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0年人教版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1、 选择题1、 大理苍山一年四季风光秀丽,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初春,苍山顶峰的积雪开始消融-熔化(放热)B. 夏季的傍晚,苍山半山腰云雾缭绕-液化(放热)C. 深秋的清晨,苍山的树叶上沾满了露珠-汽化(吸热)D. 寒冷的冬天,苍山顶上白雪皑皑-凝固(放热)2.夏天使用电扇,使人感觉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得是凉风B.电风扇吹风使空气温度降低C.身上汗水蒸发加快,蒸发时吸热D.人体温度传给周围空气3.   诗人笔下包罗万象,多彩、多姿的诗词是中华传

2、统文化的瑰宝。诗词中也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B.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C.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D. “舂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4.雾凇和雪形成过程的相同点是( )A. 都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 B. 都是由水直接变成的C. 都要吸收热量 D. 温度都保持不变5.下列各组固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 食盐  铁  海波 B. 蜂蜡&

3、#160; 糖  玻璃C. 冰  松香  雪花 D. 钻石  铜  沥青6.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 )A. 体温计示数降到0B. 体温计示数仍为38C. 体温计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D. 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 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8.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武汉接受捐赠新鲜蔬菜近千吨。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对

4、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既能保鲜又能防止疏菜营养成分流失。真空脱水的原理是真空环境的( )A. 空气密度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B. 气压很低,蔬菜中的水分在低温下就能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了水C. 温度很低,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D. 温度很高,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9.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10.   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 仙人台山峰上的雪-凝华 B. 蕲艾叶上的霜-凝固  

5、                       C. 长江上的雾-液化 D. 蕲竹竹笋上的露珠-液化11.如图,由于图象撕去了一角,无法判断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       B

6、. 这可能是某种非晶体的熔化图象C. 这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       D. 无论是熔化图象还是沸腾图象,温度不变的时间段内一定吸热12.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 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吸收的热量相等             

7、                          B.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

8、160;                   C. 处于0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

9、160;             D. 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不相等二、填空题13、 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震,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呈现在室_一侧(选填“内”或“外”)。在此期间,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眼镜上_出现小水珠(会/不会)。14、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1)-80时酒精呈_态;(2)铅在328时呈_态。1740时呈_态。(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制成

10、的。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做测温物质。15、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成小冰粒(填物态变化名称),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冰粒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7.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 ,过一段时

11、间,容器B中的水温 (填“升高”、“降低”、“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 。三、实验探究题18.小明和小丽分别用如图甲、乙两套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当水温为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2)根据记录数据小明和小丽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象,A为小丽绘制的图象,分析可知她是选用_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所绘制的图象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选填“低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1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

12、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小明将装有该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示数为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

13、,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_过程四、解答题20、子弹射入木块时,温度会升高许多,当汽枪的铅制的子弹射入木块后,有人估计它的温度能达到350,这个估计有问题吗?为什么?21.人工降雨能够为我们减轻一些旱情,它主要是向空中抛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吸热导致周围温度迅速下降使得空气中水蒸气变为液态小水珠或固态小冰晶,小冰晶下掉熔化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变大到了地面就形成了雨。一颗雨滴从100m高的高空往下掉,到地上所用时间为10s?(1)请写出以上文字所描述的物态变化(2)求这颗雨滴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5、BCCAA 6-10、BDBCB 11-12、DA二、填空题13、外 不会14、(1)液 (2)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 液态或气态或气液共存 (3)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