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第11讲:《河中石兽》(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第11讲:《河中石兽》(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第11讲:《河中石兽》(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第11讲:《河中石兽》(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第11讲:《河中石兽》(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中石兽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名家访谈评彳:纪啊(ym),字晓岚,晚号石云,谥号文达。清代学者、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编 修。主要作品: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二、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属纪的晚年所著,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 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三、文体常识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 泛驳杂。一般地说,笔记小说可分为志

2、人小说和志怪小说。笔记小说的特点是兼有“笔记”和“小 说"特征。四、原文翻译河北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 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 在这条河里。经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 不是削下的木片,怎么能被汹涌的河水携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散轻浮,石兽 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的认为这是精当确切

3、的言论。一个年老的守河的士兵听说了学者的话言论,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沙的性质松散轻浮, 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的反作用力,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侵蚀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滚 落在坑穴里。像这样又侵蚀,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就会逆流而上。到河的下 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像他说的那样,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人和事有很多吧,难道能根据自己的道理主观做出判断吗?'特色讲霓)例1:下面句中的

4、“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例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做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B. 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做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C.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做综合分析,认为应到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找石兽。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整当堂练习基础演练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 610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一寺临河干.(2)富不可得(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遂反溯流逆上矣(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

5、子。(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3 .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4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答:5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答: (2015 .河北衡水初一月考)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铝,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季豪设般通币闻芝美日尔睾不髭究物理。是非木柿;岂髭为暴涨携乏丢?乃石隹'陵二沙,也松浮,湮于沙工,前沉逝深耳。沿河求乏不亦颠乎一?FKW确论。|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

6、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二|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J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河干:河边。圮(讲):倒塌。阅:经历。 设帐:设立讲坛。柿:木片。河兵:水手。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二石兽并沉焉尔辈不能究物理盖石性坚重求之下流,固颠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是非木柿如是再啮B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士

7、卒多为用者C .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D.山门圮于河果得于数里外11 .翻译下列句子。(2分)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12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2分)巩固提高(2015 .江苏徐州初一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刘羽冲偶得兵书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 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 一村。沟涮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

8、柏下, 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 则欹隐。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日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选自纪的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经年:一年左右。干:求见。沟恤:沟渠。欹( xu):火光一现的样子。19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谓可将士万(率领、带领) B .会有土寇(聚会、会合)C.人儿为鱼(几乎)D.沟涮虫成(刚刚)20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自练乡兵与三

9、角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几为所擒士卒多为用者C.使试于一村子墨子闻之,起 于鲁D.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非独贤者有 是心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22 .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文后所引何文勤的“国弈不费旧谱, 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的议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4分)捏数小舟() 为暴迎!之去( 啮沙为坎穴(溯流逆上()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山门圮于河()曳铁耙()遑于沙上()石必倒掷坎穴中() 据理幽()2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1) 一寺固河干()()(2)僧赛金重修()(3

10、) 国J余岁()(4)但坦其一()(5)如是再啮 ()(6)尔辈不能究物理()()(5)这样 (6)推究,推理;事物的道理3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 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 .答:6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7 .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 回答。答:一、双基积累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3)曳铁铝()(4)湮

11、于沙上()一讲学家设帐.寺中()(6)如是再啮()(7)沿河求之,不亦颠乎()(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2)尔辈不能究物理。译文:(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3 .填空。(1)本文作者纪日匀, 代文学家,作品有笔记体小说集 (2)河中石兽一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二、美文品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113题。哀溺文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 而不能寻常。其侣日:“汝善游最也,今何 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 之溺大氓者乎?【注】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民,百姓。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