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_第1页
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_第2页
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_第3页
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_第4页
尔雅通识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2015(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一)已完成1以下()不属于清华大学四大导师。窗体顶端· A、梁启超· B、赵元任· C、陈寅恪· D、陈独秀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知识分子自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下()不具备这一文化意义。窗体顶端· A、王国维· B、傅雷· C、老舍· D、梁漱溟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评论观点“意象说”,认为“词应以意象为上”。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4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王国维先生的墓志铭。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二)已

2、完成1以下()是王国维引用西方思想评价红楼梦的著述。窗体顶端· A、红楼梦索引· B、红楼梦考证· C、红楼梦评论· D、红楼梦新证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最伟大的精神是(),这种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窗体顶端· A、民主与科学· B、忠君与爱国· C、革命与担当· D、独立与自由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与妻书的作者是()。窗体顶端· A、王国维· B、陈寅恪· C、林觉民· D、谭嗣同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在陈寅恪看来,王国维自杀是令人崇敬的殉国行为。窗体顶端我的

3、答案:×窗体底端5现代知识分子往往将“心性”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庄子·秋水(节选)(一)已完成1庄子的生平比较模糊,最早可供参考的史料是()。窗体顶端· A、战国策·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百家争鸣时期,庄子在论辩上所针对的思想敌手主要是来自()。窗体顶端· A、儒家和法家· B、墨家和名家· C、儒家和墨家· D、法家和墨家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庄子文学体现了中国古典式的()。窗体顶端· A、唯美主义· B、超

4、现实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百家争鸣时期,按照地理上可划分为北方学派和南方学派,北方学派以儒家为主,南方学派以道家为主。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庄子和老子同为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思想十分一致,没有任何不同。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庄子·秋水(节选)(二)已完成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的主张,他主要是为了批驳()的观点。窗体顶端· A、法家· B、阴阳家· C、道家· D、农家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凤歌笑孔丘”的是楚国狂人()。窗体顶端· A、庄周·

5、 B、微子· C、介子推· D、接舆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战国时期()国国君闻说庄子贤明,希望聘之为相,却被庄子拒绝。窗体顶端· A、齐· B、鲁· C、秦· D、楚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庄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建构主义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古典时期,精于一门具体知识的专家是受到众人尊敬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庄子·秋水(节选)(三)已完成1根据庄子·秋水篇的记载,庄子曾在()处垂钓。窗体顶端· A、弱水· B、濠水· C、濮水· D、渭水我的答

6、案:C窗体底端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中国关于本体的经典讲法,这句话出自()。窗体顶端· A、论语· B、道德经· C、庄子· D、易经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按照余英时的看法,中国“哲学的突破”出现在()时期。窗体顶端· A、百家争鸣·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4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治国”,其所指的“国”和我们今天所谓的国家观念非常相似。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庄子所谓的“道”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功夫。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庄

7、子·秋水(节选)(四)已完成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的观点。窗体顶端·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孔子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2“楚人遗弓”的典故出自()。窗体顶端· A、庄子· B、吕氏春秋· C、论语· D、老子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秋水一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提出了“以()观之,物无贵贱”的绝对主义观点。窗体顶端· A、道· B、物· C、俗· D、己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4道家“无为以至于无不为”的人生观是非常消极、保守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

8、×窗体底端5在道家看来,只有“道”才是绝对的,其他的一切都是相对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庄子·秋水(节选)(五)已完成1“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的创作理想。窗体顶端· A、庄子· B、苏轼· C、司马迁· D、司马光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春秋战国时期,以博学多识、知识丰富闻名于世的思想家是()。窗体顶端· A、孔丘· B、墨翟· C、· D、邹衍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3庄子·秋水中所谓的“一曲之士”指的是()一类的人。窗体顶端· A、道德低下· B、见识狭隘&#

9、183; C、容貌丑陋· D、地位低贱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秋水是庄子内七篇中的一篇,当为庄子本人所做。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望洋兴叹”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屈原楚辞·渔父(上)已完成1离骚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窗体顶端· A、人生感慨诗· B、爱民闵国诗· C、政治题材叙事诗· D、政治抒情诗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渔父对屈原“莞尔一笑”,其意义不包括()。窗体顶端· A、对屈原内心苦闷的理解· B、对屈原报国无门寻思的讥讽· C、对屈原的不理解&

10、#183; D、对屈原寻思的想法的不赞同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对楚辞渔父一文进行赏析,不包括以下()项。窗体顶端· A、独幕剧式的· B、对话的特点具有比喻性· C、收尾留有余地,给人思考的空间· D、内容丰富,情感突出,篇章主旨明确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一般在独幕剧中,对话的双方在观点立场上可同可不同。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楚辞渔父一文中,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描写和形象描写来把握屈原的人物特征。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屈原楚辞·渔父(下)已完成1我国著名思想家(),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窗体顶端· A、孟子· B、

11、荀子· C、孔子· D、商鞅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屈原的渔父与庄子的渔父并不相同,下列不能说明二者的差异的是()。窗体顶端· A、立场不同· B、内心的矛盾与对外的批判之不同· C、思想路线之争与人生道路之争的不同· D、开篇和结尾写作手法的不同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屈原渔父的艺术特色及价值的是()。窗体顶端· A、成功将内心独白形象化· B、全文充满对人性的反思· C、充满张力的表达· D、精炼、生动的形象描写和语言描写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庄子的渔父是为了批判不同的思想。

12、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都表达了出世和入世的观点。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一)已完成11913年,吕西安、()利用超外差电路制作成收音机。窗体顶端· A、贝尔· B、费登森· C、莱维利· D、爱迪生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以下不属于新媒介时代的媒介是()项。窗体顶端· A、数字媒介· B、电视媒介· C、网络媒介· D、收音机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不同时代的声音总是与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紧密相关,也是对社会政治的另一种反映。而半音的出现和交响乐的发展,与()相关。窗体顶端·

13、 A、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 B、资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D、资本主义的理性化逻辑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网络媒介包括电子音乐、Flash、MTV、卡拉OK等。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流行音乐并非自古就有,它的形成具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二)已完成1崔健的摇滚乐自成特点,以下描述不符合这些特点的是()。窗体顶端· A、桀骜不驯· B、温情脉脉· C、声音具有破坏性· D、冲破束缚的渴望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2以下不能用于形容赵鹏版花房姑娘的声音特质的选项是(

14、)。窗体顶端· A、耳边絮语的唱法· B、旋律与人声的协调· C、柔情围困的挣扎· D、低音贝司取代吉他音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于()。窗体顶端· A、上个世纪60年代末· B、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C、上个世纪70年代初· D、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林志炫诠释的花房姑娘,充满了一种柔软的不舍和幽怨情调,这与崔健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80年代初内地就已经有作者自己创作的流行歌曲。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三)已完成1按照对流行

15、音乐声音政治的阶段划分,邓丽君属于()。窗体顶端· A、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阶段· B、精英诗语阶段· C、消费主义社会的症候,即日常俗语阶段· D、全球化时段的狂欢,即杂鱼混搭的阶段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2进入消费主义社会后,流行音乐表现为一种日常化的态势,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窗体顶端· A、齐秦· B、罗大佑· C、周杰伦· D、李宗盛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除了邓丽君以外,()也构成了中国新石器情感启蒙的最早流行文化版本。窗体顶端· A、张爱玲· B、三毛· C、琼瑶

16、3; D、罗大佑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台湾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在70年代在中国大陆传播,是与当时人们寻求感情的解放密切相关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罗大佑被看做是反思国家主义的主体幻觉,即私人絮语阶段的代表人物。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四)已完成1罗大佑的歌曲中,既有化优美古典为自然的情绪,同时又有()。窗体顶端· A、桀骜不驯,冲破束缚的狂躁· B、私人叙事般的柔情· C、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的高亢嘹亮· D、诉说现代都市成活所造成的茫然感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中的“七十二变”实质是指()。窗体顶端·

17、A、社会现象的不断变化· B、城市的日新月异· C、都市生活中的人伦情感变化· D、声音的变化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所谓的“罗大佑模式”,是指内心既迷茫,又有乡愁情思的情感表达。流行音乐的分类从这里分化出来,以下不属于这一分化的是()。窗体顶端· A、现代都市的主体迷茫和失落· B、都市的伦理困境和情感偏执· C、对祖国的无比坚定的爱和主体自信· D、逃离的冲动和无路的出路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齐秦和罗大佑构成了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带有理性主义启蒙价值和意义的声音。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罗大佑所代表的时代,更多

18、的是反映都市茫然感、疏离感与浓重的乡愁之间的冲撞。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现象七十二变(五)已完成1在罗大佑模式的分化中,其中有一类是对现代城市主体的迷茫与失落。下列的音乐,不属于这一类型的是()。窗体顶端· A、笨小孩· B、红日· C、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D、阴天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2下列音乐,不能反映一种都市伦理困境和情感的偏执的是()。窗体顶端· A、红日· B、囚鸟· C、春天里· D、不留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罗大佑模式中分化的另一种主题是逃离的冲动和无路的出路,对现代生活大压力的回应。其中下列曲目不

19、属于这一类型的是()。窗体顶端· A、回到拉萨· B、私奔· C、简单爱· D、执着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春天里和私奔所反映的情感主题都属于一个类型,都是对爱情美好的憧憬。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我家的门前是太平洋一曲所反映的是对乡土中国的浪漫想象。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六)已完成1摇滚实质上是在批判现实,但不包括()。窗体顶端· A、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 B、批判个性的解放· C、批判国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义· D、对她自身的讽刺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2()时期,声音的政治达到了顶端。窗体顶

20、端· A、80年代中· B、9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齐秦用柔情的唱法,原因不包括()。窗体顶端· A、对纯粹声音的追求· B、用纯粹的声音对抗现实的污浊· C、希冀用柔情拯救人们彼此间的冷漠· D、对纯粹爱情的向往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20世纪流行音乐的声音内部充满了道德对抗的能量。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齐秦和齐豫对纯粹的声音的追求,与罗大佑开创的摇滚音乐之风,其追求的精神实质是不一样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

21、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窗体底端现象七十二变(七)已完成1校园民谣回溯了罗大佑的音乐所没有的一些情感,其中不包括()。窗体顶端· A、校园组族群的悲伤· B、成人的悲伤· C、少年的狂妄和校园的浪漫· D、反映的是一种悲伤的宿命感。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老狼的成名曲是(),它所反映的是失去话语权的大学生在文化转型期所流露的一种伤感情绪。窗体顶端· A、同桌的你· B、青春再见· C、关于现在和未来· D、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校园民谣的悲伤,不包括()。窗体顶端&#

22、183; A、告别青春的悲伤· B、面对冷漠现实的恐惧感· C、告别理想时代所面临的彷徨和忧郁· D、个体无法独立的焦虑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商品化经济的时代遭遇的第一个转变,是从噪音的时代,进入到诗情的时代。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校园民谣的出现,实质上是以另一种形式对崔健式摇滚和理想主义的延续。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现象七十二变(八)已完成1周杰伦的歌曲呈现的是()景观。窗体顶端· A、先锋时尚与古典主义想象的融合· B、对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思· C、对青春的无限怀想· D、对个体解

23、放的无言诉说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2周杰伦歌曲的歌词特点是()。窗体顶端· A、追求时尚感· B、无意义的拼凑· C、日常叙事· D、以字成诗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摇滚Rock and Roll是一种音乐类型,它起源于美国的()。窗体顶端· A、上个世纪60年代末· B、上个世纪40年代末· C、上个世纪50年代末· D、上个世纪40年代中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罗大佑的歌曲风格更多的是一种深沉,而李宗盛的音乐风格则更为日常化,他更多的表达的是小小的个人的日常情感。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李宗盛对罗大佑的清算,就相

24、当于商品时代的消费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清算。窗体顶端我的答案: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已完成1按照二分法来看,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是()。窗体顶端·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 C、雨巷· D、烦忧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有很多笔名,下列不是戴望舒的笔名的是()。窗体顶端· A、戴梦鸥· B、江恩· C、艾昂甫· D、公木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郭沫若属于()派诗人代表。窗体顶端· A、新月诗· B、自由诗· C、现代诗· D、象征诗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丁香”这

25、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中,代表的是()固型化的诗学传统。窗体顶端· A、素雅· B、纯洁· C、愁绪· D、哀怨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5新诗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在语言上使用白话文,而且它使用现代人的生活作为诗歌的主要表现对象。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6“口占”是现代文学的词语。所谓“口占”,就是指口头的,后经过其他人整理成文的。窗体顶端我的答案:×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二)已完成1从现代文化的角度来解读雨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窗体顶端· A、是诗人在思想上的返乡之路· B、对乡村文明的回望与眷恋· C、丁香所代表的静

26、谧、含蓄,与都市的动态和张扬,在诗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D、揭露都市情感的虚伪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雨巷融合了戴望舒前期诗学的主要特点,其中不包括()。窗体顶端· A、古典化的意象· B、象征主义的手法· C、从诗歌的音乐性、诗歌情绪上影响着诗歌· D、感伤忧郁的诗风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被称为“诗怪”的中国诗人是()。窗体顶端· A、徐志摩· B、李金发· C、戴望舒· D、闻一多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学界有人仅仅从个人情感,即爱情的角度来解读戴望舒的雨巷,并非空穴来风。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戴望

27、舒前期和后期在象征手法上的用法是一样的,都是传统象征手法。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6传统的悼亡诗,更多着墨于描写逝去的人对诗人有深刻影响的方面,以此来表达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窗体顶端我的答案: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三)已完成1针对戴望舒用红山茶去拜祭萧红的做法,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窗体顶端· A、萧红生前对热烈明快的颜色的喜好· B、山茶花的隐喻赞扬了亡者萧红生命的灿烂· C、山茶花映照了悼亡者戴望舒内心的庄严与热烈· D、这是戴望舒根据个人喜好的选择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被赋予了很多内涵,其中不包括()。

28、窗体顶端· A、高洁· B、清纯· C、朴素· D、妖艳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分析戴望舒的萧红墓前口占一诗,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内容方面上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作者用了隐喻· B、戴望舒将亡者与悼亡者之间的对话变成了主体与主体的对话· C、戴望舒在诗中对悼亡者与亡者的关系定位与苏轼的悼亡诗相同,体现的都是主客关系· D、诗中的超现实性鲜明的将两位诗人的个性和主动性都体现了出来。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的“六小时”是一个虚数,这符合中国传统诗词对数的

29、写法。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长夜漫漫”的出自史记的“长夜漫漫何时旦”。窗体顶端我的答案: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四)已完成1骆宾基是我国左翼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他的作品的是()。窗体顶端· A、边陲线上· B、幼年· C、春灯· D、金文新考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东北作家群的四个主要人物都与萧红有关,其中不包括()。窗体顶端· A、骆宾基· B、端木蕻良· C、萧军· D、施蛰存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在戴望舒萧红墓前口占一诗中,“海涛闲话”主要暗示了三点,其中不包括以下(

30、)项。窗体顶端· A、平静的海湾下的长眠者的不平静的睡眠· B、萧红死后也还是摆脱不了寂寞· C、对萧红受伤的寂寞的灵魂的慰藉· D、说明萧红内心的孤高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4所谓诗歌的意象,就是指诗人借助于此来表达一种意义的东西,是借情于物的一种方式。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一般来说,表达诗意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则立象尽意,一则是直言其意。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古诗十九首(一)已完成1学习诗词创作首要的任务是()。窗体顶端· A、抄写· B、自行创作· C、背诵· D、知识储备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古诗十九首最早出

31、现在()。窗体顶端· A、史记· B、文选· C、艺文志· D、后汉书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行行重行行一诗中开篇有“与君生别离”的描绘,其中“生”字可有三种解释,不包括以下()项。窗体顶端· A、作动词,表示从无到有的过程。· B、生生拆散之意· C、作生疏,疏离解。· D、生离死别之意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古诗十九首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古诗十九首是出自一位著名诗人之手,是这位诗人的作品集。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古诗十九首(二)已完成1按照情感主题对古诗十九首进行划分,不包括以

32、下()项。窗体顶端· A、离别之情· B、失意的感情· C、淡泊人生的豁然之情· D、忧虑人生无常的感情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王国维先生用三句诗来表述人生的三境界,其中不包括以下()项。窗体顶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劝君歌少息,人生亦如此。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是()。窗体顶端· A、阮籍· B、文天祥· C、杜甫· D、屈原我

33、的答案:D窗体底端4约翰济慈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是古典派的主要成员。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古诗词鉴赏中,作者一般以景喻人,借景致的描写来抒发人物的品格或者情感。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古诗十九首(三)已完成1李商隐的燕台四首主要描述的是一种()情感。窗体顶端· A、怀古· B、思乡· C、女子对爱人的思盼· D、愤懑不得志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李白玉阶怨一诗,“玲珑望秋月”中的“秋月”代表的是一种()的意境。窗体顶端· A、代表心灵对美好的追寻与向往· B、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 C、寄托思念故乡· D

34、、人生悲欢离合的愁绪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3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慷慨”一词,与现代的用法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与现代的用法一致,表示大方之意· B、面临失意时的无奈· C、指有志不获成的内心情怀· D、壮士不得志于心的一种感慨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4西北有高楼中“交梳结绮窗”一句,以“绮窗”作美好之喻,用以形容诗中女子容貌姣好。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李商隐的燕台四首主要是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借景抒情,描述女子思君情怀。窗体顶端我的答案:古诗十九首(四)已完成1古代文人常写诗抒怀,一般有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精神追求路

35、数。下列()作品,开启了文人有待于外的肯定这种精神追求的传统。窗体顶端· A、论语· B、孟子· C、楚辞· D、诗经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西北有高楼中的“西北有高楼”一句,借“西北”和“高楼”两个点写女主人公的居处环境,实写()。窗体顶端· A、女子内心凄凉悲苦· B、女子与爱人心里距离之遥· C、内心孤独高远而又坚韧的品格· D、环境恶劣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优秀作品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以下()项。窗体顶端· A、感官上的触动· B、内心的共鸣· C、思想上的感发·

36、 D、情思上的感动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晏殊的山亭柳和西北有高楼中,都表达的是作者向外追寻的精神诉求。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中国的文学书写传统中,当描写一个女子站在窗前时,往往是写该女子内心向外的渴求,是寻求外界关注和认可的情怀。窗体顶端我的答案: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已完成1在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中,针对“闲中数尽行人小”一句中的“小”的说法,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它与“百尺朱楼临大道”中的“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楼至高大· B、用“小”字来形容行人渐行渐远· C、王国维用前后的“大道”和“行人小”作对比,不仅在纵向上,也

37、在横向上给予空间环境描写以合理的扩展,给人想象的空间· D、“小”字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高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在诗词的初步阐释不足以理解诗词的意义和主旨时,一般会采用延伸的解读办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窗体顶端· A、一般可以继续考虑,是否是意象的赓延和变迁· B、我们也可以考虑诗词主题的接续与比较· C、诗词的主题是通过意象直接表达出来的,所以考虑主题的接续实际上也是对意象延伸思考方法的补充· D、考察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是一种文学史的视野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3将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与温庭筠的望江南相比,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38、其中不包括()。窗体顶端· A、俯瞰行旅· B、节气时令· C、“数尽”和“过尽”的相似· D、独倚高楼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的上阕,王国维用了很多对照,既有高楼与行人的大小对照,也有描写主人公与行人的忙与闲的对照。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的“明日又是伤流潦”中的“又是”,是以主人公的视角来写的,它写出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苦闷。窗体顶端我的答案: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二)已完成1王国维的蝶恋花事实上其主题并不明确,因而存在有不少的启发和借鉴,以下的解读中,不符合的是()项。窗体顶端· A、

39、思妇登临· B、模糊化了的主人公,有更深的象征意味· C、智者的俯瞰· D、作者个人呢的指数胸怀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古代诗词中,有不少作品是以“智者俯瞰”的方式构思所做,其分析思路不包括()环节。窗体顶端· A、明确造境明理的方式· B、直抒胸臆· C、明确俯瞰主体· D、明确俯瞰行为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以下对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的解读中,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有俯瞰的意味· B、没有明确的俯瞰主体· C、此文的主人公正是独倚高楼的闲人· D、高低大小的对照,使得观察者

40、也变成了被观察的对象,而这正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4所谓的“天眼”,指的是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或者说本象。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中,“一霎车尘,都向尘中老”中的“老”在此说的仅仅是年龄的老去。窗体顶端我的答案:×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三)已完成1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窗体顶端· A、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 B、要有历史的语境· C、关注“整体语境”· D、把握主体视角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中,“一霎车尘”的“一霎”,与此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41、()。窗体顶端· A、它表示时间尺度的突然变化· B、它也表示对世界的认识层次的变化· C、它也表示词的上下阕观察角度的变化· D、它表达出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一种坦然和豁达。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倘若说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一词可能隐含着佛理,亦说得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窗体顶端· A、“一霎”与“一刹”基本相同,而后者在佛教思想中又表示世事无常变化,· B、这一思路与王国维的现实信仰一致,因而与算作有证可考· C、按照这种思路,那么上下阕的对比就变成是俗谛和圣谛的对比· D、“尘”字亦与佛家

42、的有关思想相契,它代表的是人世的劳烦与困顿,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能够整合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的语境的词语是“闲人”。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一霎”与“一刹”在一般使用中基本等义,皆表示时之极少。窗体顶端我的答案: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四)已完成1对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结尾场景的突然转变,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窗体顶端· A、它表达了一种突然的领悟和思想的升华· B、最后一句中出现的“又是”表达出一种“缘起缘灭”的意味· C、结尾的转变,写出了迷悟之间的难以言表,以惆怅结尾,意绪无穷。· D、突然的跳跃表

43、达出作者思想境界转变后的豁然与轻快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2韩愈的陆浑山火一文,被后人称为难解,其主要原因在于()。窗体顶端· A、意义丰富,可多角度理解而各执一词· B、文字艰深,典故冷僻而难· C、无从考据的历史语境· D、境界迷离,语词多义而难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王国维的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之所以难解,主要有两个方面,下列不能成为原因的是()。窗体顶端· A、词的情感表达若即若离地援入佛理· B、写作手法的大胆创新· C、典故生僻· D、作者的感情跌宕,但又转化自然,形成强烈的冲突对照,留有足够意义空间我

44、的答案:C窗体底端4事实上,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的下阕对上阕的有力回应,主要体现在对人生感悟之上。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与非文学的差异主要在于其透明的程度不同。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一)已完成1刻有秦观踏莎行的碑文被称为“三绝碑”,其中“三绝”不包括()。窗体顶端· A、秦观的踏莎行为一绝· B、碑的背后有一个跋语,此为一绝· C、篆刻家为一绝· D、碑文的书家亦为一绝我的答案:C窗体底端2以下书法家,不属于宋代四大书家的是()。窗体顶端· A、苏轼· B、黄庭坚· C、米

45、芾· D、柳公权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3下列不属于“苏门四学士”的是()。窗体顶端· A、晁补之· B、米芾· C、黄庭坚· D、秦观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书写秦观“三绝碑”的作者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5“山抹微云郎君”是苏门四学士赵耒的别号。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二)已完成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王国维对秦观的评价的是()。窗体顶端· A、小山足以抗衡怀海· B、秦观浅语皆有味· C、其词境界为上· D、秦少游其气象似诗我的答案:A窗体底端2在中国传统

46、诗词中,“桃源”指的是()。窗体顶端· A、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 B、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C、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 D、表示人们对恬淡自然的追求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3针对秦观踏莎行(彬州旅舍)上阕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从情感上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 B、前部分写实,后半部分写诗人的虚幻的想象· C、后半部分写实,前一部分写诗人的虚幻想象· D、秦观在前期的作品中表达的愁绪与踏莎行的一致,都是闲愁。我的答案:B窗体底端4如果说秦观踏莎行的上阕能够表达一种“有我之境”,那么

47、主要通过几种方式实现,其中不包括()。窗体顶端· A、景象组合· B、所用物象的传统· C、“可堪”二字的感情提升· D、是对前文的升华,是一种递进关系我的答案:D窗体底端5秦观的踏莎行是他在离开郴州前写的抒怀之词。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窗体底端6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一句,被王国维认为是“无我之境”的代表。窗体顶端我的答案:×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四)已完成1下列对秦观踏莎行中,“郴江”和“郴山”的解读,错误的是()。窗体顶端· A、二者皆有写实的成分,都是对周围景致的描写· B、二者又不仅仅是一种物象,也是一种情感符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