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精选点评3篇_第1页
高考语文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精选点评3篇_第2页
高考语文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精选点评3篇_第3页
高考语文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精选点评3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2019年江苏卷满分作文精选点评3篇【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 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范文1】陶罂墨子在游学鲁地时招收了一个绝顶聪明的门生耕柱子。据说此人心灵手巧,灵巧到什么程度呢?他能将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有意思的物件,用他自己的话说,融多物为一物。墨子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用芦苇叶做着乐器,只见那乐器层层包裹,吹口处尤为精致,貌似是 一个不完整的坡,整体酷似一只纺锤。墨子请他吹上一曲,于是“纺锤”的圆孔处传出别致的声音,

2、一种介于浑厚与清脆之间的声音,流淌着夏季的活力。墨子对他大为赞赏,认为他“多知”,于是表 达了收他为门生的意向。耕柱子双眼乜斜,要求墨子露两手绝活,他给出的理由是“学高为师”,也 是嘛,师傅水平不高,怎么带得起学生哩!只见墨子微微一笑,随手撅下半根芦苇,撕剥下横生的芦 苇叶,找到一片沙地在上面画了两座城池,接着给耕柱子推演起了攻城与守城的策略,眼花缭乱的招 数融阴谋秘计于一炉,令耕柱子佩服不已。耕柱子倒身便拜,直言师尊在上,耕柱子我有眼不识泰山。 于是简单地收拾一番,耕柱子跟随着墨子过上了游学的生活。等到了墨子府第,耕柱子才明白他的老师来头太大,因为老师正是天下显学 “墨学”的开创者,而墨学的

3、核心奥义之一就是“融”,所谓“兼爱”也。墨子给门生讲授守城器械“陶罂”的制作技巧。这一器械是墨子的得意之作之一。那是一种陶制 的容器,类似水缸,制作者在上面蒙上皮革,将其放入井中,用来听挖地道的声音,以防止敌人挖地 道偷袭。墨子侃侃而谈,耕柱子在听到一半时便心飞天际,因为在墨子的门生中耕柱子制作守城器械 的本领是数一数二的,老师墨子时常在门生面前夸赞他。墨子讲完后,开始向门生们提问,只听他问 道:何以强罂(如何强化陶罂的效果)?门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墨子突然喊到了耕柱子,此时耕柱 子正神游天际呢,自然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墨子当众变了脸色,狠狠地批评了耕柱子,骂得他即刻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第二天,

4、耕柱子私下里找到老师,抱怨说:“老师我觉得您批评我批得有点过了头了,难道我没 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您讲的那个陶罂我能制作得跟您一样好,我觉得再无添加材料强化的必要 了。”墨子目光如炬,注视着耕柱子讲道:“你错了,你不应该只将注意力放在陶罂上,你可以融合 外物以扩大陶罂的效果。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的学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大,包容的东西多, 就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太多。我再问问你,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是 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 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 ”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 耕柱子说:“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我鞭策的

5、,我想让你不断扩大 自己的圈子,所以才对你感到生气。”听完老师的话,耕柱子幡然醒悟,从此把“融”这一独门绝技 做得越来越精深。正所谓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天下学问起于融,也辉煌于融。点评1.借题发挥,细节考究。本文以古典故事“墨子怒耕柱子”为改写对象,作者想象力丰富,构想 的细节逼真、生动,而且符合墨子在历史上的形象定位,这样的改写难能可贵。3.立意突破,合情合理。通常寓言故事改写多会改变主旨,以体现“新”之意,本文就是如此, 作者将主旨确定在“融合”上,突破了原作的寓意,而这一突破合情合理,完美地契合了试题内涵。3.行文严密,有机一体。文章的全部内容都围绕这一主旨:开头点出耕柱子的融多物为一物

6、的 技能,主体先后点出墨子的厉害技能、墨学的核心奥义之一都在于“融合”,结尾提炼的有关学问的 观点,同样扣住融合,有深度以及新颖度,发人深省。【范文2】元和年间的自述元和元年我来到永州已经一年了,此地瘴气肆虐,像极了我乱糟糟的心情。短命的改革在我心底刻下了难 以愈合的伤口,再加上母亲病逝,我落下了失眠的病症。今天我又早早地醒了,脑海里又跳出当年的一幕幕:顺宗中风变哑,主事的二王,一个因丧母告 假回家守丧,一个也中了风,宦官俱文珍等人趁机沆濯一气,胁迫顺宗禅位,并策动神策军发动宫廷政变宪宗一上任即颁下一道圣旨,驱赶我们这些参与改革的臣子到荒远之地,过了一些时日,王叔文被赐死现在看来,我们当年是忽

7、视斗争的复杂性了,泾水、渭水确实是不能相融啊!王叔文也真是的,改革动机不纯,怎么能利用改革来为己牟利呢?听说他家里有个专门用于收受金银珠宝的箱子,泾水被混进渭水,怎么还能保持清澈啊?唉,窗外鸡鸣了,心头忽然涌上两句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待后面有时间再补足吧!元和三年忘年交吴武陵也被贬到了永州,令我惊愕的是这位小兄弟做官还不到一年。血气方刚的小子性格 还是太刚烈啊!权贵们那个金圈子硬碰硬还是不行的啊!吴武陵落脚在潇水之西,和我只一水之隔,我自我幽默地感慨:永州这地方还真是与我柳宗元密不可分啊,好友娄图南刚离开不久,皇帝又送了他1吴武陵给我。初识吴武陵,他的才思敏捷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8、我曾经夸他: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 若深井之下,仰视白日之正中也。这些年过去了,他的学识更见长了吧?不知道他对哲学又有了怎样 高明的见解?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吴武陵的到来我反而该庆贺一番咧!我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朋友们与我相得,给我的生活添加了许多色彩。他们不同的秉性足以使任何一个时空绽放精彩。迅速地研磨,铺开信笺,我在最右侧先写上六个字一一湘浦大人台鉴,我期待着那个学富五车的 青年的到来。元和四年这一年西山给了我别样的感受。这座山正对着法华西亭,从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异直入眼帘。我带着仆人一路披荆斩棘,焚烧乱草,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到达了山顶。从山顶下望,山下的一切变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萦绕,如同

9、挂在四周的山水画,此境绝美,人间的烦心事在这一时空里不足一哂。我闭上眼睛,随意、舒适地坐下,吐纳着山顶的空气,只觉得此 境辽阔浩渺,只与天地之间的大气有机融合,我的内心难得的悠然,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西山之游在我心间萦绕,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世间行走,要选择性地融合,学会融合,人 生方能进退从容!永州这个地方第一次让我觉得亲切,我决定把西山这座奇山推介给世人,文章的名字我已经想好 了,就叫始得西山宴游记。点评1 .形式创新,构思精巧。本文读下来,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文章采用随笔的形式,其形式之 美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在紧张的时间里能有此构思,确实

10、难能可贵,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满分作 文。2 .素材熟稔,融会贯通。作者对文学家柳宗元相当地熟悉,记述的相应历史事件,从宏观到微 观基本吻合史实,因此,即使将本文看成是研究柳宗元的参考资料也毫不过分。本文的成功给读者的 一条启示是: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且做到融会贯通。3 .立意绝妙,有机一体。本文在立意方面立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立 意绝妙,前面的两部分完全可以看成是第三部分的“因”,也就是人生中的挫折促使柳宗元邂逅了西 山,三部分有一体。【范文3】和而不同两君子我们小区里有两位饱读诗书的前辈,人称愚公和智叟。愚公今年七十有二,他性情豪爽,仗义执言,动辄拍案而起。村长用公款买车,

11、供自家儿媳上下 班之用,村里人看在眼气在心里,就是没人敢到老虎嘴上拔毛,可愚公竟去拔了这根毛。他先找村长 交换意见,村长不惹他,他就跑到乡里找纪检。结果村长老老实实把钱退给村里,还落了一个警告处 分。愚公赢得了众人的夸赞,可村长心里却留下了芥蒂。智叟比愚公还大两岁,他为人谦和,从不得罪人,人缘极好。在愚公刚有告发村长的动议时,他 出来阻挡:“官场里这样的事多呢,你管得尽吗?告倒一个官,得罪一帮人,自己又伤神动气,何必 呢? ”可是在村长受了处分之后,他又跑到村长家里劝村长:“不要记恨愚公,他不告发你,也还会 有别人告发的,和为贵,和为贵。”愚公喜欢悲剧,他说悲剧名人力量;智叟喜欢喜剧,他说喜剧

12、教人平和。愚公喜欢项羽,他赞项羽 顶天立地,敢作敢当;智叟喜欢刘邦,他夸刘邦伸屈自如,进退有路。两人走到一起常为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争论不休。某老师专业水平很一般,请人代写几篇论文, 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又暗中疏通关节,买通各路神仙,终于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于是便学者型教师 俨然,平日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便曰:“我是高级教师。”愚公闻之,批曰:“骗来的王冠 无光彩!”智叟则说:“偷来的钞子也是钱。”一日论及某官不学无术,愚公义愤填膺,智叟说:“不学无术而官运亨通,此术中之大术也,你 学而有术,何以混不上一官半职? ”愚公驳曰:“人吃苍蝇会得病,鸭吃蛆虫好长膘,你愿作人,还 是当鸭? ”智叟气

13、得哑口无言,从此两人不再来往。有一天,一个小偷乘老人外出,窜进智叟家里,偷走了抽屉里2000元钱。老人回家,在门口与小偷撞个满怀,小偷掏老人一拳,撒腿就跑,周围邻居尽作“壁上观”,无人去追拦小偷。这时候,他 多么希望一个侠客从天而降啊。说来也巧,侠客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智叟的老对手愚公。愚公听到外 面有吵喊声,出来一看,见一小青年狂奔,便上前阻拦,小青年拔出刀子,向愚公猛刺,愚公缠着他 死死不放。众人见有人与小偷交上手,胆子便大起来,纷纷出来援助,很快将小偷制服,扭送派出所。走出派出所,两人相视而笑。愚公说:“君子和而不同。”智叟则曰:“小人同而不和。”“哈哈哈!”两位老对手的笑声合二为一。点评1 .立意深刻,颇有哲理。两位老人,一个敢于斗争,一个坚持和为贵,文章通过他们的性格冲突, 展示了两种文化、两种价值观,表达“君子和而不同”的主题,切合题意,且构思巧妙,颇有哲理意 味。2 .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