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1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2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3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阅读理解摸底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白鹭节选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1“嗜好”的意思是_。文中白鹭的嗜好是(_)A望哨 B悠然地飞翔 C站立于小树的屋顶 D早晨出来2“美中不足”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是还有缺陷,文中的“不足”指的是:_ 。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

2、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之情。4分别给选文第1、2自然段描绘的画面起一个名字。_二、 课内阅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1按要求写词语。(1)近义词: 任意(_)奉命(_)(2)反义词: 破坏(_) 销毁(_)2选文第1自然段中_、_、_三个词语确切地写出了圆明园的价值。3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后都有哪些残暴的行径?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加以概括。(1)_(2)_(3)_(4)_4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_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鸟的天堂片断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

4、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中有关“泊”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恬静B停放C船靠岸;停船2下面那句话最能概

5、括选段主要内容。( )A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发现那里真是美不胜收。B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发现那里真是鸟儿生活的乐园。C我们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众鸟群飞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赞美、留恋之情。3“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两个“鸟的天堂”指的都是鸟儿居住的地方。B两个“鸟的天堂”指的都是那一棵大榕树。C大榕树是适合鸟儿居住的地方。D榕树的附近是鸟儿的安家之处。4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对大榕树的称呼 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5用横线划出文中直接表示“应接不暇”意思的句子

6、。6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_四、 课内阅读。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1这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分别从白鹭的 (_) 、(_) 两方面来描写白鹭。2在作者的笔下,白鹭就像优美的水墨画。请你为选文中的两幅画拟两个名字吧:(_)(_)3文中加点的“钓鱼”换成“捕鱼”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_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先写人们的猜测,再用

7、疑问结尾,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怀疑。B这句话先肯定后疑问,给白鹭和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样写是为了引发读者对于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的深思。C这种结尾表明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悠然自得的美。五、 课内阅读忆读书(节选)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

8、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一知半解:_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_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_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_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六、 课内阅读。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抉,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

9、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1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2照样子,写词语。清波漾漾 _ _ _3文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 )

10、A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实际指乡亲们自古以来都背老人过搭石,已成民情民俗。B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实际指年轻人不得不遵守道德约束背老人过搭石。4“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文中“紧走搭石慢过桥”的意思是( )A走搭石要走得快,过桥可以慢一点儿。B人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就过桥。5阅读选文,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选文先写一行人的_美,我是从_这个词知道的;再写_的美,我是从_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_的美,我是从_这个词知道的。七、 课内阅读。慈母情深(节选)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

11、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1“皱皱的毛票”说明_, “龟裂的手指”说明_。2最能体现旁边那个女人对书的看法的字是“_”。3一个“塞”字写出了母亲_。 4四个“立刻”的句式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_。 5片段中省略号省掉的内容是_八、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

12、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 )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

13、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1写出横线词语的反义词。2照样子,写词语。原原本本(AABB型) 倾盆大雨(含有比喻) 3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的_特点。4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_5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九、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将相和(节选)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

14、,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 )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 )机来打我们。我所以( )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 ),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 ),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给加点的字注音。2在( )里填汉字。3选文中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_句,第二个是_句。请将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画“”的句子,并将其填入文中括号里。5用“ ”画

15、出“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往回赶”的原因。6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_答案1、1特殊的爱好 C 2白鹭不会唱歌。3反问 比喻 喜爱 4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2、1 随意 受命 保护 保留 2 建筑宏伟 博物馆 艺术馆 3 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在圆明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4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清政府腐败无能以及整个国家落后的前提下,英法

16、等帝国主义国家开始侵略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而毁灭圆明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3、1C2C3C4 5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6通过写鸟的叫声,更加表现了那里环境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突出了环境的优美。且画眉是一种的笼鸟,笼鸟都能在这里自由的歌唱,更加突出这里是鸟的天堂了。4、1 钓鱼 休息 2 水田钓鱼图 清晨望哨图 3不好。“钓鱼”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鹭的悠然自若的神态特点。用“捕鱼”一词则不生动形象了。4C5、1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2作者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极为喜欢,特别着迷。3引领下文,统领全篇,也表明作者对书的感情。4随着读书,知识的积累,认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也跟着提高,所以越看越明白。76主要讲的是作者是如何开始读书的。6、1如果 就2 仪表堂堂 千里迢迢 白雪皑皑 3A4A5 动作 协调有序 声音 嗒嗒 画面 人影绰绰7、1 钱来之不易 母亲很辛劳 2闲。3一定要把钱给“我”。4 排比 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拼命挣钱,一刻也不敢耽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