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复习教学案_第1页
数学八年级上《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复习教学案_第2页
数学八年级上《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复习教学案_第3页
数学八年级上《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复习教学案_第4页
数学八年级上《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复习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 复习课【要点导航】1、抽样调查法,用样本的特性去估计总体的相应特性2、总体与个体,样本与样本容量3、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4、方差、标准差【知识点例析】一 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的应用例1 我市去年参加某次数学考试的人数为45368名,为了了解考生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各是多少?点拨:解决此题,只要熟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即可。解答:总体是所有考生数学成绩的全体,个体是每个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被抽到的那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的集体,样本容量为500。总结:对于本题的概念较多,要熟知

2、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的内涵。另外,如果要考察的对象内容比较笼统时,样本通常指的是人和物;如果要考察的对象内容是某一方面的特性时,这些特性常常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随堂变式:1、调查某县农民家庭情况时,从中取出1000名农民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 _;个体是 _;总体的一个样本是_;样本容量是_。2. 为检测一批日光灯的寿命,从中抽样检测50个是日光灯的寿命。总体是_ _;个体是_ _;总体的一个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_。解答:1、该县的全体农民;每一个农民;从中取出1000名农民的集体;10002、这批日光灯的寿命的全体;每支日光灯的寿命;抽取的各支日光灯的寿命的集体;50

3、。二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例2 求下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0,20,80,40,30,90,50,40,50,40。点拨:根据数据的不同,选择运用需要的公式(如算术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找基准求平均数等)去求平均数,求中位数时,一定要将数据按顺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后再计算。而众数,只需找出次数出现最多的数据。 解答:45 2*501*901*303*401*801*201*10(101=+=-x (*号即乘号) 将这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为:10,20,30,40,40,40,50,50,80,90。第5个数与第6个数的平均数为4024040=+,即中位数

4、为40。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40,所以众数是40。平均数为45,中位数为40,众数为40。总结: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组数据的特征。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信 息,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但很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计算简单,只与数据的位置有关,但不能充分利用和反映所有的数据信息;众数计算简单,只与数据重复的次数有关,但不能充分利用和反映所有的数据信息,且可能不唯一,当各数据的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随堂变式:公园里有甲、乙两组游客正在做团体游戏,两组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岁)甲组:13,13,14,15,15,15,15,16,17,17;乙组:3

5、,4,4,5,5,6,6,6,54,57;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岁,其中较好地反映甲组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2)乙组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岁,中位数是 岁,众数是 岁,其中较好地反映乙组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解答:(1)15,15,15。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15,5.5,6。中位数和众数三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应用例3 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额,统计了者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1)求者15人营销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假设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营销人员的月销售量定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

6、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你制定一个较合理的销售定额,并说明理由。点拨:(1)平均数可用加权平均数方法求。(2)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进行综合分析后才可以制定合理的销售定额。解答:(1)平均数3202353112*1203*1505*2103*2501*5101*1800=+=-x (件)而中位数为210件, 众数为210件。所以平均数为320件, 中位数为210件, 众数为210件。(2)不合理。如果把每位营销人员的月销售量定320件,320件是一个平均销售量,其中一个营销员特别有能力,这个平均数受这个人的影响很大,而中位数为210件, 众数为210件,因此我们认为以210件为规定量比较科学。总结

7、:正确理解各统计量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随堂变式:小毛对这家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决定留下来工作,公司并对员工的工资进行调整。(单位:元): (1)求小毛所在公司技术部门员工一月份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作为一般技术人员,若考虑应聘该公司技术部门工作,该如何看待工资情况?+=-x=1900(元)将员工的工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中间两个数是1500,1200,所以中位数是1350 12001500(21=+,即工资的中位数是1350元。员工的工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200元,所以众数是1200元。(2)虽然该技术部门技术人员一月份的月平均工资是1900元,但它不能代表普通员

8、工该月收入的一般水平。如果除去总工程师、工程师的工资,那么其余8人的平均工资为1250元,比较接近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因此,如果你是一名普通技术人员,你可根据该部门员工工资的中位筛骨和众数来考虑是否应聘。四 方差、标准差的计算例4 小明和小聪最近5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 哪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稳定?点拨:哪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比较稳定,显然要看数据的稳定性,我们可从数据的方差(或标准差)角度着手进行比较。 解答:80738780847651=+=-)小明x (分),80818079827851=+=-)小聪x (分) )(分)()()小明222222680738084807651=-

9、+-+-= S 2小聪小明S S ,所以小聪成绩稳定。 总结: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波动也越小。随堂变式:(1一个样本的方差是 则这个样本中的数据个数是_,平均数是_。(2某样本的方差是9,则标准差是_(3数据1、2、3、4、5的方差是_,标准差是_(4甲、乙两名战士在射击训练中,打靶的次数相同,且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也相同,如果甲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那么方差的大小关系是:2甲S _2乙S 。 解答:(1)100,8(2)3(3)2,2(4)五 方差、标准差的应用例5 甲、乙两名工人加工同一种直径为10.00mm 的零件,现从他们加工好的零件中各抽取6个,量得它们的直径如下(单位:mm ):甲:9

10、.98,10.02,10.00,10.00,10.01,9.99乙:10.00,10.03,10.00,9.97,10.10,10.90 2222121001(8 (8 (8 100S x x x =-+-+-根据上述数据,如何评价两人的加工质量? 点拨: 点拨:通常加工零件质量的优劣是通过平均数、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的。 = 解答: 解答: x甲 = (9.98 + 10.02 + 10.00 + 10.00 + 10.01 + 9.99) 10, 1 = x乙 = (10.00 + 10.03 + 10.00 + 9.97 + 10.10 + 10.90) 10 而 6 2 2 S甲 =

11、 0.00017,S乙 = 3.4703 。甲、乙两位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尺寸相同。甲工人加 1 6 工的零件都接近规定尺,而乙工人加工的零件的尺寸波动较大,不稳定,所以甲工人的 加工质量更高。 总结: 总结: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选择有关的统计量中的哪种来统计分析, 关键是对各种统 计量意义的理解。 随堂变式: 随堂变式: 1、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在年月日时大坝下闸蓄水前,大坝 库区内的茅坪二、巴东、巫山、秦山、万县、忠县、清溪场、长寿等个地点的水位的海拔 高度分别为(米) : 103.3,103.35,103.58,104.33,109.27,124.4,141.75,150

12、.3. 而在月日下闸后半月内上述地点的水位的海拔高度分别为(米) 135,138,140,142,147,150,162,172. ()分别求出上述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结果保留个有效数字) () 利用什么统计量可以说明月日下闸后长江出现“高峡出平湖”的景象?这种景象 在下闸前后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2、某校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参加集训时,最近 10 次的比赛成绩如下(单位:米) : 甲:5.85 5.93 6.07 5.91 5.99 6.13 5.98 6.05 6.00 6.19; 乙:6.11 6.08 5.83 5.92 5.84 5.81 6.18 6.17 5.85 6.

13、21;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的 10 次比赛成绩的方差是分别是多少? (3)这两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各有什么特点? (4)如果要从中选一人参加市级比赛,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 5.92 米就可能夺冠, 你认为选谁参加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 6.08 米就能打破记录, 你认为又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呢? 解答: (1) 解答:1、 1 1 2 2 2 x 前 = (103.3 + 103.35 + L + 150.3) 118,S 前 = ( .3 118) + L + 150.3 118) = 319 = 103 ( 8 8 S = 17.9 ,同理计算, x 后 = 148, S 2 后 = 143, 后 = 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