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册备课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转入学校,对学校有新鲜感,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工作目标:一、学习目标语文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 80%以上数学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 80%以上二、思想目标1 当时情况本班同学思想活跃,积极要求进步,能够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多数学生能够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迟到,不早退。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能够互相协作, 互相帮助。多数同学愿意帮助别人。孩子们年龄小
2、,思想不成熟,但没有不良倾向。也有个别同学缺少对班集体的关心,没有集体荣誉感。2、奋斗目标形成团结向上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班风。三、行为习惯目标1、当时情况大部分学生有活泼好动,上课能注意听讲,个别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四、转化学困生目标1、当时情况个别学生入学基础差,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但对学习有兴趣。1、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所有同学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20 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 10 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
3、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 10 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 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通过分与合的教学, 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 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 心理的特点,
4、 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 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对新课标的理解: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要放学生所会,教学生不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 家庭背景与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体现关系的转变,
5、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新课标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考虑计算器、 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学内容:1、数学就在我身边2、分类比较3、10 以内数的认识4、位置顺序5、1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实践活动(一)7、空间与图形8、11 至 20 各数的认识9、学看钟表10、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1、统计初步知识12、实践活动(二)13、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分类与比较
6、, 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10 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 0 至 10 各数,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 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 并会有语言表达出来。 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 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 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 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
7、学习用品, 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 初步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 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观念。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 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能与他人合作, 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大小、 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激
8、发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分类与比较, 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了解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想过程的合理性。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熟练地数出 10 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 0 至 10 各数,掌握 10 以内
9、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 1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使学生能够计算。 能与他人合作, 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观察与操作、 抽象与概括,掌握 20
1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能够正确计算。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册数学教学进度计划周次内容课时1数学就在我们身边42分类比较22-3认识 10 以的内数63-410 以内数的认识位置与顺序45十一假6-10九月月考加法和减法(一)2011实践活动(一)111认识图形111-121120 各数的认识期中考试6学看钟表29 加几,几加 9313-17加法和减法(二)8、 7、 6 加几,几加 8、7、64进位加法
11、的复习与整理十一月月考3十几减 9、8、 7、 63十几减 5、4、 3、 22退位减法的复习与整理217实践活动(二)118总复习419-20( 期末考试)学科活动:周次内容效果10 周口算比赛通过活动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12 周整理我的小书能运用分类的方法, 有顺序地整理自己的书包包18 周口算比赛通过活动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高。19 周新年游艺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思维得到了训练会数学就在我身边对新课标的理解新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开展观察、操作等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
12、。数学的兴趣花,课标中提出“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问题化,课标注重了在教学中诱发大胆思维、猜想、探索,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说明,一方面引导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另一方面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经验,有效的进行问题的解决。数学的生活化。课标中另外基本特点还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活动, 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第一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初步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 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活动熟悉学校的环境, 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
13、熏陶,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学重点: 通过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难点: 通过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在看一看,算一算,数一数,比一比的教学活动中,熟悉校园环境,调动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了解学生数学水平,在活动中使学生对 120 各数有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你熟悉你的学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校园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二、观察图,说一说在我们的学校里就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我们来找一找1、观察
14、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困2、请你自己观察学校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数一数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怎么观察的?学生说一说3、你还想观察什么地方,请你自己观察,说一说学生观察说一说,数一数4、请你观察图,你还发现了什么?校园一共有 19 名同学, 2 位老师,三棵苹果树,苹果树上一共挂了14 个苹果 5、你是怎样指导的?三、课间休息四、数一数我们的教室里也藏着数学问题,谁能找到?(你真会观察)五、课外延伸数一数你家的物品六、课堂小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表扬课后反思: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感知数学在身边无处不在。 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观察主题图,能比较准确地数出事物的数量
15、,但学生观察没有规律,语言表达不完整,思维不灵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学生关于图形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了解自己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初步感知图形旋转与变换的方式和特点,感受数学是有趣的、富于变化的。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学生感受数学是有趣的,富于变化的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学生初步感知图形旋转与变换的方式和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了 - ,学生们开始参加各种活动,我们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二、观察图刚走进门的小朋友在找什么?你知道你的座位在哪吗?你的前后左右是谁?2、透过窗户小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3、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室的墙上有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摄
16、影作品吧! 我们看的作品在墙上, 现在我们把它移过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找了些什么图片。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设计的拼图, 你认识这些图形吗?看看这些小朋友都用这些图形都设计了什么?你能设计一个图形吗?学生用七巧板试着拼一拼(3)学生自己练习拼摆图形三、你还观察到教室里其他地方有什么?说一说,认一认 困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理解特别顺利, 说得很好。学生对左右理解的不好。再有就是对图的位置说的欠佳。 因此,一年级的数学应该多从实际出发, 我认为必要时可以脱离课本上的例子。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比较同类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并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知道“快与慢”、“远与近”、
17、“高与低”、“轻与重”、“多与少”、“大与小”等都是数学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重点: 了解比较同类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知道“快与慢”、“远与近”、“高与低”、“轻与重”、“多与少”、“大与小”等都是数学要研究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室外活动1 、赛跑教师说出每个人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谁跑得快?感受跑得快,用的时间相对比较短。2 、跳远学生跳远,使学生了解跳远的落点有远有近, 要知道准确地长度必须要测量。三、观察图1、了解“高与低”观察爬竿图,了解观察航模小组的活动, 了解高与低,了解对应
18、关系困2、观察植树的活动学生观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了解轻与重、大与小在都盛满水的情况下,大桶重,小桶轻3、观察气象小组的活动:告诉学生气温有高有低,风力有大有小4、观察饲养小组的活动你发现这些兔子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了解兔子的质量有轻有重小朋友们都喜欢喂养这些兔子,他们怎样做的?使学生知道萝卜与小兔子的对应关系四、课堂练习1 、说说两个人怎样比高矮,和你的同学比一比?2 、比一比你身边的事物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理解快慢、远近时特别顺利,说得很好。但在看图理解时,由于有的抽象,比如比较桶里的水谁轻谁重,学生理解的就不好。再有就是对气温的理解。
19、因此,一年级的数学应该多从实际出发,我认为必要时可以脱离课本上的例子。第4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关于“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量与计量、统计”等知识综合运用的情况,学生对“计算问题” 、“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位置与顺序”等知识掌握的情况,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难点: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到商店去看一看那里的数学问题。二、观察:1 、观察饮料区请你观察图上的饮料,哪种价钱最贵,哪种价钱最便宜?困你还发现了什么?观察饮料的摆放,你想说些什么?同样的物品应该放在一起,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2 、观察水
20、果区学生了解每千克的价钱就是单价,买的多少是数量, 付给售货员的钱数是总价。3、观察文具区使学生了解人民币的认识,位置与顺序以及计算问题提问:说说每种东西的位置,了解学生对于位置与顺序的了解?说你想买的东西在什么位置?说说前后位置说一说在购物时应该注意什么?三、练习说说你在购物时是怎么做的?四、课堂小结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认真观察一定会发现的,看谁是我们中最会观察的同学。教学反思: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把已有经验迁移到课堂。 因此,一年级的数学应该多从实际出发。分类比较教学目标:学生学会分类及进行轻重、多少、高矮、薄厚、长短等的比较通过分类与比较,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并培养初
21、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分类及三个量进行比较知识基础;上学前的生活知识教学时间: 2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有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给学生渗透分类的教学思想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分类教学过程:一、导入1 谁愿意把你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喜欢看的和你家里的或着是看到的东西介绍给大家2 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 数也数不清,但是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二、新授看例图,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学生说自己的分类练习1 出示:菠萝苹果圆珠笔橘子笔记本
22、梨西红柿2 自己试着把它们分一下类?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3 汇报: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这样分?(水果是吃的,文具是用的)1. 出示汽车图 .2. 数数共有几辆汽车困3. 把这些汽车进行分类 , 并说出依据 .4. 全班汇报 .5. 想: 为什么有这么多分法?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分类?三巩固练习1分一分( 1)说说图上画的是什幺?(2)把同类的圈在一起。2 说说可以怎样分?(性别或年龄)3 图上画了那些小写小动物?你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吗?分类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四全课总结:我们学了什幺知识?五作业:把自己的卧室进行分类摆放。六板书教学反思: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把已有经验迁
23、移到课堂。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类及进行快慢、轻重、多少、高矮、薄厚、长短等的比较。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学会简单推理,铅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难点:三个量进行比较教学过程:一、课外活动。进行高矮、多少的比较。1、比个。每组同学比个高矮,观察谁最高,谁最矮?2 、男女生人数比二、新授( 一) 、看图说说哪个轻哪个重?介绍图意生观察图后说说发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困( 二) 摆摆说说观察球拍图说说怎么想的 ?说话:()和()同样多( 三) 摆和说摆 5 只白兔 ,3 只刺猬 ,1 只小猫说说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猫和刺猬再填上几只就和小兔
24、同样多了?三 . 巩固练习14 页练一练 1、2、3、4、5 比高矮 , 比薄厚 , 比长短 , 比大小 , 比轻重 .四 . 小结 :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食物可以进行比较 , 比较什幺 ?五 . 作业 : 到家中去找物体进行比较板书 :比较例题图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较好,能结合生活实际把已有经验迁移到课堂。10 以内数的认识课标思想 : 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
25、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 0 10 各数,掌握 10 以内个数的顺序和大小, 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 通过认数和数数 , 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重点 : 认 10 以内各数 .教学难点 : 写 3、5、8、 0 以及较大数的分与合教学时间 : 9 课时第 1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能熟练的数出数量是 1、 2、3、4、5 的物体个数,会读写 1、2、3、4、5,掌握顺序和大小,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2、3、 4、 5 的
26、顺序和大小教学难点: 写法教学过程 : 一. 引入数在我们生活中常用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二. 新授出示例题图 :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幺 ?用手指告诉老师物体的数量是几.是用圆点表示 1、2、3、4、5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用 1、2、3、4、5 表示 ? 困给这些数排队 .说出这些数谁最大谁最小和差几.书写(1).观察占格位置(2). 看笔顺后书空(3).练写三 .巩固练习 9页联机看图 , 先画圆点 , 再写数10 页比较四 . 小结 : 说说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五 . 作业 : 用 1、2、3、4、5 分别说两句话板书 : 田格写 1、2、3、4、5流程图开始激趣导入课间展示引导学生
27、观察汇报初步感知实际操作数数比较大小师判断布置作业结束课后反思: 学生有了大量的生活资料, 学生对 1-5 的认识不是难点, 所以我没做过多讲解。重点对数的书写进行了教学,在写时重点指导 2、4、5 的书写,占用时间较多。 本节课在进行数形转换时有些不连贯, 没有真正体会数形结合。 用圆点表示数后应对应圆点在数轴上问学生这些数你会用数字几表示。第 2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序数的概念。教学重点 : 能明白序数和基数是不同的。教学难点 :能明白序数和基数是不同的。教学过程 : 一. 引入今天我们去看一场比赛吧。二. 新授( 一). 课件出示。赛跑图提出问题。学生看图回答。2师指导学生明白序数和基数是
28、不同的。困(二)继续出示图,方法同上。( 三) 做练习。课件出示。三、作业 .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基数和序数?教学反思: 学生对基数和序数理解得不错,能从前、后两个方向确定数的位置。但老师在处理习题时考虑的不全面, 有些习题可以渗透分与合, 在处理是忽略了。在今后备课时, 多联系教材。 提高课上处理问题的能力, 抓住有利于教学的点进行教学。第3课时教学目标 : 使学生认识、 =,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应用、 =。教学难点 : 应用教学过程 : 一. 导入你和爸爸比谁大 ?说生活中比较大小的例子二. 新授观察例图中图 1:现在可以比赛吗?2出示图 2:先给他们排好队。数一
29、数,各有多少人。板书 4>3认识“ >”,读 4 大于 3。板书 3<4困认识“ <”,读 3 小于 4。3那怎样就能比赛了?课件:红队再添一人。红队就和蓝队同样多了,都是四个人。板书: 4=4认识等于号。读 4 等于 4。用手里的小圆片摆一摆4 等于 4。4指导书写。老师范写,生观察注意什么?描红。独立写。三巩固练习 24 页1 比一比填一填注:教学生学会看懂题意(横看竖看)2比较大小,指导学生认真审题。3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先数,再比。4按顺序填数,课件出示。5()里可填几3()5()4()指导学生多动脑,填出不同的答案。6猜猜图中共几人?课件出示,说想法。四 .
30、小结 : 今天我们学了什幺知识 ?五 . 作业 : 把今天学的知识讲给家长听.板书 :4>33<44=4教学反思: 学生对数的大小掌握较好,在今后备课时,多联系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性,多出一些练习题。第 4课时教学目标 : 认数 0,会读写,让学生知道什么都没有用0 表示并且会用 0 和其他数比较大小。教学重点 : 指导书写 0。教学难点 : 0 的书写要圆滑。教学过程 : 一. 引入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到过0?二. 新授1、根据平时你对 0 的认识 , 用自己的话说说 0 表示的意思 , 举例说明也可以 .2、课件出示,指导学生认识0 表示一个都没有。3、观察尺子 , 你发现了
31、什幺 ?4、数 05、50困5、说图意 : 笼子里有几只鸟 , 用 1表示, 鸟飞走了 , 用 0 表示.1 大于 0.6、写 : 重点指导起笔 , 落笔 .要求: 写圆滑 . 匀称 . 美观.7、生练写三. 巩固练习 15 页1.看图写数2.连一连3.按顺序填数4.比一比 , 说一说四 . 小结 : 说说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幺?1、作业:把你学到的知识说给家长听。板书:田格书写 0教学反思:学生会利用知识的迁移把已有的经验带到课堂中, 能理解 0 的不同意义。由于 0 的书写是个难点,学生总是写不圆滑,需要加强练习。第 5课时设计思想:本课是学习 6、7、8 各数的认识 , 在学生已有的只是经
32、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感性材料学习 6、7、 8,在课堂中通过学生自己排队掌握数序。使学生初步感知序数与基数的不同。教学目标:认识 6、7、8 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 6、7、8 物体的个数, 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教学重点: 6、7、8 的书写教学难点: 8 的书写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请看大屏幕, (儿童乐园中玩滑梯、秋千、跳皮筋的情景。)数(2)谁看出点什么?(3)到底是不是 7 个小朋友玩滑梯,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点物数数困(4)通过看刚才的录像,谁知道今天我们要认识数几?今天我们就学习认6、7、8。板书课题2抽象出数联系生活说说哪有6、 7、 8小结: 6 个苹果、 6
33、个圆片等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 表示 )刚才我们认识了 6、7、8,你还想学习有关 6 、7、8 的什么知识?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调整教学顺序 )数的顺序这是一把放大的断尺图。 ( 黑板出示直尺图 ) 尺子图上只标出了 0 和 4,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 谁能在尺子图上帮这些数找到家? (学生到前面摆) 其它同学按尺子图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请同学读一读。(08)大家再指着你摆的卡片倒着读一读。 (8 0)小结 6、7、8 的顺序。(6 添上 1 是 7,8 在 7 的后面)比较大小比较 6 和 7 的大小。板书 6 7你是怎幺知道 67 的?(看尺子图、摆圆片. 数手指等)谁能比一比 8 和 7
34、 的大小 ?板书 8 7你知道比 7 小的数是几吗?师举7 的卡片请你在数字卡片中找一找,举给周围的人看。举出比 5 大的数。 师举 5 的卡片下面两个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每人给对方出一道题。( 3 )、6、7、8 的书写。请你举起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6、7、8。你看 6、7、8 分别像什幺( 6 像哨子、 7 像镰刀、 8 像葫芦。)书写我们写的 6、7、8 是手写体的, 8 不封口 !请打开书第 17 页,描完 6、7、8 以后,每个数写两遍。3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幺?4 练习(1)(P 5)比大小的练习:出示: 7O4 5O8 6O6 7017 和 4 比怎幺样?学生打
35、开书练习。大家齐读、订正。(2)你能用 6 根、 7 根、 8 根小棒摆出什么图形?(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数量是6、7、8?学生举例。 6、 7、8 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5)(P思考题)每个秋千 1 人玩,每个压板2 人玩。当秋千和压板都坐满人时,还有()人没玩上?请同学下课通过实践验证答案。板书:6 7 80123456786<78>7课后反思: 学生有了大量的生活资料,学生对6、7、8 的认识不是难点,所以我没做过多讲解。 重点对数的书写进行了教学,在写时重点指导8 的书写,占用时间较多。本节课在进行数形转换时有所加重,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形结合。用圆点
36、表示数后应对应圆点在数轴上问学生这些数你会用数字几表示第 6课时教学目标:认识 9、10 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9、10 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教学重点: 9、10 的读写及数序教学过程:一、引入星期天,又有一些同学来到了儿童乐园。 下面就让我们观察一下他们都在干什么。(出示图)用手指和圆点表示9、 10,抽象出 9、 10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9、10 表示课外知识介绍: 古代,人们用在地上放石头或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计数。二、新授1、出示尺子图,生观察特点:(1)、数序困(2)大小(同时出示点子图,让学生比较)( 3) 10 个一是 1 个十。先出示 10 根小棒让
37、学生数,然后说明为了更好计数,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出示捆好的小棒)就是十。2、9、10 的书写强调: 9 一笔写成; 10 占两个日字格3、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4、小结:重点指导书写三、巩固练习1 、看图先画圆点,再写数。2、看图填数。3、看图画圆。4、比一比,填一填。里可填几?机动练习6 、想一想,被树挡住的数各是多少?请你填一填。7 、按照顺序填数。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倒着数数。8 、写一写(1)大于 2 的。(2)小于 6 的。四、小结:今天你又学到了什幺?五、作业:到生活中去寻找9、10。板书:田格书写9、 10 和 10 个一是 1 个十第7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练习 3、
38、8、9 的书写,学生能够更完美的书写数字,并掌握写题技能和良好的书写习惯,完成相应的习题。教学重点: 3、8、9 的书写及有关习题。教学难点: 8 的书写教学过程:一、指导书写学生在田格中书写3、 8、 9 各一个师指导示范 8 的书写困集体订正二、处理练习册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加强练习,对前一部分的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第8课时分与合教学设计思想: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知识,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统一,从不同的两种思维思考形势记住 58 的分与合,也为学习 10 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体现学科的横向联系, 只是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运用合作的形式,利用游戏活
39、动,让学生去练习。教学目标: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 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 学生体会合与分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动手操作实践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学生会分、合较小数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一个忙, 老师这有 5 个胡萝卜, 想分给两只小白兔,可以怎样分?你们愿意帮忙吗?二、新授1、请你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困请你用你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可以与你的伙伴合作。2、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5 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5)3、如果每个人有 7 个气球,两个人怎样分?学生做游戏,分一分,说一
40、说,记一记板书:7162 53 44 35 26 15、你最喜欢数字几,你们两个人分一分?学生分一分,说一说6的分与合8的分与合三、学生游戏课后习题练习分与合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分与合5 71 4 1 62325323441435 26 16 8151724263335424415536 27 1教学反思:多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棒对6、7 的组成掌握较好。第8课时8 、9的分与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 8、 9 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 以内数的认识。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
41、识。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8、9 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 9 的分与合的规律。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图片、教科书学生用具:实物图片、教科书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说7 的分与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我们先来作一个小游戏, 老师带来了一些苹果(磁性黑板上贴了八个苹果) ,我要请一个小帮手, 把苹果拿走几个, 老师不看他拿的, 只看剩下的就能很快猜出他拿走了多少个苹果。 谁愿意上来当老师的小帮手?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老师猜得对不对。老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
42、快,谁知道其中的秘密?猜猜看。学生:老师知道一共有8 个苹果,是根据 8 的分与合推想出来的。老师:你们很聪明、猜得对,如果你们学习了8 的组成,会比老师猜得还快。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与合(2)。 板书老师: 6 的分与合有几组? 7 的呢?猜猜 8 的分与合有几组?我们来分分看看对不对。2、动手操作。个人探索:你能把这 8 个苹果图片分成两组吗 ?有几种分法 ?怎样分才能又快又不漏掉呢 ?可以边摆边说,摆完后,和同学互相说一说。小小组合作:组员交流各自的分法。全班交流:指名到实物台展示,一个人摆,一个人带着说书8 的分与合。老师板看到 8 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43、左边越来越大,右边越来越小。为什么?困移过去的。移补的思想,总数不变。现在我们来看看8 的分与合有几组?7组你们猜对了吗?你们真会动脑筋。能发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3、探索新知( 1)情境引入:妈妈买了 9 枝花,请小明插在 2 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电脑演示( 2)探究学习。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一边作,一边说( 3)汇报结果。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种,这样 9 的分与合就能只需要记住 4 个。这样简便。(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老师板书
44、9 的组成 简写。999918273645用最快的方法记忆 9 的组成。 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这样说: 9 可以分成 1 和 8,1 和 8 组成 9, 9 可以分成8和1,8 和1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他的式子?你能用这种方法记忆8 的分与合吗?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自已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三、活动游戏,巩固应用1、对口令师生对: 8 的对口令。师:我出 2。生:我出 6。师:2和 6合成 8。生:6和 2合成 8。师:8可以分成 2和 6。生:8可以分成 6和 2。同桌对: 9 的对口令(
45、按顺序,不按顺序。)2、打气球。电脑演示3、涂色把8个涂色。4、填数电脑演示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谁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板书: 8、 9 的分与合)是用什么方法学会 8、9 的分与合的?五、激励评价,猜数游戏同学们,你们真行,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很多的知识,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 8、9 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的同桌猜一猜吗,猜对了(先师生猜,再同桌猜)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课后反思:课堂中多次激励学生, 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对知识掌握较好。四位置与顺序教学目标: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进一步掌握序数的概念。学生能
46、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按一定地位置与顺序观察描述事物的习惯与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与位置观察,描述事物的习惯与应用意识。教学关键 :教是恰到好处的指导与培养。2007、9、28 星期五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活
47、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教学用具: 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今天大森林里特别热闹,因为大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究新知。1、认识上下。快看看最先到的是谁?(兔子、小鸟、松鼠)困大树爷爷说他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高兴,想考考我们,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接受挑战吗?出示问题:刚才同学们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大树爷爷提出的问题, 把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同学们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呢?2、认识前后。师:大树爷爷的生日过完了,小动物们都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快看,都有谁?小动物们也有问题要问,来看看。(出示课件)你还能提什么问题?我们刚才说的是哪两种位置关系?板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
- 护士长的科室管理
- 电气设备认识实训的心得体会模版
- 固定资产台账管理报告
- 小米手机发布会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财政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崩漏的护理查房
- 邮政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支教活动总结模版
- 一级消防员考试题及答案
- 施工员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枣庄东林农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新疆可克达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笔试真题2024
- 增材制造在虚拟现实辅助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土石回填合同协议书
- 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附答案)
- 【苏州】2025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部分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混凝土罐车运输合同协议
- 西部计划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金太阳2025届高三5月联考英语及答案
- 护理事业编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