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白鹭,回答问题。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
2、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的?_2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句诗来代替。_3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朱鹭、苍鹭的描述?_4选文的第段写白鹭站在小树绝顶,人们猜测“它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是什么?
3、_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赞美白鹭,表现了作者爱寻常之美、爱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B作者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从白鹭的外貌、形态特点着眼的。C作者在文章最后又说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出了白鹭易被人忽视的内在的、质朴的美,这样由里及表,使文章更富有哲理。D选文的第段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主要突出了白鹭匀称的体态和谐调的色彩。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很优美的歌”,那么在你看来白鹭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_二、 读课文选段答题。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是
4、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秋天最关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 )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2体会作者笔下的夏天之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静态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活力。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3秋天黄昏时,作者笔下的两个很有动态感的情景分别是_和_。4由_到_,能感受到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5文中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下列诗句写夏天月夜的一项
5、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B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 阅读选段,完成练习。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第段采用了_的结构方式。用“”画出该段的中
6、心句。2选段中画“_”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论述_。3第段运用_的手法,描绘了_。4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_四、 课内阅读。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1画“”的句子属于_,体现了_的高贵品质。2从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_”可以体会到海力布牺牲
7、自己救乡亲们的坚定决心。3联系全文,说一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_4假设你是当时被海力布劝说的乡亲之一,请将当时他劝说你们离开的情景再现一下。_五、 阅读理解。忆读书(节选)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
8、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
9、,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_、_、_。2课文第-段主要写了作者三个时间段读书的情况,表示这三个时间段的词语是_、_、_。3读第段,作者对水浒传的评价是_,对荡寇志的评价是_。4文章结尾作者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读书好”指_,“多读书”指_,“读好书”指_。5我们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六、 课内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
10、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侵略(_) 销毁(_) 笼罩(_)2用“_”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3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_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的语气。5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你的观点:_理由是:_七、 阅读课内
11、片段,完成练习。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1请写出“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的主要人物。_2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吗?写一写吧。_3读了文中标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想?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_4文中"我"的舅父故事讲得怎么样?请用几个成语来形容。_八、 课内阅读。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12、duò dòu)。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 c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在横线中填上
13、合适的关联词语。 _3读了第2自然段,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_的美,我是从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的美,我是从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 的美,我是从_、_、 _这几个词知道的。4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的俗语,自己再写一句生活中常用的俗语。 _九、 课内阅读。桂花雨(节选)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
14、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修辞手法。2读句子,完成练习。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句子中“_”这个字最能表现桂花香气四溢。3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C母亲把晒干的桂花送给乡亲们做糕饼、泡茶,它香气弥漫,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闻着香气,收获着桂花,体验着赠送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
15、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数的。5概括一下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_答案1、1从外在形态上,更主要的是从神态上表现白鹭的特点。2淡妆浓抹总相宜。3通过比较,展示了白鹭的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4不同意。从文中“可它真是望哨吗”的疑问中可看出。5B6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2、1即使 动人 感动 心旷神怡2A3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4夕阳斜照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5C3、1总分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2 排比 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 3 象征 少年中国的光
16、辉前程 4作为当代少年,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祖国富足要靠我们,祖国强大要靠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我们。4、1心理描写 海力布舍己救人 2镇定3因为海力布得到了一块宝石,使他能听懂动物说的话,但是如果他把听到的话告诉别人,他就会变成石头。而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把听到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所以他变成了石头。4当时海力布镇定地说:“乡亲们,我刚才说的都是真的。我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颗宝石,它能让我听懂动物说的话。我听到一群鸟说今晚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所以我才劝大家赶快搬走。我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你们,自己很快就会变成石头。你们赶紧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5、1刘备 关羽 张飞 2七岁时 十二三岁 中年以后 3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没有人物个性 4开卷有益 尽量多读一些书 选择好书来读 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6、1侵犯 烧毁 覆盖 2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3侵略者的贪婪、野蛮和残暴4对侵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展市政经济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心理学考试实践指导与建议试题及答案
- 水电项目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文化认同的建设试题及答案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绿色生产与环保认证合同
- 艺术展览策展与展览现场广告位租赁合同
- 网络直播流量分成与网络教育平台合作合同
-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与品牌推广合作合同
- 广告内容合法合规性承诺书及责任协议
- 自考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包罗万象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文解读与学习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巩固)带答案详解
- 工程总承包的试题及答案
- 《电磁感应原理解析》课件
- 成都输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卷(附答案)
- 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精美课件
-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