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辅导题_第1页
语文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辅导题_第2页
语文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辅导题_第3页
语文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辅导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辅导题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本学期我积累了出塞中表达对良将的期盼的名句“_,_”;关于敢于提问的名句:“_,_”;有关送别的诗句:“_,_”。2.本学期我们结识的令人敬佩的名人有具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令人赞叹的历史人物有观察仔细且善于动脑的_、古代神医_、射箭能手_、为民做主的地方官_;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有开天辟地的_、锲而不舍地填海的_、炼石补天的_、“盗”取火种为人类造福的_。二、 根据课内积累填空。1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里所写的那样: (_),(_)。2浪

2、潮越来越近,犹如(_),(_),那声音如同(_),好像(_)。3“博学之,(_),慎思之(_) , 笃行之。”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深入追问,谨慎思考,明晰分辨。 4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开始向南飞了,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让我想起了一句谚语(_)。 5精卫填海故事的主人公是(_)。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引用原文的话回答)三、 诗句、名言积累。1不怨天,_。(论语)2生于_而死于_。(孟子)3少年不知勤学苦,_。4_,一日不读十日空。5学习不怕根底浅,_。6_勤为径,_苦作舟。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鹅一文中,作家_写白鹅的高傲是从_、_、_这

3、三方面介绍的。(2)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有勇斗鬼子的_、大公无私恪尽职守的_、为了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_,还有为了王子甘愿化作泡沫的_。我们还了解了一些名胜和美景,游览过_,欣赏过大海边的_;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动物的习性和特点,如_白鹅等,真是收获颇丰。五、 按要求完成句子。 1天行健,_。周易2_,自胜者强。老子 3_,一片冰心在玉壶。选自_作者是_。4_,大雪满弓刀。选自_作者是_。5_,只留清气满乾坤。选自_作者是_。6蝴蝶飞舞。(用连续动作写一段话)_7在这危急时刻,船长不会先想到自己。(改反问句)_六、 日积月累。(1)今天和妈妈来到黄果树景区,和一场秋雨不期而遇,冷风冷雨中

4、,妈妈感慨说:“_,十场秋雨要穿棉。”(2)中国古诗词有的意境悠远,有的耐人寻味,有的富含哲理,如:和朋友告别的时候,我们可以说:“_,天下谁人不识君?”借用梅花和雪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时,卢钱这样说:“_,雪却输梅一段香。”(3)韩愈曾说:“_,孰能无惑?”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质疑,勤于思考。(4)贞丰双乳峰被称为“天下奇观”,从不同角度来看形态各异,令人不由得想起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远近高低各不同”。七、 经典诗歌默写。1.一道残阳铺水中,_。(白居易暮江吟)2._,骚人阁笔费评章。(卢钺雪梅)3.思考问题和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的结果也就各不相同,正如苏轼在题西林

5、壁一诗中所说:“_,_。”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琥珀一文从一块_的发现,推测出几千万年前两只小虫被_包裹住,形成_的故事。本文是一篇_,让我们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 2.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讲了亿万年前,一种_,飞向蓝天,演化出今天的_大家族。 3.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可以让人们_,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九、 根据课文填空。1乡下人家门前的空地上种着_、_、_、_,这些鲜花美丽,迷人,表达了作者对_。2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3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_。4顺着_,溪流时而_,时而_,时而_,时而_,溪声也时时变换_。 5转眼间天边

6、出现了一道_,慢慢地在扩大它的_,加强它的_。十、 诗句、名言积累。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塞下曲)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_,_。(墨梅)3胤_,_。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_焉。(囊萤夜读)4天行健,_。5胜人者_,自胜者_。(老子)十一、 课文回顾。1判断:小英雄雨来(节选)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体现了雨来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_)2回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可以替换为:_、_、_。3为芦花鞋中的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_、_、_。4独

7、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的后两句是:_,_。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和诗词积累填空。1._,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2.但使龙城飞将在,_。(王昌龄出塞)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浩浩荡荡地_;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起来。(观潮)十三、 根据提示默写。1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_写的,其中“_,_”这两句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蕴含的道理是一致的。2中秋之夜,望着清冷的月光,我不禁吟诵起“嫦娥应悔偷灵药,_”的诗句。3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八月暖,九月温,_。”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_!4尚书中“_,_”

8、的意思是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十四、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那声音如同_,好像_。2去年和爸爸一起登山游玩,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诗句“_ ,_。”3弟弟在读书的时候不喜欢问问题,总觉得书中的道理自己都已经明白了。我想用尚书中的“_,_”这句话来劝弟弟改掉这个坏毛病。4有时候话说的太直不太好,伤人感情,俗话说得好“_ ,_。”说话也是门学问。5春宵一刻值千金,_。6_,绝知此事要躬行。7富与贵,_,_,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_,不去也。十五、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浪

9、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_。2_的溪水,流着_和_的香味,流着_。灰白色的_,_。3鹿寨一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_,_。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4浪淘沙(其七)一诗中描写涨潮情景的诗句是_,_。十六、 积累运用。1爬天都峰一文以_为行文线索,按照_顺序讲述了“我”爬天都峰的故事,告诉我们_和_的道理。2麻雀一文的作者是_国作家_。这篇文章按_顺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先写自己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然后写_,最后写_。3麻雀一文通过对老麻雀_、_的描写,使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老麻雀这种_的精神令我感动。十七、 课

10、内积累1同桌林飞经常因为遇到疑难问题而苦恼,我先用韩愈的名言_,_安慰他,又用尚书中的名言_,_激励他。林飞变得乐观起来,学习也进步了。2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用礼记中的话来概括“_,_,_,_,笃行之”。 3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作者是_,在五粒豌豆中,你认为最值得的赞美的是_,原因是_。4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中引用了边塞诗人岑参的_,_来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答案1、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梅兰芳 周恩来 王戎 扁鹊 纪昌 西门豹 盘古 精卫 女娲 普

11、罗米修斯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审问之 明辨之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3、不尤人 忧患 安乐 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 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 学海无涯4、丰子恺 叫声 步态 吃相 雨来 哈尔威船长 黄继光 小人鱼 金华的双龙洞 日出 猫母鸡5、君子以自强不息。 胜人者有力 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欲将轻骑逐 塞下曲 卢纶 不要人夸颜色好 墨梅 王冕 五彩的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展现它优美的舞姿,找到合适的花朵后,就把嘴巴伸

12、进花蕊,吸着花粉。 在这危急时刻,船长怎么会先想到自己呢?6、一场秋雨一场寒 莫愁前路无知己 梅须逊雪三分白 人非生而知之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7、半江瑟瑟半江红 梅雪争春未肯降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8、琥珀 松脂 琥珀 说明文 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 鸟类 更加健康9、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胤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以夜继读 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 山势 宽 窄 缓 急 调子 红霞 范围 亮光10、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以夜继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力 强11、 吃的乐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遇事坦然镇定 全家

13、做芦花鞋 青铜雪天卖芦花鞋 青铜送芦花鞋 唐 李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拟人12、千里黄云白日曛 不教胡马度阴山 齐头并进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颤动 13、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月还有小阳春 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14、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花有清香月有阴 纸上得来终觉浅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以其道得之15、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震得颤动起来 细细 山草 野花 月光 鹅卵石 布满河床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16、爬天都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