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精选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回顾所学知识并填空。1你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网游”,你想劝他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免得将来后悔。你可以用岳飞的名句“_,_,空悲切”来劝他。2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_。”诗词能绘景,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_。”诗词能抒情,林升说:“暖风熏得游人醉,_。”诗词能言志,陆游说:“_,家祭无忘告乃翁。”3落花生一课告诉我们:人要做_,不要做_,而对别人_的人。二、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珍珠鸟先写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作者为它们做了两件事:一是_,二是_。其中,详写了_的过程。2.落花生
2、按_的顺序,围绕花生写了_、_、_、_四件事,其中着重写了_,说明了人要做_,不要做_的道理。3.桂花雨以“_”为线索,主要写了故乡童年时代_和_的场景,表达了作者_之情。4.古诗蝉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诗句是:“_,_。”三、 按课文的内容填空。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母亲的评价常常是_,父亲的评价常常是_,于是“我”觉得母亲_,父亲_。在此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_、_、_三个变化。2.知之为知之,_,是知也。3.盛年不重来,_。及时当勉励,_。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非_,非_。(诸葛亮)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_。(朱用纯)四、 日积月累1.劝君更尽
3、一杯酒,_。 2._,小人长戚戚。3.侧隐之心,_。4.多行不义,_。5.人有耻,_。6.草船借箭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_,让我们认识了_的曹操、_的鲁肃、 _的周瑜、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五、 课内外古诗文积累。1本学期,我们初步接触了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_。 2_,春风不度玉门关。3君子坦荡荡,_。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诗句“_,_”表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尽快收复失地,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5从军行中的诗句“_,_。”表现了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之情。6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的武松,_的小嘎子,_的严监生。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们走搭石时,声音
4、很美:_的声音,像_;画面也美:_,_,给人_。2.文中乡亲们和“搭石”一样有着_、_的美好品质。七、 先根据提示默写,再回答问题。1._,学而不厌,_。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_。3.盖士人读书,_,_,_。4.问渠那得清如许?_。5.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_。6.月落乌啼霜满天,_。7.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_。(1)1至4句都是谈读书的,从中你获得的心得是:_。(写两点即可)(2)6、7中静态描写的事物是:_,动态描写的事物是:_。八、 课内外内容填空1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_代词人_写的。题目中的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_是这首词的题目。诗中描写老夫妻的诗句是_,_。2阳光透出来了,照得_。
5、山上_,_;山下_,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3古人云:诗中有画,诗中有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展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_,唯见长江天际流。王勃的千古名句_,天涯若比邻。4我国的四大名著有红楼梦_。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这篇课文描写了_、_、_三幅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丽图画。2.落花生通过小时候和家人_、收花生、尝花生、_,知道了花生_ 的精神,并明白了_的人。3.信赖,往往创造出_。4._,非是藉秋风。十、 精彩回放。1.落花生一文按照_的顺序写了种花生、_、_、_,通过_的手法告诉我们,人要_,不要做_。2.小明喜欢玩游戏,认为现在年纪小,多玩玩,长大后
6、再学知识。你可以用岳飞的“ 莫等闲,_”来劝告他。3.本学期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同时也学会了许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如:变换角色、_、_等。十一、 积累运用。1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2我劝天公重抖擞,_。3将相和一文选自司马迁的_,文中的“将”指_,“相”指_,“和”的意思是_。4乞巧一诗中体现人们过节时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5_,戒奢以俭。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落花生运用_的写法,通过父子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_。珍珠鸟通过作者与珍珠鸟_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_。2我国的圆明园曾经不但是_,而且是_,但是遭到_洗劫,最终化为灰烟。圆明园的毁灭警示着我们:_。
7、为此,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寄希望于_,而著名诗人龚自珍则发出了“_,_的呼唤,他们都渴望_。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示儿中写出作者遗愿的诗句是“_,_”。2己亥杂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达解放人才、振兴国家的愿望的诗句是“_,_”。3圆明的段灭第二至四自然段从_、_ 、_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4少年中国说(节选)中表现中国少年像巨人一样顶天立地的句子是“_,_”。十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1“_”也好,“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2父爱之舟以_为线索,_次提到了姑爹的小渔船。“父爱之舟”既是指_,也是指_,歌颂了_。3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是一位_的母亲,_的母
8、亲,_的母亲,更是一位_的母亲。我是从_中感受到她深沉的母爱的。4当我们想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_。5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当我感到“_”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_”啊!6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三字经里提到“_”。自古以来有很多母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很多典故,如:_、_。我还知道有关动物的伟大母爱的典故_、_、_ 。7我觉得诸葛亮的“非澹泊无以明志,_”很适合作为我的座右铭。8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谨记魏征的话:_。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山居秋暝一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
9、_,属于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 、 _ 、_ 。请你就某一场景进行动态描写:_。2关于“读书”,苏轼说:_,_。(填诗句)曾国藩说:有恒者_。 3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_,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_,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陆游“_”的伤痛和林升“_”的愤慨。(填诗句)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示儿是宋代诗人_的一首_诗,“_,_”两句表达了作者_的遗憾和强烈的_。2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渴望人才的是“_,_。” 3题临安邸一诗中,蕴含讽刺意味的诗句是“_,_。”4落花生这篇散文借物喻人,告诉我们要学习花生_、_的高尚品质,全文的中心思想是_。5“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
10、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这句话采用了_、_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火箭的速度极快,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十七、 按照古诗原文填空。1.泉眼无声惜细流,_。(杨万里小池)2.大雪压青松,_。(陈毅青松)3._,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4.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5.为善不见其益,_,_。(菜根谭之一)6.纸上得来终觉浅,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答案1、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穿尽红丝几万条 黄河入海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北定中原日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 没有好处2、为它们安排了一个安全的住处 当它们做了父母后,每天照料它们却不惊动它们 小珍珠鸟对作者逐步产生信赖 事情发展 种花生 收
11、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桂花 摇花乐 桂花雨 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3、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慈爱 严厉 得意洋洋 失望地痛哭 醒悟 不知为不知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俭以养德 澹泊无以明志 宁静无以致远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子坦荡荡 仁之端也 必自毙 则能有所不为 三国演义 谨慎多疑 忠厚守信 心胸狭窄 足智多谋5、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羌笛何须怨杨柳 小人长戚戚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机敏、争强好胜 武艺高强 爱财胜过生命6、嗒嗒 轻快的音乐
12、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画一般的美感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7、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 谓心到、眼到、口到 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 第一要有恒 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全在我少年 江枫渔火对愁眠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有恒心 霜、江枫、渔火、夕阳 乌啼、归鸦8、宋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湖水通红 雾气缭绕 岩石掩映 树木葱茏 孤帆远影碧空尽 海内存知己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9、水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种花生 议花生 默默无闻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美好的境界 居高声自远10、事情发展 收花生 品花生
13、 议花生 借物喻人 做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增加故事情节 变换情节顺序11、盛年不再来 岁月不待人 不拘一格降人才 史记 廉颇 蔺相如 和好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千万条 居安思危12、借物喻人 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和谐相处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艺术馆 博物馆 英法联军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少年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国家兴盛13、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布局 建筑 文物 天戴其苍 地履其黄14、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爱 船 四 姑爹的小渔船 父亲的爱 父爱的伟大 平凡 辛劳 贫寒 伟大 母亲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疑惑不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养不教,父之过 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 藏羚羊跪拜 母牛拦车索水 母鸟护蛋被烧焦 非宁静无以致远 居安思危,戒奢以简15、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这满园的春色哪里能关得住啊,你瞧,不就有一枝红杏已经悄悄地探头出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模板
- 《办公室工位租赁合同》模板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件 4 指令系统
- 巡视巡察培训课件
- 巡察工作培训课件
- 岩石课件科学
- 岩土检测员岗位培训课件
- 输液错误不良事件课件
- 输液泵注射泵课件
- 民用建筑抗震加固工程造价合同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亮点解读
- 四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 四高人群的膳食营养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课件
- 8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高二上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四-国开(HB)-参考资料
- 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当代媒介素养 课件全 高萍 第1-10讲 媒介素养范畴-媒介效果与审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