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 文 题 目:关于我国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一)课题来源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题目暂定为关于我国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二)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民工犯罪已有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自己的调研总结,笔者试图就我国农民工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犯罪行为中的一些共性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其产生犯罪的原因,并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在德治和法治和自治中找到制衡点,从而对我国的农民工犯罪的预防和治理进行完善。同时,通过该论题强调我国目前农民工犯罪问题的严重性,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生存、发展环境的关注,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利,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社会援助,消除农民工犯罪的
2、源头,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而推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三)研究意义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农民工最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其生存现状及发展问题、及最终导致其犯罪产生等深层次的原因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我国提出十一五规划中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作为在城市中数量庞大,但却由于社会、历史等各方面原因而边缘化的群体,理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而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在解决农民工生活、生产等问题方面有待完善。恶劣的工作环境,微薄的工资,周围新鲜环境的刺激和脆弱的自控能力都是导致其犯罪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而社会的不公正待遇正是导致农民
3、工处于劣势的最根本原因,法律则是扭转社会不公的最有利武器。笔者认为唯有从法律的角度尽力填补法律中的空白及完善已有法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规范农民工群体行为并从根本上引起社会各界及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注,对农民工给予特殊照顾,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从根本上减少和杜绝农民工犯罪。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只高素质的农民工队伍,为人民的安居乐业创造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正是笔者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四)研究依据为了深入研究农民工犯罪的心理等主观原因及社会客观因素,努力找到农民工犯罪的真正原因,笔者不但在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查阅大量国内已有文献资料及调查数据,而且笔者借助自己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优势,在
4、学习之余,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我国农民工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走访调研,形成大量笔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成调研报告,为自己的论文提供了第一手可靠的依据。同时,笔者充分利用自己在党政机关实习的机会,对我国现有关于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及法律依据进行了深入学习并就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奠定了笔者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研究决心,也为笔者最后把毕业论文定位对我国农民工群体犯罪调查打下了基础。二、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国内研究者认为农民工犯罪主要范畴是抢劫、抢夺、盗窃、诈欺等侵财性犯罪,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活动以及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等恶劣刑事案件。研究者
5、一般认为农民工犯罪特点,大体归纳为以下几点犯罪数量大、形式多样,随意性、突发性强,团伙作案比例高,犯罪主体年龄趋于年轻化、未成年化等特点。研究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主观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受家庭经济条件、农村教育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自己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再加上自己本身生产技术较低,生活在城市边缘地带,现实生活中面对城市的多面性、复杂性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使得心里产生扭曲最终导致犯罪。外部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的同时,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不到城市的认同,同时由于城市对农民工整体管理的滞后,最终造成农
6、民工心理失衡,产生仇富、憎恨城里人等病态心理,最终导致农民工犯罪居高不下。研究者提出的对策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指导,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政府加强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工作力度和完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等。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凸现,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于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研究多局限于社会学领域,缺乏从法律保护的视角深入分析对该问题的解决途径,本文综合运用了研究分析、案例分析及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一、
7、结合社会学法学视角对农民工群体进行分析,指出农民工群体是指以农民身份到城市务工的人群,由于社会和自身原因,而在社会资源的占有、支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权利未被法律有效保障的人群。二、通过对农民工犯罪的具体案件分析,得出我国农民工犯罪的一般特征。三、在对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犯罪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民工群体的劣势地位与其犯罪原因相联系,指出他们需要国家给予特别的保护,农民工犯罪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四、从法治、德治、自治三方面提出防控我国农民工群体犯罪的对策。以法律保护为主,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和谐文化以及通过农民工自身努力为辅,对防控我国农民工犯罪进行了制度设计。文章指出,我们
8、必须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充分发挥司法的救济作用,强化司法救助制度,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维权意识,使他们形成成熟的权利观念,只有他们真正享有自己的权利,懂得正确行使自己权利,才可能不去侵犯别人的权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希望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四、论文大纲我国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绪言第一章:农民工犯罪概述1.1农民工概念1.2农民工特点第二章:关于xxx案件的分析2.1XXX案情概述2.2xxx案例表现出的农民工犯罪特征第三章:我国农民工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分析3.1主观原因分析3.1.2 自身文化素质不高3.1.2 自控能力脆弱3.1.3 畸形心理(
9、仇富、封闭等)3.2客观原因分析3.2.1 经济上的不平等-贫困3.2.2 政治上的不平等-无发言权3.2.3 社会上的不平等-歧视第四章:对我国农民工犯罪的对策分析4.1 法治 主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扭转社会不公现象。4.2 德治 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倡和谐文化等。4.3 自治通过提高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培训其就业技能等措施,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四、主要查阅文献1、李克农民维权丛书【M】人民法院出版社2、杨宝宏农民工犯罪问题社会心理失衡与犯罪【J1甘肃政法学院学报3、李强著: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2008年版4、王智民等著: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牟君发、宋浩波著:中国城市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郝在今著:八千万流民部落,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7、谢俊贵著:信息的贫乏与富有: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8、苏惠渔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9、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0、张兴杰、王骝:论“民工潮”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载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4期。11、李培湘: 农民工社会问题思考,载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3期12、曾少聪:全球化与中国海外移民,载民族研究200
11、9年第1期13、宋学成:论法国移民社会问题,载求是学刊,2006年第2期14、王琳、吴清军、夏国锋:我国青年农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载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5、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和社会保障, 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16、张旭辉:外来人口的犯罪心理及其防治措施,载南都学坛2004年第3期17、张亚辉:从文化冲突的视角解读农民工犯罪问题,载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第l期18、江立华:转型期城市农民工的犯罪与社会控制,载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19、张雪筠:社会隔离与青年农民工犯罪,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1期20、赵晔琴:对农民工偏见形成的社会学分析以在沪农民工为例,载社会学2004年第3期21、张静:政治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帐篷酒店合同协议
- 足金摆件加工合同协议
- 独子分家协议书
- 母婴销售协议书
- 每月还钱协议书
- 进口大豆进口合同协议
- 连锁餐饮技术入股合同协议
- 足球裁判员合同协议
- 运输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主题酒店设备及物资租赁协议
- 2024年河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民航行业智能化民航运输与服务方案
- 消防器材使用技能培训
- GB/T 22671-2024外转子电动机试验方法
- 新版加油站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工程机械智能化安全系统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广东省广州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猎聘-2024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
- 驾驶员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