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武汉):第十三章综合检测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武汉):第十三章综合检测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武汉):第十三章综合检测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武汉):第十三章综合检测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综合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图中的小圆圈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D )2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150 nm)制作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组成“纳米纸”的分子数目较少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用锤子敲打钢板,钢板会变热,锤子的

2、内能减小,钢板内能增加B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排气冲程,活塞对废气做功,目的是为了增加废气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也增加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4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C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小明从不光滑的滑梯滑下时,自身的机械能增大5下列生活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B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C

3、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所含热量一定多B物体的动能越大,表明物体的分子总动能也越大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7甲、乙两个物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把甲放入一杯热水中,搅拌后,水温降低了5 ,将甲取出,再把乙物体放入进去,搅拌后(假设没有热量损失),水的温度又降了5 ,由此可知( B )A甲的比热容大B乙的比热容大C两者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两者的比热容8向一大桶

4、温度为t1的冷水中倒入一小桶温度为t2的热水,混合后的温度为t,下列关于温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AtBtCtDt9(2019荆州洪湖市校级模拟)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0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

5、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做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 )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D若cacb,则mamb11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沙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沙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沙石的温度低12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根据侦探小说的内容得知

6、,一具尸体大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从体温37 降至室温25 。另外他通过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还了解到:体重60 kg的正常人的比热容与水相当c水4.2103 J/(kg),每千克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的热量为1.6107 J。此外,尸体的散热量大约为正常人在相同时间内散热量的60%。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出一个正常人体内每天必须补充的葡萄糖为( A )A630 g B63 g C840 g D84 g二、非选择题(共34分)13(4分)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做功_的方式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_热传递_的方式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细铁丝放入一桶水中冷却,

7、这是利用了水的_比热容_较大的性质,铁丝降低的温度_大于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升高的温度(不考虑热损失)。14(2分)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 g水,室温20 ;现向杯中倒入200 g、100 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_52_;然后将杯内水倒掉,迅速将200 g室温某液态物质倒入该杯,摇一摇,这种液态物质的温度可升至44 ,则这种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为_2.1103_J/(kg)。c水4.2103 J/(kg),忽略整个

8、过程中内胆及空间的热损失,第15题图)15(6分)(2019宜昌兴山县校极模拟)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装置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用完全相同的两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请回答:(1)步骤A中存在的错误是:_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_,应改为_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_;(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吸收的热量相同_;(3)步骤_BD_是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16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液体

9、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时间后,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不正确。加热相同时间,两者吸收的热量一样。_(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质量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多_(选填“多”或“少”)。(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_种类_有关,_甲_(选填“甲”或“乙”)的吸热能力更强。17(6分)如图所示

10、的装置中,两个钩码重力不等,释放后重钩码下降,轻钩码上升,然后反复对调左右两个钩码,通过传动装置可实现:在钩码升降过程中,能使放在隔热容器水中的叶轮不停的转动。(1)叶轮在不停地转动过程中,可以知道容器中水的温度_升高_,原因是:叶轮通过_做功_方式实现了能量的转化。(2)实验中钩码升降做功与水温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容器中水的质量为500 g,c水4.2103 J/(kg)钩码升降次数123钩码升降做功/J4258501 275水温的变化/0.20.40.6在钩码升降1次的过程中,容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_420_J。对比发现,水吸收的热量_小_于对应的钩码升降所做的功。(3)综合分析实验装置及

11、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实验中能量损失主要来源于_热量向外散失(容器和叶轮等吸热、部件间的摩擦等)_。(只写出其中一条即可)18(7分)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容积为300 L,集热管的有效采光面积为3 m2,某天日照时间为8 h,每平方米面积平均每秒接收太阳辐射能1.4103 J,接收的太阳辐射能中有70%能被水箱里的水吸收,则这天热水器水箱里的水温度可以升高多少。不计水箱中水的散热,水的比热容为c4.2103 J/(kg)解:水箱内水的体积V300 L300103 m30.3 m3,水箱内水的质量mV1103 kg/m30.3 m3300 kg,水吸收的热量Q吸1.4103 J/(m2s)(83 600 s)3 m270%8.467 2107 J,Q吸cmt,t67.2 19(10分)空气能热水器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热量搬运”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空气能热水器在工作时,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为Q,消耗的电能为W,通过热交换使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即Q吸QW。已知某型号的空气能热水器功率为1 800 W,工作时消耗的电能W是水吸收热量Q吸的四分之一,当用此热水器将150 kg的水从15 加热到55 时水的比热容为4.2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