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专项_第1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专项_第2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专项_第3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专项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专项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森林里风会演奏_;下雨的时候,水会玩_;在公园里、树下和水塘边能听到_、_和_的歌声。2.小溪_,流向河流;河流_,流向大海;大海_汹涌澎湃。从一首_的山中小曲,唱到_的海洋大合唱。3.课文开头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也是全文的_句。然后围绕这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写大自然的声音:_;_;_。二、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1兵来将挡,_。2眼见为实,_。3近朱者赤,_。4不入虎穴,_。5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按_的顺序写了_和_的奇妙,告诉我们_。6海底世界这篇课文通过介绍海底世界的_和_,说明了海底是个_

2、、_的世界,激发我们_的兴趣。7火烧云的作者是_,选自_,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_和_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_。三、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春天来了,桃花开了,鸭子下水嬉戏了。看到这个景象,我不禁吟诵起苏轼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_。”2“梅子黄透了的时侯,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这是诗句“_,_”描述的情景。3燕子一文中,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燕子的_(外形特点 飞行姿态),作者是按照_的顺序进行观察描写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燕子的_(外形特点 飞行姿态)。课文表达了作者_之情。四、 日积月累。1.课堂上开展学习讨论活动,让我们在你来我往的

3、辩论中认识了深刻的道理,这正如俗语中所说:“_,_。”2.深秋时节,一登上岳麓山,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山的红叶,真漂亮!怪不得诗人杜牧在山行中称赞道:“_,_。”3.本学期学过的课文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因为_。我最想去的地方是_,因为_。我最喜欢的课文是_,因为这篇课文告诉我_。五、 按课本内容填空。1采莲曲一诗中,让人感觉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诗句是“_,_。”2风,是大自然的_。他会在森林里_。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_,唱出各种不同的_。3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小雨滴_,一场_音乐会便开始了。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_。橙红色是给_,橘子、

4、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2.山行中表现诗人对深秋枫林景色无比喜爱的诗句是_,_。3.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为_、_、_提供了帮助。4.一个篱笆_,一个好汉_。七、 回顾课文内容填空。1._,夜深篱落一灯明。2.远上寒山石径斜,_。3.一年好景君须记,_。4._,潭面无风镜未磨。以上诗句描写的都是_(季节)的景色,我还能写出两个描写这个季节的成语:_、_。5.随着课文我们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来到了南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_,去过北方美丽的_;还认识了破缸救人的_,炮火中坚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_。八、 课文回放。1.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从_、_、_等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写出了西沙群岛的_

5、、_的特点。2.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在描写小城时抓住了三处景物,分别是_、_和_。“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是全文的_,既点明了小城的特点,又_。3.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按照_顺序,写了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_,也是一座巨大的_。九、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搭船的鸟是一只_,它的羽毛是_的,翅膀带着一些_,还有一张_的长嘴,十分_。2.早上,草地是_的,因为蒲公英的_;中午,草地是_的,因为蒲公英的_。3.观察时不仅用眼睛_,用耳朵_,还可以用手_,用鼻子_,有时还可以_。4.生活中不缺少_,只是缺少_。十、 回顾本单元内容,回答问题。1爆竹声中_,_入屠苏。_曈曈日,_。_代诗人_的这

6、首诗描写了_(节日)除旧迎新的景象。2大约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_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_。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_,可以大量制造,_,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_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_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3赵州桥是由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年了。赵州桥的特点是_、_、_。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_,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4北宋画家张择端画了一幅著名的画_,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_。这幅画有_历史,早已_。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_年以前的古代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_十一、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_,春风花草香。 2竹外桃花三两枝,_。&

7、#160;3_,添得黄鹂四五声。 4千门万户曈曈日,_。 5_,路上行人欲断魂。 6人谁无过?_,_。 7不入虎穴,_。十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1.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燕子的 _,夏日荷花的 _ ,还知道 _、_、_、_等昆虫的秘密。2.读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我想对农夫说:_3.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_,清明 这首诗写的是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写的是_。4.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_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小学生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

8、儿童之间的_。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这是_朝诗人_的作品。3山行一诗中,描写诗人因喜爱枫林晚景而停车欣赏的诗句是“_,_”。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擎”的意思是_。5学了不懂就要问一文,我感受最深的是孙中山说的一句话:“_。”我将学习这种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_。它把红色给了_,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_。秋雨是神奇的,它还会把_,_。(我也能仿写一句)由火红的枫叶,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一句诗:“_,霜叶红于二月花。”2秋送来了寒意,勾起了思乡情,叶绍翁吟:“_,江上秋风动客情。

9、”张继诵:“月落乌啼霜满天,_。”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_的一篇著名童话。文中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产生各种幻象,表达了她_的愿望。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_。十五、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_,而_。”我知道“因释其未而守株”的意思是_。2.从_这篇课文中,我知道农夫被宋国人笑话是因为_。陶罐和铁罐让我明白了_。读了鹿角和鹿腿,我懂得了_十六、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的小朋友们_不同,_不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_。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这是_代诗人_的作品。此诗

10、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_的情景,表现了_。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我将一直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十七、 初读课文,填空。1_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_是不同的。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有关系,比如_;还有的花跟_的活动时间相吻合。3一位植物学家根据_,修建了花圃,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_小时内依次开放。答案1、手风琴 打击乐器 鸟儿 虫子 青蛙 淙淙 潺潺 哗哗 轻快 波澜壮阔 中心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2、水来土掩 耳听为虚 近墨者黑 焉得虎子 时间 天空 大地 只要仔细观察、寻找就会发现更多奇妙的事物

11、奇异景象 丰富资源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从小热爱海洋,长大后去探索海洋奥秘 萧红 呼兰河传 颜色 形状 火烧云的喜爱之情3、春江水暖鸭先知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外形特点 由整体到局部 飞行姿态 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4、灯不拨不亮 理不辩不明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司马光 沉着机智 西沙群岛 这里美丽富饶 在牛肚子里旅行 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5、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音乐家 演奏他的手风琴 歌手一样 歌曲 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 热闹的6、1.金黄色;金色的海洋;果树的。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小

12、猫、老母鸡、小蜘蛛4.三个桩,三个帮。7、知有儿童挑促织 白云深处有人家 正是橙黄橘绿时 湖光秋月两相和 秋季 秋风落叶 一叶知秋 西沙群岛 小兴安岭 司马光 白求恩8、海面 海底 海岛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庭院 公园 街道 中心句 总结全文 时间 大花园 宝库9、翠鸟 翠绿 蓝色 红色 美丽 绿色 花瓣是合拢的 金色 花朵张开了 看 听 摸 闻 尝一尝 美 发现美的眼睛10、一岁除 春风送暖 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 王安石 春节 东汉 造纸术 容易得到 价格又便宜 造纸术 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千四百多 雄伟 坚固 美观 智慧和才干 清明上河图 热闹的场面 八九百年 名扬中外 八九百 生活

13、情景。11、迟日江山丽 春江水暖鸭先知 绿阴不减来时路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时节雨纷纷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焉得虎子12、可爱、活泼 美好 蜻蜓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你要努力工作,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3、团结友爱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 叶绍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苏轼 举,向上托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14、颜料 枫树 邮票 凉爽带给田野 绿绿的田野像一片海洋。 停车坐爱枫林晚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枫渔火对愁眠 安徒生 在火光中随奶奶飞向光明和幸福。 丑小鸭、拇指姑娘15、触株 折颈而死 兔不可复得 身为宋国笑 于是放下耕田的农具而去树桩旁等候 守株待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