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_第1页
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_第2页
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_第3页
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_第4页
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学教学资格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统考题库(完整版)一、单选题1.A、AB、BC、CD、D答案:D解析:2.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样本数据如下:82,84,84,86,86,86,88,88,88,88若B样本数据恰好是A样本数据都加2后所得数据,则A,B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答案:D3.A、AB、BC、CD、D答案:D解析:4.A、AB、BC、CD、D答案:C5.A、AB、BC、CD、D答案:C解析:6.A、AB、BC、CD、D答案:B解析:7.A、AB、BC、CD、D答案:C解析:8.A、0,4B、0,4C、1,5D、1,5答案:

2、D解析:A=x|x23x40=x|1x4,B=x|0x5,AB=x|1x4x|0x5=(1,5故选:D9.A、AB、BC、CD、D答案:D解析:10.A、AB、BC、CD、D答案:D解析:11.A、AB、BC、CD、D答案:D解析:12.下列选项中,运算结果一定是无理数的是()。A、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和B、有理数与有理数的差C、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D、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差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性质。(1)有理数与有理数:和、差、积、商均为有理数(求商时分母不为零)。(2)有理数与无理数:一个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的和、差均为无理数;一个非零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的积、商均为无理数。(3)

3、无理数和无理数:和、差、积、商可能是有理数也可能是无理数。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13.下列哪些不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A、数感B、空间观念C、数据处理D、推理能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课标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了10个“数学课程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生学习兴趣C、掌握知识培养能力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答案:D解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5.发现闻名公

4、式的数学家是()A、高斯B、欧拉C、柯西D、牛顿答案:B16.A、AB、BC、CD、D答案:B17.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18.某种电热水器的水箱盛满水是200升,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用来洗浴。洗浴时,已知每分钟放水34升,在放水的同时按4升/分钟的匀加速度自动注水。当水箱内的水量达到最小值时,放水程序自动停止,现假定每人洗浴用水量为65升,则该热水器一次至多可供A、3人洗浴B、4人洗浴C、5人洗浴D、6人洗浴答案:B19.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20.A、B、

5、C、D、答案:B21.下列对内容标准中“概率”内容要求描述不准确的是()A、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B、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C、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D、通过阅读材料,掌握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课标要求“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而不需要掌握。22.函数f(x)在a,b上黎曼可积的必要条件是f(x)在a,b上()。A、可微B、连续C、不连续点个数有限D、有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积分的知识。若函数在区间a,b上(黎曼)可积,则在a,b上必有界(可积的必要条件)。D项

6、正确。A项:因为在一元函数中,可微一定连续,且连续一定可积,但反之不成立。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可积的充分条件有以下3个: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有界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函数在闭区间上单调。与题干不符,排除。2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教师是学习的领导者B、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C、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D、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答案:A解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

7、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是完全错误的,故选A24.A、AB、BC、CD、D答案:C解析:25.A、AB、BC、CD、D答案:C解析:26.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目标,这四个目标是()。A、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B、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D、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创新、情感态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标的相关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8、)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27.A、1B、2C、3D、4答案:A28.A、AB、BC、CD、D答案:C解析:29.A、AB、BC、CD、D答案:D解析:30.平面的方程为则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直线在平面内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31.“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答案:B32.A、12B、16C、20D、24答案:D33

9、.A、0B、1C、2D、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应用。求函数零点的方法:令原函数的导函数等于零求出驻点,判断原函数与坐标横轴的交点,由题可知,34.以下多项式是二次型()。A、AB、BC、CD、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型的相关内容。二次型是指含有n个变量的二次齐次函数。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为二次齐次的,其他均含有常数项或一次项。35.A、AB、BC、CD、D答案:B解析:36.A、43B、72C、86D、90答案:B37.A、AB、BC、CD、D答案:C解析:38.A、3B、1C、2D、3或1答案:D解析:39.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准(实验)设置了四个选修系列,其中选修

10、系列2是希望在理工、经济类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下列内容不属于选修系列2的是()A、矩阵变换B、推理能力C、导数及应用D、常用逻辑用语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标准(实验)中选修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40.在角、等边三角形、矩形和双曲线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轴对称图形:在平面内,沿某一条直线折叠

11、,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绕着某一点旋转,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在题目所列四个图形中,角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双曲线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因此共有个符合题意。41.A、AB、BC、CD、D答案:A解析:42.下列关于高中数学基础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了必要的数学准备B、高中数学为不同学生提供相同的基础C、高中数学课程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D、高中数学课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选项A

12、、C、D都体现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定位,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兴趣和志向、不同发展方向、进入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数学基础,高中数学课程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基础。43.A、4B、5C、6D、7答案:B解析:44.A、柱面B、圆面C、半平面D、半锥面答案:D解析:45.男女学生共有8人,从男生中选取2人,从女生中选取1人,共有30种不同的选法,其中女生有()A、2人或3人B、3人或4人C、3人D、4人答案:A解析:46.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A、图形的性质B、图形的变化C、图形的位置D、图形与坐标答案:

1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确定物体位置是指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辨别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即图形的位置属于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47.A、AB、BC、CD、D答案:B解析:48.A、0B、-1C、1D、-1或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集合的特征。集合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阶行列式,那么中有两行元素相同B、若三阶行列式,那么中有两行元素对应成比例C、若三阶行列式中有个元素为零,则D

14、、若三阶行列式中有个元素为零,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行列式的性质。若三阶行列式中有个元素为,则它至少有一行或一列的元素全为,即。50.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有理数对于乘法运算封闭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的分类。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乘有理数还是有理数,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所以A、B、C三项正确。有理数集是无界集,有理数也可无限大,因此D项错误。51.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解析:52.A、AB、BC、CD、D答案:A解析:53.A、2B、0C、1D、-1答案:B解析:54.在

15、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答案:C55.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下面表述中不适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是()。A、发现和提出问题B、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C、规范数学书写D、探索结论的新应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

16、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所以C项不正确。56.下列关于椭圆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面内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轨迹是椭圆B、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距离之比大于1的动点轨迹是椭圆C、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出发的射线,经椭圆反射后通过椭圆的另一个焦点D、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是椭圆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及焦点含义。椭圆定义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定义方式:椭圆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F不在直线上)的距离之比为常数(即离心率e,057.下列关于反证法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B、反证法是逻辑依据之一是排中律C

17、、反证法的逻辑依据之一是矛盾律D、反证法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推理与证明。反证法是“间接证明法”一类,是从反方向证明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反证法就是从反论题入手,把命题结论的否定当作条件,使之得到与条件相矛盾,肯定了命题的结论,从而使命题获得了证明。由此可知,反证法的理论依据可概括成形式逻辑的两个基本规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故A、B、C三项正确。58.下列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B、高中数学选修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C、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包括5个模块D、高中课程的组合具有固定性,不能发生改

18、变答案:D解析: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包括四个系列。高中课程的组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组合可以相互转换。学生在做出选择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向学校提出申请调整,经过测试获得相应的学分即可转换。59.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图形性质与证明”中列出了9个基本事实,下列不属于的是()。A、两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角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A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出以下9个基本事实,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图形性质证明的出发点:(1)两

19、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9)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60.A、AB、BC、CD、D答案:B解析:6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A、AB、BC、CD、D答案:D解析:A的俯视图为梯形,因而排除。B的正视图为上梯形下长方形构成的,但是上面梯形的

20、下底应该短于下面长方形的长。C的俯视图为梯形,因而排除。D的俯视图和正视图侧视图都吻合。因而正确答案应该选D。62.将长方体截去一个四棱锥,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A、AB、BC、CD、D答案:D解析:被截去的四棱锥的三条可见棱中,在两条为长方体的两条对角线,它们在右侧面上的投影与右侧面(长方形)的两条边重合,另一条为体对角线,它在右侧面上的投影与右侧面的对角线重合,对照各图,只有D符合故选D63.A、AB、BC、CD、D答案:B解析:64.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A、理解B、了解C、掌握D、知道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标的知识。根据义务教育数学

21、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目标行为动词的相关知识。在课程标准中有两类行为动词,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每一组术语中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要求递增,即行为动词按要求的高低排序为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1”是“a,b的夹角为锐角”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122.A、1B、0C、1D、答案:B解析:123.正方形的边长为1,点E是AB上的动点,则向量的值是()。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以上都不对

22、答案:C解析:124.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A、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B、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推理D、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标的相关知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物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过实验验证结论和通过观察猜想得到结论的推理都是归纳推理。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125.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改样本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A、46,45,56B、46,45,53C

23、、47,45,56D、45,47,53答案:A126.以下不正确的是()。A、算法是现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B、算法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C、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算法程框图的三个基本结构D、由于算法与计算机关系密切,所以我国古代数学没有算法思想答案:D解析: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它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算法的思想和初步知识,也正在成为普通公民的常识。在必修课程中将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初步知识,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A项:算法初步中算法初步进入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意义一:算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4、正确。B项:算法初步中算法初步进入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意义二:算法学习具有重要教育意义(2):指出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正确。C项:算法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正确。D项:在中国古代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算法内容和思想,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周髀算经黄帝九章算经细草详解九章算术等。中国在算法上还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如最早采用“十进制”计数法等。错误。127.A、AB、BC、CD、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点积)是一个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C、D两项错误。两个向量的向量积(叉积)是一个向量,且方

25、向垂直于两个向量所在的平面,符合右手定则,故A项正确。128.在一所有1000名学生的学校中随机调查了100人,其中有85人上学之前吃早餐,在这所学校里随便问1人,上学之前吃过早餐的概率是()A、0、85B、0、085C、0、1D、850答案:A129.A、AB、BC、CD、D答案:B解析:130.A、AB、BC、CD、D答案:A解析:131.有一块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木板,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水平面翻滚两次(如图),那么B点从开始至结束所经过的路径长度为()A、AB、BC、CD、D答案:B132.A、AB、BC、CD、D答案:B133.A、B、b0,则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A、AB、B

26、C、CD、D答案:D解析:139.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有理数方程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A、B、C、D、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三学段第一部分“数与式”包括:1.有理数2.实数3.代数式4.整数与分数;而方程属于第二部分:方程与不等式140.A、AB、BC、CD、D答案:D解析:141.A、AB、BC、CD、D答案:C解析:142.某中学高一年级560人,高二年级540人,高三年级5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81的样本,则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是()A、28、27、26B、28、26、24

27、C、26、27、28D、27、26、25答案:A解析:143.A、小前提不正确B、大前提不正确C、结论正确D、全不正确答案:A144.A、AB、BC、CD、D答案:B解析:14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A、成绩B、目的C、过程答案:C146.A、AB、BC、CD、D答案:C解析:本题是基础题,根据指数函数、幂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结论。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解题的关键。对于选择题,还可以选择特值法。147.下列定积分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148.下面的图形都是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这些图形中可折成正方体的是()

28、A、AB、BC、CD、D答案:C149.A、AB、BC、CD、D答案:A解析:150.设f(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f(x)在a,b上有最大值B、f(x)在a,b上一致连续C、f(x)在a,b上可积D、f(x)在a,b上可导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连续函数的特点。f(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f(x)具有有界性,因此A、B、C三项都正确。可导的函数一定连续,但连续的函数不一定可导,所以D项错误。151.A、AB、BC、CD、D答案:B解析:152.A、AB、BC、CD、D答案:A解析:153.A、AB、BC、CD、D答案:A解析:154.A、x-2y+z=3

29、B、2x+y+3z=3C、2x+3y+z=3D、x-y+z=3答案:C解析:155.A、AB、BC、CD、D答案:C解析:156.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157.方程和方程组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A、数与代数B、图形与几何C、统计与概率D、综合与实践答案:A解析:数与代数这部分内容包括: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

30、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选择A。158.A、AB、BC、CD、D答案:B解析:159.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不同程度。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C、0答案:A160.A、-2B、2C、-4D、4答案:D16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的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答案:C解析:162.A、0.1585B、0.1586C、0.1587D、0.1588答案:C解析:163.为研究7至10岁少年儿童的身高情况,甲、乙两名研究人员分别随机抽取了某城市100名和1000名两组调查样本,若甲、乙抽取的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分别记为

31、、A、(单位:cm)则B、C、的大小关系为()。D、答案:D解析:164.A、4B、-4C、2D、-2答案:B解析:165.A、AB、BC、CD、D答案:A解析:166.A、AB、BC、CD、D答案:B解析:167.某中学高一年级560人,高二年级540人,高三年级5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81的样本,则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是()A、28、27、26B、28、26、24C、26、27、28D、27、26、25答案:A解析:168.下列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数学

32、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C、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D、是每个公民必须掌握的义务教育内容,对于每个公民走向社会的必备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高中数学课程的认识。高中数学知识不属于义务教务阶段的主要内容。169.A、第4项B、第5项C、第6项D、第4项和第5项答案:D解析:170.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A、成绩B、目的C、过程答案:C171.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下面表述中不适合

3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是()。A、发现和提出问题B、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C、规范数学书写D、探索结论的新应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所以C项不正确。17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173.发现勾股定理的希腊数学家是().A、泰勒斯B、毕达哥拉斯C、欧几里德D、阿基米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史实。A项:

34、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科学和哲学之祖”。泰勒斯在数学方面划时代的贡献是引入了命题证明的思想。它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这在数学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跃。B项: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正确。C项: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他活跃于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64年-公元前283年)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被称为“几何之父”,数学巨著几何原本的作者,亦

35、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D项: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领域,他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他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17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B、BC、CD、D答案:B175.下列图形符号中表示算法程序“判断框”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算法与框图的基础知识。A项:代表终止框(起止框),A项不正确,排除;B项:代表输入、输出框,B项不正确,排除;C项:代表处理框(执行框),C项不正确,排除;D项:代表判断框,D项正确。176.A、AB、BC、CD、D答案:C177.A、充要B、必要C、充分必要D、不充分不必要答案:B178

3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五种基本能力,下列不属于这五种基本能力的是().A、抽象概括B、数据处理C、推理论证D、数学交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程标准概述。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总目标第二条规定:高中数学课程要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没有关于数学交流的阐述。179.设A为n阶方阵,B是A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B、|A|B|C、若|A|=0,则一定有|B|=0D、若|A|0,则一定有|B|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矩阵的初等变换及行列式的主要性质。对矩阵可以做如下三种变换:(1)对调两行,记作(2)以数乘某一行的所有元素,记作。(3)把某一行所有元素的k倍加到另一行对应的元素上去,记作若方阵A经过以上三种初等变换得到方阵B,则对应的行列式的关系依次为|A|=|B|,k|A|=|B|,|A|=|B|,即|A|=a|B|,aR(a0)。所以|A|=0时,必有|B|=0。C项正确。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180.A、AB、BC、CD、D答案:D181.A、4B、5C、6D、7答案:B解析:182.普通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