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 文 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第卷1页至 页,第卷 页至 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各项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箴言/缄默 泥淖/橹棹 恬淡/喧阗B针砭/褒贬 峪口/富裕 游弋/摇曳C巷道/空巷 编纂/撰写 癖好/精辟D

2、筵席/垂涎 笨坯/胚胎 氤氲/洇渗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这种鏖兵的情况无论如何同这样的青山绿水也不能协调起来。人世变换,今古皆然。在人类前进的征途上,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B.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 C.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渍。D.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驽,一起上船迤逦前进。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倏来倏去(

3、疾速) 罄竹难书(尽,完) 先生杖屦(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B. 休戚相关(欢乐) 义愤填膺(胸) 屈尊下顾(降低身份俯就) C. 强聒不舍(啰嗦) 师旷之聪(智慧) 姹紫嫣红(原指女性娇艳美丽)D. 桀骜不驯(倔强) 激扬文字(激动) 天伦之乐(父子、兄弟等关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汉末文学家祢衡才思敏捷,擅长辞赋,他应黄射邀请一蹴而就的作品鹦鹉赋,寓意深刻,文采斐然,得到世人的赞赏。B影星章子怡在演艺道路上本来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是否极泰来,因身陷“捐款门”,她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C. 他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D. 春天的植

4、物园,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栩栩如生。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 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到它, ,正是它把有狼的地方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的。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看不到狼的踪迹, 听不到它的声音,它 是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A.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还B. 但是 所以 如果 就 也C. 但是 而且 如果 就 还D. 因为 而且 即使 也 也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 的水银。60年前的威风与耻

5、辱,在锈铁残骸的缝隙中一波一波地 开去。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 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西边天际,一片片火烧云似凝固了一般,给小院里 出一派热烈的红光!A.荡漾 跳荡 泼洒 筛洒 B.跳荡 荡漾 筛洒 泼洒C.激荡 荡漾 筛洒 泼洒 D.跳荡 激荡 漏洒 筛洒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B.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影响

6、所决定的。D.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家喻户晓。B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C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D那男子向楼上的另一群人呼喊:“揍你的,再不起来,懒虫!等太阳上山吗?”9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

7、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比喻)B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反问)C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排比)D狄拉克的文章给人“秋水文章不染尘”的感受,海森堡的文章则完全不同,二者对比清浊分明。(引用)1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记叙)B性格是从态度和行动方式上表现出来的人的整体性的稳定的特征;气质则是性格的动态特征,诸如行动的缓急和动作变化的快慢等等。(说明)C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

8、折磨,需要多少坚忍!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抒情)D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描写)11下列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议记录的格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会议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会议的具体内容。B写说明书要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说明书的语言要简明、通俗、易懂。C写总结要大量占有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要善于概括出那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论层面。D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一则新闻,如果用一个标题概括不了内容,还可以在前面加引题,后面加副题。引题是对正题的补充和解释,副题起引发、烘托正题的

9、作用。12下列各项中,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致橡树 诗歌 舒婷 中国B世间最美的坟墓 散文 茨威格 俄国C老人与海 小说 海明威 美国D哈姆莱特 剧本 莎士比亚 英国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文学样式,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用字少而容量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B小说的主题思想不能像写论文那样直接说出来,也不应该像标签那样硬贴上去。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蔽在典型形象的深处。C散文语言要求准确鲜明、形象生动、讲究形式的绚丽华美。D蒙太奇手法是影视剧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蒙太奇主要表现为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的

10、组合关系。这些组合关系都要服从于表现影视片主题的需要。 14下列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理解比领会进了一步,是对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路脉络以及富有特色的表现手法等有了基本的认识。B“学而不思则罔”中的“思”,不仅是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探究、推敲,也包括由书本而展开的引申和联想。C卡片内容可以有两种记录方式。一是抄录式,把原文照样抄录,标点符号不必照搬;一是提要式,用自己的话或原文中的句子把原文的内容压缩整理上卡。D辨析和品味并不是面面俱到的条分缕析。阅读的目的和作品的实际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是辨析、品味的角度和深度是一样的。15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

11、话和记念刘和珍君这两篇课文都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B边城明显地表现出作者桃花源式的理想倾向。如诗的意境,如歌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独特的审美视角。C故都的秋以写景状物为主而间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南国之秋的眷念。 D读<伊索寓言>一文“不拘泥于本事本旨”,而是引申开去,对现代文明社会里人性中的“鬼性和兽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一)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

12、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花窗这样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

13、手法。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 且不“利已”,“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

14、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16下列各项对选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夸张等。 B.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C. 选文既有具体实例的剖析,又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做了概述。D.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律,单调枯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17.下列有关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每

15、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街道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给人的美感。B“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指颐和园长廊无尽的重复能给游人以特殊感受。 C“欲扬先抑”在文中的意思是: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千篇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 D“损人且不利己”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指一些街道上的房子互不和谐,相互减色。 18.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B选文第一段中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C“千篇一律到孩

16、子哭着找不到家”、“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话点明了当时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D结尾段生动、形象地举出建造的楼房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对我们的建筑师们,对今后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19.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的论题是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B建筑设计要努力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是由艺术规律决定的。C作者善于从不同类别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共性的东西,并发现共同的规律,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D课文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建筑领域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独到见解。(二)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

17、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肺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

18、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

19、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刘鹗明湖居听书20有关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着力描写王小玉的演唱艺术,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B“忽又扬起俱来并发”一句有关王小玉演唱高潮的描写,与琵琶行中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有异曲同工之妙。C选文调遣了各种表现手段,绝妙的比喻、奇特的联想、精到的评

20、论,把王小玉的演唱技艺表现到了极致。 D王小玉的表演形式丰富,吹拉弹唱样样精通。21.对选文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小玉的出场主要使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写王小玉仪表秀雅。 . 用博喻的手法描绘王小玉的眼睛,活画出了她双眸神采照人,富于青春活力。.“就这一眼,满园子便鸦雀无声”这句话写出了观众对王小玉演唱的期待。22.对“攀登泰山的景象愈险愈奇”一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表现出王小玉的演唱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特点。.巧妙地以视觉形象来表现听觉感受。.此句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 .融情于景,更好的表现自然美和艺术美。23.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1、是.老残游记与官场现形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合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鲁迅对老残游记的评价为“叙景状物,时有可观”。.老残游记写的是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课文反映了清朝末年的黑暗社会现实。.课文在王小玉出场之前,层层烘托,步步蓄势,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三)能使用工具的人类的出现,据说距今已有两三百万年。不要小看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

22、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行程是艰险的。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后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还会有人从此穿过。从千百年后看今天,也如同今天看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一样。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了。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至于我这篇平凡的文字,那时是早已泯灭的了。然而,如果他们从考古的废墟上发现了它,我敢

23、断定,他们会说:“这个人,没有说谎。”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飘来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画了个圈儿,不见了。    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刘征过万重山漫想24下列有关选文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三峡”是指人类历史上难以数计的未知领域。B第二段中的“酣睡者”是指那些安于现状、不求开拓探险的人。C第三段中“他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是指我们今人创造的事业比古人更伟大。D第五段中“曾经感到的喜悦”是指通过艰苦探索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领略了无

24、限风光的喜悦。25有关选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悟到人类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力量。B作者联想到远古时期人类进化史上许多的“第一个”,并且高度评价他们的业绩对人类历史的作用。C结尾收束于作者穿过三峡并对历史和现实经过严肃思考之后的喜悦之中。D作者吊古思今,表达了只赞赏历史上“第一个”的感情。26对第四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表明作者收束漫想,回到眼前。B景物描写既写出了作者穿过三峡所见到的开阔景象,又写出了作者开阔的心境。 C“飘”和“画”两个动词刻画出了沙鸥飞翔时的轻盈飘逸,给人以美感。D本段与课文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结构完整。27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讴

25、歌的是一种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B课文联想丰富,思路开阔,颇具逻辑性。情感丰沛,富有哲理。C课文说理抒情是其表,写景状物是其里。D作者突破时空局限,课文融现实、历史、未来于一体,给人以启迪。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28.下列各句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A. 穆公访诸蹇叔。(jin) B.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s)C.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lù) D. 一箪食,一瓢饮。(dn)29. 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良庖岁更刀,割也。(更换)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逢)C. 作师说以贻之

26、。(批评) D.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审问)30.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句是A. 技盖至此乎?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D.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作人称代词的一句是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32下列各项从原句中概括出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于蓝 B.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兵秣马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游刃有余33. 下列各

27、句中,翻译正确的一句是A.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翻译:有块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全磨灭不清。B.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翻译:贫穷书生的我,有时间治疗病梅啊。C.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翻译:看见不贤的人就在内心反省检查自己。 D. 离骚者,犹离忧也。翻译:离骚,就是离开忧愁。34. 下列各句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B. 吾从而师之。C. 襟三江而带五湖。 D. 吾得兄事之。35. 下列各句中,没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36. 下列各句中,没有出现形容词、

28、名词作动词的一句是A.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B.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C. 范增数目项王。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7下列各句中,文言虚词“乃”用于判断句中起到申明或确认作用的一句是A. 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B.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C.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38下列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A. 因击沛公于坐。 B.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C. 请为将军筹之。 D.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39 下列各句中,未使用比喻的一句是A. 百岁光阴如梦蝶。 B. 刀刃若新发于硎。C.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

29、谷中者。40下列诗句的出处、作者及朝代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 苏 轼 宋代B.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张可久 元代C.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虞美人 李 煜 唐代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 甫 唐代41.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所作杂剧。B. 左传为春秋时代左丘明原创的文学传记。C. 孟子为孔子学生孟子所作语录体散文。D. 资治通鉴为司马迁所作的史书。42. 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庄子撰写庖丁解牛,意在阐明养生之道。B.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表达了对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30、的深层思考。C. 欧阳修作阿房宫赋,旨在借古喻今,用秦代灭亡的历史教训告诫当时的统治者。D. 王勃滕王阁序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43. 下列各项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游褒禅山记不以写景见长,而以游山经历悟到有志者事竟成取胜。B. 赤壁之战大多篇幅记述人物对话,其中周瑜锋芒毕露,诸葛亮雄健周密。C. 察今以譬喻见长,多侧面论述了法先王之法的必要性。D. 记王忠肃公翱事选取王翱几件小事,反映其廉洁自律、嫉恶如仇的品质。第卷(共8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 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2第卷共五大题,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3考试

31、结束后,考生将第卷、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我想我的前身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燃到了这般模样!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我自从重见天光,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燃到了这般模样!44“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这一对比喻的本体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其意蕴?45第三段诗句有什么深刻寓意?全诗每

32、小节首句都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头,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五、口语交际(8分)46.你班赵明同学应征入伍,学校召开欢送会,请你作为班级代表作即席发言,字数为150字左右。发言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六、撰写计划(10分)47.10月8日,语文老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编、演情景剧的活动。各小组的具体活动内容均为从教材中选取一篇合适的课文或片段,然后进行改编、分配角色、排练,10月20日作汇报演出。请你以第一小组组长的身份,为本组撰写一份活动计划。要求:格式正确,字数为150字左右。计划中不得出现校名、真实的人名,涉及到具体人员用A、B、C等来代替。七、描写(10分)48.根据

33、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景物描写,要求恰当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格,字数为150字左右。八、作文(40分)49.以“笑对生活”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第卷(共70分)一、(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C 2.B 3.A 4.C 5.D 6.B 7.A 8.C 9.C 10.A 11.D 12.B 13. C 14.B 15.C二、(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一)16.A 17.C 18.A 19.D(二)20.B 21.A 22.D 23.C(三)24.C 25.D 26.B 27.C三、(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28.B 29.A 30.C 31.D 32.A 33.C 34.A 35.B 36.D 37.C 38.D 39.B 40.D 41.A 42.C 43.B第卷(共80分)四、简答题(共2小题,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