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馒头发霉的原因、馒头发霉的原因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原因馒头发霉的原因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馒头发霉的原因。研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实验用品:实验用品:馒头、塑料袋、滴管、水馒头、塑料袋、滴管、水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选、选4 4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2 2、在、在1 1、3 3号上滴水,将号上滴水,将2 2、4 4号烤干。号烤干。3 3、将、将4 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4 4、将、将1 1、2 2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将3 3、4 4号放入冰箱里。号放入冰箱里。5 5、几天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几天

2、后,观察馒头有什么变化,记录下来。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因为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所以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放在温度较高地方的馒头很快长出了霉菌。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9 9月月1111日日2、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蜡烛的变化。研究蜡烛的变化。实验用品: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 2 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

3、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熔化的。3 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4 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5 5、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把烧杯放在火焰的上方,观察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6 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浑浊。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切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蜡烛燃烧时,

4、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蒸气、烟尘等。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9 9月月3030日日3 食盐的变化食盐的变化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食盐的变化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食盐的变化。研究食盐的变化。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食盐。酒精灯、火柴、食盐。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现象。、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现象。2 2、再取部分

5、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现象。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食盐的变化是可逆变化。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1010月月9 9日日 4 水泥的变化水泥的变化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水泥的变化水泥的变化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水泥的变化。研究水泥的变化。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皿、石棉网、锤头。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看察现象。、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看察现象。2 2、用酒精灯加热水

6、泥浆,观察现象。、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3 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水泥的变化是不可逆变化。水泥的变化是不可逆变化。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1010月月9 9日日5 、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研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用品:实验用品: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油、砂纸油、砂纸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用砂纸打磨铁

7、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2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并编好号码、把铁钉放在瓶子里,并编好号码1 1号:号: 空气,空气,2 2号:号:装满水,装满水,3 3号:半瓶水,号:半瓶水,4 4号:盐水,号:盐水,5 5号:醋水,号:醋水,6 6号:号:碱水,碱水,7 7号:装满油号:装满油3 3、一周,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一周,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1010月月1212日日 6 、牛奶的变化、牛奶的变化 实验

8、名称:实验名称:牛奶的变化牛奶的变化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牛奶的变化研究牛奶的变化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2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3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4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

9、拌,观察现象。、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 1、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结现象。、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结现象。2 2、牛奶中放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牛奶中放入啤酒,牛奶变成絮状。3 3、牛奶中加入食盐,牛奶没有变化。、牛奶中加入食盐,牛奶没有变化。4 4、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中有沉淀生成。、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中有沉淀生成。实验时间:实验时间:20132013年年1010月月1414日日7 、静止和运动、静止和运动实验名称:实验名称:静止和运动静止和运动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研究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10、实验用品:实验用品:四轮小车、细绳、人模型(四轮小车、细绳、人模型(2 2个)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桌面一边。、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桌面一边。2 2、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小车里。、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小车里。3 3、拉动小车载着人的模型运动。、拉动小车载着人的模型运动。实验结论:实验结论:以小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的模型为静止;以桌以小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的模型为静止;以桌边的人模型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模型是运动的,边的人模型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模型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8、 惯性实验惯性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惯性实验惯性实验实验目的

11、:实验目的:研究惯性的特点。研究惯性的特点。实验用品:实验用品:玻璃杯、水、硬纸板、棋子、尺子、小车、玻璃杯、水、硬纸板、棋子、尺子、小车、木块木块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将硬纸板放在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把鸡蛋放在、将硬纸板放在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上,把鸡蛋放在硬纸板上。快速的抽出纸板,鸡蛋会怎样?硬纸板上。快速的抽出纸板,鸡蛋会怎样?2 2、把、把5 5个棋子摞起来,然后迅速用尺打击下部的棋子,个棋子摞起来,然后迅速用尺打击下部的棋子,观察上面棋子的运动。观察上面棋子的运动。3 3、把木块放在小车上,观察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把木块放在小车上,观察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

12、会怎样?车上的木块会怎样?实验结论:实验结论:鸡蛋、棋子、木块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鸡蛋、棋子、木块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 9、昼夜成因模拟实验昼夜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昼夜成因模拟实验昼夜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昼夜的成因。研究昼夜的成因。实验用品:实验用品: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黑夜。2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13、,观察:同一个地方,(插有、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10、 四季成因模拟实验四季成因模拟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名称:四季成因模拟实验四季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四季的

14、成因。研究四季的成因。实验用品:实验用品:手电筒手电筒 、地球仪、地球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 2 2、模拟地球公转,观察太阳照射情况。、模拟地球公转,观察太阳照射情况。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面积是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面积是不同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阳光照射面积大,北半同的。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阳光照射面积大,北半球受到热量多,气温就高,是夏季;反之,北半球是冬球受到热量多,气温就高,是夏季;反之,北半球是冬季。当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照射面一样大,热量季

15、。当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照射面一样大,热量一样多,从而形成了四季。一样多,从而形成了四季。11、月相变化模拟实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月相变化模拟实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月相的变化。研究月相的变化。实验用品:实验用品:有插座的灯泡、球有插座的灯泡、球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有插座的灯泡模拟太阳。、有插座的灯泡模拟太阳。2 2、手持、手持“月球月球”,用来模拟月球,它明亮的一,用来模拟月球,它明亮的一面要面向太阳,即面要面向太阳,即“月球月球”围绕围绕“地球地球”转动一转动一圈,它就自转了一周。圈,它就自转了一周。3 3、观察月相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

16、化。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115115,小,小大,弯大,弯圆。圆。 12、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观察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观察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蚯蚓、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蚯蚓、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膜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把纸盒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把纸盒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透明的塑料薄膜。2 2、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 5条蚯蚓,用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处在盒内的明

17、暗交界处,观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处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出和暗处蚯蚓的数量。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出和暗处蚯蚓的数量。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13、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研究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 。实验用品:实验用品:蚯蚓、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蚯蚓、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湿土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的左边放干土,、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的左边放干土,

18、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2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 5条蚯蚓,观察蚯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14、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实验用品:实验用品:植物幼苗、小花盆、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剪刀。植物幼苗、小花盆、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剪刀。 实验步骤:实验

19、步骤:1 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为一个直径为1 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为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为1 1厘米的孔。厘米的孔。2 2、将三株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将三株长势相同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中。3 3、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左、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左开,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开,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

20、灯光作为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第三盆在自然状态灯光作为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第三盆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下生长。4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15、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实验名称:实验名称: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研究植物根的向地性。研究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用品:实验用品:刚萌发的刚萌发的4 4粒玉米种子、培养皿、棉花、滤粒玉米种子、培养皿、棉花、滤纸、胶带、橡皮泥。纸、胶带、橡皮泥。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 1、取、取4 4粒同样大小、同样饱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