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鉴赏讲座诗词鉴赏讲座(二)(二)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诗歌意象 1.1.月亮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静夜思:“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故乡。”又如杜甫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还常常蕴涵诗人的悲愁,如王昌龄出出塞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月圆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喻亲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亲友分离,事情不如意,如苏轼水调歌水调
2、歌头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燕子燕子 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晏几道道临江仙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双飞。”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为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刘禹锡如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菊花菊花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之牡丹相媲美,也不虽不能与国色天香之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
3、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称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欣赏它清高的气质。赞它坚强的品格,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4.梅花梅花 清高坚忍、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陆清高坚忍、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陆游游卜算子卜算子咏梅咏梅:“零落成泥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尘,只有香如故。” 5.松松 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三国时刘桢象。三国时刘桢赠从弟赠从弟:“岂不罹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下保持
4、高洁的品质。 6.6.莲莲由于由于“莲莲”与与“怜怜”音同,可借以表达爱音同,可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西洲曲:“采莲南塘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水。” 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士的象征。 7.7.竹子竹子 多为多为“坚贞坚贞”、“高雅高雅”、“气节气节”的象征,如苏轼的象征,如苏轼绿竹筠绿竹筠:“宁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无竹使人俗。” ” 8.8.梧桐梧桐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5、。李清照声声声声慢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点点滴滴。” ” 9.9.杨柳杨柳 柳谐音柳谐音“留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杨柳便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如俗,故杨柳便成为离愁别绪的象征。如诗经诗经小雅小雅采薇采薇:“昔我往矣,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柳永雨霖铃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晓风残月。”又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又常作故乡的象征,如许浑咸阳城西咸阳城西楼晚眺楼晚眺:“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似汀洲。” ” 10.
6、杜鹃鸟杜鹃鸟 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过五溪。”又如秦观又如秦观踏莎行踏莎行:“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暮”。 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白居易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如白居易琵琶琵琶行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李白蜀道蜀道难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11.11.鸿雁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鸿雁是大型候鸟,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欧阳修子思乡怀亲之情
7、和羁旅伤感。欧阳修戏戏答元稹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感物华。” 指代书信。如杜甫指代书信。如杜甫天末怀李白天末怀李白:“鸿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夜书所见夜书所见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注 篱落:篱笆。篱落:篱笆。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
8、官。其学本姓李,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是江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是江湖派诗人,所著诗集湖派诗人,所著诗集靖逸小集靖逸小集。他的诗。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以七言绝句最佳。 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第一句写梧叶,情。第一句写梧叶,“送寒声送寒声”,微妙地写,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凋零,百卉衰残,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诗词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意象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意象“梧叶梧叶”
9、,置放,置放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用来表现秋的萧在风雨之夜的典型环境中,用来表现秋的萧索。索。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寂静。接着用一“送送”字,静中显动,字,静中显动,引出引出“寒声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诗歌赏析 二句接以二句接以“江上秋风
10、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送”字和一个字和一个“动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者写“惊惊”秋之意,后者抒秋之意,后者抒“悲悲”秋之情。秋之情。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作者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这两句用“梧叶梧叶”、“寒声寒声”和和“江上秋风江上秋风”写写出了
11、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凄凉。再以“动动”字揭出字揭出“客情客情”,情景凑泊,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诗歌赏析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两两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客情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这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度的跳跃。
12、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 诗歌赏析 结尾作者以结尾作者以“篱落一灯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与“江上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赏析总结总结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
13、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淡意远,颇耐人咀嚼。习题呈现习题呈现诗开头两句中诗开头两句中“送送”“”“动动”两句用语巧妙,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写参考答案:写“送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14、, “ “动动”字揭出字揭出“客情客情”,自然贴切地写出江上的,自然贴切地写出江上的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阵阵秋风引发的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的心境。 “ “送送”“”“动动”二字化无声为有声,二字化无声为有声,变无情为有情,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变无情为有情,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融情于景),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彩(融情于景),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 参考答案:衬托或对比。茫茫夜色中,闪参考答案:衬托或对比
15、。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
16、简介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孟浩然,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浩),汉族,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樊今湖北襄樊) )人。字人。字浩然,世称浩然,世称“孟襄阳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曾隐居鹿门山。隐居鹿门山。 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开篇就是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开篇就是“荆吴相荆吴相接水为乡接水为乡”(“荆荆”
17、指荆襄一带,指荆襄一带,“吴吴“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指东吴),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荆吴相接荆吴相接”,恰似说,恰似说“天涯若比邻天涯若比邻”,“谁道沧江吴楚分谁道沧江吴楚分”。说两地,实际已暗。说两地,实际已暗关送别之事。关送别之事。 “ “君去春江正渺茫君去春江正渺茫”。此承。此承“水为乡水为乡“说说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到正题上来,话仍平淡。“君去君去”是眼前是眼前事,事,“春江渺茫春江渺茫”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是眼前景,写来几乎不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用费心思。但这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
18、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在一起,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春江渺茫,正好行船。这是喜正好行船。这是喜“君去君去”得航行之便呢?得航行之便呢?是恨是恨“君去君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太疾呢?景中有情在,让读者自去体味。这就是者自去体味。这就是“素处以默,妙机其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微”(司空图(司空图诗品诗品冲淡冲淡)了。)了。诗歌赏析 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到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才出发,便想到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日暮征帆何处泊”,联系上句,这一,联系上句,这一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问来得十分自然。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
19、小者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者愈见阔大,渺小者愈见渺小。愈见渺小。“念去去千里烟波念去去千里烟波”,真有点担,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诗歌赏析 末句则卒章显意: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末句则卒章显意: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所谓点,所谓“不胜歧路之泣不胜歧路之泣”(蒋仲舒(蒋仲舒评)。评)。“断人肠断人肠”点明别情,却并不
20、伤点明别情,却并不伤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于尽露。原因在于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果。诗歌赏析习题呈现习题呈现(1 1)第二句中的)第二句中的“渺茫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含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渺茫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必然若失。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必然若失。(2 2)“春江正渺茫春江正渺茫”与与“征帆何处泊征帆何处泊”形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职能部门协作试题及答案
-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题
- 农村土地整治与综合开发合作合同
- 公司员工职务晋升证明(8篇)
-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解析及试题及答案
- 工程变更申报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理念探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考试的整体复习试题及答案
- 年度业务发展路径探讨计划
- 学校品牌建设与推广方案计划
- 砂石入股合同协议书
- 项目制员工合同协议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事业单位招聘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二模)贵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康复技术》课件-踝关节扭伤康复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名家班主任培训:AI赋能与德育创新
- 首汽约车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