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分根底 四 变态 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0分A、潜意识的结构 B、力必多的驱动 C、顺利地 渡过 “性心理开展的每个阶段 D、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A、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的概念应包含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B、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C、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D 、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18、以下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A、"心理动力学“特征开展受阻2、以下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那么“的内涵的是。1.0分A 、心理结构与人格类型之间具有对应关
2、系B、"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C、"人格结构“和 "行为过程“的不平衡D、"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B、可以稳定的表达一个人的“心境“C、"自我状态“与“自我理想“的协调关系D、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19、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响取决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后,压力的。 1.0分A、稳定程度B、主要特点 C、相对强度 D、本质属性3、"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1.0分A、情绪低落B、语言动作减少和缓慢C、思维中断D、思维缓慢4、躯体疾病患者伴有的病症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 医生会诊。
3、 1.0 分A、澹妄B、抑郁C、虚弱症D、夸大疾病体验5、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不包括。1.0分A、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B、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确诊的神 经症20、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是 。 1.0分A、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B、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C、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D、缺乏以到达轻度抑郁21、以下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那么"的是。 1.0 分A、"高级神经类型“的功能协调B、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6、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1.0分A
4、、以变态心理的治疗过程为对象B、以错误的认知结构为对象C、以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为对象D、以负性情绪过程为对象7、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 以下疾病中一般沒有记忆增强的是 1.0 分A、强迫症B、偏执障碍 C、噪狂发作 D、抑郁发作C、意识活动和心理动力过程的一致D、各种情绪活动和情感活动的协调、一致22、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 1.0 分A、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B、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的心理与行为C、从纯心理学和精神学的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D、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1.0 分D、严重中毒现象存在1.0分C、躯体幻觉D、幻听8、梦游属
5、于 。1.0 分A、运动障碍B、别离性障碍 C、转换性障碍 D、睡眠障碍9、神经官能症类的病症会出现在时。A、疾病迅速开展 B、康复C、疾病迁延开展10、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 1.0 分A、操作标准B、综合标准 C、开展标准 D、体验标准11、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A、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B、内脏幻觉和幻触和幻视23、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 1.0 分A、促进健康效劳和健康效劳政策的制定B、疾病防御和治疗中的心理学问题C、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D、生活方式及心理活动与疾病的关系17、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1.0 分24、 关于“
6、继发性妄想,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在某些妄想的根底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B、可以见于多种精神疾病C、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D、指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根底所产生的妄想A、反社会型人格 B、强迫型人格 C、偏执性人格D、内向型人格16、 异常心理活动得到矫正,需要经过。1.0分A、开展咨询B、心理咨询 C、健康咨询D、系统治疗28、 "心理正常 "意味著A、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C、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1.0 分B、包含精神病病症在内的心理活动D、包含心理不正常的内在的心理活动12、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1.0分13、关
7、于情绪迟钝特征性病症,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1.0分A、正常情感反响量减少B、患者的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受损C、见于焦虑症患者 D、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4、心理冲突的变形是。1.0 分A、道德性的B、现实性的C、神经症性的 D、精神病性的1 5 、良好的生物调节系统功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引起的 。1.0分A、认知功能的失调 B、躯体化的病症 C、心理冲突强度 D、人格结构 的变化25、以下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1.0分A、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B、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C、异常心理可以局部的改善D、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26、我们往往用“飞来横祸“来
8、形容。1.0 分A、破坏性压力 B、单一性压力 C、同时性叠加压力 D、继时性叠加压 力27、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这种病症属于 1.0 分A、虚构B、幻觉C、错觉D、错构29、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 1.0 分A、近记忆力丧失 B、远记忆力丧失 C、远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功能性障碍D、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30、在应对压力时,反响最敏感以及活动强度和活动频率最高的器官, 最容易 患病。这种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解择是 。1.0 分A、心身一体论 B、心身转化论 C、体制、压力论D、器官敏感论A、话语是否流畅B、语句是否通畅C、话语是否中断D、语速是否减
9、慢45、以下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 1.0分A、在6个月内痊愈B、在两周内急性起病C、以精神病性病症为主D、起病前经历相应的心理创伤 1.0 分C、可见于激情状31、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 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1.0 分A、夸大妄想B、钟情妄想 C、被害妄想 D、关系妄想32、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 以下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 的是 。 1.0 分A 、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B 、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皮层的新陈代谢上C、两者的区别在大脑组织的解剖关系上D 、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的感受性上33、关于 "注意狭窄“,下
10、述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见于智能障碍患者B、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态 D 、注意范围显著的缩小46 、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可能是。1.0 分A、思维不连贯 B、思维松驰 C、思维中断D、破裂性思维 47、关于“注 意 ,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B、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C、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属性D、意识障碍总是伴随者注意障碍48、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精神刺激,反响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 。1.0 分A、心理自控力B、心理活动耐受力C、心理康复能力 D、心理活动强度D 、神经性贪食34、
11、进食障碍不包括。 1.0 分A、神经性呕吐B、神经性庆食 C、神经性消化不良35、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 1.0 分A、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B、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C、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D 、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49、以下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必多“的看法的是。 1.0 分A、自出生起到开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开展阶段B、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 C 、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D 、是心理活动的动力50、 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1.0 分A、减少压力造成的不良反响B、使压力的强度相对降低C、能更好的抵杭压力D、使压力的强度相对
12、增加 51、“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 维,其类型不包括 。1.0 分A、病理性象征思维 B、内心被揭露感 C、关系妄想、被害妄想D、夸大妄想、自罪妄想1.0 分36、“思维贫乏 "和“思维缓慢“的一个重要鉴别点是人格相对稳定性原那么认 为37、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那么中, 。 1.0 分A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B、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C、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D、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52、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 。 1.0 分A、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B、异常心理的根本性质与特点八、八、C、个体的心理差异D、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
13、、开展的影响38、 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时,。 1.0 分A、有较强的抵杭能力 B、有较快的恢复能力C、有自如的控制能力D、53、关于 "注意减弱,下述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减弱B、多见于智力障碍群 C、多见于神经衰弱病症群D、见于意识障碍时有较持久的经受力39、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开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并作为评价指 标,被称 为 。 1.0 分A、操作标准B、体验标准 C、开展标准 D、综合标准40、关于“情绪冷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对周围事情漢不关心B、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C、对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
14、反响D、表情比拟呆板41、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1.0分54、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1.0 分A、内感性不适 B、内脏性幻觉 C、非真实感 D、被洞悉感55、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 。 1.0 分A、认知理论的核心 B、行为主义的观点C、完形主观主义疗法的核心D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56、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1.0 分A、由心理应激引起B、大脑无器质性损害C、预后一般较好D、与环境污染相关A、"现实自我“的解体和丧失C、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1.0 分C、健康常模D、内心无任何B
15、、对“自知力“概念的错误认知D、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42、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A、心理状态 B、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矛盾57、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下说法中符合“压力“的定义的是。1.0分A、压力是大气层对地球外表形成的作用力B、压力是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C、压力是物体所承受的与外表垂直的作用力D、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响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的过程43、遭受急剧、 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 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的精神 障碍 称为 。 1.0 分A、急性应激障碍 B、认知障碍 C、情感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44、病理 性错觉的特点是 。 1.0 分A、感觉功能障碍B、能够进行
16、自我校正C、不能接受现实检验D、感知综合障碍58、个体能够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 1.0分A、自卑B、自嘲C、自负 D、自信59、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 。 1.0 分A、开展标准B、统计学标准 C、操作标准 D、体验标准60、以下不属于“感知障碍的是1.0 分D 、该量表有局限性D、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A、感知综合障碍 B、感觉障碍 C、知觉障碍 D、躯体障碍61、 关于 "心境障碍“,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1.0 分A 、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B 、常伴有意志减退C、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D 、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6
17、2、 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应对的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 抑或 退 却,这一阶段是 。1.0 分A、衰竭阶段B、搏斗阶段 C、警觉阶段 D、恢复阶段63 、当面临两种不利情景,如“腹背受敌时,称为。 1.0 分A、双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64、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1.0 分A、更倾向于用唯心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B、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C、变态心理学更为独立了D 、变态心理学比精神病学更为活泼74、 从开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1.0 分A、心理状态B、心理绝对平静的过程C、健康常模D、心理相对平衡 的过程75、
18、 情绪反响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 1.0 分A、情绪倒错B、情绪冷淡 C、意志减退 D、意志增强76、 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1.0 分A、感知觉、注意力B、分析综合能力 C、计算能力、判断力 D、记忆力、理解力77、“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1.0 分A、精神运动性兴奋 B、思维奔逸 C、语词新作 D、情绪高涨78、 除了外,其他均可成为生物性压力源。1.0 分A、躯体创伤B、饥饿C、歪曲的认知结构D、噪音79、个体表现出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促 进新陈代谢的状态时,表 明该个体处于适应压力的 。 1.0 分A、衰竭阶段B
19、、搏斗阶段C、恢复阶段D、警觉阶段1.0 分65、 关于社会再适宜量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得分低的个体易患感冒、心脏病、骨质疏松等B 、该量表中,负面生活事件遭遇者易患障碍C、该量表针对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80、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1.0 分A、被害妄想和牵连性妄想B、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C、嫉妒妄想和被钟情妄想D、疑病妄想和自罪妄想66、 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 起病。 1.0 分A、2个月到3个月B、1个月内C、不超过1年D、超过6个月67、紧张性木僵症候群,。 1.0 分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局部,其临床病症不包 括、多项选择题:81 、心理异常包括 。1
20、.0 分A、诊断的神经症B、-般心理问题C、各种人格障碍D、严重心理问题A、绒默、模仿动作和言语B、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态等D、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C、意向倒错、作82、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 。1.0 分A、自知力受到破坏B、精神活动不协调C、意识障碍D、智能低下压 力理论68、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1.0 分A、心身特化理论 B、器官敏感论 C、心身一体理论 D、体质A、思维呜响 B、功能性幻觉 C、心因性幻觉 D、假性幻觉84、压力源的性质包括 。1.0 分A、灾难性的B、叠加性的C、生物性的D、社会性的69、关于滞后型临床病症,以下说法中不
21、正确的选项是。1.0 分A、压力初次经由认知系统处理时,形成意义模糊的观念并积存起来B、原先模糊的观念在事件中被明朗化C、明朗化的观念对个体再次发生作用而形成临床病症D、当类似的事件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复原为其原来的意义85、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1.0 分A、变态心理学渐渐融入精神病学B、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C、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D 、 变 态心理只能使用神经科学进行解择70、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1.0 分A、通过动物实现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B、以一种动物为实验对象,并与其
22、他动物的实现结果相比拟C、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与思维的关系D、通过人的行为功能实验,推论动物的心理现象83、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 。1.0 分86、躯体疾病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 。1.0 分 A、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B 、精神偏离正常状态C、时间感觉发生变化D、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71 、 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 以下表达中不属于 “标准 化区分“法的内容的是 。1.0 分A、内省经验标准 B、医学标准 C、社会适应标准 D、伦理学标准72、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叫。1.0分A、周期节律性B、环境适应能
23、力 C、受暗示性D、社会交往能力73、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1.0分A 、始于公元前 800 年B、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C、是东方科学开展的产物87、关于思维呜响,正确的说法包括 。1.0 分A、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妄想B、能听到自然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内容C、认为别人能知道自己沒有表达的思想D、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88、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包括 。1.0 分A、痛苦情绪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的影响B、痛苦情绪产生以后,持续半年以上C、痛苦情绪的反响对象己经被泛化D、痛苦由比拟强烈的现实刺激引起1. C P291 ; 2.D P295 ; 3.C P
24、314 ; 4.A P334 ; 5.D P323 ;C 习惯性的夸大潜在P318 ; 9.CP334 ; 10.AP317 ; 13.C P309 ; 14.CP289 ; 17.D P322 ; 18.DP314 ; 21.B P295 ; 22.AP303 25.A P289 ; 26.AP322 ; 29.D P304 ; 30.DP291 ; 33.B P304 ; 34.CP299 ; 37.B P295 ; 38.D89、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1.0分A 、是东方科学开展的产物B 、明确提出了 " 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科学判断C、与古希
25、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D 、始于公元前 400 年90、认知系统对压力的控制作用是 。1.0 分A、当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增强B、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的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C、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的控制和调节压力D、当不可控压力出现时,个体感受的压力常常减弱91、评估心理健康的十个标准包括 。1.0 分A、心理自控的能力 B、心理活动的强度C心理冲突的类型 D、环境适应的能力92、焦虑性人格障碍的特点是 。 1.0 分A、一贯猜疑、偏执B、对他人的意见过分敏感危险D、总是感到不安93、在压力作用后, 出现滞后型临床病症, 是由于潜在的模糊观念 。 1.0
26、分A、再次发生效用并表现在临床相上B 、因被赋于新意义而明朗化C、因类似情景出现而被复原D 、再次发生效用并重新隐藏了起来9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病症是。1.0 分A、失眠B、闯入性回忆C、过度警觉D、情绪迟钝95、适应障碍是指 出现的反响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 社会功 能受损。 1.0 分A、受到过多关心B、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C在易感个性的根底上D 、由于精神障碍6.C P289 ; 7.A P304 ;8.D P319 ; 11.A P297 ; 12.D P330 ; 15.B P343 ; 16.D P292 ; 19.C P341 ; 20.A P291
27、 ; 23.C P332 ; 24.C P339 ; 27.A P305 ;28.A P341 ; 31.D P302 ; 32.A P318 ; 35.A P322 ; 36.D P320 ; 39. P319 ; 40.B P309 ; 41.D P294 ; 42.AP322 ; 43.A P316 ; 44.C P296 ; 45.A P313 ;46.D P299 ; 47.A P304 ; 48.D P319 ; 49.D P291 ; 50.D P342 ;51. A P302-303 ; 52.A P290 ; 53. P304 ; 54.B P297 ; 55.D P291 ; 56.D P305 ; 57.D P335 ; 58.D P321 ; 59.BP319 ;60. D P296 ; 61.B P313-314 ; 62.B P3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虎谈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发展经过
- 物流管理成本与效益管理分析
- 家庭教育手机管理
- 双口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模版
- 脑干梗塞的临床护理
- 新零售店面接待流程标准化课件
- 幼儿园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养老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盐城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QBT 2262-1996 皮革工业术语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心理干预各论家庭治疗
- 《输变电工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管理
- 2024氢气长管拖车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 《大学生创业基础系列课程》课件-第14-4课-创业营销理论-1学时
- 垃圾中转站安全培训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短信接口解决方案
- 转思想转作风自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