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玉田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择题(25×2分50分)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 时期在()A B C D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A埃及 B德国 C中国 D印度3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A. B. C. D.4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

2、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5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的发病率增高 人口城市化 人口老龄化A B C D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以下2题。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3.83.20.63.82.41.42.91.71.21.31.00.36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A. B. C. D.7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

3、福利文化观念A. B. C. D.8西亚和北非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A自然资源的开发 B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C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 D农业经济迅速发展9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防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 ()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 D地球环境容量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

4、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以下2题。1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到北京上中学 到上海上大学 去西北考察AB C D1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以下2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

5、年)中国30.3英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13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14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4日)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以下2题。内环以内内外环间外

6、环以外 日期7.288.38.48.107.288.38.48.107.288.38.48.10 住宅均价32 56932 52114 71014 7156 8736 896 日期8.118.178.188.248.118.178.188.248.118.178.188.24 住宅均价32 52132 38614 70014 6886 9046 43915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用地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6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

7、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地租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地租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以下2题。17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18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蓝皮书”显示,近几年,中国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至2009年底,

8、全国城镇人口数量达到6.2亿,比重上升到46.6%。读以下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19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中国城市化已经处于阶段B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C近几年,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D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人口数量均少于美国20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展中国家B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人口由乡村进入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C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已进入阶段 D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早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多于发展中国家21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

9、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右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22回答以下该地区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 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23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

10、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2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24图中等值线的数据(单位:元/m2)有1 000、1 500、2 000、2 500。其中数据为2 000元/m2的等值线是()A线 B线C线 D线25图中阴影部分应为()A商业中心用地 B外围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二 综合题( 50 分)26 . 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年 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8521068195734010819

11、9517166196537995200014065197523073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12、60;          。 27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共16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 注意:此题为双选题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13、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原因是        

14、;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28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荷兰人在围海造田得来的圩田上规划居民点时应用了_理论,设计者把居民点分为_等级,其中A级居民点_个,B级居民点_个,C级居民点_个;并充分考虑了各级居民点的_,根据_来布置相应的功能。(2)在选择位置时,设计者尽量把_,这样可以。答案15 D.B.C.D.D. 6-10 B.C A.C.D 11 -15 B.B.B.C.A 1620 D.D.C.C.B2125 D.A.D.C.B26 .  (1)(注意:标点准确;是折线图,不是曲线图)  (2)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3)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4)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