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1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2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3页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意思是   。      (2)填空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2、60;”可以看出来。(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_ 2. 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下列问题。乞 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乞巧”,又名“_”,时间是农历_,民间有妇女对月穿针的习俗。3诗中引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的诗句是“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示儿   题临安邸宋陆游 宋林升死去元知万事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但悲不见九州同。   西湖歌舞几时休?王师北定中原日,   暖风熏得游人醉,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临安

3、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乃翁你们的父亲。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阅读链接陆游年幼时正当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尽管生活艰辛,他在家里仍接受很多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在国防最前线活动过一个时期。这次军队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他的诗歌的内容,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因为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选择恰当的感情基调朗读诗

4、歌。A悲伤痛心 B悲愤讽刺(1)朗读示儿应读出_的感情。(2)朗读题临安邸应读出_的感情。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1)示儿诗题的意思是_,从题目中我能了解到的信息是_。(2)题临安邸诗题的意思是_,围绕诗题我提出疑问:_?带着问题读古诗,能更快理解诗歌内容。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注释和资料,写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4. 阅读古诗,完成问题。示儿_,_。_,_。1背诵并默写示儿。2翻译。_3示儿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_4赏析示儿的情感表达特点。_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

5、,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解释古诗中重点字的字义。暝:_。   歇:_。2按要求作答。(1)用自己的话描述下列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_(2)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写法。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3)用此写法简单描写一个有太阳、草地、牛羊的画面:_3下列对“空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山很大,很空旷,所以山间非常寂静。B.跟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有声衬无声。C.山林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D.“空山”是为了衬托诗

6、人的空虚寂寞。6. 课内阅读。(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 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 表达了作者_之情。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_宋京口瓜(洲 州)水间(jin  jiàn),钟山只(隔 融)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hái  huán)。1在“ ”上补写诗题和作者姓名。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一水间”的“间”的意思_; “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意思是_。4

7、全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8. 阅读下面的边塞诗完成练习。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_。_,犹是春闺梦里人。(注释)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貂锦:这里指装备精良的将士。无定河:在陕西北部。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补全古诗。2从第一、二句诗中,我感受到了一种_的精神。9. 对比阅读。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注释)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思:意,情绪。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注释)安仁:县名。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

8、1(古诗比较)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1)闲居初夏午睡起中,选用了_、_、_这几种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诗中一个“_”字呼应了诗题,表达出诗人_之情。(2)舟过安仁写的是诗人_所见到的情景,诗句“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读完诗句,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情景:_。(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的杨万里,两首诗都写出了儿童天真活泼、稚气可爱的行为,表达出对_之情。闲居初夏午睡起侧重描写儿童_的情景,舟过安仁侧重描写儿童_的情景。2(古诗积累)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古诗?(1)_(2)_10. 阅读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9、。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本文中描写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描写一家人活动的具体诗句是_。 (   )A.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B. 醉里吴音相媚好;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C.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2清平乐村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A. 表达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感。C

10、. 抒发了作者安宁平静的心情。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同时也是曲调名。C. 词牌通常有固定的词的平仄。D. 词牌名只有“清平乐”一种。4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辛弃疾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_)(2)清平乐村居是一首描写战争题材的著名词作。(_)5“无赖“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_,在清平乐村居中是_。 (   )A.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是对小儿的爱称,化贬为褒,表达了对小儿特别喜欢的情感

11、。B.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老夫妇对小儿的称呼,表达了对小儿的一种厌恶之情。C. 蛮不讲理,游手好闲;小儿的名字,也说明了小儿的性格特点。11.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下列汉字注音错误的有()。A.碾(zhn) B.驿(yì) C.著(zhuó) D.妒(dù)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有()。A.驿外:荒凉冷清的地方 B.无主:没有主人C.无意:没有意思 D.群芳:一个

12、人的名字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是()。A.作者通过写断桥边的梅花,赞美了梅花的精神B.作者为梅花谢落被“碾作尘”而感到惋惜和痛心C.作者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无悔的信念和高洁的追求D.赞美了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及坦荡的胸怀12.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他是“_八大家之一”。3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诗句的意思。_4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13. 阅读诗词,并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本文描写清新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2)诗中共写了   个人。他们的活动分别是   。(3)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小儿的顽皮?_ (4)你能写出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吗?_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