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课文内容填空家庭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课文内容填空1文章从_、_、_、_、_等方面来描写天空的奇妙。2云彩在天空中飞行,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请你想象一下:云彩会像_、_、_等。3“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_,圆润的_的樱桃,_的李子,_的梨。”这一句从_上来描写大地的奇妙。4大地的奇妙表现在_、_、_等方面。5文章告诉我们,世界是奇妙的,只要我们仔细地_、_,就能从_中找到美。二、 按课本内容填空。1.残疾的英子在轮流上台讲故事时两次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第一次掌声是_,第二次掌声是_。2._年春的齐会战斗中,_同志为了抢救伤员,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工作了_

2、小时。3.灰雀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和灰雀有关的故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是一个_的人,男孩是一个_的人。4._,暖于布帛;_,深矛戟。荀子5.众皆_,光_击瓮破之。6.仁者_,有礼者敬人。7.积_成福,积怨成祸。三、 日积月累。1灯不拨不亮,理_。2在这次龙舟模型制作比赛中,因为有了同学们的帮助,我才能获得冠军,正应了那句俗语“一个篱笆三个桩,_”。3山行的作者是_代诗人_。原诗是:_。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_。4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作者是_(国家)作家_。文中写到小女孩_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5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母鸡为了_,请求老屋再站_(多久),老屋答应

3、了老母鸡的请求说明老屋具有_的品质。四、 知识积累,完成练习。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_。2课文蜜蜂节选自_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_。3_,野渡无人舟自横。4通过放蜜蜂的实验,作者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五、 课内诵读积累与运用。1乱入池中看不见,_。2大自然的声音一文是围绕“_”这句话来写的,从_、_ 、_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绘。3水,也是大自然的_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小雨滴_ ,一场_便开始了。滴滴答答_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_,_,都发出不同的声音。4父亲、树林和鸟一文开头用“_”这句话直接点题,概括了_

4、、_和_三者的关系,文章最后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结尾,表现了_。5带刺的朋友一文描写刺猬活动的顺序是_、驮枣离去。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1._,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2.天才在于积累,_。(华罗庚)3._的太阳刚一露面,圆圆的脸蛋_。山村的早晨4.清明节下起了绵绵细雨,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_,_。”每当看到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我就会用劝学中的“_,_”来劝他。5.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写_的小故事,告诉我们_的道理。6.我们学习了瀑布一课,课文中瀑布的全身像一道白银;站在瀑布山脚下仰望,瀑布像_;吹来一阵风的时候,瀑布被风吹得_。七、 根据课文完成练习。1.文房四宝

5、:_ 中医四诊:_2.寓言故事成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本学期我积累了一些这样的成语,如:邯郸学步、_、_、_、_等。其中“守株待兔”使我明白了_的道理。3.绝句中细致描写了一幅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4.植物的开花时间不仅与_、_、_有着密切的关系,还跟_相吻合。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闻歌始觉有人来。2仁者爱人,_。3_,淡妆浓抹总相宜。4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合奏出一首_,那声音充满_,令人感受到_。5祖国,_,我爱你_,我爱你_。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绝句中写到动物的两句诗是_,_。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朝的_,这首诗是他为_(人名)的

6、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_。3从三衢道中中“_”一句可以看出,作者是先乘船再走山路的。4燕子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_ 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 _ ,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5荷花一文通过描写夏日公园一池 _ 盛开时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_ 的感情。十、 日积月累1.人间四月芳菲尽,_。2.蒌高满地芦芽短,_。3._,每逢佳节倍思亲。4.人谁无过?_,_。5.眼见为实,_十一、 课文内容巩固。1荷花,作者运用了_的顺序来描写了燕子_、_、_,写出了燕子的_,用“_”“_”“_”具体勾勒了小燕子的外形美,突出了燕子的_特点,

7、体现了对燕子的_之情。2荷花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_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_的感受。作者写了_种荷花开放的姿态:_、_、_,表达了作者 _。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可以换成其他字吗?为什么?_。十二、 课文精彩回顾。1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小女孩_次擦亮火柴,火柴燃烧后她仿佛看到了_、烤鹅、圣诞树、_以及跟奶奶一起飞走了的情景,表达了她对温暖和幸福的渴望。2我和哥哥常常为了一个问题辩论,妈妈却以为我们在吵架,我对妈妈说:“妈妈您不懂,这叫_,_。”3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理服人,正所谓“_,_”。4凭借一时的力量我们可以获得暂时的胜利,但是想要获得长久的胜利就要靠努力、坚

8、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_,_”。十三、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1.大青树下的小学中描写的小朋友们_不同,_不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从中可以感受到各族小朋友之间的_。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_,_。”这是_代诗人_的作品。此诗通过动静结合,描绘了_的情景,表现了_。3.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_”。我将一直保持这个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十四、 日积月累,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_,泰山移。2.有理走遍天下,_。3._,不贰过。(论语)4.两岸青山相对出,_。(望天门山李白)5.停车坐爱枫林晚,_。(山行杜牧)6.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不懂就要问的_

9、,爱鸟更爱孩子的_,勇敢沉着、砸缸救友的少年_,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国际主义战士_。十五、 课文回顾,积累运用。1.秋天的雨一文,秋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_的歌。大自然的声音一文,风和水都是大自然的_,动物是大自然的_。司马光一文,告诉我们_。学了不会叫的狗一文,我知道了_。2.艳阳高照,微风徐徐,杉木湖波光粼粼:可不一会儿却下起了雨,湖四周的山上云雾迷蒙,此情此景,你会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_。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空中,湖面很平静,走在杉木湖边,你会吟诵:湖光秋月两相和,_。3.尊重他人并不代表盲目地相信他人的一切看法。要善于思考,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因为(填上恰当的谚语):_,_。运动会上,同学们

10、团结合作,跳“8”字绳比赛取得了第一名,你想用“_”这句谚语来夸赞他们。十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是_代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代诗人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可以从诗中的_、_、_等词语中了解到。十七、 根据积累填空。1.人间四月芳菲尽,_。2.路人借问遥招手,_。3.眼见为实,_。4.人谁_?过而_,善莫大焉。答案1、太阳 云彩 雨后 余晖 黑夜 猎狗 雄鸡 奔马 颜色 鲜红色 深紫色 浅黄色 颜

11、色 植物生长 水果诱人的颜色 三季的风景 观察 寻找 极普通的事物2、同学们对她的鼓励 同学们对她的赞扬 1939 白求恩 六十九个 爱护动物、爱护儿童、懂得保护儿童心灵 知错就改、诚实 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弃去 持石 爱人 爱3、不辩不明 一个好汉三个帮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丹麦 安徒生 五 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安心孵蛋 二十多天或(二十几天) 善良、乐于助人4、不同的 法 昆虫记 春潮带雨晚来急 本能5、闻歌始觉有人来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 水 动物 音乐家 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 热闹的音乐会 叮叮咚咚 所有的房子 房子的屋顶和窗户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

12、唱的鸟 父亲 树林 鸟 父亲对鸟的喜爱,照应了开头 上树、摇树、下树、归枣、扎枣6、竹外桃花三两枝 聪明在于勤奋 迟起 羞得通红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时候的一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颗一颗往高里拔,最后禾苗都枯死了 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去改变它是不行(意对即可) 一座珍珠的屏 如烟,如雾,如尘。7、笔墨纸砚 望闻问切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南辕北辙 掩耳盜铃 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的时间8、乱入池中看不见 有礼者敬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激动起来 雄伟的乐曲 力量 大自然的威

13、力 我爱你 每一寸土地 壮美的山河9、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宋 苏轼 惠崇 题画诗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春天 小燕子 荷花 大自然10、山寺桃花始盛开 正是河豚欲上时 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耳听为虚11、整体到局部 羽毛 尾巴 翅膀 色,态、形 乌黑 剪刀似的 轻快有力 活泼机灵 喜爱 观看荷花 变成荷花 三 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花瓣全都展开了 花骨朵儿喜欢荷花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不能。因为“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12、五 大火炉 奶奶 灯不拨不亮 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 万古胜负在于理13、民族 服装 友爱和团结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清 袁枚 林中牧童想要捕捉鸣蝉 牧童的天真烂漫以及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14、人心齐 无理寸步难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