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1这首诗描写的是_(什么地方)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2诗中写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_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生动形象写出了 _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_2理解诗意。1、月黑见渔灯:_2、孤光一点萤:_3、微微风簇

2、浪:_4、散作满河星:_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   ,芙蓉向脸两边开。   ,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    闻:   (3)这首诗写的是   ,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   与罗裙一样绿,   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

3、   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3. 古诗阅读。夜书所见萧萧_,_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_。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知道_一诗也是他的作品。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_  挑:_促织:_  篱落:_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4. 阅读理解。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4、。(_)(_)   (_)(_)2“缘”的意思是(   )A.边。 B.因为。 C.沿,顺着。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两个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受。4“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用“_”画出相应的诗句。5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_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旨是(   )A.人外有人,天外有天。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7苏轼的诗作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_,_。_,_。5. 阅读,回答问题。梅 花崔道融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

5、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1结合首联、颔联的内容,简要分析本诗中梅花意象的内涵。 _2结合本诗运用的表达技巧,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_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唐李白_,_。_,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开:    回:    出: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写江和山,以“断”和“开”两个动词写出了大江奔腾的壮阔气势B.“出”字,使静止不动的山,富有动态的美C.“孤帆一片日边来”

6、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传神地描绘出一叶轻舟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鸟:指江鸥。燃:火焰燃烧。1诗中没有写到的颜色是(   )A.碧绿 B.红色 C.洁白 D.浅紫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C.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D.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的意思是(   )A.欲望 B.喜欢 C.将要 D.需要4这首

7、诗表达了杜甫的(   )之情A.喜悦 B.兴奋 C.伤感 D.愤怒8. 古诗鉴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滁州西涧作者_代诗人_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2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_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_(哪个字)。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_4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C.第三、四句

8、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5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9. 读古诗,完成练习。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鸟:指江鸥。花欲燃:花红似火。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它们的颜色分别是_。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_之情。10.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

9、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七言古诗是_诗人_在异乡_之作。( )A.唐;叶绍翁;触景生情B.南宋;叶绍翁;触景生情C.南宋;叶绍翁;兴致偶发(2)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_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_反衬出秋夜的_。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A.听觉形象;声音;喧闹B.视觉形象;声音;寂静C.听觉形象;声音;寂静(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用“_”、“_”和“_”写出了秋意的_,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_。( )A.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凄凉B.梧叶、江上秋风、客情;清冷;凄凉C.梧

10、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悠闲(4)儿童夜捉_,勾起诗人对_的回忆。诗歌流露出_之情。( )A.促织;家乡;留恋家乡B.促织;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C.促织;童年生活;留恋童年生活11.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江上秋风_。知有儿童_,夜深篱落_。1这首诗的作者是_2“书”是_的意思,“所见”是_的意思。3作者见到的景物有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_,每逢_。遥知兄弟_,_茱萸少一人。4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5“异”是 的意思。“倍”是 的意思。6

11、重阳节是农历的   ,古人在重阳这一天有 的习俗。7这首诗歌中,    和   这两句诗写的是作者的想象。1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   、   、   和   ,动态的景物有   和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13.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村居(清)_,_。_,_。(1)选一选。A前两句 B后两句   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描写了人物的活动。(2)诗中的_字把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A.“放”B.“忙”C.“散”(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中的景象。1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