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单元备单元导语: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孙悟空的故事、哪咤的故事、 武松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出自我国的 古典名著。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 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 去细细品味。本组的几篇课文,正是从我国的古典名著中介 虚火根据名著改编的。让我们马上启程,开始中国名著之旅 吧!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 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读读原著中与课文 相关的部分。课题学习目标链接语泡泡语课后练习将相和1.认识7个生字, 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召集、商议、隆重、约定、胆怯、拒绝、

2、能耐、诸位、和氏璧、 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 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 为什么。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 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 跟大家讨论。如, 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选做题如果有条件,可以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 容的戏曲录像。草船借箭1.认

3、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 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 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 等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用自己的话 讲讲这个故事。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说话人的不同语 气。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独具自,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 待他。“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抄写本课新学到的词语。0*景阳冈I.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吓唬、诡计、 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

4、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武松豪放倔强、 勇敢机智的英雄 性格。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 自名著的课文。井冈山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略有删改。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县 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再想一想,除了打虎, 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 系。还可以谈谈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猴王出世1.认识8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裂、 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 伸头缩脑”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

5、,无人不晓。你想知 道他最初是什么样儿的吗?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就能找到答 案。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 猴王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如果有 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 。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本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这次口语交际,我 们就来演演课本剧。先商量选哪篇课文或课文的哪一部分演 课本剧,然后商量怎么演。如,怎样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 编成人物的对话?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需要准备哪 些简单的服装、道具?怎样上场、下场?商量好后,就可以 分角色进行排练。最后,在班上表演,互相观摩、评议。缩写是把内容

6、复杂、篇幅较长的压缩,而能保留其主要 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缩写之前,要把多读几遍,读懂课文, 抓住要点;再根据的主要内容,想清楚哪些内容必须删减,并考虑怎样连缀成文。 对需要保留的内容, 不要照搬原文, 而要使到改写。缩写以后,再合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是否保 留了主要内容,意思是否比较准确、完整,语句是否通顺连 贯。请仿照下面的例子,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 也可以缩写其他。这次缩写最好不要超过400字。我们在阅读本组课文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人物,说说你 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并说出理由。也可以就共同感兴趣 的人物,和同学展开讨论。.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如, 蔺相如和连破,诸葛亮和周瑜、鲁肃,

7、加以比较,说说各自 的性格、特点。如果你还读了原著或原著节选,你对课文中 的人物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同学交流你的阅读感受。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一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一一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军师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西游记 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古代神话小说。作者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讲述了唐僧师 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 经的故事,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个性鲜明 的人物形象。在成长的岁月里,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曾 经陪伴我们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如果能找来西游记原 著读一读,书里那些神奇的故事一定会让你着迷,

8、那扑朔迷 离的神话世界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总第47、48课时课题将相和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 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 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课文内容, 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一些历史故事。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教学过程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对历史故事的

9、兴趣1、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 史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让今天的我们依然崇敬不已, 你们知道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学生进 入高年级,已初步具有根据需要搜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的 展示更能激发学生对远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历史人物的兴趣。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 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3、 板书课题。4、 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将”、“相”各是谁?“和” 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 曾经不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 讲了几个

10、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 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2、 讨论交流: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个故事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3、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诸位”应读“zh口”“负荆请罪”读 为“j mg”;多音字,着急、上当、答应、为难、便宜、上 朝,据词定音。 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秦、归、克。 体会词语的意思, 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 读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 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

11、如家请罪。这个成语 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三、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1、 同学们通过阅读,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 能评价一下文中的某个人物吗?通过阅读,学生已经对人物 有了初步感悟,孩子乐于表达,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仍旧是 浅层的,概念化的,尚需进一步揣摩。2、 选读重点句段,自主感悟人物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 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 蔺相如,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先进一步了 解他,好吗? 请同学们在“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负荆请 罪”三个小故事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细细去读, 感悟他的个性想法。四、交流感悟,情境促读课文中关

12、于蔺相如的哪些细节描写,弓I发了你对他的进 一步了解,请谈一谈。学生讨论,交流:1、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 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 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 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机智的蔺相如当时是以怎样的语气跟秦王说话才 使得秦王把璧交给他的呢,请同学读一读。2、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 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 ”说着,他 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交流:“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 心中有底。

13、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 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 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 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 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秦王,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蔺相如的动 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3、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 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 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 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 制人。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 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 不畏强暴的性格。板书:机智勇

14、敢,不畏强暴4、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 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 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 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为了国 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 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 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以蔺相如为切入点 重点研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去揣摩人物的个性品质, 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五、置留问题,激发研读兴趣1、 蔺相如的出色表现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在 课下读一读有关于他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下来。2、 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教学过程一

15、、 复习引入1、 认读“召集、商议、隆重、胆怯、能耐、诸位、和 氏璧、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 力”等词语。2、 回顾课文内容。3、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廉颇知 错就改的大将风度以及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 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 史人物。二、 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1、“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 赵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圭寸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 高。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2、 研读人物,体会表达: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

16、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感悟人物形象:出示:“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哪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 的? 你怎样理解蔺相如的这段话?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 格特点: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

17、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在这里“嘴”指什么?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 张嘴”吗? 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1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 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 见,只要合情理即可。2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3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讨论、交流、点拨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三、 思维扩展,深化认识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你为赵王感到幸 运吗?为什么?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领悟三个故事之间

18、的内部联系是本课的难点,而通过整 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的课文内容,再通过教师巧妙的引 领,这个难点不攻自破四、 鼓励编排课本剧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内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同学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表演。友情提示1、 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2、 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 可以适当编排一些动作, 朗读中做一些表演。3、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4、朗读表演的练习中,同组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 的性格特点。五、激发阅读兴趣,鼓励读书本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 其中, 成功地描写了 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许多曲折生

19、动、引 人入胜的故事,希望今后同学们去读一读原著,也可听人讲 讲其中的故事。【练习设计】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勇敢机 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假不上朝,免 得跟廉颇见面。2、 读读古人的话,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 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 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 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板书设计将相和蔺相如廉颇完璧归赵一一做

20、上大夫很不服气不和渑池之会做上卿避让廉颇负荆请罪机智勇敢英勇善战顾全大局知错必改和总第49、50课时课题草船借箭教学目标1、 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妒忌、 神机妙算”等词语。2、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周瑜、诸葛亮的特点,特别是 通过对“借箭经过”的研究性阅读,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 课内外联系,指导排演课本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 的兴趣,懂得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学重点研读文本语言,从语句的前后联系中领悟诸葛亮的神机 妙算。教学难点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 利”、“识人心”。教学准备自制课文影像片段主题歌。教学过程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背景音乐三国

21、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 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长江边,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 了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板题。“箭”什么样子的?与“剑”有什么不同?各自怎样使用? 课文选自三国演义,你熟悉这部书中的哪些主 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通过预习,你对草船借箭的背景有哪些了解?3、审题、质疑。读读课题,围绕课题,你可以提出哪 些有价值的问题?梳理问题,区别对待:浅显的,通过调查预习的方式解决。有研究价值的,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思考,在学习研究中解决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 指名分节试读课文,相机正词正句,引导理解词语:妒忌都督擂鼓呐喊丞相虚实、迟延四更弓弩手神机妙算。2、

22、 交流讨论: 课文中介绍了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联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交流讨论, 教师相机板书。周瑜和诸葛亮理解“妒忌”,说说“妒忌”的原因,“妒 忌”和造箭的联系。周瑜和鲁肃派鲁肃探听,回来报告。鲁肃和诸葛亮请鲁肃帮忙, 并要求不要告诉周瑜,鲁肃 答应,果然照办。诸葛亮和曹操。诸葛亮用草船借曹操10万支箭。3、 简要说说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段落:借箭原因借箭的准备借箭的经过借箭的 结果。三、 精读“借箭原因”,体会人物内心1、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要陷害他。 周瑜怎样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又是怎样 接下任务的?同桌分角色读,分别说说两人的话里包含

23、的意 思。引导:他们的对话很有意思。你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对 话,能否体会到对话里包含着的意思,能否体会到人物说话 时的内心想法。2、分角色逐句朗读,说说每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要这样说?“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明知故问。“这是公事, 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借公事要挟表面 客气,暗藏杀机。“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一一步步紧逼。“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 练习感情朗读。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 朗读课文。2、 抄写生字新词。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共同确定研究的问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草船借箭

24、。 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段“草船借箭的原因”, 谁来说一 说?板书:瑜妒忌亮2、 那么,“草船借箭的结果” 怎样呢?指生读第四段 板:神机妙算说说“神机妙算“的意思。3、 鲁肃告诉了周瑜借箭的经过,周瑜就长叹诸葛亮神 机妙算,比不上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三段“借箭的经过”,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 方。二、精读“借箭经过”,领悟“神机妙算”1、展示研究的问题,提示研究策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方法提示: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思考: 诸葛亮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诸葛亮预见了什么,预见的准不准。 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快速讨论,交流,

25、取长补短,准备汇报 交流研究成果,相机引导品读、感悟:知天文:1生汇报,出示文字,相机引导体会:A、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这句太罗嗦,没有动静干脆不 写,直接写“第四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 里”不更好吗?清楚,简练。改不改?为什么?组织讨论,小结,指导朗读: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B、雾大,诸葛亮的暗自高兴:板书:大雾漫天假如你是诸葛亮,看到这样大的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 情?指导朗读:读出暗自高兴,得意的语气。D、联系这两组句子的方式:“为什么要等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 ”找下文中有联系 的句子。”“这场大雾是不是碰巧遇上的呢? ”找上文中有联系的 句子。完整地

26、朗读这前后联系的两句话。评议、小结同学们这么聪明,通过研究这两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体会到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早已预见到的,他了解气象 知识,能充分地利用天气的变化进行“借箭”,所以周瑜长 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组织讨论,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肯定语气。B、 曹操的谨慎、多疑:曹操的言语和行动说明了什么?C、 放箭的多:从这个比喻句中可以体会到什么D、 联系三组句子的方式:诸葛亮对曹操的判断准确吗?从下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完整朗读这三组句子。评议、小结:通过研究这几个前后有联系的句子,同 学们体会到诸葛亮对自己的对手了如指掌,准确地判断曹操 多疑、谨慎,不敢派兵,只会放箭,所以

27、周瑜长叹:诸葛亮 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懂地利:1生汇报,出示文字,相机引导体会:诸葛亮的周密安排:“船头朝西,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这样做的原因是 什么呢?“掉转船头,仍旧逼近”,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最后的效果怎样呢?板书:顺风顺水2评议、小结:通过有联系的这几句话,同学们体会到 诸葛亮考虑问题特别全面,布置安排非常周密,懂得利用有 利的地理条件,“借箭”之后及时赶回,所以周瑜长叹:诸 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3学生自由朗读这几句话。 借箭经过”的录象,再次感受“神机妙算”:提示: 录象中扮演诸葛亮的是著名演员唐国强,为了在课外演好这个课本剧,同学们认真观察体会唐国强的动作、神态,语言, 看

28、谁能当好课本剧的一号主角。 小结过渡:我们研究“借箭的经过”,可以体会诸 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诸葛亮的神机妙的远远不止这些,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段“借箭的准备”,还能从哪些地方 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三、略读“借箭准备”,进一步体会“神机妙算”1、 学生快速阅读,思考,交流: 识鲁肃算准忠厚老实,能够帮忙,不会告诉周瑜。 识周瑜算到周瑜对自己的陷害,了解周瑜也不是等 闲之辈,借船的事不能告诉他,否则,借箭就很难实现2、 质疑、 过渡: 诸葛亮既然知道周瑜陷害自己。为什 么还要答应借箭的任务呢?不接受不行吗?四、课堂总结,深化对人物的认识1、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 正面

29、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 个奇迹。2、 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演示,学生朗读。3、 你会怎样赞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对你有什么 启发?结合刚才的研究学习,练说或练写。五、伸阅读,课外拓展1、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与本文有关的故事。2、 借来的箭怎样还给曹操呢?周瑜真的服气了吗?他 和诸葛亮之间还有哪些明争暗斗呢?苦肉计借东风火烧赤壁。刘备娶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把本课的内容编写成课本剧,演一演。【板书设计】草船借箭大雾漫天神机妙算放箭如雨顺风顺水总第51课时课题0*景阳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是个勇敢无畏、豪迈倔强 的人2、 能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

30、 能有感情的朗读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部分。教学难点了解武松的英雄性格。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读水浒传,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 要人物,重点阅读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 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读过水浒传吗?这本书里描写了 许多英雄,其中有一位大家没有见过却一定听过,他就是打 虎英雄武松。你们想了解这位英雄吗?那好,今天咱们就共 同学习2 0课景阳冈。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1、自读课文,看看自己哪些是读懂了的, 哪些没读懂?思考冋题: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用横线划出来。三、反馈自学情况1、说说课文讲

31、了什么事,并指出是按饮酒一一上冈一打虎一一下冈的顺序写的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说说自己的理 由。四、学习武松打虎的部分,小组讨论交流1、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老虎很威猛?2、 那些地方看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3、 大虫主要用 、 、 三个动作来抓人,而 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三次的动作,表现了武松的和 。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五、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武松打虎这部分1、 同桌之间相互朗读。2、 指名比赛朗读。六、指导学习其他段落,分小组讨论1、 从其他段落描写中,你能体会到武松还有哪些性格 特点?2、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七、评价武松复述故事的前因后果。你喜欢武松吗?为什么?联系

32、生 活实际谈一谈。八、 升华拓展激励学生阅读水浒传,学习小说中的 精华。【练习设计】1、给加点词语换上合适的词: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岂不枉送自家性命!但有过往客商 可趁午间结伙成对过冈,请勿自误。2、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水浒传 这部小说刻画人物生动而鲜明, 武松留给你 _ 、_、而又 的印象。今天的你应该从武松身上学习什么?摒弃什么3、 通过课外的阅读,你还知道水浒传中哪些人物,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特点吗?板书设计:2 0、景阳冈武松打虎闪、抓、踢、扌卜、掀、剪机敏无畏凶猛总第52课时课题1*猴王出世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 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

33、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 脑”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教学重点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 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学难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 因此, 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 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1、 多媒体及小说西游记。2、 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 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教学过程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1、 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 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

34、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2、 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 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 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学生通过电视、书籍已 经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谈悟空引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 趣。二、 初读课文,读通语句1、 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师生交流。2、 交流自学情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 导学生大概了解词语与句子的意思:名曰:名字叫作。石窍:石头边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 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无违:

35、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抓耳挠腮:乱抓耳朵和腮帮子。形容焦急、忙乱或苦闷 得无计可施的样子。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无力,精神不好。“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 遂有灵通之意”古代白话文,学生读起来有一定困难,理解起来更是吃 力,不要求学生字字知其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三、 默读课文,感知内容1、同学们,默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不仅速度快, 而且便于感悟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2、交流讨论:课文主要一件什么事?读了这篇课文, 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教 师相机引领。预设交流:1明白了石猴是从哪里来的,

36、 课文自然段前七句话介绍 了石猴的来历。2懂得了石猴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是从课文第二自然 段中“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 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 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课文第三自然 段中“石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 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桥头要求众猴信守承诺拜他为 王等语句感受到的。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 其中有些关键语句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指出,以便了解事情 发展的脉络,为用自己的话复述做准备。四、品读课文,细节中感悟“悟空”形象1、

37、明白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你对这个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吗?2、 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 这些个性、品质特点?3、 交流,指导朗读: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 道:“我进去!我进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 瀑布泉中1读到这里,联系你平时在电视中看到的孙悟空,说一 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2眼前的孙悟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相关语句。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 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 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

38、何不拜我为王?”1通过石猴的语言,你感受到了什么?2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五、复述课文,感悟写法1、 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2、 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感 受古代白话文的语言简练、 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浅显、 易懂。六、置留作业,鼓励阅读名著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猴王出世的故事 讲给别人听。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接触到了四大名著,有 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 记,你也可以读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学们有一个好的读 书习惯,边读边写批注,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出读后的感受【练习设计】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

39、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 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 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神 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 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 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2、你认为石猴能成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给你 机会,你是乐意做美猴王还是只做众猴中的一员,请畅谈你 的想法。板书设计:21*猴王出世猴王出世:生活情况山涧源头:发现水帘洞拜石猴为王总第53、54、55课时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目标1、

40、学习编排、演出课本剧,尝试运用个性化语言、动 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与表演能力。2、 学习缩写方法,能抓住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3、 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理 解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把人物的特点通过 动作、表情彰显出来。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视剧三国演义、猴王出世中精彩片段。教学过程课时一、谈话激趣,畅谈演技1、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吗?有没有看过根据四 大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大型连续剧中,你最喜欢哪部? 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2、 据闻由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影片举不胜举,可 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收视率却最高,于是人们记住了孙悟空 的扮演者,诸葛亮的扮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