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1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2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3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4页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一 单 元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除了四篇课文以外,还 安 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的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2读写“宽阔、笼罩、薄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若隐若现、昂

2、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奔腾、依旧、恢复、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要求准确听写)3能正确读出“闷、号、切、数、泊、干、模”等字在课文中的读音。4积累课文中的精彩语段。重点背诵观潮鸟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读;5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背诵要求不丢字、落字,流利有感情。)。学习并实践“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词句的含义。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地描写。基本了解写景文章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尝试按一定顺序,从几方面来写一处景物。单 元 训 练 重

3、 难 点重 点难 点1了解课文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文章,并能按此顺序分段。2阅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观。3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1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写课文提纲。3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4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单元课时安排观潮2课时雅鲁藏布大峡谷2课时鸟的天堂2课时火烧云1课时语文园地一5课时课 题1 观潮主备人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个生字,会写13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

4、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过程与方法: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文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课 题观潮主备人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教学重点学习观潮,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揭题导入

5、板书课题,比较“观”字,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第一课,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进行课外知识抢答。二、释题1题目中,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2比较:“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3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读题,结合自我理解。同桌说说。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1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2指名读,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

6、读加点字时的字音。)3出示词卡,朗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先自读,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互读课文,交流理解。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小声地再读一读课文,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盐官镇最好的地方、观潮人最多、响声最大、浪潮最壮观、人的情绪最高涨2你能把这六方面的内容连在一起吗?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你们的学习,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能不能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7、下奇观”。)4指导朗读:(1)要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2)突出它是天底下美丽而罕见的景象。5能不能把这句话再读读?通读这篇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现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预设:学生很容易地从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大潮十分壮观的语句。在学生找出后,教学进行小结:这就是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景象。板书:潮来时,潮过后。再启发: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板书:潮来前。)6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五、朗读全篇,感受“天下奇观”。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分三大组朗读课文,教师朗读

8、课文第一自然段。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2抄写生字板书设计潮来前观潮 潮来时潮过后第 二 课 时课 题观潮主备人教学目标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作者是怎样说的?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同学们

9、带着问题思考二、抓住重点,感受大潮到来时和过去以后的澎湃之美1翻开书,用心地读一读课文,读后来谈谈你的感受。2自读课文,找出三、四自然段中描写精彩的句子。、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受到大潮最雄伟、最壮观?、你来读一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描写得精彩的句子用括号标注出来,再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一些。3指名朗读学生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指导朗读:A、什么样的响声呢?隆隆的响声,把这种声势读出来。这响声响亮吗?为什么好像闷雷滚动。哪个字突出了响声不响亮?B、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说这话的人会是怎样一番心情?读出人们内心中的惊喜。C、看到白线后,人群又沸腾了,人群怎样沸腾?咱们演一演,怎么样?提示:人们听

10、到了远处传来的隆隆响声,看到了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了。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D、沸腾了,刚才的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那就是人声鼎沸。一个人读,显然读不出人声鼎沸的感觉,得大家一起读。E、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就越,读出你内心中的激动。F、多么壮观啊!读出大潮这澎湃之美来。G、谁来读,让大地颤动起来。4听读段落,感悟作者的表达顺序。A、我们把精彩的段落打乱了顺序去朗读,实际上作者在描写大潮时是有顺序的。你听我来读一读,仔细听,看看缺少了哪些词语?B、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吗? 5自读三、四自然段,感受“变化”。A、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

11、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时因为作者突出抓住了它的“变化”,作者都突出了它的哪些变化呢?(1)潮声(越来越大):隆隆越来越响如同山崩地裂 。(2)潮头(越来越高):白线水墙白色战马。(3)潮势(越来越猛):逐渐拉长、变粗翻滚浩浩荡荡、作者把潮声、潮头、潮势三方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啊!6当大潮奔腾西去后,作者仍旧描绘出了它的变化?两丈来高,大约是6米,相当于三层楼那么高?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打开书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三、对话文字,感受大潮到来前的朦胧之美。1大潮到来之前,钱塘江是怎样一番景象

12、?读一读,描写大潮到来前钱塘江景色的句子。2品味“横卧”。A、这两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哪?B、看看“卧”字,左边一个“臣”,又边一个“卜”,表示“人”。“臣”像什么呢?(上下排列着两只眼睛。)人的眼睛是左右排列的,那么什么时候人的眼睛才是上下排列的?(趴或是躺。)“卧”是什么意思?C、作者说,钱塘江横卧在眼前,就是想突出什么呢?(一动不动,没有动静。)与后面哪个词语是呼应的?(平静。)3作者在潮来前还抓住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它们什么特点?A、理解“屹立”,来了解“古塔、中山亭、观潮台”的特点:高耸,稳固。B、小山:若隐若现。4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是多么的高耸,多么的稳固,它们屹立在宽阔

13、的钱塘江江边,远处还有几座小山。你觉得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朦胧、美丽、和谐、壮观)5此时此刻,高耸、稳固的镇海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宽阔的、平静的钱塘江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远处的几座小山被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这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四、抒发情感,总结全文。作者在观潮之前,就评价到: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而现在,我们是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眼见其景,感受到了朦胧与澎湃,你不由得要发自内心地说上一句:钱塘江大潮,1交流2背诵五、作业A、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B、模仿描写潮水来时的写作方法,写一场雨景。指名读一读。教学反

14、思课 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搜集、描写山水风光的文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

15、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学生听读指名谈感受。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

16、解?4、小结。自读全文,学习字词。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 3.练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四、总结全文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临写。五、布置作业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

17、比描写景物的方法。2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特点。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总体把握1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反复诵读课文二、内容探讨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三、听写字、词听写生字生词,纠错。互相交流: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四、小练笔描

18、写自己见过的奇观背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世界之最世界最后一块密境教学反思课 题3 鸟的天堂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搜集关于巴金的作品并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课 题鸟的天堂主备人

19、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灿烂、白茫茫、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什么是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指名回答。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2.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1同桌互相检查读。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

20、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四、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五、学习生字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桨(奖)耀、隙.3.写生字词语。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课 题鸟的天堂主备人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

21、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生字词导入。1听写写过的生字。2读生词。指名回答。二、学习1014自然段。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过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师:鸟的天堂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22、我们一起去看一下。读读第1014段落想想2.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鸟的天堂的景象。生:自由读课文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78段落,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班级交流。(树大、美)A、当学生讲到树大的特点时问:从哪些句子看出树大?出示句子:我有机会看清经的真面目不可计数。(从“一株”、“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你体会到什么?) B、当学生讲到树美时问:从哪些句子看出?(出示句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在颤动。”)从“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和“

23、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从“新的生命在颤动”你体会到了什么?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生可能提出:大树为什么会卧在水面上?课后练习:五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用上了双引号,有的没用? D、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4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5齐读。1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2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

24、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 四、拓展深化1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2学生写广告词。互相交流。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请大家根据上节课的板书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3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小结课文。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五、作业1摘抄本课的好词佳句

25、。2.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3.选作:根据课文描写画一画鸟的天堂。窗体顶端板书设计第一次 远: 大榕树 鸟的天堂第二次 近:鸟的天堂教学反思课 题4 * 火烧云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

26、备课一、揭题谈话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学生听读指名谈感受。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读后反馈:a、指名分节朗读。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自读全文,学习字词。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三、美读课文

27、,品味语言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2精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自读后,小组讨论,质疑、回答。四、总结全文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四人小

28、组讨论五、布置作业1写一遍自己喜欢的景色。2搜集一些关于景色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园地一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过程与方法: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体会自身价值的情感及自主合作参与的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教学难点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5课时第 一 课 时课 题语文园地一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就春游活

29、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教学难点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口语交际、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二、准备计划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

30、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三、分组讨论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四、制定春游方案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 题语文园地一主备人教学目标1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

31、发的联想。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4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教学难点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启发谈话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1生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2指名回答3反复朗读上述句子。二、实地观察现在给大家2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

32、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观察时注意多交流。三、交流观察所得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四、学生完成习作、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小组互相交流。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六、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 题语文园地一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

33、自主合作参与意识。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3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教学难点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复习导入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我的发现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日积月累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拓展交流1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拓

34、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1自读:2小组交流:布置作业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教学反思第 四、五 课 时课 题单元检测主备人检测目标1能联系本单元课文或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对本单元词句进行检测。2.检测本单元句子的练习。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检测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基础掌握情况。检测难点体会本单元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景象。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方 法检测法检测准备试卷检查环节试卷内容二次备课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báo w&

35、#249; u l fèn xì hu fù lón zhào二、我能把下面的生字和相应的拼音连起来。mù jin xiá huì dn yì h mài tán miào 桨 穆 卉 暇 屹 鼎 脉 惚 庙 檀三、我会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还能把字写漂亮!_崩_裂 _容_疑 _秘_测 神来_ _涓涓_ _ _ _苍苍 _姿_态 _ _飞瀑四、我知道要把这些字先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千万别弄错哟。沸_( ) 杆_( ) 梢_( ) 栏_( )滔_( ) 津_( ) 蓬_( ) 你_( )五、我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