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10、杨氏之子教学时间第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方法、学法导学法,讲解法,自读自悟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学情分析本组的几篇课文均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欣赏、积累语言的平台。因此,学生要在朗读语文的基础上,感受语言的精
2、妙。同时,学习文中人物的交际技巧,为日常的语言交流积累经验。并通过综合性学习,丰富我们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具准备了解义庆的世说新语。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古代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大家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读题,解题:(“之”相当于“的”,“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二、读通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
3、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检查读通情况: 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 曰 禽 诣 为 应。 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要停顿。) 反复熟读。三、理解文意、参考注释,自学课文: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意。、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其父:他的父亲。其,他。 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
4、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 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 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则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四、体会语言精妙、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
5、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想像: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拓展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在哪里。六、课外延伸,综合学习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活动要求,自选活动方式,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搜集
6、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板书设计10杨氏之子 甚聪慧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作业布置1、 将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2、 选择世说新语中有趣的故事阅读,并与伙伴交流。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11、晏子使教学时间第 1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
7、家尊严的精神。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方法、学法学生质疑、讨论释疑法。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说到齐国就会让人想起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
8、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你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吗?、“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检查自学情况: 生字新词:(注意“大夫”的读音,现在读“dài fu”,是“医生”的意思,过去读“dà f”,是官职的称呼。) 请同学读读难读的段落,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三、研读楚王,感受前后变化、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呢?请画出有关的句子。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楚王瞅了他一眼,冷
9、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屏幕出示这几句话)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楚王对晏子侮辱到了极点。挖狗洞让晏子钻,讽刺他身材矮小。说齐国没有人,就是说晏子无能。故意在晏子面前审问盗贼,嘲笑齐国人没出息。而且从“瞅”、“冷笑”、“笑嘻嘻”等词也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及齐国的侮辱。楚王的用意很明显,侮辱晏子,侮辱齐国,以达到长楚国威风的目的。、有感情地朗读。、他的目的达到了吗?请浏览课文,把他每次侮辱晏子的结果画出来。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楚王只好陪着笑。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10、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三句话中都有“只好”一词,说明楚王不得不甘拜下风。)、最后的结果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四、引向深入那晏子是怎样达到反侮辱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板书设计 起因:楚王欲辱晏子,显楚国威风 入城时 狗洞狗国 晏子使楚 经过 见面时 没人才下等国 酒席上 没出息水土不同 结果:楚王不够不尊重晏子了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2、比一比,再组词敞( ) 准( ) 陪( ) 臣( )敝( ) 淮( ) 赔( ) 矩( )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
11、卉使用人课 题11、晏子使楚教学时间第 2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方法、学法学生质疑、讨论释疑法。教具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研究晏子语言,体会智慧引: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最后都反被晏子侮辱。那么晏子是怎样实现反侮辱的呢?让我们跟随着个
12、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这个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从三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找出晏子的话,想想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呢?、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第一个故事“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狗国”。楚王不想当“狗王”,自然就大开城门,迎接晏子进来了。这里应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因为这几句话包含的意思不难理解。 晏子这句话发挥了它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聪明在哪里?(晏子将计就计,将五尺来高的洞
13、定位为“狗洞”。有了“狗洞”一说,自然就引出了“狗国”之说。) 感情朗读:晏子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语气呢?(不卑不亢、绵里藏针)第二个故事句一:“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引导学生抓住“住满”、“就是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等理解“齐国人多”。 “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人们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三个分句分别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什么吗?(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
14、肩接踵) 晏子的这一说法又巧妙在哪里呢?(采用夸张说法,说明齐国人多,反驳了楚王“齐国没有人”一说。) 感情朗读。句二:“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是最下等国家”。 在这里晏子能实现反侮辱,有何秘诀?(晏子先编出一个“规矩”,然后顺着楚王的意思,说自己是最不中用的人,贬低自己,从而达到贬低楚国的目的。) 有感情朗读。第三个故事“大王怎么不知道哇?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学生通过推理得出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这句话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先引导学生理
15、解两个“水土”的不同意思。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好,淮北的橘树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好,从而理解第一个“水土”是指“气候、土壤等条件”。同样道理得出,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说明齐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好,齐国人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说明楚国社会环境、社会风气不好,从而理解第二个“水土”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小结:晏子运用夸张等修辞及类比推理等方法,让自己的语言有理有据,靠他的三寸之舌,反驳了楚王的侮辱,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所以到最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二、研究晏子神情,体会智慧、从晏子的语言
16、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我们还能从哪里看出他的智慧吗?请再读读课文,找找写晏子的句子,细细品味一下。、学生自学后交流: 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说晏子“想了想”,而是用了“看了看”?(只是看了看,就想对对策来了,说明晏子智慧超群。) 晏子严肃地回答晏子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 晏子在楚王面前说这一段话时为什么要严肃呢? 后来为什么要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呢?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 从“面不改色”中读懂了什么? 晏子不改的是什么?(超人的智慧和爱国的情怀。)三、角色朗读,课堂表演、分角色朗读三个故事。、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故事,分组讨论,组织表演,教师提醒注意
17、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的表演。、评价。板书设计 起因:楚王欲辱晏子,显楚国威风 入城时 狗洞狗国 机智聪明晏子使楚 经过:见面时 没人才下等国 反击有术 酒席上 没出息水土不同 以国家尊严为重 结果 楚王不够不尊重晏子了作业布置1、复述课文。2、读晏子春秋,感受晏子的语言艺术。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12*半截蜡烛教学时间第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时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2、通过朗读,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沉着、镇定,抓住文中
18、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等细节,并指导用课本剧形式表演出来。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关注细节描写,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沉着。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关注细节描写,感悟伯诺德夫人一家的镇定、沉着。教学方法、学法导读法,点拨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 抓字词,感知大意师: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预习得怎样?出示一组词指名读。、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回忆课文说一说这三个人物的关系,他们是干什么的?(外国人的名字很难念,用谁能把它读对,读好听来检查对课文的部分生字学习情况,以及对课文的预习情况。)读得不错,再来考考你们。、绝密、绝妙
19、、危机、厄运:这些词意你懂吗?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真正弄懂词语意思就应把它放入课文中,词语只有回归课文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有生活气息。 绝密:绝:最,极。极端的机密,不能泄露一点课文中讲的是绝密的什么?为什么是绝密的呢?(师生补充介绍: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德国,在占领波兰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法国成了德国扩张势力的第二个目标,残暴的德军对法国人民肆意进行侵略、屠杀,顽强的法国人民奋起抵抗,战争中,一切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情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安危!妇女儿童是该受保护的,但他们也不得不奋起反抗,参加革命工作。) 绝妙:极巧妙,令人意想不到。课文中讲的是绝妙的什么?绝密的情报
20、是用绝妙的主意来收藏的,伯诺德夫人想到的绝妙主意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藏在整段蜡烛中,而是半截蜡烛呢?(伯诺德夫人真是一位出色的情报员,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她所有的智慧。) 危机、厄运:文中危机指什么?会引起什么后果?(对于伯诺德夫人一家,对于情报站来说,对于整个法国人民来说,都会带来一场不堪设想的厄运。)小结过渡:传递情报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伯诺德夫人收藏绝密情报的主意再绝妙,危机也不可避免。文中出现了几次危机?二、品细节,读中悟情、面对危机,伯诺德夫人是这样做的。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发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自由读,说说你的感受,关注了哪些词,从中读懂什么?学生交流:“轻轻”“ 急
21、忙 ”“看着这两个脸色苍白”心里想些什么?万一万一(引读)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是伯诺德夫人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预示着危机再次出现了。同学们,如果我们要真正走进这一场没有销烟却又惊心动魄的斗争中,真正感受人物,必须抓住细节,这些细节就藏在课文中,藏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这些细节也许只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刚才我们就从“轻轻”这个细小随意的动作感受到伯诺德夫人的从容、镇静,面对危机,儿子杰克和女儿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自然段,细心地品味,可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也来关注字词句等细节,从中
22、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让学生体会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引领学生自己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学生自学,交流:交流:杰克语言(找借口)点出语言机智。师述:蜡烛在一寸寸燃烧,厄运在一步步逼近,每个滴答声都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在一家人的心上,此时的杰克还能找出借口,可见他是多么镇定、机智啊。 “慢慢地”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 “从容地”“默默地坐等着”,他在等什么呢?用“要是”说说他当时心里想的话,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秘密就会暴
23、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 出示“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指名读。在“可怕的东西”处停顿,为什么是可怕的?(回复到前文的万一感受情报的重要。)再读,点出“似乎”,她为什么那么敏感?此情此景,你能用几个词来表达当时危急的状况吗?空气在此时似乎凝固了,屋子里静得出奇,我似乎能听到他们的心跳声,突然,小女儿杰奎琳打破了宁静,她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注意到她是怎么说的吗?娇声说话,你会对谁娇声说话?(指名读一读。)同学们都笑了,是在这轻松的课堂上,但杰奎琳是在怎样的处境下娇声说话的呢?现在她面对的谁?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智慧,沉着,镇定)你还关注到了哪个词?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小女孩三、演
24、人物,深化认识师述: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危机过去了,但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如果我们将课文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一定很精彩,因为我们在座的都是天才般的演员,你最想用心扮演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表演课本剧之前,先让学生来说一说怎么演,这个指导细节旨在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对伯诺德夫人家中的每个人都有更深刻的印象,用鬼子的凶恶狡猾反衬母子三人的镇定、勇敢、机智、从容的写作方法的感受。)板书设计12、半截蜡烛 杰奎琳 保护 (聪明,机智)巧妙作业布置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
25、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13、打电话教学时间第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教学重点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方法、学法导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具准备1、收集打电话相声段子的录音或录像。 2、收集其他经典的相声段子。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
26、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领略相声这门艺术独特的语言魅力。(板书课题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浏览全文,想想这则相声说的是件什么事?、相声里打电话的年轻人说话的特点是什么?(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三、再读课文,深入品悟、正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说话啰唆,废话连篇,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主学习。、集体交流:这样的例子课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学生能找到并说明理由均可。)例如: 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27、是耗子呀。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乙:是够啰嗦的。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乙:废话。甲:讨论吗?不讨论。乙:人家没事。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乙:他在这报账呢! 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小结:整理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唆
28、、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唆,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说话太啰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
29、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学习表演: 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 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五、拓展阅读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板书设计打电话相声说话啰唆 通俗易懂废话连篇 风趣幽默耽误事情 语言夸张 说话要明白简练 给人启迪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2、 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想。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口语交际&
30、#183;习作三教学时间第 1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学方法、学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具准备吸烟害处知多少补充资料。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了解意义,揭示课题、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教师小结:成功的劝说能帮我
31、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板书课题)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学生表演)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爷:什么日子?颖:月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颖:联合国规定的。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颖:
32、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以理服人,列举出抽烟的害处,让爷爷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烟有害无益;以情感人,注意说话要情真意切,让爷爷感到你是真心为他好。还要注意劝说的对象和方式,乐意接受你的劝说。)、师总结:劝说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法,以大话套话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模拟角色劝爷爷:假如你是颖,你怎么来劝爷爷? 老师给大家提供吸烟害处的资料,
33、阅读了解吸烟的害处 在小组内模拟劝说,评选出最佳劝说者。 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劝说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可由老师扮演爷爷这个角色。)、了解实际,实践劝说: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说说在哪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劝说?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评议应根据劝说的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来评议。四、小结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劝说,走出课堂,我们将劝说引向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板书
34、设计 劝说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态度诚恳 注意对象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时间第 2、3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学方法、学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交流、探究、
35、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具准备学生代表发言稿。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习作指导)一、观赏中引题、上课一开始,伴随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学校大队干部竞选演说”的场景录象资料。、仔细观看录象,重点体会参加队干竞选选手的发言技巧和发言内容。、引导学生畅谈观后感。、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发言的时候很多,比如: 虚拟情境一:“六一”联欢会上,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做一个简短发言。 虚拟情境二:重阳节,少先队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请你代表少先队员讲话。 虚拟情境三:海报学校要竞选大队委,你打算竞选其中的一个职位。 虚拟情境四:班上要竞选语文组长,你打算参加竞选。 虚拟情境五:庆祝教师大会,你代表全体同
36、学发言。要发言,通常要写发言稿,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情境,展开想象,写一篇发言稿。二、分组讨论,明确内容与写法、过渡:请选择同一种情境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各组的发言稿应写什么和怎样写。、小组汇报。、教师小结:(屏幕提示习作要求以及注意要点) 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内容,都要考虑清楚,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
37、重点 语言通俗易懂: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三、学生撰写,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材感兴趣的内容动笔写作,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习作指导:1、 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2、 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3、 条理清楚:4、 语言通俗易懂作业布置写一篇发言稿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习作讲评教学时间第 4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2、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
38、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教学方法、学法引导点拨,评议相结合。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具准备学生习作。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习作讲评)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学生自由准备发言。、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重点: 发言稿的语言
39、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课堂交流: 发言稿的共同特点: 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 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3、课堂交流、评议。板书设计发言稿的共同特点观
40、点鲜明:条理清楚作业布置 写一篇发言稿。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回顾·拓展三教学时间第 1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法,交流、
41、探究、体验相结合。教具准备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交流平台)一、激情导入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读对话,交流感受、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 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例:晏子使楚中晏子三次回答都很机智例:半截蜡烛中一家三口的说话都很巧妙,特别是杰奎琳说的“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去楼上睡觉吗?”很巧妙地迷惑了德军;“我觉
42、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更是迎合了德军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的,保护了蜡烛。例:打电话中的年轻人说话不简练,太啰嗦了:如:“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例:请客一文中不得体的语言表现:“该来的怎么还不来?”意思是“来的都是不该来”,得罪了到场的客人。“不该走的又走了。”意思是“没走的是该走的”,又得罪了没走的客人。“我说的不是他们。”意思“他说的是最后没走的”,于是他就得罪了所有的人。 剧本、相声的特点:剧本:课文的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
43、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相声: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给让人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巧妙说话。、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交流平台:说话要机智巧妙、简练得体剧本、相声的特点作业布置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相声.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
44、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回顾·拓展三教学时间第 2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3、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法,交流、探究、体验相结合。教具准备学生收集好对联、谚语、歇后语、广告
45、词、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日积月累和展示台)一、日积月累、引对联: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能谈谈对对联的了解吗?、读对联: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先学生自读,再指名读,正音)、想意思:读对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交流。、悟特点: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讨论: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是一样的。数字联: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再读对联,加深认识,熟读成
46、诵、课外拓展: 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杭州西湖联)顶针联: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回文联:楼望海海望楼;水连天天连水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歇后联: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捋橹打拱作揖讨船钱 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的对联都可以)、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
47、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二、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展示方式可以:、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相声表演。、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朗诵、讲故事等。板书设计引对联读对联想意思悟特点作业布置设计广告词、提示语。余庆县城关一小集体备课教案(201320142)年 级五( )学 科语文主 备 人刘象卉使用人课 题14 再见了,亲人教学时间第 1 课时月总课时学期总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
48、、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法例析法,自读、交流、体验法。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朗读。同时文章的思想性也强,为学生提供了熏陶思想、陶冶情操的平台。但学生往往在学习此类文章时,只沉醉于故事的情节中,把握不住学习的重点难点,更谈不上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了。因此,教师的引
49、导点拨必不可少。教具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批注或调整一、揭题激发兴趣1每个同学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二、初读感知大意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3反馈、交流(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ní)、“谊()”、“耗”(hào)等生字读音,注意“噩”、 “嫂”的写法。(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三、品读感悟亲情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情亲情:(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1)句子: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植物保护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声乐与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业管理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黄金投资分析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乡村医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发布
- 烧烤网红店品牌形象授权及区域代理合作协议
- 跨境法律文书快递保险及价值保全合同附件
- 跨区域物流企业叉车操作员派遣服务合同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血型试剂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中山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自荐信范文
- 塔吊培训资料课件
- T-ZAWS 004-2024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 面神经麻痹课件
- 202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含答案)
- 【MOOC】中国税法:案例·原理·方法-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运行安全评价导则
- 砍伐树木的劳务合同范本
- 2024年食品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