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 方法论实践的逻辑体系 : “正确方法论惟有在政治经济学本质及相关真理性的构造性质得到澄清时方才确 门格尔宣称 ” ( Menger, 1985 ) 立, 才能表明政治经济学在思考真正的方法论问题。 23 认识论工作循环从构造本身, “方法论 ” , 导致这样的看法: 认识是唯一的实践活动, 所谓 不过是关于认识构造的理论; 其提供、 言说 “科学主义” , 乃至设计 制造各种版本的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对立 。 , “马克思对待认识论的立场也是围绕着两个相互联系的主题来转动的 : 即强调 ( 甲 ) 某种意义上 认识过程的科学性和( 乙) 认识过程的历史性 一方面, 马克思使他自己表现为
2、在从事一种科学的 因此他看起来是在致力于建树若干认识论的前提 另一方面, 他把一切科学, 包括他自己的, 创建, 都设想为历史形势( 和在历史形势中一种具有因果关系的有力动因 ) 的产物, 因此必须探求从历史上 对它们进行解释的可能性。( 甲 ) 和 ( 乙 ) 构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 内在的 和外在的 方面 ) : 只有( 甲) 没有( 乙) 会导致科学主义, 即科学跟社会的历史领域脱节并势必形成缺乏历史反射性; 而 只有( 乙) 没有( 甲) , 则会陷入历史主义, 即科学被归结为历史过程的一种表现并势必导致在判断上 的相对主义。以上这两个方面, 是统一在一个具有对历史特征的认识论进行
3、解释性批判的规划之中 ” ( 博托莫尔, 1994 ) 的。 311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实践活动突破解释学工作循环的方式 , 是将自身镶嵌历史过程的自我展示活 存在 ( 实践域 ) 逻辑 认识 ( 理论域 ) 。 动中。在规划路线上, 可以描绘成: 历史 由此, 历史达成规定与被规定的统一。 理论域中的方法论形态不过是对实践域中的方法论活动的映 照。从而, 这里的出发点不是构造本身, 而是历史和存在的合一的规定, 不是认识本身, 而是实践, 乃 “去蔽” ( 消除专 而是实践活动本身。从指向性看, 其具有实践的模态, 形成以 至不是认识的实践活动, 业遮蔽) 为核心规定性的系统模型分析( 方法)
4、 。 模型仅仅是构图活动的形式化。第一层级的方法论构图就规定性而言, 是历史和存在的逻辑亦 即生产发生史的逻辑形式。这一工作模式突破解释学循环的规划是构图的每一方面活动均同时作为 达成抽象和具体的内在结合的性质。 从而, 历史同样是规定 ( 者 ) 和被规定 规定( 者) 和被规定( 者) , ( 者) 的合一, ( 历史性规定上的 是这种统一化运动 ( 过程 ) 的表达者。 这样, 本体论既作为“发生学 ” “逻辑” ), “ ” , , 又作为 表达 贯彻在这一进程中 定格为历史科学的主要工作语言和表达方式。 基于这 : “在马克思那里, 一语义, 我们来理解卢卡奇的话 劳动到处都处于中心
5、范畴, 在劳动中所有其他规定 ” ( 卢卡奇, 1993 ) 都已经概括地表现出来。 642 说明模型说到底是发生学的模型形式, 而这一层次的构 “历史的构图” 。 图活动恰恰规定模型分析本身, 形成的是 , 用发生学图式而不是解释学图式理解“模型 ” 它就不是单纯的认识构造 ( 活动 ) 。 但是, 模型本 。 : 。“ 身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的构图 意味着 逻辑模型必然同时外化为一定的理论模型 马克思把理论视 作一个复杂的、 有序的关于抽象范畴的结构, 构建以作为理解世界的途径。 理论本身是充满矛盾的实 是由于它包含着自我转化的种子, 包含着诸多的潜在不一致性, 从而不断导向新的理解。 从另一
6、 体, 这在思想的数学表达上是经常允 方面来说, 模型是理论之表征, 可以将那些矛盾因素加以忽略, 许的。这样, 模型就只是理论的代表, 而不是关于真实本身的代表。 每一理论都能够生成众多模型, 这些模型或许均要求代表理论的某一方面特征 , 但不会有任何一个模型能与理论本身同一 。 事实上, ” ( Fo也没有任何模型能够和它所代表的理论精确地一致 , 因为它抑制或消除了理论中的真实因素 。 ley, 1986 ) 10 “理论的构图 ” 。 所以, 理论模型形成 这一层级实际上只能形成从属概念公式的“数学公 213 : “政治经济学同经验主义乃至形式主义的分界线也就是 ( 理论 ) 对象概念
7、和具体 式” 构图活动, 因为 对象 ” ( 阿尔都塞等, 2001 ) 以及把握具体对象所用的数学公式的分界线 。 。 在讲到数学 理论模型是构图活动的具象化。它本身需要前提条件, 并且需要进行“前提批判 ” · 17· : “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证明; 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得到 公式及其意义问题时, 列宁指出 ” ( 列宁, 1984 ) 48德意志意识形态 说明以后把过程加以表述。 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明确说明: 对于 “真正的实证科学” , “抽象与哲学不同, , 而言 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 ” 74 “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
8、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 ” ( 马克思、 1995 ) 罗默的话语印证了这 恩格斯, :“ 数学 , 或者说模型, 不能反映一个理论所包含的所有内涵; 模型必然只是理论的特定构图, 并 种态度 且人们也不会短视地相信不可以存在其他构图, 然而, 这不能成为不去尝试数学以理解理论的理由; 同样 ” ( Roemer, 1981 ) 的理论但不同的彼此冲突的建模过程 , 恰恰是将之聚焦于理论灰暗地带的过程 。 这构成理论模型的检验命题和研究命题 。就检验命题而言, 内在的规定是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是 “历史实证” 。逻辑模型在这一层涵义上的外化形式是计量模型。“在这种观点看来, 科 对理论模型的 )
9、 筹划所引导的非介入性的观看方式。 ” , “ 数学的 学知识是一种为理论的( 数学的 亦即 不是指 数字的 ( 就其宽泛的意义而言 ) , 而是指对理论性概念的在先筹划, 这种为事物能够显现自身提供 8081 ” ( 劳斯, 2004 ) , “计量 ” 了新的、 非功能性的情境。 就研究命题而言 作为历史的底层工作者所承担 “灰暗地带” , 的具体任务恰恰是将工作的目光聚焦于理论的 即针对实践感的提出问题。 因此, 它只意 , 味着: 理论模型不是“超稳态 ” 而是稳态和非稳态的统一。 最后的这一层级就本性而言是关于“问 题” 的构图活动。 “历史方法” 。发生学逻辑( 逻辑模型) 说到底
10、是历史的 归根结底, 劳动价值论是蕴涵了数学方法的 “历史” 方法, 是关于 的质性分析, 它的工作模式集中在平均质与平均量的结合层面。这种逻辑实现对象 “研究对象” 的转化, 生成政治经济学的特殊逻辑, 生成方法本体: 劳动二重性存在理论及其认识范畴。 向 由二重性认识论导引, 历史规定上的存在论转向知识论, 劳动价值论的结构元素转化为具有知识蕴涵的 。 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本体。理论模型是这一意向 “理想型” 质与量的结合。对象由此建立为一种 现 下的同时涵盖方法论具体规定性的规定, 亦即, 它达成的恰恰是质态( 分析) 和量态( 分析) 的结合 3 “赋值活 实态。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本体是
11、量与质结合的实践空间, 即实现数字与实证对象的结合。由于 ( 质规定量的实践过程) , 存在论、 知识论进一步落实为实践论( 规定) 。因此, 某种意义上, 计量模型 动” “现实态” 进而达成的也恰好是为 而工作的实践逻辑, 是从逻辑模型外化角度来看的现实态的工作态。 五、 结束语 从历史、 理论、 应用的认识三分法出发, 门格尔具有一种认识难题。 因为理论和历史以至理论和 :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 马克思引出实践域的解决方案 方法被完全相互隔开了。从门格尔认识难题中, ” ( 马克思, 1995b) 55 它进一步超越了熊彼特的实践三分法 : 历史、 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统计、 理
12、 论 。立足实践域, 马克思将这些元素规划为统一性实践逻辑的环节和相互构成的组件 , 基于价值论 真正的理想型是对象上的理想型 。它是在逻辑模型从而历史规定的基础上建立概念化的数学公式, 实现质与 “理想型” 量的形态分析的结合。相反, 韦伯的 概念不是理论假设, 不是对现实的描述, 不是对经验性结果的陈述, 也不 它的功能是认识论上的以及启发式的, 亦即是一种组织、 解释和评价事实的 是对某类现象一般特征的描述; 准确地说, 。“韦伯的方法论沦落为一种对于理想类型的工具主义解释, 纯粹的理论性、 解释性分析工具 而抛弃了真理问题 ” ( Hodgson, 2001 ) 341 。这样的规定虽
13、然排除经验主义, 同时也对解释学规划以及个人主义方法论者大开门户 。 : “经济学家总是要么为经济思想史而工作, 熊彼特本人说明 要么就是在利用其他人做过的历史性的工作 。 但是经济史实都被分为单独的空间 。他们利用历史仅仅是为了举例, 或者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 。 他们把历史机械地 ” 搀和在一起。而现在马克思是用化学的方法去搀和 它们的, 也就是说, 他把历史引入产生结论的论证中 。 因此, “实际上他获得了一个有关经济学的基本的方法论 ” , “他在一流经济学家中第一个懂得并系统地教授经济理论如何可 ” , “他并不想解决和统计学有关的问题, 以进入历史分析、 历史的叙述怎样转变为历史论证
14、 。 为此 但这意味着他要解决 ( 亦即 “充实他的社会学框架 ” ), “它没有成功, ” ( 熊彼特, 2003 ) 但在此过程中, 它确立了目标和方法。 其他的问题” · 18· 42 “历史” : “人们对 的核心构件来理解它们, 从而恢复了方法论实践活动, 还原出 本原。马克思一直抱怨 19 资本论 ” ( 马克思, 2004 ) 因此, 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 这里充满着对于“历史方法 ” 的误解。 : “他们不能把在科学上无能为力的感觉完全压制下去, 马克思指责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无能 他们 他们必须在一个实际上不熟悉的领域内充当先生, 于是就企图用博通文史
15、的美装, 或 不安地意识到, 各种知识的杂拌, 用无关材料的混合物来加以掩饰。 这种材料是从所谓官房学 满怀希望的德国 15 抄袭来的。 ” ( 马克思, 2004 ) 但无论如何 , “马克思不是用公理、 官僚候补者必须通过的炼狱之火 定理、 系论和辅助定理的理论形式来叙述自己的解释历史的方法 , 他只是把这种方法当作研究的工 ” ( 拉法格, 1985 ) 296297 归根结底, 具, 用简练的语言表述这一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 马克思运用该 借用他的批判者的话 , “马克思竭力去做的只是一件事: 通过准确的科学 种方法的规定性只在于, 研究来证明一定的社会关系秩序的必然性 , 同时
16、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 实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有机体的产生 、 生存、 发展和死亡以及为另一 2021 。 ” ( , 2004 ) 更高的有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 主要参考文献: 1 Foley, D 1986 Understanding capital: Marx's economic theory M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Foley, D 200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J Review of Radi
17、cal Political Economics, 32 ( 1 ) : 1 39 3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4 Hodgson, G 2001 How Economics Forgot History: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Specificity in Social ScienceM London: Routledge 5 Menger, C 1985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et
18、hod of the Social Scienc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conomics (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Lawrence H White) 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6 Roemer, J 1981 Analytical Foundation of Marxian Economic Theor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马克思 2004 资本论(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8 马克思 1995a
19、政治经济学批判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导言, 载于马恩选集( 第 2 卷) 9 马克思 1995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恩选集( 第 1 卷) 10 马克思 1976 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 资本论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克思 恩格斯 书信集 11 马克思 1956 法的历史学派的宣言, 1 M 载于马恩全集( 第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2 马克思、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 1995 马恩选集( 第 1 卷) 13 恩格斯 1995a 恩格斯致威·桑巴特,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恩选集( 第 4 卷) 14
20、恩格斯 1995b 反杜林论,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恩选集( 第 3 卷) 15 恩格斯 1995c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恩选集( 第 4 卷) 16 恩格斯 1976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资本论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载于马克思 恩格斯 书信集 17 列宁 1984 列宁全集( 第 4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8 列宁 1990 列宁全集( 第 55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 拉法格 1985 拉法格文选( 下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 卢卡奇 1993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21、 上卷) M 白锡堃等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1 斯威齐等 1990 价值问题的论战 M 陈东威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2 阿尔都塞等 2001 读 资本论 M 李其庆等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3 施密特 1993 历史和结构 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 M 张伟译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4 博托莫尔 1994 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 M 陈叔平等译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5 劳斯 2004 知识与权力 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 M 盛晓明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6 熊彼特 2003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 M 韩宏等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转第 78 页)
22、83; 19· nal of Economics, Vol 12 , No 2 ( Autumn) : 526546 9 郭云涛 2004 建立国家煤炭战略储备的构想 J 中国煤炭, ( 12 ) : 1417 10 韩文广, J 中国物流与采购, ( 3 ) : 6667 夏英伟 2009 中国煤炭供应链现状分析 11 李金克 2009 我国煤炭战略储备研究 J 煤炭经济研究, ( 10 ) : 67 12 刘志良, J 中国煤炭, ( 9 ) : 1820 丁玉龙 2008 建立健全煤炭供应应急机制的探讨 13 吕涛, 以江苏省为例 J 煤炭经济研究, ( 12 ) : 46 聂
23、锐 2008 浅析煤炭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14 钱平凡 2010 浅谈建设国家煤炭储备体系的必要性 J 煤炭经济研究, ( 1 ) : 1417 , 48 15 盛福杰, J 中国煤炭, ( 12 ) : 1014 刘金平 2010 中国煤炭储备研究综述 16 孙永波, J 煤炭学报, ( 5 ) : 661664 郭鹏, 汪云甲 2005 煤炭资源专项储备量的确定 17 徐洪岭, J 中国煤炭, ( 4 ) : 2021 李朝林 2008 煤炭产品战略储备问题探讨 18 尤强 2004 建立我国煤炭战略资源储备的思考 J 宏观经济管理, ( 12 ) : 1719 19 尤炫 2005 关
24、于建立我国煤炭战略资源储备的探讨 J 经济论坛, ( 7 ) : 1113 20 张立伟 2009 煤炭储备设想值的商榷 J 环境经济, ( 11 ) : 65 ExtremeValue Analysis of China's Emergency Coal Reserve Scale Mou Dunguo School of Economic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Abstract: Emergency coal reserve is a problem appearing only in China, yet ther
25、e are 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about its sca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cation choice for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serves from coal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and coal decalculating the mand fluctuation aspects This paper uses generalized extremeValue approach to study coal demand shocks, coal reser
26、ve scales against different coal demand shocks, proving that the scale of 5 million ton is too low to deal with even p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guaranty China's coal supply security: establishing national and year shock At last, provincial levels of emergency coal reserve; k
27、eep coal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surpluses; continues to enhance emergency coal reserve scale Key words: emergency reserve; demand shock; extremevalue analysis 责任编辑: 靳 涛 ( 上接第 19 页) On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nd Mathematical Methodology: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Economy Based on Practice Log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适合2025年的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常识试题及答案
- 城轨火灾专项应急预案(3篇)
- 计算机软件技术员试题及答案分析指导
- 火灾触电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课件-学习情景九 组态软件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和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
- 高考作文与文化自信的表达探讨试题及答案
- VB编程的艺术与试题及答案的提升
- 2025年VB考试经验分享与试题答案
- VB编程思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整合与公司战略试题及答案
- 国际贸易学课件:关税
- 校园食品安全智慧化建设与管理规范
- 检验科事故报告制度
- 精细化学品化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
- 分包合同模板
-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 舞蹈基本功训练与舞蹈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兰州文理学院
- 《化妆品原料》课件-油脂的基本特性
- 中西文化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郑州大学
- 关节黏连松解手术
- 英语定位纸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