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_第1页
高等数学课程_第2页
高等数学课程_第3页
高等数学课程_第4页
高等数学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数学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自评报告推荐省市 辽 宁 省 所属学校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课程名称 高 等 数 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理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数 学 课程负责人 王 立 冬 申报日期 2006年5月8日 高等数学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自评表1.教学队伍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 估 标 准自评结果*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8分)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A(8分)自 评 概 述一、 课组人员(一)主讲教师王立冬 博 士 教 授 课程负责人、主讲高等数学、数学分析 刘 满

2、 博 士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复变函数马玉梅 博士后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数学分析于纯海 硕 士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近世代数梁学忠 硕 士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 赵 岩 博 士 副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计算方法张 友 硕 士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高等代数 葛仁东 博 士 教 授 主讲高等数学、数学实验谢延波 学 士 副教授 主讲文科高等数学 齐淑华 硕 士 副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铁 军 博士生 副教授 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二)课组其他人员王金芝 博士生 讲 师 主讲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牛大田 博 士 讲 师 主讲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郭 强 博 士

3、讲 师 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钟明军 博 士 讲 师 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丁 韫 硕 士 讲 师 主讲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王铁英 硕 士 讲 师 常微分方程、高等数学(助课)楚振艳 硕 士 讲 师 高等数学、概率统计(助课)董 丽 硕 士 讲 师 文科高等代数(助课)周庆健 硕 士 讲 师 高等数学、金融数学(助课)丁淑妍 硕 士 助 教 高等数学、金融数学(助课)谢丛波 硕 士 助 教 高等数学(助课)刘 强 硕 士 助 教 高等数学(助课)二、师德奖励1. 王立冬 200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 2. 王立冬 2001年-2002年被评为大连高校优秀学生工作者;3. 王立冬 2002年-

4、2003年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4. 王立冬 2002年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 5. 王立冬 2003年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6. 王立冬 2004年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 7. 王立冬 2003年综合治理先进个人;8. 王立冬 2001年-2002年被评为学生课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9. 刘 满 1999年,获院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0.刘 满 2000年6月,在民院首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教师”;11.刘 满 2001年3月,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12.刘 满 2000年6月,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5、13.刘 满 1998年-2002年连续四年获得“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4.刘 满 2001年9月,获大连市优秀教师称号;15.刘 满 2003年6月,被评为大连民族学院优秀共产党员;16.刘 满 2005年9月,院级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A)级。17.赵 岩 2004年, 院级优秀指导教师三、教学水平王立冬教授现受聘于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文科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校优秀教学带头人。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授课经验丰富:多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主讲过高等数学、数学分析、概率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拓扑学、离散数学、

6、混沌学、测度论、分形几何等多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及研究生课程,每年教学工作量均在600学时左右。2.基层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担任过函数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等职务。3.传帮带经验丰富:由于授课有特色,多年多次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指导研究生四名,共培养青年教师近10人。4.教学辅导能力强:多年进行高等数学考研辅导,近几年考研率均在20%以上。5.教学特色鲜明:教学理念先进、在教学内容、表达方法上特色鲜明。(一)主讲课程及教学实践:1.近五年来所讲授的主要课程:1)王立冬 高等数学(理工类、机电、试点班)周学时6,届数2届, 总人数190;2)王立冬 概率统计(工科

7、、土木、机电) 周学时3,届数2届, 总人数260;3)王立冬 离散数学(理工类、计算机) 周学时4,届数2届, 总人数300;4)王立冬 数学分析1,2,3(理科) 周学时6,届数1届, 总人数130;5)王立冬 数学思维方法与考研数学(理工类、全校公选)届数3届, 总人数210;6)王立冬 大学数学(03,05外语) 周学时2, 届数1届 总人数190;7)刘 满 高等数学(理工类) 周学时6, 届数4届, 总人数570;8)刘 满 高等代数(理科) 周学时4, 届数2届, 总人数123;9)刘 满 线性代数(理工类) 周学时3, 届数1届, 总人数187;10)刘 满 场论与积分变换(理

8、工类) 周学时3, 届数2届, 总人数396;11)刘 满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理工类) 周学时4, 届数4届, 总人数664;12)刘 满 离散数学(理科) 周学时4, 届数2届, 总人数116;13)张 友 数学分析(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6, 届数1届, 总人数60;14)张 友 高等数学(公共基础课) 周学时6, 届数2届, 总人数120;15)张 友 线性代数(公共基础课) 周学时2, 届数2届, 总人数120;16)张 友 高等代数(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6, 届数4届, 总人数210;17)马玉梅 高等数学(化工、应化专业) 周学时4, 届数1届, 总人数114;18)马玉梅 数学分

9、析(信息、数学专业) 周学时6, 届数6届, 总人数390;19)马玉梅 概率统计(计算机、信息专业) 周学时4, 届数2届, 总人数180;20)马玉梅 实变函数(信息专业) 周学时4, 届数2届, 总人数120;21)赵 岩 高等数学(基础课) 周学时6, 届数4届, 总人数640;22)赵 岩 解析几何(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4, 届数3届, 总人数370;23)赵 岩 数值分析(专业课) 周学时3, 届数2届, 总人数195;24)赵 岩 线性代数(基础课) 周学时2, 届数1届, 总人数220;25)赵 岩 概率统计(基础课) 周学时3, 届数3届, 总人数330。2. 承担的实践性教

10、学1)王立冬 指导教育实习 届数1届,总人数20;2)王立冬 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 届数2届,总人数4;3)刘 满 指导离散数学上机实验课 总人数118;4)马玉梅 指导毕业论文 届数5届,总人数32人;5)赵 岩 指导数值分析上机实验学生总是195人;数值分析课程设计学生总数16人。(二)主持教学研究课题1. 王立冬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理科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主持全国高等学 校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 2004年-2006年 2. 王立冬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主持院级A 类 2003年-2005年 3. 王立冬 文科高等数学课题建设探讨 参加教委全教科

11、高鉴字31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重点研究课题 1996年 4. 王立冬 高校文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编写与教材建设以及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加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制改革计划立项课题 (已结题)1996年4. 刘 满 大学生数学自选读书指导 主持院级 1999年2001年 5. 张 友 自主性学习实践与研究 院级 2004年-2006年 6. 马玉梅 经典分析学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主持校级教改立项(A) 2005年 7. 赵 岩 改革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主持院级 2004年2006年(三)教学论文及教材1. 王立冬关于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

12、06年2月(核心期刊)2. 王立冬数学研究式、渗透式教学方法的探讨,教育科学,06年第2期(核心期刊)3. 王立冬 副主编文科高等数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年8月 4. 王立冬 主编渗透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数学卷,中国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全 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委会审定5. 王立冬对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的目标和内容的一点浅见,数学教育论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6. 王立冬试论高等数学对改变文科生知识结构的作用,数学教育学报,1996年第8期(核心期刊)7. 王立冬文科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探讨, 松辽学刊,1998年第2期8. 王立冬关于数学教育对提高大学文科

13、生理科素质的几个问题, 松辽学刊,1998年第4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课题)9. 王立冬 编委文科高等数学教程(国家教委统编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10. 杨晓春、丁韫. 漫谈数学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学数学, 2005年第7卷.11. 刘满.“移轴法”在函数展成傅立叶级数中的应用,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36卷(核心期刊)12. 刘满谈“通才”大学生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2002年1月13. 刘满 主编高等数学全程测试,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14. 刘满 主编高等数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5. 刘满有关高等数学的两点注

14、记,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39卷(核心期刊)16. 张友.对高等数学作业和考试的认识与实践,数学通报,9(2001)17. 马玉梅.经典分析学教学模式的思考,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增刊(2005)18. 赵岩.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19. 赵岩 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4年20. 铁军 主编,王立冬 副主编2006年考研精品数学强化班经典800题,印刷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四)教学成果及奖励 1.王立冬 关于素质教育形式下数学研究式、渗透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获大连民族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2.王立冬

15、计算机辅助排课系统 获吉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2000)3.王立冬 线性代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获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4.王立冬 文科高等数学教程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教材三等奖 (1998)5.王立冬 文科高等数学 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6.王立冬 渗透式双语教学系列教材数学卷 该系列教材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王立冬获得突出贡献奖)7.王立冬高等数学 被评为院级精品课 2004年 8.王立冬高等数学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4-2005学年9.王立冬数学分析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2004学年第二

16、学期10.刘满 高等数学 被评为辽宁省省级优秀课程 2002年 11.刘满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12.张友 线性代数 获院级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3年13.张友 高等代数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14.赵岩 高等数学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15.赵岩 解析几何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16.赵岩 关于素质教育形式下数学研究式、渗透式教学方法探讨 获大连民族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 17. 赵岩高等数学 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5-2006学

17、年第一学期四、学术水平(一) 学术科研课题1. 王立冬 主持 混沌理论在经济管理预测中的应用(计划编号:2004C061) 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研究基金 2005-20072王立冬 主持 遍历理论与动力系统的研究 吉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2000-2003 3. 王立冬 主持 回复性,遍历性与分布混沌 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引进(博士)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项目编号:1020108)2002年-2006年4. 王立冬 承担 混沌、代换系统和Feiganbaum现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9-20025. 刘 满 主 持 相似复杂大系统的区域极点配置 国家民委资助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99803)

18、1998.122001.4 6. 刘 满 主 持 复杂控制系统结构分析和控制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56213)2005.7-2008.7 7. 刘 满 参与 复杂控制系统的行为与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60274009) 8. 刘 满 参与 切换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国家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20020145007) 9. 马玉梅 参与 等距算子的逼近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996-199910.马玉梅 参与 人工神经网络的逼近问题 国防科工委科学基金项目 2001-200311.马玉梅 主持 度量空间中算子的逼近及其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 辽宁省教育厅(B) 203

19、21001 2001-200312.马玉梅 主持 神经网络的逼近问题及其在股市预测中的机理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项目基金2001-200313.马玉梅 主持 算子的逼近及其在神经网络中的作用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项目基金 2001-200514.赵 岩 参加 三维模型信息的压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73108)15.赵 岩 主持 改革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大连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YB2-012-04) 2004年3月(二) 学术论文1. Lidong Wang(王立冬), Zhizhi Chen and Gongfu Liao. The complexity of a mini

20、mal sub-shift on symbolic spac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317(2006), 136-145. (美国,SCI检索)2. Lidong Wang(王立冬), Zhenyan Chu and Gongfu Liao. Recurrence and unique ergodicity, Top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138(2004), 97-107. (荷兰,SCI检索)3. Lidong Wang(王立冬). The set of recu

21、rrent points of a continuous self-map on compact an interval and strong chaos, Korean J. Appl. Math. & Computing, 14(2004). 277-288. (韩国,EI检索)4. Lidong Wang(王立冬), Zhenyan Chu and Gongfu Liao. Weakly almost periodicity and chaos, Scienti

22、ae Mathematicae Japoincae, 59(2004), 489-494. (日本,SCInet)5. Lidong Wang(王立冬), Gongfu Liao, Zhizhi Chen and Xiaodong Duan. The set of recurrent points of a continuous self-map on compact maetric spaces and strong chaos, Annals Polonici Mathematici, 82(2003), 265-272. (波兰

23、,SCInet)6. Lidong Wang(王立冬), Gongfu Liao and Yu Yang. Recurrent point set of the shift on and strong chaos, Annals Polonici Mathematici, 78(2002), 123-130.(波兰,SCInet) 7. 王立冬等.紧致空间一类极小子系统的混沌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第42卷第1期, (SCInet)8. LIAO Gongfu, Wang Lidong(王立冬) et al. Transitivity, mixing and cha

24、os for a class of set-valued mapping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49(2006), 1-8. (中国,SCI检索)9. Gongfu Liao, Lidong Wang(王立冬) et al. A chaotic function with a distributively scrambled set of full Lebesgue measure, Nonlinear Analysis, (March, 2006 Online), (美国,SCI检索期刊)10. 廖公夫,王立冬等,一类集值映射的传

25、递性、混合性与混沌,中国科学,A辑,48(10)(2005), 1155-1161.11. 廖公夫,王立冬. 几乎周期性与SS混沌集,中国数学年刊,2002年,第23卷A辑第6期. 685-692. (中国,SCInet)12. Gongfu Liao, Xianfeng Ma and Lidong Wang(王立冬). Individuel chaos implies collective chaos for weakly mixing discrete dynamical systems, Solitons and Fractals, (Dec., 2005 Online), (英国,SC

26、I检索期刊)13. Man LIU(刘满), You ZHANG, Yuan-wei JING and Si-ying ZHANG. Design of State Observer with D Stability for Uncertain Symmetric Circulant Composite Systems, 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 8(2005), 193-208.14. 刘满, 井元伟, 张嗣瀛区域极点配置问题的研究方法、现状和展望,控制与决策, 25(2005), 241-245.(核心期刊)(中国,EI检索)15. 刘满,井元伟,张嗣瀛De

27、lta算子系统的D稳定鲁棒状态观测器设计,东北大学学报,26(2005) 307-310.(核心期刊)(中国,EI检索)16. 刘满,井元伟,张嗣瀛Delta算子系统的D稳定鲁棒容错控制,东北大学学报, 25(2004) 715-718.(核心期刊)(中国,EI检索)17. Man Liu (刘满), Yuan-wei JING, Si-ying ZHANG. Regional pole assignment for uncertain delta-operator systems, 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2004), 40

28、6-410.18. Ma Yumei(马玉梅), The Aleksandrov problem for unit Distance Preserving Mapping, Vol. 20B(2000), 359-364.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科学出版社).(中国,SCI 检索)19. Ma Yumei(马玉梅), A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n L(X),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英文版)科学出版社),14(2001), 265-268.20. 

29、0;Ma Yumei(马玉梅), B(X,L1(m) is a vector lattice, 南开大学学报, 34(2001), 127-128.21. Ma Yumei(马玉梅), e-Isometric Approximation Problem, Acta Mathematica Academiae Pasdagryicae Nyuegyhazienmo, (匈牙利科学院数学学报),19(2003), 205-213.22. Ma Yumei(马玉梅), Xu Jingfeng, Some property on b-normed space, 南开大学学报, 32(1999), 30

30、-33.23. Ma Yumei(马玉梅), Wang Jianyong, On the Aleksandrov Problem of Isometric Mapping, 数学研究与评论,23(2003), 623-630.24. Ma Yumei(马玉梅), e-Isometric Approximation Problem, 东北数学, 21(2005), 135-145.25. Wang Jianyong, Ma Yumei(马玉梅), The Second Separation Theorem in Locally p-convex Spaces and Boundeness The

31、orem,  数学研究与评论,1(2002), 25-35.26. Wang Jianyong, Ma Yumei(马玉梅), The integral convexity of sets and functionals in Banach spaces,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04), 295-315. (美国,SCI 检索)27. Ma yumei(马玉梅) and Zhang yibin, Some Results about l-Property, Chinese Quarterly J. Math., 9(19

32、94).106-110. 28. Yumei Ma(马玉梅) and Yibin Zhang, Some Results about l-Property, Banach Spa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116-119.29. Ma yumei(马玉梅), Isometries of the unit sphere,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12(1992). 366-373.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科学出版社).(中国,SCI 检索)30. Zhang you(张友), 还有没有其他作者R

33、educing a Representation of Homotopy 3-spheres, Northeast Math, 期号(2003).起止页码31. Zhang you(张友), On the category of L-fuzzifying TOP, 数学季刊, 2003年1月.32. 张友, 半质环的交换性定理,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月.33. Zhang you(张友), Polynomial invariants for algebraically split links, Jour

34、nal of Knot Theory and Ramifications.2001年3月. (SCI 检索)34. 张友, 关于Gupta 的一个问题,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3月.35. 张友, 具有微分算子环的交换性,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4月36. 张友, 关于Montgomery的一个问题,工科数学,1998年3月37. 张友, 关于环的二个交换性定理,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月38. 张友, Artin 环与 Noether 环,吉林工学院学报,1998年2月39. Zhao Yan(赵岩), Xi quan Shi. G1 cont

35、inuous of B-spline Surfaces with double knots, 数学研究与评论,2(2005) 起止页码?(是否为SCI或EI检索) 40. Zhao Yan(赵岩), Xi quan Shi. G2 Continuous Conditions of Biquinbic B-Spline surfaces, Numericul Mathematics Anel Applications, 3(2004), 起止页码?(是否为SCI或EI检索)41. Zhao Yan(赵岩), G1 continuous  conditions  of 

36、; bicubic  B-spline  surfaces,Computer Mathematics,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n symposium,期号(2000),起止页码42. 施锡泉,赵岩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G1连续条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4(2002), 起止页码?(是否为SCI或EI检索)43. 赵岩B-样条曲面的G1连续性,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9(2003), 起止页码?44. 赵岩,施锡泉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G2连续条件,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5(2004),起止页码?(是否为SCI或EI检索)(三)获得的

37、学术研究奖励1. 王立冬 符号空间一类极小子转移的复杂性获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4)2. 王立冬 符号空间上转移自映射的回归点集与强混沌获大连市科学论文二等奖(2004)3. 王立冬 弱几乎周期性与混沌获大连市科学论文二等奖 (2004)4. 王立冬 回归性与唯一遍历性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二等奖(2004)5. 马玉梅 The Aleksandrov problem for unit Distance Preserving Mapping获辽宁省科协论文一等奖(2001)6. 马玉梅 A Representation Theorem On L(X) 获大连市科协论文三等奖(

38、2002)7. 赵 岩 双五次B-样条曲面的G2连续条件 获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依 据 材 料1.教改立项复印件2.教学论文复印件3.教学奖励复印件4.科研立项复印件5.科研论文复印件6.科研奖励复印件高等数学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自评表1.教学队伍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 估 标 准自评结果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4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A(4分)一、团队精神课组人员在团队中既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教学角

39、色和科研角色,同时相互之间又有着极强的协作关系。他们各有各的教改重点(如在跨文化授课中的角色分配),也各有各的科研背景。在我们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设计和发挥了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相互协作的优势。课组负责人全面设计,课组教师各负其责,团结、协作,综合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保证了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二、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 学历结构:博士学历:43%; 硕士以上学历:95.7%。年龄结构:50岁以上占10%;40岁至50岁占33%;25岁至40岁占20%;30岁以下占37%。知识结构:基础数学个门类、计算数学、运筹与控制等学科。学缘结构:教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吉林大学

40、、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等大学。师资配置: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全部安排主讲高等数学课程,并以教授、副教授主讲为主,辅以助教、助课。 教辅配备:每30个学生配备一名教辅人员。三、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实效中青年教师培养目标:提高学历层次,个人学历要复合、相互之间学历也尽量复合,35岁以下教师要在国内外进修2-3年,达到能讲双语教学的水平。年终考核:王立冬、刘满、张友、赵岩、马玉梅、齐淑华、谢延波等教师每轮课学生评价均为优秀,年终考核成绩多年先进。课堂竞赛:楚振艳、董丽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青年培养:楚振艳、赵岩、郭强参加

41、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培训班,在教学方面做到以老带新,提高教学质量,曾经有六位青年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葛仁东搞理论创新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出版了实验微积分教材。进修培训:学院将一些教师进修培训,目的是培养他们用双语(汉、英)讲授高等数学(大连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多,他们用民族语言(蒙、回、维、哈、藏、朝等44个民族)思维,汉语有些听不懂)的能力,同时组织编写了渗透式双语教学数学教材。四、 主要学术论文以及教改论文(项目负责人以及主讲人之外)学术论文(一)铁军(博士生 副教授)1.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layo

42、ut optimization model with behavioral constraints,J. Appl. Math and Computing, 2005年第11期. 第一作者.2.A  note  on  rings  and  modules  graded  by  some  special  groups,东北数学,1997年6月,第13卷第3期,唯一作者(1998年被美国数学评论收录,编号:98m: 16094)3.关于分次环的强素根,高等教育科研文萃,中国三峡出版社,1

43、998年10月,第一作者4.关于分次环的群环的根的注记,数学的研究与评论,1999年2月,第19卷第1期,唯一作者(2000年被美国数学评论收录,编号:2000i: 16040)5.分次模的Goldie维数及其应用,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7卷第1期,第一作者6.分次环的Brown-Mccoy根,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7月,第4卷第3期,第一作者7.分次环的群环强素根与分次强素根,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0卷第2期,第一作者8.一种解决噪声主动控制中时滞问题的思路,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7月,第5卷第3期,第二作者(二)谢延波(副教授)1. 谢延波(线性

44、矩阵方程: AXB+CYD=F 的逆推解法,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1月,第5卷第1期2. 谢延波具有相关双格结构代数的表现定理,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36卷第5期3. 谢延波.On existence of best condition belifief function,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年2月.(被EI 检索)(三)葛仁东(博士 教授)1.An ABS algorithm for solving singula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ank one effec

45、t,Korea. J. Comp. Appl. Math.,2002年,第9卷第1期,第一作者(被EI 及美国数学评论检索)2.An  ABS  algorithm  for  solving  singula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ank defects, J.  Applied  Mathematics  &  Computing . Math.,2003年,第12卷第1期,第一作者(被EI及美国数学评论检索

46、)3.一组带有正割分解且保持稀疏性的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及其收敛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37卷,第一作者(被EI及美国数学评论检索)4.A modified ABS algorithm for solving singula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ank one effect,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 被EI刊源)5.B-样条曲面的G1连续条件,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9卷第2期,第二作者6.A modified Brown algorithm

47、for solving singula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ank defects, Journal of computation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被SCI检索)7.A modified Brown algorithm for solving singula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rank defects, Journal of computation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被EI检索)(四)齐淑华(硕士 副教授)1.指数函数

48、模型参数估计的一种方法,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丛论,1998年,第一作者2.农药降解的GM(1,1)模型,标准化报道,2000年,第一作者3.Fuzzyvp环上的Fuzzy模,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一作者(五)王金芝(博士生 讲师)1.冻土温度场的参数识别,冰川冻土,2002年2月,第二作者2.一组尺度化的解非线性方程组的Bro-ABS算法,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二作者(六) 郭强(博士 讲师)1.异方差模型中混料设计的效率,东北大学学报,2002 年9月,第一作者(EI刊源)2.关于异方差模型中试验设计的选取,系统工程.2003年1月,第一作者(核心刊物)3.Optimal

49、  designs  in  heteroscedastic  models.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2003年,第一作者4.混合效应模型中的D-最优设计,运筹与管理,2003年4月, 第一作者(核心刊物)5.异方差模型下最优设计的等价性及效率比较,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三作者6.A D-optimal Designs of Heteroscedastic Models

50、,Advanced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 (已录用),第一作者(EI刊物)7.异方差模型中多种误差分布下的D-最优设计,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9月,第一作者(核心刊物)8.Two-phase ABS method for solving over-determined linear inequalities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年4月,第一作者9.混合效应模型的最优区组设计,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已录用),

51、第二作者(核心刊物)10.最优设计在异方差模型下的效率分析,东北大学学报,(已录用),第二作者(EI 刊源)11.关于非凸函数极小问题的BFGS算法在线性搜索一般模型下的局部收敛性,运筹与管理,(已录用),第二作者(核心刊物)教改论文及教材1. 葛仁东 副主编; 铁军、王金芝、齐淑华 参编实验微积分, Springer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9月 2铁军参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读手册,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10月3铁军浅谈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教育与成才,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4铁军落实民族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基础课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内蒙古

52、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5齐淑华 主编; 张友、谢延波 参编线性代数释疑解难,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6齐淑华 主编; 张友、谢延波 参编实用概率统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9月7齐淑华.结合线性代数的教学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8齐淑华.关于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的讨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丛论,2000年 9. 谢延波 主编 王金枝 编者线性代数,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五、教学奖励1高等数学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 2004学年第一学期(谢延波)2高等数学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 2004学年第一学期(齐淑华)3高等数学获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 2003- 2004学年第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