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
2、),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注意: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
3、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第三单元 统 计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2、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四单元 年 月 日(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
4、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2、 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4、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4、5、6月 第二季度 91天7、8、9月 第三季度 92天
5、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6 、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如:52天 52÷7=7(个)3(天)7、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9 、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1 -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1年是62周年。(2011-1949=62)10、各类节日:元
6、旦节1月1日 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小时 = 60分 1分 = 60秒 1日=24小时 1周 = 7天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月 份 思 考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7 月 31天 31天8 月 1日-17日 17天(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 +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 普通
7、计时法 ( -12 加单位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5、制作年历步骤: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
8、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第六单元 面积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 背熟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长 = 周长÷2-宽 长 = 面积÷宽宽 = 周长÷2-长 宽 = 面积 ÷长(周长-长×2)÷2= 宽(周长-宽×2)÷2=长 &
9、#160;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4、 背 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5、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测量土
10、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和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6 、面积单位换算: 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进率10000: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7、 注 意: (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11、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1、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2、小数读写法: 读法 汉字形式; 写法 阿拉伯数字。3、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4、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 1等)第8单元 解决
12、问题做应用题时: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2、从图中找条件;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5、画出关键词;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1、 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2、 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成简单的示意图。· 首页· 馆藏· 阅览室· 通讯录· 退出帐号马上回复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
13、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 “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被除数商
14、15;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第二单元:时分秒1、认识钟面:(1)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较短较粗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时=60分。(4)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1分=60秒2、认识整时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秒
15、针全部重合的时间是12时,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的时间是6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时间是3时和9时。3、认识几时几分方法:时针指在两个数之间,算小数,时针指在12和1之间,算12时,分针指着几,表示几个5分钟。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法:(1)文字法:如:5时50分;(2)用电子表法记录时刻时,几时就写几,再写“:”,后面写分时要占两位,分针不够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时零5分写作8:055、认识大约几时方法:时针接近几就是几时。此时,分针一般指在数字12左右。6、计算两段时间之间的时间方法: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整时减整时,分钟减分钟,分钟不够减向整时借1时在分钟上加 60分钟再减。整时
16、借出的1时要记得减去。7、比较时间:单位不同时要化成相同的时间单位再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赛(或做事)时:同样的距离(或同样的事情)所用的时间越多说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第三单元:认识方向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依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2、地图上的方向: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
17、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标出方向。4、看简单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1)看路线图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3)根据目标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一般以“在”字后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体的位置为中心)5、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6、指南针:红色指针指针北面,白色指针指着南面。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面,较
18、密的向着北面。树叶:较疏的向着北面,较密的向着南面晴朗的夜间: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影子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1、数位顺序:(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是十进率: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10个千是10000。(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2、万以内数的读写:(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写数用阿
19、拉伯数字1,2,3,(2)万以内数的读法: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从高位读到低位,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读数时用语文汉字:一、二、三,十,百,千,万3、认识算盘上的数:在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4、比较数的大小:(1)数位不同的: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少的数就小。(2)数位相同的: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5、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近似于几百或几千。约等号“”,读
20、作约等于。(1)一般接近几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百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数字再加1。(2)一般接近几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数小于5,就直接写千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数字再加1。6、用几个数字组数:可以把数字依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组合排列。要组成最大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大到小排列;要组成最小的数,就把数字按照由小到大排列。如果有0,0不能排在最高位。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米(m)、分米(d m)、厘米(c m)、毫米(mm)。2、长度单位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
21、率是10。3、长度单位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4、长度单位的加、减或比较: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数量进行加、减或比较大小时,必须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5、物体实际测量方法:(1)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一般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如教室、操场、旗杆、大树 比较短的物体依据实际情况和显示的数字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如:大拇指到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1分米,我们的手指甲长约1厘米
22、,教室门高约2米,数学书长约20厘米,书桌高约7分米(2)在进行物体测量时,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数字,长度就是这个数字。如果是一把断尺测量物体,同样要将断尺左边与物体一端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断尺什么数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口算两位数的加法:(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2、口算两位数的减法:(1)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减,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减,再把两
23、次所得的差相加;(2)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3)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去少凑的数。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计算时,一定要看清运算符号。4、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5、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笔算方法:(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安全生产协议书
- 防止股东竞争协议书
- 买卖房车库合同协议书
- 体育生纪律管理协议书
- 劳动培训签服务协议书
- ktv股东合同协议书
- 餐馆合股开店协议书
- 铝矿施工合作协议书
- 购车签订免责协议书
- 黄山定点医药协议书
- WS/T 359-2011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 GB/T 6670-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落球法回弹性能的测定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绿色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 工伤认定证人证言-模板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10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 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课件
-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简答题
- 2022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运动》市级公开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