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一、说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统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确凿的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到,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二、说教学目标1.会写“域、惯”等12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

2、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从具体实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重点)2.学习课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法,练习写话。(难点)四、说教法学法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自由读、齐读、默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在比较阅读中领悟文章用具体确凿的事例明道理的方法。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

3、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1.出示几句与科学有关的格言。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萧伯纳 2.生读,谈谈从这些格言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发。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

4、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品读感悟,研讨文法。1.明确观点。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研读事例。 (1)对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它的?请大家浏览课文,试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溅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写的是魏格纳关注到蚯蚓的分布情况;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第三个事例写的是睡眠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

5、这个现象推断出凡睡者眼球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 (2)学习第一个事例。 学生边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思考:具体事例中的人物是谁?发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3)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总结学习第一个事例的具体学习步骤。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三个事例。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表格。3.了解写法。 (1)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可以独立思考,可以同桌小声讨论。 三个故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4) 感悟升华,拓展延伸

6、1.句子研读。 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进一步体会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真理。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2.列举从生活中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鲁班根据荷叶发明了伞。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机。) (五)读写结合,当堂练笔1.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写作思路。 2.读读“阅读链接”中 的詹天佑。 3.课件出示:小练笔。仿照课文的

7、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六、说板书设计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根据观点确定详略选取三个事例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自己受到的启发。3.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语文要素】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2.能仿照课文的写

8、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2个生字,会写2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行文思路。(重点)3.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一、课题导入,交流见解1.板书“真理”,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真理?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真理就是最符合实际、永恒不变的正确的道理)2.板书课文标题,提问:你怎么理解“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3.过渡:这句话说得对吗?真理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读

9、准字音,读通语句。2.出示词语,读词正音。3.学生默读课文,圈画自己认为难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预设:可能会交流“建树、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海岸线、吻合、见微知著、不可思议、锲而不舍”这些词语的意思。5.指导生字书写,然后学生自由练写。教师提示易错字:“搜”由“扌”“叟”两个部件组成,书写时要注意布局匀称,左窄右宽。“叟”这个部件要注意笔顺,上下部分也要匀称。三、梳理脉络,整体把握1.提问: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预设:课文标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作者的观点。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学生自由发言)作者在文中用了浅显易懂的话进行解释,请找出来。预设:

10、在课文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解释的?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这里的“?”和“!”分别指什么呢?(“?”指发现问题,不断发问;“!”指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2.点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它的表述比较凝练、抽象,第2自然段对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既保持了观点的一致性又避免了重复。3.引导阅读: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思考结果呈现在纸上,可以是图示,也可以借助老师的表格来呈现。表格(示例):提出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论证观点现象:“问号”探究的过程:“真理”事例1/事例2/事例3得出的结论:4.全班交流。5.教师相机

11、追问:作者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这篇课文的?预设: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这一思路来写的。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重点)2.结合三个事例与“阅读链接”,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它给人的启示。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难点)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1.回顾引入:请同学们借助上节课教师提供的表格,概括地说一说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又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2.学生回顾课文,同桌之间互相补充。二、品读感悟,深入研讨1.聚焦第一个事例,默读第3

12、自然段后思考: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预设:先写了波义耳发现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再写他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之后写他进行了许多实验,最后写他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到酸或碱的影响都会改变颜色,并利用这一特点制成了石蕊试纸。(板书: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取得成果)2.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精神,启发思考:为什么波义耳能有这个科学发现呢?请你抓住关键词句读一读,把感悟批注在书上。预设:从“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许多试验”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波义耳善于观察,能不断挖掘问题并且反复去实验验证。3.教师相机追问、

13、点拨。(1)实验室里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波义耳发现了这个现象?(2)波义耳的这一连串问题之间有关联吗?(3)从发现现象到最后成功发明了石蕊试纸是一蹴而就的吗?这中间波义耳是怎么做的?4.运用填空梳理波义耳发明石蕊试纸的过程。波义耳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所以他关注到了的现象。波义耳不仅关注到这个现象,还,并且。波义耳经过,最终发明了石蕊试纸。5.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另外两个事例,提出要求:文中还列举了另外两个事例,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印证作者观点的。出示自学提示:请默读第4-5自然段,说一说这两个事例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想想这两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发现“真理”的。6.小组开展合

14、作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点拨。(1)魏格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海岸线的特点的?发现这一现象后,他又是怎么做的?(2)阿瑟林斯基提出了哪些疑问?提出疑问后,他是怎样做的?7.启发思考:对比三个事例,你有哪些发现与感悟?教师相机点拨:(1)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有没有共同之处?(2)三位科学家一开始发现的现象都有什么特点?(3)三位科学家研究现象的过程、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研究现象的方式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4)对比三位科学家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取得成果的过程可以发现,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有哪些共同特点?(板书: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不断探索)8.启发思考:综观三个事例,三位科学

15、家能够取得成果是因为什么呢?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1)用课件出示文中句子。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2)小结:这三个事例不正是印证了作者提出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9.启发思考:作者所用的三个科学家的事例已经充分论证了他提出的观点,课文到此为止是不是可以结束了?第6-7自然段与事例的观点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第6-7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并且进一步告诉我们应当怎样做。10.拓展阅读“阅读链接”,启发思考:生活中寻找真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探究真理的过程总能给我们以启迪。请你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一想: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他和课文中的三位科学家有没有相似之处?三、拓展运用,迁移写法1.再次回顾课文,梳理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结构。2.完成课后“小练笔”。(1)出示写作提示:先确立自己要说明的观点,再选取相应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组员互相评价事例是否能够说明观点。(2)学生根据写作提示自主完成小练笔。(3)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板书设计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发现现象提出问题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实验探究锲而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