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1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2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3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注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刻(记号)。惑:愚蠢,糊涂。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涉江者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3)求剑若此_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3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

2、能是一事无成。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2. 课文再现。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在这段话中,作者_提出了_的主张。2把内容补充完整。3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选文中画“”的句子中的“二者”分别指_和_;“舍”的意思是_。3. 阅读理解。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自度其足 _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 _(3)吾忘持度 _ (4)反归取之 _2翻译句子。(1)何不试之以足?_(2)宁信度,无自信也。_3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4. 阅读理解。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3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句子回答)_4第一句名言启发我们读书要_,由此,我想到了许多名人读书的故事,例如:孔子“韦编三绝”、_、_

4、。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_5. 读寓言故事,完成填空。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这则寓言故事是:_。2这则寓言故事的比喻意思是:_。6. 阅读与理解。围魏救赵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

5、/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刑余之人:受过肉刑,身体不完整的人,孙膑曾受膑刑。孙子:这里指孙膑。罢:同“疲”,疲劳,疲乏。收弊:坐收挫败的结果。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称“梁”。1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去援救赵国,孙膑给了他什么样的建议?_2解释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思。_7. 课内阅读。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薰以桂椒,()以珠玉,饰以玫瑰,()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1这则寓言的题目是“_”,作者是_。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薰以桂椒薰:_饰以玫瑰 玫瑰:_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椟:_4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_8. 课内阅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

6、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 ,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选文的作者是_代的_。2按原文补充文中画“”内容,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士人:_ (2)恒:_(3)下流:_4解释“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意思。_5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的方法,他们是怎么说的?请写下来。_9. 课外阅读。守株待兔韩非子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注释)株一一扭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走一一奔跑,逃跑。耒(li)

7、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翼希望。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1根据注释,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冀复得兔。_2请你用现代汉语把这个小故事翻译出来好吗?_10.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钟氏之子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A。”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B。”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填入文中A、B两处。A_ B_2解释下列加点词。(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2)卿何以不汗_3翻译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

8、“可令二子来!”_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哪里。_5通过这篇文章,简单分析两个孩子的特点。_11. 快乐阅读。小古文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想想带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于:_没:_皆:_ 迸:_2第一句中的“群儿”和第二句中的“众”意思一样吗?为什么?_3朗读下面的句子时,停顿合理的是( )。A.群儿戏/于庭B.光/持石/击瓮/破之12. 文言文阅读。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9、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邑人:同县的人。古代“县”通称为“邑”。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衡乃穿壁引其光(_) (2)资给以书(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匡衡是个怎样的人?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画荻教子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孤幼年丧父。资财物钱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荻芦苇杆。闾里)街坊,乡里,民间。惟读书是务只致力于读书。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荻画地(以用办法。)B.教以书字(书:写。)C.及其稍长(长:长,与“短”相对。)D.或因而抄录(或:有时。)2翻译文中画“”的句子。_3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_1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