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1页
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2页
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3页
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补充完整古诗。   绝,   径   踪灭。孤   蓑笠翁,独钓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李白 B.柳宗元(3)古诗前两句表现了( )A.雪下得久 B.下雪时天气寒冷(4)这首诗只用了20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幽静的画面,其中体现环境寂静的诗句是:_,_。2. 阅读练习。绝 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描绘了(   ) (   ) (   ) (   ) (   )(   )六种景物。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   ),描写声音的词是(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3. 课内阅读。传统节日(节选)春节到,人欢笑,贴_,放_。元宵节,_,_人如潮。清明节,雨纷纷,先

3、人墓前去祭扫。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选文中一共出现了_个传统节日。3正月有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_4元宵节是农历的_日,这一天可以吃_;经常下雨的传统节日是_,这一天可以_,_,_。5请你写出家乡的一个节日和风俗。_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梅花墙角数枝(   ),( )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 )。1先把古诗填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 )。3再背写一首他写的诗。_,_。_,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

4、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多选)A. 路上没有人和动物的踪迹。B. 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C. 百花盛开,江水缓缓地流着。6. 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江雪唐柳宗元鸟飞绝,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这首诗描写的是()这个季节的景色。春夏秋冬(2)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人物是。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一个老渔翁,他披蓑戴笠,冒着风雪,独自垂钓。,。7. 课外阅读。雷锋叔叔,你离开我们已很久很久,但是你的故事像星星一样多,你背伙伴过河,你扶大娘上火

5、车。你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你到工地去干活,你打扫车站为旅客服务。啊,雷锋叔叔,你的故事讲也讲不完。1读完诗后,你知道雷锋叔叔都做了哪些好事?_2从诗中画线句,我体会到了_。8. 根据课文登鹳雀楼内容,完成练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前两句是诗人所_,短语的十个字,今天读来,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景。2后两句是诗人所_,要想看到最远方,就要_,是千古传诵的名句。9. 读下面的一小节诗歌,按要求做题。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1从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_2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_10. 根据课文母亲的恩情内容

6、填空。游子吟慈母    , 游子     。临行       ,意恐      。       ,       晖!(1)补充完整诗句。(2)说说游子吟这首诗的意思。11. 课内精彩阅读。望庐山瀑布_生紫烟,遥看瀑布_。_,疑是银河_。1将

7、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3诗中加点字的含义是(   )(填序号)A.怀疑。 B.好像。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春天是一本书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叽叽叽,青蛙呱呱呱1春天是一本_、_的书。2诗歌中都有谁笑了?用“”画出来3你知道它们的声音吗?选一选。(填序号)叽叽叽   滴滴答   轰隆隆   呱呱呱(_)   (_)  (_)

8、0;  (_)4春天还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上面的诗歌写一写。_13. 课内阅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望庐山瀑布是_朝诗人_的作品,这是一首_诗(填诗体名称)。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3.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_4.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5.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14. 课内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