:移动光标后取点。(4)角度的输入:X轴的正
8、向为0度方向,逆时针方向为正值,顺时针方向为负值。A:直接输入角度值:在角度提示符后用键盘直接输入其数值,默认为度,根据需要也可设置为弧度。B:通过输入第一点与第二点坐标连线方向确定角度值。第一点为始点,第二点为终点。角度值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连线与起始点为原点的X轴自向。6、最近的命令和数据的输入:在命令提示区中点击箭头键的上下键或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最近的输入”菜单选项。第三节 AutoCAD坐标系统1、AutoCAD系统在确定某点位置时使用坐标系统。有两种:(1)笛卡儿坐标系(称通用价值系,与AutoCAD系统中的世界坐标系相同):用X、Y、Z表示三个坐标轴,坐标原点(0,0,0)位于绘图区的
9、左下角。X轴的正向为水平向右,Y轴的正向为垂直向上,Z轴正向为垂直屏幕指向外侧。用(X,Y,Z)表示一个空间点。在二维平面作图上,用(X,Y)坐标表示一个平面点。(2)用户坐标系:在任意一点上以任意角度旋转或倾斜坐标轴而定义的坐标系统。符合右手定则。2、坐标系统右手定则:坐标轴方向的定义:沿大拇指方向为X轴正方向,食指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中指方向为Z轴正方向。角度旋转方向的定义:坐标系统绕某一坐标轴旋转时,用右手握住旋转轴且使大拇指指向该坐标轴的正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绕坐标旋转的正旋转方向。3、图形单位:表示距离、坐标等数值的单位。如(20,5)表示X轴坐标为20个图形单位,Y轴5个图形单位
10、。第四节 图形文件管理1、图形文件的创建(功能是设置绘图环境,建立一个新的图形文件):(1)键盘输入New(或Qnew);(2)文件新建(N);(3)标准工具栏中的新建。(Gb-ax,x表示从0至4的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图纸幅面大小)。2、图形文件的打开(功能是打开己存在的图形文件):(1)键盘输入命令Open;(2)下拉菜单:文件打开(3)工具条:标准工具条中单击“打开”图标按钮。3、保存图形文件:(QSAVE保存、SAVE、SAVEAS另存为)。(1)文件保存QSAVE(2)文件另存为SAVEAS。(不想覆盖原文件)。在存盘时,若输入文件的存储路径、文件的类型和输入文件名与己存在的图形文件
11、相同时,则出现“图形别存为”对话框。4、保存文件之加密保存:保存(或另存为)工具安全选项。5、关闭图形文件:文件退出(或命令Quit、Exit、Close)。如未保存会出现对话框,提示:是、否、取消。 第2章 常用二维图形实绘图命令实体是预先定义好的基本绘图元素,如点、直线、圆、圆弧、椭圆、文本等。调用命令绘图方法:工具条、下拉菜单和键盘。见下拉菜单上的“绘图”选项,及绘图命令工具条在左则。第一节 常用的基本命令1、删除命令(ERASE):(1)命令:Erase;(2)下拉菜单:修改M删除E。(3)工具条:(修改工具条)在右则。2、特殊点捕捉命令:用于准确捕捉图形上某些特殊点(如端点,圆心,切
12、点)以便画出精确的图形。(1)Osnap.(2)下拉菜单(13种):工具草图设置。(3)工具条(17种):对象捕捉(在工具条上右键添加)。这三种可打开对话框。3、图形缩放命令:改变图形实体在视窗中显示的大小,从面方便地观察当前视窗中太大或太小的图形。(1)键盘输入命令:Zoom。其中“全部”指显示在当前视窗中。“范围”最大限度地充满当前视窗。“窗口”用光标选择一个矩形窗口,当窗口内的图形充满当前视察。其它以后章节介绍。(2)下拉菜单:视图(V)缩放(Z)。(3)工具条:单击缩放工具条中的图标按钮。4、设置绘图界限:功能是确定绘图的工作区域和图幅边界。(1)键盘输入:Limits(2)下拉菜单:
13、格式图形界限(A)。第二节 点实体的绘制命令(POINT)下拉菜单:绘图点(O):单点、多点、定数等分、定距等分。1、单点绘制命令(POINT):在指定位置绘制一个点。(1)键盘输入 命令:Point(2)下拉菜单 绘图(D)点(O)单点。2、绘制多点:一次在多个位置上绘制点。(1)下拉菜单:绘图(D)点(O)多点。(2)工具条:绘图工具条中单击“点)图标按钮。3、实体定数等分点:在选定的实体上作N等分,在等分处绘制点标记或插入块。(1)键盘输入:命令:Divide(2)下拉菜单:绘图(D)点(O)定数等分。4、实体定距等分点绘制:在选定的实体上按给定的长度作等分,在等分点处绘制点标记或插入块
14、。(1)键盘输入:命令:Measure(2)下拉菜单:绘图(D)点(O)定距等分。5、点的类型和大小设置:共20种点的标记符号。(1)键盘输入:命令:DDPTYPE(2)下拉菜单:格式(O)点样式(P)第三节 直线实体的绘制命令(LINE)功能是绘制一条直线段或连续的折线段,每段线段都是一个实体。格式:(1)键盘输入 命令:Line(2)下拉菜单 绘图(D)直线(L)(3)工具条:在绘图工具条中单击直线图标按钮。指定一条直线后输U(放弃),C(闭合:有两条及以上直线时)。输入第一点后移动光标,输入数值将形成一条此方向上的直线。在此时右键将出现快捷菜单。第四节 单向构造线和双向构造线的绘制命令1
15、、单向构造线(射线)(PAY):从始点开始向确定方向无限延长的直线,即射线。用于作图辅助线。(1)键盘输入:命令:Ray(2)下拉菜单:绘图(D)射线(R)2、双向构造线(XLINE)功能是绘制过一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直线。用作绘图时的构造线和辅助线。(1)键盘输入:命令:Xline(2)下拉菜单:绘图(D)构造线(T)(3)工具条:在绘图工具条中,单击“构造线”图标按钮。选构造线后在己有线上右键,会出现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第五节 矩形的绘制命令(RECTANGLE)根据己知的两个角点(对角)或矩形的长和宽绘制矩形。(1)键盘输入:命令:Rectangle
16、(2)下拉菜单:绘图(D)矩形(G)(3)工具条:在绘图工具条中,单击“矩形”图标按钮。指定第一个角点或(1)第二个角点完成矩形(2)面积(A)后续提示:输入面积依据长度(L)/宽度(W)。(3)尺寸(D)后续提示:(4)旋转(R)后续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或通过拾取点确定旋转角度。(5)倒角(C)用于设置矩形倒角。(6)标高(E)用于设置三维矩形的高度。(7)圆角(F)用于设置矩形倒圆角的半径。(8)厚度(T)用于设置三维矩形的厚度。(9)宽度(W)用于设置构成矩形的直线宽度。第六节 正多边形的绘制命令(POLYGON)功能:由31024条边组成的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大小可由与其内接、外切圆的半
17、径或以边的长度来确定。(1)键盘输入 命令:Polygon(2)下拉菜单 绘图(D)正多边形(Y)(3)工具条 在绘图工具条中,单击“正多连形”按钮。提示:选后输入条数指定中心点(边E)内接、外切于圆半径。第七节 圆的绘制命令(CIRCLE)功能:绘制圆。(1)键盘输入 命令:Circle(2)下拉菜单 绘图圆(C)的级联菜单(3)工具条 绘图圆图形接钮。六种绘制圆的方式即|“圆心、半径”、“圆心、直径”、“两点”、“三点”、“相切(与直线)、相切(与圆)、半径”、“相切(与圆)、相切(与圆)、相切(与直线)”。第八节 圆弧的绘制命令(ARC)功能:绘制圆弧。(1)键盘输入 命令:Arc(2)
18、下拉菜单 绘图(D)圆弧(A)的级联菜单。(3)工具条 绘图圆孤图标按钮。注:级联菜单:(1)三点(P)(2)起点、圆心、端点(S)(3)起点、圆心、端点(T)(4)起点、圆心、长度切线长度(A)(5)起点、端点、角度(N)(6)起点、端点、方向(D)(7)起点、端点、半径(R)(8)圆心、起点、端点(C)(9)圆心、起点、角度(E)(10)圆心、起点、长度(L)(11)继续(O)最后一个点作为新圆弧的起始点。第九节 椭圆及椭圆弧的绘制(ELLIPSE)功能:绘制椭圆及椭圆弧。(1)键盘输入 命令:Ellipse(2)下拉菜单:绘图(D)椭圆(E)的级联菜单(3)工具条 绘图工具条椭圆或椭圆弧
19、图标按钮。级联菜单:(1)中心点(C):分别指定中心点、长轴或短轴的两个端点和另一个半轴长度绘制。(2)轴、端点方式:指定长轴或短轴的两个端点和另一个轴的半轴长度绘制、指定长轴或短轴的两个端点和旋转旋转(R)角度(0-89.4度)绘制这种方法是把两点间的距离作为圆的直径,并使圆绕该直径旋转一定角度后向显示平面投影而形成的椭圆圆弧的绘制:绘图椭圆圆弧:确定整个圆或椭圆后指定第一点选取圆弧起点及端点。第十节 圆环的绘制命令(DONUT)功能:绘制实心或空心的圆或圆环。(1)键盘输入 命令:Donut(2)下拉菜单 绘图(D)圆环(D)提示:指定圆环的内径外径中心点。内径为0时为实心圆。第3章 常用
20、图形编辑命令常见的图形编辑命令集中在修改工具条中。图形编辑输入时常使用三种方法:(1)下拉菜单:利用修改下拉菜单的菜单选项调用编辑命令。(2)工具条:单修改工具条相应的图形按钮,完成输入。(3)键盘:直接键入编辑命令名并回车,即可调用编辑命令。第一节 编辑目标的选择图形编辑修改是针对图形中的一个或一些实体进行的。被选中的实体将以醒目方式(虚线)显示。创建选择集的方法:(1)调用编辑命令选择实体对象并确认(最常用)。(2)选择实体对象调用编辑命令。(3)定义编辑组。一、调用编辑命令后,选择编辑实体对象。1、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将在提示区内出现提示:(1)ALL(全部),(2)R(删
21、除),(3)U(放弃)等。2、在“选择对象:”提示下输入相应字母,可以指定选择方式。(1)直接点取方式(P)。此为默认方式。单击即可,按回车键或点击鼠标右键结束选择。(2)窗口方式(W)。注意与(3)的区别。通过定义一个矩形窗口来选择编辑目标,被完全包括的实体被选中。(3)交叉窗口方式(C)。通过定义一个矩形窗口来选择编辑目标,只要实体有一部分处于该窗口中即被选中。(4)选择盒方式(B)。拾取点的第二角点位于第一角点的右下方,则为窗口方式(2)。位于左上方,则为交叉窗口方式(3)。(5)自动选择方式(Auto)。系统默认方式,最常用。功能包括(1)直接点取方式(P)、(2)窗口方式(W)、(3
22、)交叉窗口方式(C)。在“选择对象:”提示下,用光标拾取一点,若该点选中了一个实体,即为直接点取方式;若拾取的点未选中目标,则自动变成Box方式。(6)循环选择方式(Cycling).按下Shift键+空格键的的同时将光标移至重叠点,点击鼠标左键,可以循环选择重叠在一起的实体。(7)栏选方式(F)。通过指定点绘制出一条折线,凡是与折线相交的实体即被选中,按回车键结束选择。(8)多边形窗口方式(WP)和交叉多边形窗口方式(CP)。分别与窗口(W)和交叉窗口(C)方式类似。(9)全部实体(All)。(10)加入模式(A)即添加和扣除模式(R)即删除。将最新选中的目标加入(移出)选择集。(11)最后
23、方式(L)即上一个。注意与(12)的区别。选择调用编辑命令前最后绘制的图形实体作为编辑目标。(12)重复前面的编辑目标(P)。把调用编辑命令之前构造好的选择集作为当前的编辑目标。(13)目标组方式(G)。当输入己定义的组名时,则选中该组名中所包含的所有实体,当用直接点取方式选中目标组的某一个实体时,则整个目标组被选中。二、构造编辑组(GROUP)。功能:在图形中构造一个目标组,供编辑命令调用。格式:键盘输入 命令:Group回车即弹出“对象编组”对话框。见P38图3-7分析:1、编组标识:设置编组的名称及说明。(1.1)按钮:查找名称(F):单击将切换到作图窗口,拾取了要查找的对象后,该对象所
24、属的组名即显示在P39图3-8“编组成员列表”中。(1.2)按钮:亮显(H):在“编辑组”列表中选择一个对象编组,单击将在作图窗口中亮显对象组的所有实体。(1.3)复选框:包含未命名的(I):控制是否在“编辑组(P)”列表框中列出未命名的编组。2、创建编组:创建命名的或未命名的新组。(2.1)按钮:新建(N):单击将切换到绘图区,可选择要创建编组的图形实体。(2.2)复选框:未命名的(U):确定是否要创建未命名的对象组。3、修改编组:修改对象组的单个实体或对象组本身。(3.1)按钮:删除(P):单击,切换到作图窗口,选择要从对象绒组中删除的实体。(3.2)按钮:添加(A):单击,切换到作图窗口
25、,选择要加入到对象的实体。(3.3)按钮:重排(O):弹出“编组排序”对话框,P39图3-9。可以重排编组中的实体顺序。4、按钮:分解(E):可以删去所选的对象组,但不删除图形对象。三、快速实体选择(QSELECT)功能:根据设置的属性过滤条件,快速、准确地生成实体选择集。格式:(1)键盘输入 命令:QSELECT回车。(2)下拉菜单:工具快速选择(K)。弹出快速选择对话框P40图3-10“快速选择|”对话框。对话框说明:(1)下拉列表框图:应用到(Y):单击右侧的“选择对象”,来构造一个应用设定的过滤条件的实体集。(2)下拉列表框图:对象类型(B):用于反映定要过滤的对象类型。(3)列表框:
26、用于指定作为过滤条件的对象特性。(4)下拉列框:运算条符(O):用于控制过滤的范围。(5)下拉列表框:值(V):用于输入过滤的特性值。(6)“如何应用”区域:构成过滤条件的选择集。(7)复选框:附加到当前选择集:用于指定构成的选择集是追加到当前选择集中,还是替代当前选择集。四、实体对象选择过滤(FILTER)。通过键盘输入命令“Filter”,调用该命令。1、通过“选择过滤器”区域,设置过滤器(包括下拉菜单、XYZ下拉列表框)后点“添加到列表”添加至对话框上部的属性列表框。2、“替换”按钮,用于设置的实体属性替换属性列表中所选中的列表内容。3、“添加选择对象”按钮,将节换到作图窗口,可选择上一
27、个或多个实体,回车后,将所选的属性添加到属性列表中。4、“编辑项目”按钮,可编辑过滤器列表框中选中的内容。5、“删除”按钮,可删除过滤器列表中选中的项目。6、“清除列表”按钮,删除过滤器列表中所有的内容。7、“命名过滤器”区域,用于选择己命名的过滤器。(1)“当前”下拉列表框,在该下拉列表框中显示了可用的己命名的过滤器。(2)“另存为”按钮,可以保存当前设置的过滤器。(3)“删除当前过滤器列表”按钮,可从FILTER.NFL文件中删除当前的过滤器集。五、设置对象的选择模式。功能:用于设置选择对象时的各种模式。模式:(1)输入:DDSELECT(2)工具选项。弹出“选项”对话框,选择“选择集”选
28、项卡。1、“选择集模式”选项组:用于设置构造选择集的模式(1)先选择后执行:选中后可选选择编辑目标,后执行命令。反之。(2)用Shift键添加到选择集:在己确定的选择集中加入实体时,必须按下该键。(3)按住并拖动:选中后必须按下鼠标左键用拖动的方式形成窗口。(4)隐含窗口:系统将窗口方式和交叉窗口方式与直接指点方式一样都作为默认的选择方式。(5)对象编组:当选择某个对象组中的一个对象时,将会选中这个对象组中的所有对象。(6)关联填充:在选择关联填充剖面线时,也选中剖面线的边界线。2、夹点选项组:用于控制夹点的状态。(1)未选中来点的颜色、选中夹点的颜色、悬停夹点颜色三个列表框,用于显示和设置不
29、同情况下夹点的颜色。(2)启用夹点:是否可开编辑功能。(3)在块中启用平点:是否在块中启用夹点编辑功能。(4)启用夹点提示:是否在使用夹点编辑时进行提示。3、视觉效果设置:设置预览效果和选择有效区域的颜色。见P43图3-13(图上内容)。第二节 实体擦除命令和擦除恢复命令1、实体擦除命令功能:擦除图形中选定的实体(对象)。格式:(1)命令:Erase;(2)修改删除;(3)修改工具条点按钮。可连续选择,直到按回车键结束选择并删除对象。2、删除恢复命令功能:恢复最后一次的删除实体对象。 格式:OOPS。第三节 改变实体对象位置一、实体移动命令功能:将实体对象移动到一个新位置。格式(1)命令Mov
30、e;(2)修改移动;(3)工具条(修改)移动。提示:选择对象并回车指定基点或位移相对于原点 指定第二个点或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二、实体旋转命令格式:(1)命令:Rotate;(2)修改旋转;(3)修改工具条(旋转)。提示:UCS正角方向(默认);ANGDIR:逆时针;ANGBASE:0度。三、对齐对象命令格式:(1)命令:Align;(2)修改三维操作对齐。提示:指定第一个(2、3)源点: 指定第一个(2、3)目标点: 提示是否基于对齐点缩放对象,选是。二维对象指定1或2个参齐点(源点或目标点),三维指定3个。第四节 复制、偏移和镜像实体对象一、实体复制命令功能:将选择的实体对象作一次或多次
31、复制。格式:(1)命令Copy;(2)修改复制;(3)修改工具条(复制按钮)。提示:选择对象指定第二个点(每确实一次复制一份)。二、实体阵列命令(有矩形阵列和环形阵列)1、矩形阵列:格式:(1)命令:Array;(2)修改阵列;(3)修改工具条。提示:设置好后点选择对象后再确认。P49图3-22。2、环形阵列参照矩形阵列。P50三、实体等距线线命令功能:对编辑对象进行偏移复制,绘出与原对象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的新图形。格式:(1)命令:Offset ;(2)修改偏移;(3)修改工具条(偏移)。四、实体镜像命令功能:将选定的编辑对象,按给定的镜像线为对称轴,生成轴对称图形,并根据需要保留或删除原来
32、图形实体。格式:(1)命令:Mirror;(2)修改镜像;(3)修改工具条镜像。第五节 修改实体对象的形状和大小一、实体修剪命令功能:剪切边界功延伸到剪切边界(按住Shift键)。格式:(1)命令:Trim;(2)修改修剪;(3)修改工具条(修剪)。提示:调出命令选择剪切边选择修剪部分。二、实体对象延伸命令功能:延伸到剪切边界。格式:(1)命令:Extend;(2)修改延伸;(3)修改工具条(延伸)。三、实体缩放命令功能:将编辑目标按给定的基点和比例因子放大或缩小。格式:(1)命令:Scale;(2)修改缩放;(3)修改工具条(缩放)。四、实体拉伸命令P57。功能:将选择的实体进行拉伸或压缩移
33、动。格式:(1)命令:Stretch;(2)修改拉伸;(3)修改工具条(拉伸)。五、实体对象拉长长命令功能:改变选定直线和圆弧的长度。格式:(1)命令:Lengthen;(2)修改拉长。提示:调出命令选择对象或增量(DE)/百分数(P)/全部(T)/动态(DY)选择对象。(1)动态(DY):通过光标拖动方式改变长度。(2)增量(DE):通过输入一位移增量来改变直线或圆弧角度增量的长度。正值为正增量,负值为减少量。(3)百分数:通过指定一实体的总长的百分比值来改变实体的长度,新长度等于原来度与该百分比的乘积。(4)全部(T):通过输入一实体新的总长度值来改变实体原来的总长度。或总原心角度来改变弧
34、长。第六节 实体对象倒角、打断、分解和合并一、实体对象倒角命令功能:对选定的两条相交直线作直倒角。格式:(1)命令Chamfer;(2)修改倒角;(3)修改工具条(倒角)。提示:选择第一条直线或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T)/方式(E)/多个(M):多段线(P):对多段线的各顶点(交角)倒角。距离(D):设定倒角距离尺寸。角度(A):据第一个倒角距离和角度来设置倒角尺寸。方式(E):选择倒角方式。距离D/角度A修剪(T):选择剪切模式。修剪T/不修剪N多个(M):无需重新启动命令的情况下对多个对象修倒角。放弃(U):在“多个”选项中,放弃上一次操作,直至完全取消倒
35、角。二、实体对象倒圆角命令功能:用指定的半径,对选定的两个相交实体或对整条多义线进行光滑的圆弧连接。格式:(1)命令Fillet;(2)修改圆角;(3)修改工具条。提示:选择第一个对象或放弃(U)/多段线(P)/半径(R)/修剪(T)/多个(M)。三、实体断开命令功能:删除选择实体对象的某一部分或分解成两部分。格式:(1)命令Break;(2)修改打断;(3)修改工具条(打断)。四、实体点打断命令功能:以确定的点将该实体打断,分成两个实体对象。格式:修改工具条(打断于点)。五、分解对象功能:如:把多边形分解成为由N条直线。将组合对象分解为各个层次的组成对象,可对这些组成对象进行编辑修改。分解对
36、对象把单个的对象转换成它们下一个层次的组成对象,但有时看不出对象有什么变化。格式:(1)命令:EXPLODE;(2)下拉菜单:修改分解;(3)修改工具条(分解图标按钮)。六、合并对象功能:将图形上同类多个对象合为一个对象。(如两直线,重叠放后,若执行此命令将后就合为了一体,否则可以把一条移开。)第七节 取消命令、多重取消命令及重作命令一、取消命令功能:取消上一次命令并显示取消的命令名。可重使用,依次向前取消己完成的命令操作。格式:(1)命令:U;(2)编辑放弃(U);(3)标准工具条放弃图标按钮。二、多重取消命令功能:一次取消N个己完成的命令操作。格式:命令:Undo提示:输入命令后,输入要放
37、弃的操作数目或自动A/控制C/开始BE/结束E/标记M/后退B1、直接输入N数字,取消己完成的N条命令操作。2、自动A:自动状态,可设置是否将一次菜单选择操作看作一个命令。3、控制C:可关闭UNDO命令或将其限制为只能取消一个步骤或一个命令。4、开始BE和结束E结合使用,用BE标记命令组开始,用E标记结束,以形成一人命令组。5、标记M:后退B:用M在命令的输入过程中标记,用B来取消所标记后的全部命令。三、重作命令功能:在取消命令U和多重取消命令UNDO操作后,紧接着使用该命令,可使U或UNDO命令操作失效。格式:(1)命令:REDO;(2)编辑重作;(3)标准工具条(重作)。第八节 使用夹点编
38、辑图形利用夹点编辑功能可以实现对象的拉伸、移动、旋转、镜像、缩放和复制。在编辑图形之前,选择对象后,图形对象通常会显示夹点在命令提示符下,被拾取的对象显示夹点标记(蓝色小方框)。左键夹点标记将变成实心红色方框(被激活,也称热夹点),即可进行编辑。按Shift键再点取可同时激活多个夹点。右键被激活的夹点,出现:拉伸(S)移动(M)旋转(R)缩放(S)镜像(M)。1、拉伸对象指定位伸点或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基点:重新确定拉伸基点。复制:确定一系列拉伸点,以实现多次拉伸复制。放弃:取消上一次操作。退出:退出当前操作。移动、旋转、缩放、镜像各选项与拉伸对象时的选择基本相同。第九节 利用剪贴
39、板功能实现图形编辑操作Windows剪切、复制和粘贴功能可方便地将实体对象放到剪帖板上,即可实现同一文件以及不同文件之间的图形移动或复制。在AutoCAD系统中,这些命令包含在“编辑(E)下拉菜单中。1、剪切命令。功能:将选中的图形移到剪切板上,供粘贴用,原来的图形消失。格式:(1)命令:Cutclip;(2)在标准工具条中,单击剪切到剪贴板图标按钮;(3)编辑剪切;(4)组合键Ctrl+X。2、复制命令功能:将选中的图形复制到剪切板上,供粘贴用,原图形保持不变。格式:(1)命令:Copyclip;(2)编辑复制;(3)标准工具条复制到剪贴板图标按钮;(4)组合键Ctrl+C。3、带基点复制功
40、能:带基点复制,可以精确地确定它的位置。格式(1)命令Copybase;(2)编辑带基点复制(3)组合键Ctrl+Shift+C4链接复制功能:复制当前图形到剪贴板上,以便链接到其他应用程序上。格式:(1)命令:Copylink;(2)编辑复制链接。5、粘贴命令功能:将剪切板上图形粘贴到图形文件中格式:(1)命令:Pasteclip;(2)编辑粘贴;(3)标准工具条从剪贴板粘贴图标按钮。6、粘贴为块功能:将剪贴板上图形以块的形式粘贴到图形文件中。格式:(1)命令Pasteblock;(2)编辑粘贴为块;(3)组合键Ctrl+Shift+V自注:在编辑图形之前,选择对象后,图形对象通常会显示夹点
41、。矩型有四个,而当粘贴为块后,只在左下角有一个夹点。7、粘贴为超级链接功能:向选定的对象粘贴超级链接。格式:(1)命令Pasteashyperlink;(2)编辑粘贴为超级链接。8、在新建图形文件中粘贴功能:新建图形文件中粘贴位置与该图形在原图形文件的位置相同。格式:(1)命令Pasteorig;(2)编辑粘贴到原坐标。注:只能在另一个图形中使用该命令。9、选择性粘贴功能:在图形文件中插入剪贴板上的对象,并控制对象的数据格式。格式:(1)命令Pastespec;(2)编辑选择性粘贴。弹出P68图3-42。第4章 复杂二维图形实体绘图与编辑命令第一节 二维多义线(多段线)的绘制与编辑1、二维多义
42、线(多段线)的绘制功能:多义线定义:绘制出由直线段和弧线段连续组成的一个实体。可由不同的宽度组成,二维图形转换三维图形时,经常使用该命令生成的实体。格式:(1)命令:Pline;(2)绘图多义(段)线;(3)绘图工具条多义(段)线。提示:指定起点:(输入多义线起点) 当前线宽为 (默认宽度)。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闭合C:从当前位置构成一封闭图形,并结束多义线命令。半宽H:输入的数值为线宽的一半。长度:直线段与其原直线方向相同;弧线时,绘制的直线与其相切。注:在圆弧绘制多义线时:(1)第二个点(S):用三点方式绘制圆弧,第一点为多义线上一端点,可继续输入第二、三
43、点。(2)直线(L):多义线由圆弧绘制方式转变为直线绘制方式。等。2、二维多义线(多段线)的编辑功能:对多段线实体进行编辑修改。格式:(1)命令:Pedit;(2)修改对象多段;(3)修改2工具条编辑多段线。第二节 样条曲线的绘制与编辑一、样条曲线的绘制功能:绘制一条平滑相连的样条曲线(至少要输入三个点)。格式:(1)命令Spline;(2)绘图样条曲线;(3)工具条:绘图样条曲线图标按钮。提示:闭合C:用于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闭合样条曲线。二、样条曲线的编辑功能:对样条曲线实体对象进行编辑修改。格式:(1)命令Splinedit;(2)修改对象样条曲线;(3)修改2工具条样条曲线。提示:输入选
44、项拟合数据F/闭合C/移动顶点M/精度R/反转E/放弃U(1)拟合数据:将控制点显示变为编辑调整点(在曲线上)显示。选择此项后出现:1)添加A:添加编辑调整点。2)删除D:删除指定的编辑调整点。3)移动M:移动编辑调整点到指定的新位置上。4)清理P:样条曲线以控制点显示,回到上一级命令。5)相切T:修改样条曲线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切线方向。6)公差L:改变样条曲线允许公差值。若公差值为0,则严格通过每一个编辑调整点。(2)打开O:打开闭式样条曲线。(3)移动顶点M:移动样条曲线的控制点,同时清理编辑调整点。(4)精度R:对控制点进行操作,进一步调整样条曲线的形状。选项项后:1) 添加控制点A:增加
45、控制点的数时,改变样条曲线形状。2) 提高阶数E:增加样条曲线的阶数。3) 权值W:改变各控制点的加权系数。4) 返转E:使样条曲线反转方向。第三节 多重平行线(多线)绘制、定义及编辑 一、多重平行线(多线)的绘制功能:绘制多条平行线,最多16条,常用于绘建筑图中的墙体、电子线路图等。(没有主要提到机械)。格式:(1)命令:Mline;(2)绘图多线。提示:对正J(上对正T,中轴线为基准Z,底部线为基准B)。比例S:设定多行平行线绘制的比例因子(自:平行线宽)。样式ST:设置平行线的样式。输入?时,屏幕以文本形式显示当前图形文件中的多重平行线的名称及说明。二、多重平行线定义功能:定义多重平行线
46、的样式。在使用多重平行线时,首先定义。格式:(1)命令:MLSTYLE;(2)格式多线样式。将弹出“多线样式”对话框。(1)新建按钮:打开“创建新的多线样式”对话输入名字点继续可对封口、显示连接、填充颜色、组成元素的特性等设置。三、复合线(多线)编辑命令功能:对复合线实体进行编辑修改。格式:(1)命令Mutiline;(2)修改对象多线。弹出“多线编辑工具”对话框,如P81图4-16,各个图标形象地说明了编辑多线的方法。选择目标,即可。第四节 徒手绘制图形一、不规则线绘制功能:通过移动鼠标生成一系列线段或图形实体,相当于手工绘图中的徒手绘图。格式:命令Sketch。二、云彩线绘制功能:通过移动
47、鼠标来生成一系列云彩形线段或图形实体。格式(1)命令Revcloud;(2)绘图修订云线;(3)绘图工具条中(修订云线)。提示:当起点和终点重合后,将绘制一个封闭的云彩路径。第五节 擦除实体的绘制功能:创建一个多边形区域,并使用当前的背景色来遮挡位于它下面的实体。格式:(1)命令:Wipeout;(2)绘图擦除(区域覆盖)。提示:操作完成(有多边形及多段线)后输入:(1)边框F:是否显示擦除实体的边界(ON显示边界,OFF隐藏边界。)(2)多段线P:用封闭多段线创建的多边形作为擦除实体的边界。第六节 等宽线和区域充填的绘制一、等宽线的绘制命令功能: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实心或空心的线段。格式:命令
48、:Trace。二、区域充填的绘制命令功能:按输入四边开或三角形区域,绘制充填的实心区域。格式:(1)Soild;(2)绘图曲面二维填充;(3)曲面工具条(二维填充)。提示:让指定第1234点。3点时是三角形,4点时是四边形,4边形上下两边要分别左右左右的选点。第5章 绘图工具和图形显示控制第一节 栅格显示、捕捉及正交 一、栅格显示功能:控制是否在屏幕上显示栅格点,以便直观地显示距离和位置。就像在作图窗口铺了一张坐标纸,使绘图更加准确、方便。格式:命令Grid。效果如P85图5-1。提示:使用命令后:指定栅格间距(X) 或 开(ON)/关(OFF)/捕捉(S)/主(M)/自适应(D)/界限(L)
49、/跟随(F)/纵横向间距(A) :间距X:直接输入一个数值即默认为纵横间距。开ON:打开栅格在屏幕上的显示。关OFF:关闭栅格,取消栅格显示。界限L:是否超出。选是。二、栅格捕捉功能:生成隐含分布的栅格,用于捕捉光标,使光标只能落在其中的一个栅格点上。栅格捕捉有直角坐标栅格捕捉和极轴捕捉两种。格式:命令Snap。三、正交模式功能:用光标定点方式绘制直线时,使第二点与前一点的连线与坐标轴平行。它是捕捉模式的特殊情况。格式:Ortho。提示:输入模式开ON/关OFF。第二节 用户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是根据需要将符合右手定则的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X、Y、Z轴,设置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任意点上,并且可以旋转及
50、倾斜其坐标轴。见P87图54:在坐标原点、不在坐标有点、用户坐标系。在三维绘图时,经常使用用户坐标系变换作图平面;在二维绘图时,用户坐标系常用于倾斜图形的绘制。用户坐标系:功能:定义用户坐标系。格式:命令:Ucs提示:(1)用光标在作图窗口的合适位置选择一点;回车;新建N;Z轴45度。(2)构造线;水平H(0,0);回车;回车;垂直V(110,0);两次回车。(3)绘圆:(0,0),直径分别为80,120,180。(4)(110,0)直径为20,100。 如P90图56。第三节 实体对象上的特殊点捕捉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某些特殊点(切点、交点、垂足、中点、平行线、延长线、端点等)。作用是将十字线
51、光标强制性地定位在目标的特殊点位置上。一、对象捕捉工具条单击对象捕捉工具条上的图标按钮,把光标移到对象的特征点处,即可捕捉到对象上相应特征点。捕捉象限点:0,90,180,270度的点。二、实体上特殊点捕捉快捷菜单(1)对象捕捉快捷菜单:Shift(或Ctrl)+鼠标右键。(2)在绘制一个实体时,当要求输入一个点坐标时,点击鼠右键,将弹出一快捷菜单,不同的命令其右键快捷菜单形式有所不同。三、对象捕捉模式设置1、一次实体上特殊点捕捉模式:在要求输入一个点坐标时,单击工具条图标按钮等。2、自动连续实体上特殊点捕捉(1)命令:OSNAP(2)工具(T)草图设置(F)(3)单击对象捕捉设置图标按钮(4)在状态栏的有关选项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东纪律协议书
- 联勤机制协议书
- 猪栏租用协议书
- 租用混凝土资质协议书
- 股份平分协议书
- 对塑胶过敏免责协议书
- 大学生入学就业协议书
- 房屋买租赁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煤气供应协议书
- 租装载机协议书
- 夜场水烟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管道劳务分包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锂电子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2篇)
-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退出联合诊所协议书
- 物业管理服务交接方案
- 港股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医药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