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试题占115分,卷面整洁与做题规范占5分。命题人:巩桂芬 单位:临沂第二十七中学评卷人得分O、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 A、环谒(y。澎湃(pg)B、骊歌(l i ) 庖(l8)弱C、颦蹙(pm c u ) 蓦(m。)然D> 羁绊(j 1 pm)彷徨(p mg) )(2 分)亘古(g eng) 哺育(bd) 冗(r eng)杂 嫉(j i )妒拈轻怕重(ni cn)叱咤(chi ch a)风云 忧心忡忡 (ch E g ) 锲而不舍(qi 6 )题号二四卷面总分得分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

2、字,请用横线标出并依次改正在题后方框内。(2分)ABCDA、来势汹汹直截了当毛骨耸然语无伦次B、九曲连环可歌可泣锋芒必露家喻户晓C、妇孺皆之鲜为人知潜心惯注迥乎不同H杂乱无章一拍即和寻欢作乐义愤填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技是一篇笔记小说,文章主要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一位技艺人的高超技艺。B.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继续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手法, 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C.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 的革命精神。D.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描绘了五个英国探险英

3、雄,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为事业献身 的精神。 4.下列的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散文一朝花夕拾一鲁迅一文学家B.木兰诗一乐府诗集一郭茂倩一宋朝C.童年一小说一高尔基一前苏联D.荒岛余生一一迪福一一格列佛游记一一英国 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日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C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透风的“耳聋”之中。D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6.古诗文积累填空(6分)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

4、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 静:。”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用“敲棋”这一动作含而不露地表达出作者寂寞无聊心情的句子是“ ,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 畔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 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 我们也被赵翼:“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殷切期盼所激励;我们也在“,青山独归远”的美丽画卷中目睹了一抹斜

5、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在春潮急雨当中体会到 “春潮带雨晚来急, 的恬淡与静谧。 7.名著阅读。(3分)班级举行“我愿与 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 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备选人物:阿廖沙沙僧 诸葛亮 星期五 王熙凤我愿与 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评卷人得分、文言文阅读 (14分)是:(30字以上)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甲夸父与日逐日,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6、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乙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8.在原文补全空缺的句子。(1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夸父与日逐走() (4分)河、渭不足,北 饮大泽(怒而触不周之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10.翻译下列句子。(4分)未至,道渴而死。天柱折,地维绝。 11.甲文反映了远古劳动人民怎样的愿望? (2分) 12.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3分)评卷人得分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阅读安塞腰鼓片段,完成 12-15题。(13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噬溜溜的南风吹

7、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一一安塞腰鼓!13、文中有很多的叠词,如“茂腾腾”、“噬溜溜”等,增添了文章的气势与韵味。请你仿写几个:(2分) 14、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用文中的词来说,安塞腰鼓是的,的,的(3分)

8、15、想一想,为什么作者把安塞腰鼓敲响以前,把气氛写得那么肃静?(3分) 16、比较一下: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B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想一想,文章为什么选用A而不选用B这种句式来写? ( 3分)17 、标点符号也有作用和感情哦,读一读,想一想:文中“但是:看!”一句中冒号有什么作一句中冒号有什么作用?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 分)(二)阅读 母亲的贺卡 ,完成后面各小题。( 16 分)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当年,他刚刚 20 岁,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滨城市做生意,没想到生意赔了,血本无归不说,还债台高筑,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快到春节了,他想

9、了又想,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说,如果他春节不回家,可能就永远不会回家了,请老人珍重,忘掉他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他那远在北方偏僻农村的母亲收到他这封沮丧又绝望的信,悲伤得哭了很久。这个世界上,她最牵挂的,就是这唯一的儿子,他是她的魂啊。母亲从抽屉里找到一张已经有些泛黄的贺卡,让邻家孩子代笔,在贺卡上写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妈也不想再活了。母亲拄着拐杖赶到几十里外的镇上,把那张贺卡丢进了邮筒。那天的雪真大啊! 一路上,母亲摔倒了好几次,纷纷扬扬的大雪,几乎把母亲裹成一个笨笨的雪人了。天快黑的时候,小邮电所的一个女营业员首先看到了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她将已举到废纸篓旁的手缩了回来,对老所长说: “

10、您看,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 ”头发花白的老所长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那张泛黄的贺卡,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说: “这张贺卡就是没贴邮票,我们也要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 点多,老所长骑上车趔趔趄趄地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皑皑,路上积雪很厚,这样的行程太危险。但老所长看着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就仿佛看见了两条站在悬崖边上的生命!绝望的孩子,还有抱着仅仅一丝希望的老母亲老所长的眼眶湿了,他顾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隐隐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紧紧地掖在贴胸的口袋里。天黑的时候,老所长终于赶到了县城。分发室的人很惊讶,说: “这么大的雪你还跑来干什么,不想要

11、你那半拉子老命了 ? ”老所长笑笑,顾不上喝一口热茶暖暖身子,就从贴胸的口袋里掏出那张贺卡说: “这贺卡忘贴邮票了,但它拴着两条人命呢 ! ”分发室的人一一接过那张还有老所长体温的贺卡传递着看了说:“寄,马上就寄,这张贺卡一点都不能耽误!”他们“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鲜红的邮戳,想想,又在那张贺卡的空白边缘上郑重地写下了一行黑体小字儿:这是一张很重要的贺卡, 望能迅速投递!落款是:礼城县邮局全体同仁。夜里10点多,邮车破例摇摇晃晃地冒着鹅毛大雪上路了。次日8点,那张贸卡被准时送到了远去的火车上,开始了它新一程传递4天之后的深夜,蜗居旅店的他收到母亲这张没贴邮票的贺卡。他看着贺卡上母亲的留言和边缘空

12、白处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声哭了。其他旅客纷纷披衣围了过来。大家默默地传递着看了那张泛黄的、没有贴邮票的贺卡,默默地掏出钱放到他的面前说:“回家去吧!你妈在家等着你呢! ”那一堆钱有10块的,有5块的,有1块的,还有角票和许多硬币,他知道,住到这地方的人 都是些经济不太宽裕的人。怀揣着那张贺卡, 他终于踏上了北归的列车。如今,年过40的他,已是北方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了,他和善,乐于助人。他的办公桌上,总放着那张泛黄的用玻璃镶嵌起来的贺卡,没事的时候, 他常常默默凝视着那张母亲的贺卡,那张没有邮票的贺卡,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泪水。为母亲,更 为那些直到现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们,也许,是为了生

13、命之间那些闪烁着爱的光芒的心灵吧! 18.本文依次叙写 一写贺卡一 等情节。(2分) 19.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一双本来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他的眼里常常会涌满 泪水。 20.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分)? (4 分) 21.为什么一张没有贴邮票的贺卡却按时送到了 “他”的手中 2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母亲的贺卡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传递一张没贴邮票的贺卡的故事。B.本文既刻画老所长这一个体形象,又描写了县邮局一工作人员和其他旅客等群体形象。C.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朴实而令人感动。D.本文着重表现了母亲的谆谆教诲对儿子一生的深远影响。评卷人得分四、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