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第1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第2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第3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第4页
江西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7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论说类一、2018 宿迁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日:“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 ,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日:“朕闻周、秦初得天下 ,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 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 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 为辱;颜、

2、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释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钳口 :闭口不言。可:岂,哪。福祚:福禄,福分。降年:天赐 予的年龄,寿命。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 ,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斯故/君臣合契B.卒/令不闻其过C.朕与卿等/可得不慎D.然/周则惟善是务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纳()(2)诛()后()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2)此亦帝王深耻也。?(

3、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4 .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 二、2018 潍坊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日:“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日:“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 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日:“闻君子不谱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 ,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蹦 席而 起,日:“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日:“乡.寡人日: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日: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 之?”颜渊日:“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也。

4、今东里?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弹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定公日:“善,可少进乎?”颜渊日:“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 日:执辔如组,两骏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日:“寡人之过矣。”(选自韩1f外传,有删节) 注释佚(y 1 ):同“逸”,逃跑。厩(ji丘)人:马棚的差役。蹦(li e):超越。趣:同“促”。朝礼:指调服车马 的法度。组:编织。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野毕御马/于台下B.定公/蹦席而起C.人穷/则诈D.是以/舜无佚民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乡

5、()(2)工()策()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2)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4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三、2018 南昌第二次调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题目。(12分)六一居士初谪 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i 1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 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

6、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修建房屋,准备退休于此。三代:指夏、商、 周。金石遗文:指欧阳修收集的钟鼎和石刻文字的拓本。欧阳修撰有集石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著录金石的专著。逃名:避名声而不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既老/而技且病B.吾家/藏书一万卷C.是/岂不为六一乎D.然亦知/夫不必逃也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谪()(2)易()(3)固()3 .翻译文中画线

7、句子。(4分)(1)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2)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4 .从醉翁亭记一文可知,欧阳修在滁州为官时的“乐”是什么?他在“退休于颍水之上”时的“乐”又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晚年时的欧阳彳有什么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 , 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 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 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

8、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 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节选自曾国藩家信) 注释本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多称/尔举止大方B.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C.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D.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慰()(2)服()凡()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2)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4 .曾国藩对儿子提出什么总的要求很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怎样做?请简要概括。(3分)五、阅读文言文

9、,完成问题。(12分)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 ,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孑L子曰:“丘未得其为人 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 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 也。”(选自史记,有删改)注释进:继续学(新内容)。益:增加、加深。有间:过了一段时间。为人:作曲的人。文王操:周文王 谱写的琴曲名。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10、的一项是()(2分)A.孔子学鼓琴/师襄子B.十日/不进C.未得/其数也D.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鼓()(2)王()为()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2)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4 .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 “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3分)寓言类六、2018 内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日:“落 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11、。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 得不有大货 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柳宗元哀溺文序节选)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氓(me ng):百姓。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很短的距离。大货 : 非常多的财物。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永之氓/ 咸善游B. 已济者/ 立岸上C. 身且 / 死D.于是/作哀溺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 )(1) 咸()(2) 绝()(3) 腰()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2)

12、汝愚之甚, 蔽之甚 ! 身且死 , 何以货为?4.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3 分 )七、2018 南京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象记 明 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 守土者 以期贡象, 必入山告语 之曰 : “朝廷诏汝备 禁卫 , 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 , 如许诺状, 即驯而行 , 无能捕捉也。思陵 时 , 将贡象 , 先期语之, 一象许诺; 会 明亡 , 不果进。 皇朝定鼎, 征贡象 , 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 迟数日 ,翩然来取其牝 , 盖山中偶也; 候已竟去。守土者廉 知其期又当来, 乃先期语之曰: “今天子神圣 , 薄海 内外知天命有归

13、, 带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 日:“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 ”象闻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今见之于一象!(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注释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守土者:地方官员。备:充任。思陵:即明思宗,明朝 最后一个皇帝。牝(p I n):雌性的。廉:查访。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数数(s u):数,同“速”,快。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14、是()(2分)A.将授官/于汝B.征/贡象C. 一象/呼之不至D.守土者次第/以城降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语()(2)会()异(-)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象闻之,徐行伏火&台下,若待以举炮者。(2)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4 .文中的“象”有哪些特点 ?请加以概括。(3分)人物类八、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 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

15、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常平:官仓名。5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嘉祐二年/进士第B.曲堤周氏子高/横纵C.资/其食饮衣

16、衾之具D.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6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奇()(2)度()讽()7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2)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8 .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3分)九、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 ,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辩不已.,乃请曰

17、:“臣所辩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 ,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 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阻,育取可行者固.行之。注释致仕:在官任上退休。中:陷害。忤(w U ):违逆,不顺从,不和睦。9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B.吴育/刚正可用C.简疏易行/而不可犯D.既而/仲淹安抚河东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狱()(2)已()(3)固()11 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

18、)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2)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12 请结合文意,谈谈吴育是个怎样的人。(3分)十、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谖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 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谖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 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选自宋史徐中行传,有删改)1.下列句

19、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闻/安定胡谖讲明道学B.所造诣/人莫测也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1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从()(2)谒()会()14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2)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15 徐中行是个怎样的人?(3分)H一、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 ,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 ,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苏 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20、。得周书阴符 ,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 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释说:劝说,说服。少:轻视,贬低。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兄弟嫂妹妻妾/皆笑之B.治/产业力工商C.得/周书阴符D.伏/而读之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游()(2)期年()素()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4 .结合文意谈谈苏秦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分)十二、2

21、018 连云港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玲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日:“主上宵阡,宁大将安乐时耶! ”却不受。玲大 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 ,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 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日:“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 ,恂

22、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释宵阡: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休舍:休息。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 去;跳壕,跃过壕沟。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玲/大叹服B.立斩/以徇C.谋定/而后战D.故敌/为之语曰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2)遗()铠()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 .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3分)十三、2018 ,泰安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3、。(12分)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 ,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 ,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 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 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q

24、uot;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 无所恨! ”(选自汉书赵广汉传)注释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穷里 :隐蔽。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性/精于吏职B.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C.京兆尹赵君/谢两卿D.死/无所恨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或(2)将(素()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2)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25、4 .选文表现了赵广汉的哪些特点 ?(3分)十四、2018 衡阳改编阅读强项令,完成题目。(12分)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骏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第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笨,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螂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

26、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B.而/纵奴杀良人C.威/不能行一令乎D.流血/被面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数()(2)明()臧()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将何以理天下乎?(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

27、哭。4 .文章两段分别表现了 “强项令”怎样的性格品质? (3分)十五、2018 崇仁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潼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 则母子俱死。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 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 ,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 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 之,于是日操瓢道乞。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引生相见,即

28、具酒炙乐。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 罹霜露盗贼,君力也。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 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 ?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注释潼:饿死。钱塘:地名,今杭州。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罹(1 1):遭受。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 女,此处作为妻的谦称。衰耄(ma o):年老体衰。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29、.独与两弟/奉母居B.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C.今/主家使我归D.道谨者/相望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等()(2)许()(3)固()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2)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4 .从选文看,潘生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3分)十六、2018 江西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嬉挟宰相子以魁多士 ,同年皆见之, 或拉浩行,毅然不往。后除司农少卿。时朝廷汆米八万,董其事者隐克官钱,户部不敢诘。浩白发 其奸,下有

30、司穷竟。 户部欲就支稽见数 ,大理附会之,浩争曰:“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 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 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 ,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节选自宋史李浩传)注释秦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 :秦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同年 :指与秦建、李浩同一年考中进士的 人。除:任命官职。司农少卿:官职名,主管农业。下文中的“大理卿”也是官职名 ,主管司法。“棘寺”是大理寺 的别称。董:掌管监理。白发:告发,揭露。就支稽见数: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其先/居建昌B.后/除司农少卿C.时/朝廷汆米八

31、万D.棘寺官彳#刚正/如李浩者为之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隐()(2)会()易()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或拉浩行,毅然不往。(2)非但惠奸,且亏军食。4 .除了秦建一事,选文还记述了哪件体现李浩“刚正”的事?为突出李浩的刚正不阿,文中除了对他的言行进行描写外还采用了哪两种写作手法 ?(3分)十七、2018 上饶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薛奎传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 ,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洗 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 ,学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

32、麦渍 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日:“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 以困民哉! ”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选自宋史) 注释洗(w 6):玷污。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隰州军事推官B.盗杀/寺奴取财去C.后/果得杀人者D.会/久雨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3分)(1)适()(2)尝()悉()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2)之翰怒,欲劾奏之。16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薛奎的认识。(3分)十八、2018 宜春四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王

33、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父瑁,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瑁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 ,弘悉燔券 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二无所就。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帝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弘博练政体,留心庶事,斟酌日,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欷献,弘敛容而已。既而彭城 王义康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

34、:“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选自南史王弘传,有删改)注释薨(h ong):死。燔(f an):焚烧。就:上任,就职。帝:指宋武帝。博练政体:广泛地熟悉了解政务。敛容: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彭城王义康 :指彭城王刘义康。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B.时/称其简举C.见/弘流涕欷献D.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一()(2)宴()度()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2)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刘安世为谏官刘安世,

35、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日:“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铮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 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 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梢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节选自

36、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释行己:是立身行事的意思。妄语:说假话。除:被授予官职。言路:指做谏官。正:纵然,即使。正:端正、严肃。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光/教之以诚B.初除/谏官C.吾闻/谏官为天子建臣D.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咨()(2)至()稍()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2)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安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二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郑懈,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进士第一。英宗即位

37、,治永昭山陵,悉用乾兴制度。彳»言:“今国用空乏,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先帝节俭爱民,盖出天性,凡服用器玩,极于朴陋,此 天下所共知也。而山陵制度,乃欲效乾兴最盛之时,独不伤俭德乎?愿饬有司,损其名数。”又上疏言:“陛下初临御,恭默不言,所与共政者七八大臣而已,焉能尽天下之聪明哉?愿申诏中外,许令尽言,有可 采录,召与之对。至于臣下进见,访以得失,虚心求之,必能有益治道。”帝嘉纳之。时诏诸郡敦遣遗逸之士,至则试之秘阁,命以官。权发遣开封府。民喻兴与妻谋杀一妇人,瓣不肯用按问新法,为王安石所恶.,出为侍读学士、知杭州。御史中丞吕诲乞还之,不听。未几,徙青州。方散青苗钱

38、,懈言:“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 疾祈闲 ,提举鸿庆宫,卒,年五 十一。家贫子弱,其柩藁殡僧屋十余年,滕甫为安州,乃克葬。(节选自宋史)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少/负俊材B.必能/有益治道C.流辈/莫敢望D.御史/中丞吕诲乞还之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悉()(2)今()恶()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近者赏军,已见横敛,富室嗟怨,流闻京师。(2)但见其害,不忍民无罪而陷宪网。4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郑懈忠言进谏的两件事。(3分)游记类 19二H一、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愚溪诗选(节选)柳宗元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39、或日: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日冉溪。或日: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 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 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憋,咸以愚辱焉。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地石 ,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40、,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东流/人于潇水B.皆出/山下平地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D.然/则虽辱而愚之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阳()(2)凡()故()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2)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4 .作者在文中说他“愚”,你是如何理解他的“愚”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3分)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

41、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然/业已上登B.遂/从三姑又上半里C.岩/即幔亭峰后崖也D.曲直/高下随岩宛转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危()(2)顾()即()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4.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3分)二十三、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松风阁记刘基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

42、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 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襁蜿蜒,修辅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坡嫌 ,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注释幢葆:羽幢葆车,饰有鸟羽的旗帜和车盖。离襁(sh i ):形容松枝像羽毛初生的样子。 魅福(ji aoge):交错纠结。坡旗(x u nch 1 ):两种古代的吹奏乐器。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但闻/波涛声彻昼夜B.往来止阁

43、上/凡十余日C.盖/阁后之峰D.影落/檐瓦间2 .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1)备()(2)拂()或()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2)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4.选文第二段主要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松,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十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2分)百丈山记(节选)朱熹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灌涌 而出,投空下数十尺。 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

44、可弹数。旦 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 :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注释百丈山:在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灌(f 6 n)涌:喷涌。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飞浮:飘飞浮动。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于林薄间/东南望B.见

45、瀑布/自前岩穴灌涌而出C.乡人/凿石容磴以度D.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烛()(2)旦()或()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2)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4 .文章第一段先写壮美的瀑布,后又写了美姿美态的山峰,描绘了景物什么特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46参考答案论说类一、1.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此句的意思是“终于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正确划分为: 卒令 / 不闻其过。2 .(1) 接受 (2) 被杀 (3) 后人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

46、力。解答此类题目, 要联系课内所学, 联系句子的意思, 再解释词语。(1) “纳”字曾出现在出师表“察纳雅言”中 , 有“接受、采纳”之意 ;(2) “诛”字 , 结合语境, 意思为“被杀”;(3) “后”字联系常用词“后辈”, 可解释为“后人”。3 .(1) 君主一旦失掉了江山, 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2) 这也是帝王应该深感羞愧的事。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翻译。(1) 中重点词语: 全 ( 保全 ) 、其 ( 他的 );(2) 中重点词语: 耻 ( 羞愧 ) 。4. 君主要能接受忠言, 虚心纳谏, 臣子要能直言进谏; 君王要施行仁政, 关爱百姓。( 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 解析

47、 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由第一段“若主纳忠谏 , 臣进直言, 斯故君臣合契, 古来所重”可得出君主应该接受忠言, 虚心纳谏; 臣子应该直言进谏; 由第二段“然周则惟善是务 , 积功累德, 所以能保八百之基”“为善者福祚延长”可得出君主要施行仁政 , 关爱百姓。 参考译文贞观三年, 唐太宗对侍臣说: “君臣本应共同安定天下 , 安危与共。如果君主能接受( 臣民 ) 忠直的谏言, 臣子能够直言进谏 , 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 这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如果君主自身贤明, 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 , 想要国家不危难灭亡, 是不可能的。君主一旦失掉了江山, 臣子也就不能保全

48、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 他为人非常暴虐 , 臣下不敢进言, 终于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最后隋朝灭亡, 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久远, 我和各位大臣哪能不谨慎, 我们不能被后人耻笑啊! ”贞观六年, 唐太宗对侍臣说: “我听说周朝与秦朝刚平定天下的时候 , 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周朝推行仁政积累功德, 所以能够将自己的基业保持八百年。而秦朝肆意骄奢淫逸, 喜欢施行刑罚, 所以只经历了两代帝王就灭亡了。这难道不是施行仁政可以福祉延长, 施行暴政可使国运衰败吗?我又听说桀、纣虽为帝王,( 但是 )即便与平民作比, 平民也认为自己受到了羞辱; 颜回和闵损虽是平民,

49、但与帝王作比, 帝王也以此为荣耀。这也是帝王应该深感羞愧的事。我时常用这些事对照自己的行为, 并经常告诫自己, 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足, 被人耻笑。”1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情况。按照主谓结构,正确的划分为东野毕/御马于台下。2 .(1)同“向”,从前(先前)(2)擅长(善于)(3)用马鞭驱赶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课内所学,联系句子的意思,再解释词语。(1) “乡”是通假字,同“向”,从前(先前);(2) “昔者舜工于使人”的意思是“舜善于用人做事”,“工”是“善于,擅长”之意;(3)联系马说“策之不以其道”中的“

50、策”字 ,意为“用马鞭驱赶”。3 .(1)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禀报鲁定公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2)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翻译。(1)中重点词语:“俄而(不一会儿)” “闻(报告)" ;(2)中重点词语:“穷(困 境)” .“危(危机)”,“未之有也”是句子的倒装 ,应为“未有之也”,意思为“从来都没有过”。4 .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解析此题考查了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主旨的把握。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在于读通文意,抓住主要内容。细读文章可知,文段先从东野毕马车驾驭技术高却让马跑

51、了,然后引出治国的道理。如,“臣以政知之”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以及舜等人的例子,意在告诉鲁定公要体恤民情;从“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句中,告诫鲁定公 要让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才不会逃走的道理。最后,加以概括即可。参考译文颜渊陪鲁定公坐在高台之上,东野毕在台下驾驭马车。定公说:“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 "颜渊曰:“好是好啊 不过他的马却快要跑了。”定公不高兴,就对左右侍奉的人说:“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不会中伤他人。道德高尚的人也中伤他人吗?”颜渊告退后,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了鲁定公。定公跨过坐席站起来,说:“赶快驾车叫回颜渊。”颜渊

52、到后,定公说:“先前我说:东野毕马车驾驭得太好啦!您却说:好是好啊,不过他的马却快要跑了。不知道您凭借什么知道这种结果的?”颜渊说:“臣是根据治理国家的方法知道的。过去,舜善于用人做事,造父善于驾驭马匹。舜不让他的百姓用尽全力 ,造父不让他的马耗尽体力。因此 ,舜没有逃跑的百姓,造父也没有逃跑的马匹。现在东 野毕驾车,上车时拉着马缰绳,使马的身体过于挺直了 ;又让马盘旋转动,慢行快跑,调服车马的要求太苛刻了 ,让马历经 险阻到达远方,马已经筋疲力尽了 ,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定公说:“太好了,能稍微深一步讲吗?”颜渊说:“野兽被逼急了就会咬人,鸟被逼急了就会

53、啄人,人走投无路了,就会互相欺诈。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诗经说:执辔如组,两骏如舞。(手握缰绳如同编织一样松紧有度 ,两匹骏马就会像跳舞一样欢快自如。)说的就是擅长驾驭的道理。”定公说:“是 我的过错。”1 .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也是考查对句子意思J勺理解情况。D项应为“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 “夫”为语气词 , 应紧跟前句。2 .(1) 贬官 , 被降职或远调(2) 改 , 改变 (3) 本来 , 原来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要联系课内所学, 联系句子的意思, 再解释词语。(1) 联系岳阳楼记 中“

5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 意思为“贬官 , 被降职或远调”;(2) “易”, 意思为“改变”;(3) “固”字一词多义, 此处为“本来 , 原来”。3 .(1) 这就是庄子所讥讽的怕影子出现而在日头正中走路。4 2) 我以此做名号, 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翻译。(1) 中重点词语: 所诮 ( 所讥讽的)、畏 (害怕 )、乎 (在 );(2) 聊 (姑且 )、志 (标明 ) 、尔 ( 罢了 ) 。4. 滁州为官时的“乐”是“与民同乐”。退休于颍水之上的“乐”是“在读书 , 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中自得其乐”。晚年的欧阳修想摆脱世间的烦扰 ( 不再留恋功名), 寄情于山水。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外内容的综合理解与概括。通过回忆醉翁亭记的内容, 可知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 而他退休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