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一图、表、线类试题类型类型 一一 坐标图像题坐标图像题1.1.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1)(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2)(2)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3)(3)溶液溶液pHpH的变化等。的变化等。2.2.解题规律解题规律: :(1)(1)正确解读图像信息。正确解读图像信息。识标识标: :明确坐标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明确坐标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明点明点: :明确图像中各特殊点表示的意义明确图像中各特殊点表示的意义: :即起点、终点、转即起点、终点、转折点、交点的含义等。折点、交点的含义
2、等。析线析线: :分析曲线的走向分析曲线的走向, ,并与题给信息建立链接。并与题给信息建立链接。(2)(2)牢记注意事项。牢记注意事项。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的判断对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的判断, ,应依据质量守恒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物质溶解时溶液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的判断物质溶解时溶液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的判断, ,应注意应注意是否在一定温度下是否在一定温度下, ,是否达到饱和。是否达到饱和。溶液溶液pHpH的变化的判断的变化的判断, ,应明确原物质的酸碱性及其与应明确原物质的酸碱性及其与pHpH的关的关系。系。【典题训练】【典题训练】1.1.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
3、密封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 (内含空气内含空气) )加热加热, ,在图中在图中, ,能正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由于。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由于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故B B正确。正确。2.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 ,二氧化锰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随时
4、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其中正确的是( (纵坐标表示二氧纵坐标表示二氧化锰的质量化锰的质量)()() )【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通过图像考查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本题通过图像考查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情况。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变化, ,故应选故应选B B。3.3.向盛有向盛有10 mL10 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下列下列图像中能体现溶液的图像中能体现溶液的pHpH变化情况的是变化情况的是( () )【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
5、考查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中溶液pHpH的变化。由题的变化。由题目信息可知目信息可知, ,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故滴加稀故滴加稀盐酸前溶液的盐酸前溶液的pH7,pH7,当向当向NaOH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时,pH,pH会逐渐变小至会逐渐变小至pH7pHMNMB.B.两个反应生成两个反应生成H H2 2的体积相等的体积相等C.C.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NMNMD.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观察图像可以看。本
6、题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观察图像可以看出出:M:M比比N N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产生的氢气质量大, ,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在两金属开始反应后, ,相同时间相同时间里里,M,M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产生的氢气质量比N N多多, ,表明表明M M产生氢气的速率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N N快快, ,即即M M与酸反应比与酸反应比N N剧烈剧烈, ,说明说明M M比比N N活泼活泼; ;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依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程式可以推导出: :化合价相同的两种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质量分化合价相同的两种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数的盐酸反应, ,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相对原子质量
7、小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大, ,由由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此可知相对原子质量NMNM。正确答案为。正确答案为C C。6.(20136.(2013兰州中考兰州中考) )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关量的变化, ,其中不正确的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A.在部分变在部分变质的质的NaOHNaOH溶溶液中滴加稀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B.OB.O2 2的溶解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响的变化曲线线C.C.等质量的等质量的MgMg粉粉和和FeFe粉与足量同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应D.D.硫酸溶液稀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释过程中pHpH
8、的的变化曲线变化曲线【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主要借助函数图像考查对物质反应规律的。本题主要借助函数图像考查对物质反应规律的掌握能力。变质的掌握能力。变质的NaOHNaOH中含有中含有NaNa2 2COCO3 3, ,加入稀盐酸后先与加入稀盐酸后先与NaOHNaOH反应反应, ,然后再与然后再与NaNa2 2COCO3 3反应生成反应生成COCO2 2气体气体,A,A图像正确图像正确; ;气体的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B图像不正确图像不正确;Mg;Mg比比FeFe活泼活泼, ,完全反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应需要的时间短, ,同质量的同质量的MgMg与与F
9、e,Fe,完全反应完全反应MgMg产生的氢气质产生的氢气质量比量比FeFe多多,C,C图像正确图像正确; ;硫酸溶液呈酸性硫酸溶液呈酸性,pH,pH小于小于7,7,加水稀释溶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液的酸性减弱,pH,pH增大增大, ,但不会大于但不会大于7,D7,D图像正确。图像正确。7.(20137.(2013湛江中考湛江中考) )某兴趣小组用某兴趣小组用10 g10 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为49%49%的稀硫酸反应的稀硫酸反应, ,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系如图( (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
10、, ,没有其他杂质没有其他杂质) )。(1)(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 g70 g时时, ,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g g。(2)(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 g10 g时时, ,为什么不产生为什么不产生氢气氢气 。(3)(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由图像分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计算能力。由图像分析可知析可知: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5 g,0.5 g,当加入稀硫酸时首先发生的当加入
11、稀硫酸时首先发生的反应是反应是MgO+HMgO+H2 2SOSO4 4=MgSO=MgSO4 4+H+H2 2O,O,所以一开始没有氢气产生所以一开始没有氢气产生, ,根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计算金属镁的质量据产生氢气的质量计算金属镁的质量, ,根据与氧化镁反应的硫根据与氧化镁反应的硫酸的量求出氧化镁的质量酸的量求出氧化镁的质量, ,进而求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进而求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金属镁的质量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之和即镁条中镁元素金属镁的质量与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之和即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的质量, ,再与镁条的总质量之比即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再与镁条的总质量之比即得镁条中镁元素的
12、质量分数。答案答案: :(1)0.5 (2)MgO+H(1)0.5 (2)MgO+H2 2SOSO4 4=MgSO=MgSO4 4+H+H2 2O O(3)(3)设参加反应金属镁的质量为设参加反应金属镁的质量为x,x,Mg+HMg+H2 2SOSO4 4=MgSO=MgSO4 4+H+H2 224 224 2x 0.5 gx 0.5 g242=x0.5 g242=x0.5 gx=6 gx=6 g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镁的质量为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镁的质量为y,y,MgO + HMgO + H2 2SOSO4 4=MgSO=MgSO4 4+H+H2 2O O40 9840 98y 20 gy 20 g49
13、%49% y=4 g y=4 g其中镁元素的质量为其中镁元素的质量为4 g4 g =2.4 g, =2.4 g,镁的质量分数为镁的质量分数为答答: :镁镁条中镁的质量分数为条中镁的质量分数为84%84%。40y9820 g49%24406 g2.4 g100%84%10 g。类型类型 二二 表格数据分析题表格数据分析题1.1.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1)(1)根据表格中金属的熔点、沸点根据表格中金属的熔点、沸点( (或密度或密度) )等数据等数据, ,判断合金的判断合金的形成。形成。(2)(2)给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数据给出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数据, ,结合质量守恒定结合质量
14、守恒定律律, ,判断化学反应类型、计算未知数据、判断催化剂等。判断化学反应类型、计算未知数据、判断催化剂等。(3)(3)根据表格中多种物质的根据表格中多种物质的pH,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等。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等。(4)(4)几种物质反应时几种物质反应时, ,以表格形式给出多次或多组物质的质量以表格形式给出多次或多组物质的质量,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2.2.解题规律解题规律: :(1)(1)正确解读表格信息正确解读表格信息: :表格数据分析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表格数据分析题就是将物质的某组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
15、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根据表格中数据提供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 ,从而解决问题的题型。从而解决问题的题型。其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物理量或化学量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有关物理量或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未解答的有关问要求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未解答的有关问题题, ,目的在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能力。目的在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正确解读题目信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正确解读题目信息, ,对表格数据进行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分析, ,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筛选出有价值的数据, ,从
16、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2)(2)牢记注意事项。牢记注意事项。若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分析若是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的表格分析, ,解题的依据是质解题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量守恒定律, ,即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之即根据反应前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之差差, ,确定表格中的未知量确定表格中的未知量, ,然后利用反应前后每种物质的质量然后利用反应前后每种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该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变化确定该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进而判断反应类型及其进而判断反应类型及其他问题。他问题。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若是多次或多组数据或条件, ,则需通
17、过比较、对比、分析、则需通过比较、对比、分析、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确定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量( (即可以用于计算的量即可以用于计算的量),),然后依据题然后依据题意设计解题方案。意设计解题方案。【典题训练】【典题训练】1.(20121.(2012大连中考大连中考) )下列食物中下列食物中, ,酸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强的是( () )A.A.苹果苹果 B.B.葡萄葡萄 C.C.牛奶牛奶 D.D.豆浆豆浆【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pH的关系的关系, ,酸性酸性溶液的溶液的pHpH小于小于7,7,酸性越强酸性越强,pH,pH越小。苹果的越小。苹果
18、的pHpH最小最小, ,故苹果的故苹果的酸性最强酸性最强, ,故选故选A A。食物食物苹果苹果葡萄葡萄牛奶牛奶豆浆豆浆pHpH2.92.93.33.33.53.54.54.56.36.36.66.67.47.47.97.92.2.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 ,冷凝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试根据下表中所列合金。试根据下表中所列的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的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数据( (其他条件均已满足其他条件均已满足),),判断不能制得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合金的是( () )A.K-NaA.K-Na合
19、金合金 B.K-FeB.K-Fe合金合金C.Na-AlC.Na-Al合金合金 D.Fe-CuD.Fe-Cu合金合金金属金属NaNaK KAlAlCuCuFeFe熔点熔点()()97.897.893.693.66606601 0831 0831 5351 535沸点沸点()()8838837747742 4672 4672 5672 5672 7502 750【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合金的形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本题考查合金的形成。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在合在合金中一种金属的熔点应
20、低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才能使两种金金中一种金属的熔点应低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才能使两种金属熔合在一起。由表中的各金属的熔点、沸点可知属熔合在一起。由表中的各金属的熔点、沸点可知A A、C C、D D组组的两种金属均可制得合金的两种金属均可制得合金,B,B选项中铁的熔点选项中铁的熔点(1 535)(1 535)比钾的比钾的沸点沸点(774)(774)还高还高, ,所以当铁熔化时所以当铁熔化时, ,钾已经汽化钾已经汽化, ,无法熔合无法熔合, ,因因此此B B选项中铁和钾不能制得合金。选项中铁和钾不能制得合金。3.(20133.(2013泰安中考泰安中考)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X
21、、Y Y、Z Z、Q Q四种物四种物质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表。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A.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B.化合反应化合反应C.C.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D.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物质物质X XY YZ ZQ Q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前的质量/g/g2 22 284845 5反应后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g/g待测待测24240 01414【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类型。根据反应前后。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的类型。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
22、变可列等式为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列等式为2 g+2 g+84 g+5 g=2 g+2 g+84 g+5 g=待测待测+ +24 g+0 g+14 g,24 g+0 g+14 g,得待测得待测=55 g,=55 g,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 ,生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判断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判断,Z,Z为反应物为反应物,X,X、Y Y、Q Q为生成物为生成物, ,故该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为分解反应。4.4.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 ,回答下列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1)既能用排水法既能用排水法, ,又能用
2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体是。(2)(2)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CH4 4, ,气体应从气体应从端进入。端进入。空气空气NHNH3 3CHCH4 4HClHClO O2 2密度密度/gL/gL-1-11.2931.2930.7710.7710.7170.7171.6291.6291.431.43溶解性溶解性极易溶极易溶难溶难溶极易溶极易溶难溶难溶【解析】【解析】本题属于信息分析题本题属于信息分析题,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给表格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给表格信息及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因素。息及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因素。(1)(1)能用排水法
24、收集说明该气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所以所给气体中只有氧气符合条件所以所给气体中只有氧气符合条件;(2);(2)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排水法收集气体, ,由于甲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得多由于甲烷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得多, ,所以进所以进入水中气体会聚集在上面入水中气体会聚集在上面, ,所以气体不能从所以气体不能从a a端进入端进入, ,如果从如果从a a端进入端进入, ,甲烷会上升从甲烷会上升从b b端跑掉端跑掉, ,将收集不到气体将收集不到气体, ,所以甲
25、烷必所以甲烷必须从须从b b端进入。端进入。答案答案: :(1)O(1)O2 2(2)b(2)b5.5.测定测定H H2 2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取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取1010支大支大试管试管, ,依次盛水依次盛水90%(90%(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80%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 H2 2, ,而后分别把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而后分别把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 ,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结果如下: :(1)(1)混合气体在爆炸范围内时混合气体在爆炸范围内时H H2 2的体积分数约为的体积分数约为_ 。(2)(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
26、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 H2 2, ,保持试管口保持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向下移近火焰, ,如果只发出轻的如果只发出轻的噗噗声声, ,表示收集的表示收集的H H2 2已纯净已纯净”的说法的真正含义。的说法的真正含义。_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爆炸的知识及本题考查爆炸的知识及H H2 2的性质的性质, ,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根据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息可知, ,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弱爆炸对应的氢气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弱爆炸对应的氢气的体积分数为为70%,70%,发生强爆炸时氢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为发生强爆炸时氢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为10%,10%,所以混合气所以混合气体爆炸的范围对应的
27、氢气的体积分数在体爆炸的范围对应的氢气的体积分数在10%10%70%70%之间。由实之间。由实验结果可以说明验结果可以说明,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检验氢气的纯度时, ,只发出轻的只发出轻的噗噗声声, ,表表示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示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70%,70%,并不是纯净的氢并不是纯净的氢气。气。答案答案: :(1)10%(1)10%70%70%(2)(2)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超过70%70%6.(20136.(2013莱芜中考莱芜中考)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常用作飞机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
28、。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 (其他元素忽略不计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进行如下实验行如下实验: :取铜合金取铜合金20 g20 g放入烧杯放入烧杯, ,将将280 g280 g稀硫酸分稀硫酸分4 4次加次加入烧杯中入烧杯中, ,充分反应后充分反应后, ,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2)(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写出计算过程) )次数次数1 12 23 34 4加入稀硫酸质量加入稀硫酸质量/g/g70707070
29、70707070剩余固体质量剩余固体质量/g/g18.218.216.416.414.614.613.213.2【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表格数据可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知, ,前前3 3次次, ,每加入每加入70 g70 g稀硫酸稀硫酸, ,固体质量减少固体质量减少1.8 g,1.8 g,第第4 4次加入次加入70 g70 g稀硫酸后稀硫酸后, ,固体质量减少固体质量减少1.4 g,1.4 g,由此确定第由此确定第4 4次加入稀硫次加入稀硫酸后酸后, ,硫酸过量硫酸过量, ,即第即第4 4次实验完成后次实验完成后, ,剩余的固体全是铜剩余的固体
30、全是铜, ,其质其质量为量为13.2 g,13.2 g,那么镁的质量为那么镁的质量为20 g-13.2 g=6.8 g20 g-13.2 g=6.8 g。所以铜、。所以铜、镁的质量比为镁的质量比为13.2 g6.8 g=3317,13.2 g6.8 g=3317,根据前根据前3 3次实验可知次实验可知, ,每每加入加入20 g20 g硫酸就反应掉硫酸就反应掉1.8 g1.8 g镁镁, ,将镁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将镁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就可以求出就可以求出70 g70 g稀硫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稀硫酸中所含硫酸的质量。答案答案: :(1)3317(1)3317(2)(2)解解: :分析表中数据知
31、分析表中数据知, ,与与70 g70 g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镁的质量稀硫酸完全反应消耗镁的质量为为1.8 g1.8 g。设与设与1.8 g1.8 g镁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镁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 x。MgMg+ +H H2 2SOSO4 4=MgSO=MgSO4 4+H+H2 224 9824 981.8 g x1.8 g xx=7.35 gx=7.35 g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注: :其他合理解法也可其他合理解法也可) )答答:(:(略略) )241.8 g98x7.35 g100%10.5%70 g类型类型 三三 商标信息题商标信息题1.1.高频考点高频
32、考点: :随着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联系的不断加强随着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联系的不断加强, ,化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试题随之加强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试题随之加强, ,其中商标信息题就是其中商标信息题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题型其中很重要的一类题型,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食品商标食品商标”“”“医药商医药商标标”“”“肥料商标肥料商标”“”“服装商标服装商标”等。其考查方式主要有等。其考查方式主要有: :(1)(1)利用标签中的信息利用标签中的信息( (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化学试剂),),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33、(2)(2)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的性质。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的性质。(3)(3)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4)(4)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算。2.2.解题规律解题规律: :(1)(1)正确解读商标信息正确解读商标信息: :根据题意根据题意, ,从商标图示中找到解决问题从商标图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的依据。(2)(2)牢记注意事项。牢记注意事项。牢记与安全标志有关的几个图标及表示的意义。牢记与安全标志有关的几个图标及表示的意义。分
34、析商标中的有关信息分析商标中的有关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解答。联系所学知识解答。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 ,要根据题目信要根据题目信息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息结合化学式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 ,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算时, ,要仔细分析标签中所给信息确定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所要仔细分析标签中所给信息确定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及所给的物理量给的物理量,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未知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求出未知量。【典题训练】【典题训练】1.(20131.(2013广东中考广东中考) )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
35、容器上应贴的标识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是( () )【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常见标识的意义。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本题考查常见标识的意义。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腐蚀性, ,故选故选A A。2.2.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中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中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认真认真观察此标签观察此标签, ,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硫酸化学纯硫酸化学纯(CR)(500 mL)(CR)(500 mL)品名品名: :硫酸硫酸化学式化学式:H:H2 2SOSO4 4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98:98密度密度:1.84 gcm:1.
36、84 gcm-3-3质量分数质量分数:98%:98%A.A.硫酸的化学性质硫酸的化学性质B.B.硫酸的物理性质硫酸的物理性质C.C.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D.D.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硫酸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信息分析能力。由题中商标信息可知。本题考查信息分析能力。由题中商标信息可知, ,该硫酸溶液的密度该硫酸溶液的密度( (即其物理性质即其物理性质) )是是1.84 gcm1.84 gcm-3-3; ;根据硫酸根据硫酸的化学式的化学式(H(H2 2SOSO4 4) )可以计算出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硫酸中硫可以计算出其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及硫酸中硫
37、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分数, ,但其中没有给出化学性质的信息。但其中没有给出化学性质的信息。3.(20133.(2013广东中考广东中考) )广东盛产荔枝广东盛产荔枝, ,其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其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请回答请回答: :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 (每每100100克中含克中含) )糖类糖类16.60 g16.60 g蛋白质蛋白质0.90 g0.90 g脂肪脂肪0.20 g0.20 g 维生素维生素A A2.00g2.00g维生素维生素C C41.00g41.00g钙钙2.00 mg2.00 mg钾钾151.00 mg151.00 mg铁铁0.40 mg0.40 m
38、g硒硒0.14g0.14g(1)(1)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种种, ,每每100 g100 g荔枝中含糖类物质荔枝中含糖类物质 g g。(2)(2)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 C会患会患病。病。(3)(3)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 ( (填序号填序号) )。A.A.原子原子 B.B.分子分子 C.C.单质单质 D.D.元素元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本题考查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主要有水、无机盐、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
39、、维生素。(1)(1)荔枝中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荔枝中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 ;每每100 g100 g中含糖类物质中含糖类物质16.60 g16.60 g。(2)(2)人体缺乏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C C会患坏会患坏血病。血病。(3)(3)图中的钙、铁、硒等指的是元素。图中的钙、铁、硒等指的是元素。答案答案: :(1)(1)三三16.6016.60(2)(2)坏血坏血(3)D(3)D4.4.如图所示是某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是某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 ,请计算请计算: :(1)(1)一袋氮肥中一袋氮肥中, ,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含氮元素的质
40、量为多少? ?(2)(2)该氮肥的纯度该氮肥的纯度( (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为多少为多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学肥料的商标信息本题考查利用化学肥料的商标信息, ,进行化学式计算进行化学式计算, ,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商标信息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商标信息, ,确定出该物质的化学式确定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利然后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用化学式进行计算。(1)(1)一袋氮肥含氮元素的质量为一袋氮肥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 kg:50 kg34.3%=17.15 kg34.3%=17.15 kg(2)(2)纯纯NHNH4 4NONO3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中氮
41、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一袋该化肥中含一袋该化肥中含NHNH4 4NONO3 3的质量为的质量为:17.15 kg:17.15 kg35%=49 kg35%=49 kg化肥中化肥中NHNH4 4NONO3 3的质量分数为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答案: :(1)17.15 kg(1)17.15 kg(2)98%(2)98%14 2100%35%8049 kg100%98%50 kg5.(20125.(2012怀化中考怀化中考)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盖中盖高钙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盖中盖高钙
42、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片的部分说明,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检验说明的真伪,进行了如下实验:如下实验:盖中盖高钙片盖中盖高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主要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 D。【功效成分】每片含:钙【功效成分】每片含:钙500 mg500 mg 维生素维生素D 100 IUD 100 IU【用法用量】每日【用法用量】每日1 1片,嚼食。片,嚼食。【适宜人群】需要补钙者。【适宜人群】需要补钙者。【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本品不能代替药物。2.2.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规格】
43、【规格】2.5 g2.5 g3636片片取取1 1片片剂研碎片片剂研碎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将其加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收集到完全反应后收集到0.55 g0.55 g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试分析:试分析:(1)(1)未成年人缺钙会得未成年人缺钙会得_。( (填序号填序号) )A.A.坏血症坏血症 B.B.贫血贫血C.C.佝偻病佝偻病 D.D.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2)(2)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通过计算判断此钙片中钙含量与标注是否属实。( (假定钙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1 g=1 000 mg)1 g=1 000 mg)【解析】【解析】本题属于
44、信息题本题属于信息题, ,通过对题目信息的分析通过对题目信息的分析, ,考查化学考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1)(1)未成年未成年人缺钙会得佝偻病。人缺钙会得佝偻病。(2)(2)向钙片中加入稀盐酸向钙片中加入稀盐酸, ,钙片中的碳酸钙片中的碳酸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钙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 ,代入二氧化代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碳酸钙的质量, ,然后用碳酸钙的质量然后用碳酸钙的质量碳酸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便可求出钙元素的质量。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便可求
45、出钙元素的质量。答案答案: :(1)C(1)C(2)(2)解解: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CaCOCaCO3 3+2HCl=CaCl+2HCl=CaCl2 2+H+H2 2O+COO+CO2 2100 44100 44x x 0.55 g 0.55 g x=1.25 g x=1.25 g钙元素的质量钙元素的质量=1.25 g=1.25 g40/100=0.5 g=500 mg40/100=0.5 g=500 mg所以钙元素的含量与标注相符。所以钙元素的含量与标注相符。100 x440.55 g类型类型 四四 溶解度曲线题溶解度曲线题1.1.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溶解度曲线题是各
46、地中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溶解度曲线题是各地中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 ,其其考查的主要方式有考查的主要方式有: :(1)(1)给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给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曲线。(2)(2)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并计算相应的溶并计算相应的溶质质量分数。质质量分数。(3)(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4)(4)确定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确定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5)(5)确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措施。确定
4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措施。(6)(6)确定可溶性混合物分离的方法。确定可溶性混合物分离的方法。2.2.解题规律解题规律: :(1)(1)明确明确“两点两点”“”“一线一线”“”“两面两面”的含义。的含义。(2)(2)牢记注意事项。牢记注意事项。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时, ,必须在相同的温度下必须在相同的温度下, ,否则否则无法比较。无法比较。当改变温度比较不同溶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时当改变温度比较不同溶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时, ,要明确不同溶质的溶液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值在溶解度曲线要明确不同溶质的溶液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值在溶解度曲线中的走势
48、。中的走势。【典题训练】【典题训练】1.1.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30时时, ,取取100 g100 g水配成该物质水配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的饱和溶液, ,当温度升高至当温度升高至4040时时,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45 gA.145 gB.130 gB.130 gC.115 gC.115 gD.176 gD.176 g【解析】【解析】选选B B。本题考查考生对溶解度曲线的判断和掌握的能。本题考查考生对溶解度曲线的判断和掌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49、; ;(2)(2)饱和溶液的含义。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饱和溶液的含义。根据溶解度曲线图, ,可判断可判断3030时时, ,该物该物质的溶解度是质的溶解度是30 g,30 g,所以所以100 g100 g水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水配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 g,130 g,当温度升高到当温度升高到4040时时,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不会有固体不会有固体析出析出, ,所以溶液的质量仍为所以溶液的质量仍为130 g130 g。2.(20132.(2013鄂州中考鄂州中考) )如图如图a a、b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列说法中正确
50、的是( () )A.aA.a、b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B.在在t t2 2时时,b,b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比a a物质的溶解度大物质的溶解度大C.C.在在t t1 1时时,a,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 b物质饱和溶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D.在在t t2 2时时, ,将将20 g a20 g a物质加入到物质加入到100 g100 g水中水中, ,充分溶解后得到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的是a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解析】【解析】选选D D。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
51、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而增大,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在t t2 2时时,a,a物质的物质的溶解度比溶解度比b b物质的溶解度大物质的溶解度大; ;在在t t1 1时时,a,a物质与物质与b b物质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相等, ,因此因此, ,此温度下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下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在在t t2 2时时,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物质的溶解度大于20 g,20 g,因此将因此将20 g a20 g a物质加入到物质加入到100 g100 g水中水中, ,充分溶解
52、后得到的是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3.(20123.(2012陕西中考陕西中考)20)20时时,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分别加入到盛有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100 g水的烧杯中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1,加加热到热到5050时现象如图时现象如图2,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1)图图1 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2)图图2 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
53、大小关系为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3)(3)图图3 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P点表示的含点表示的含义是义是 。【解析】【解析】本题以溶解度为主题本题以溶解度为主题, ,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溶液是否饱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叙述曲线交点的意义。第和、比较溶质质量分数、叙述曲线交点的意义。第(1)(1)题因为题因为图图1 1中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晶体中甲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晶体, ,所以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所以甲一定是饱和溶液。第(2)(2)题因为图题因为图2 2中是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到了中是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
54、质溶解到了100 g100 g水中水中, ,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3)(3)题通过分析图题通过分析图1 1和图和图2 2可知可知,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的影响较小, ,所以所以N N是乙的溶解度曲线是乙的溶解度曲线;P;P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 ,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表示在对应温度下,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答案: :(1)(1)甲甲(2)(2)相等相等(3)N(3)N3030时时,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55、4.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 (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 )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1)10(1)10时时,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2)30时时,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_ 。(3)(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 ,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选
56、选A A或或B),B),除了加浓硫酸外除了加浓硫酸外, ,还可以加还可以加_( (填一种物质名称填一种物质名称),),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及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1)(1)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由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10:10时时, ,乙物质的溶解度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20 g;(2)(2)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30时甲的溶解度在乙的上方时甲的溶解度在乙的上方, ,故故3030时时,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 乙乙; ;(3)(3)由题意可知由题意可知: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 ,溶液温度升高溶液温度升高, ,试管中固试管中固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增加, ,说明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机制造中的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的智能监控与远程操作考核试卷
- 海洋气象科学研究计划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提炼过程中的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分析考核试卷
- 篷布生产环保措施考核试卷
- 票务市场趋势考核试卷
- 抖音社交关系终止及违规用户处理协议
- 二手房抵押交易债务结算专项协议
- 互联网教育平台投资合作协议
- MOOC 大学生的智慧篮球-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物业费补充协议范本
- 中建测评2024二测题库及答案
- 文秘专业实习周记(20周)
- 预防溺水班级主题班会课件
- 《颈椎X线诊断》课件
- DB37T 1914-2024液氨存储与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院史馆展示策划书
- 体育馆维修改造投标方案(技术标)
- 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
- 软件开发外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