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丰二中于都实验中学瑞金二中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150分,分第卷和第II卷,150分钟完成。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将答题卡密封栏内项目填写清楚。3.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主观题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在答题区域内作答。第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肖像(xiào) 踟蹰(chí) 杯杓(sháo) 自怨自艾(yì)B氾南(fàn) 戮没(lù) 菲薄(fi) 冰屑悉索(xio)C漫溯(shu
2、42;) 激亢(kàng) 戊戌(x) 切齿拊心(f)D目眦(z) 解剖(pu) 双桅船(wéi) 叱咤风云(zhà)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续乐”的匾。B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蹋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C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D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竞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 这样的礼物呢?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 ,
3、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A接收 寥落 寥寥 反应B接受 寥落 寥寥 反映C接受 寥寥 寥落 反应D接收 寥寥 寥落 反映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还是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听了都十分恐怖,以此得出“抗生素毁掉一代人”的结论,绝非骇人听闻。B学习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发扬百折不回的精神才能学好。C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
4、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D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的墓碑前吟咏诗文,长歌当哭。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B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D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
5、行动。6、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慧,是家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抗婚,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家)B王熙凤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她虽精明干练,但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后因心劳力拙而死去。(红楼梦)C老将黄忠用计策夺取天荡山,斩杀夏侯渊后,又去劫夺曹操的粮草,被张颌、徐晃围住,赵云前去接应,杀出重围,救出黄忠。刘备听说后,高兴地对孔明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三国演义)D爱斯梅
6、拉达被执行绞刑后,加西莫多也失踪了。后来人们在墓窖里发现了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紧紧连在一起的尸骨。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为了尘土。(巴黎圣母院)二、(9分,每小题3分)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也都是有多巴胺方面的生理根源的。看到了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必然产生这样的追问:通过技术手段寻求
7、人的精神幸福的前景如何?既然多巴胺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在技术上能够人工合成多巴胺,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从而也增强了人的幸福感。在目前人们的物质财富急剧增长而幸福感如此匮乏的年代,如果技术能为我们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无疑是发挥了最重要的人文功能。传统的精神幸福是靠人文手段解决的,即使在物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如果具有丰厚的人文追求,人也是可以获得幸福感的,所以印度人才能拥有和新加坡人相同的幸福指数。这表明,至少在目前,人文手段的作用依然是很大的。问题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增大,这种技术在将来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手段是否
8、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种幸福感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幸福感可恰当地被称为“人工幸福”,因此多少带有“虚拟幸福”的性质,甚至与“虚假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它是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幸福?二是这种幸福感的内容问题。由技术手段造成的幸福感似乎是无对象无原因的幸福感。与在人文手段中,由有人文内容的对象激发了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了一种愉快的感觉不同,它是仅有多巴胺而无内容所导致的高兴。这种无原因、无对象的喜乐是否还属于精神正常的范畴?三是这种幸福感的持久性问题。因为较多的多巴胺从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不平静,而不平静就是一种消耗,就是付出生理和心理代价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一种原则上不可能持久的幸福感。四是这种幸福感
9、的负面作用问题。首先,采用技术来解决心情好不好的问题,很可能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这类似于药物依赖和成瘾,这就是吸毒成瘾和上网成瘾的机理。其次,我们在多巴胺的控制下,无论面对什么境况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无视现实的阴暗面或忘掉人世间的罪恶而保持幸福感是否就成了阿式的精神麻木?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所以说,无论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在造就幸福感时多么有效,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取代以创造精神内容为目的的人文手段的作用。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摘自社会学家茶座总第16期)7、下
10、列对“多巴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多巴胺是一种控制人情绪(尤其是幸福、快乐的情绪)的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一种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植入人脑内就能解决人们精神或情绪问题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一种可人工合成,很可能使人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的化学物质。8、下列表述不属于“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的一项是( ).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人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从生理根源方面来说,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都是与多巴胺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在多巴胺的控制下,人们总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
11、不再有不满和愤怒。.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造就幸福感是有效的,但它不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9、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文章探讨了运用技术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及这种技术是否会带来新问题等内容。.作者在对技术手段和人文手段的比较中,提倡要合理追求一种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手段和技术手段都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但两种手段所引起幸福感的具体内容却是不相同的。.采用技术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尽管有负面作用,但也不必担心多巴胺就此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题。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
12、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成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被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早,擢知信州。震奏减拥运米,蠲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栗,使坊吏主给之。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州有民庸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擢浙西提刑。赵氏有守阡僧甚暴横,震遣吏捕治,似道以书营救
13、,震不省,卒按以法。似道怒,使待御史陈坚劾去之。成淳十年,起震知饶州。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归附,大兵略饶。饶兵止千八百人,震发州民城守,昧爽出治兵,至夜中始寐。上书求援,不报。大兵使人入饶取降款,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饶寓士皆从之。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曰:“我忍偷生负国邪?”城中少年感震言,杀使者。民有李希圣者谋出降,械置狱中。明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书官资揭于城。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舍。亟出犹可免。”震骂曰:“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
14、?”左右不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节选自宋史·唐震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坊置一吏,籍其户 籍:登记 B州有民庸童牧牛 庸:雇用 C民不胜掠,自诬服 掠:掠夺D道同风震降 风:劝说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权贵以牒荐之者 使工以药淬之 B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童逸而牧舍火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 燕王拜送于庭1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
15、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A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B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 C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D子曰/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
16、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第卷(114分)四、(28分)13、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4分)译文:_ _(2)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4分)译文: (3)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用的十分传神,请分析。(4分)答: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
17、么样的感情?(4分)答: 15、诗文默写(8分)(任选4题)高考网(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2)在雨的哀曲里, ,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雨巷)(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再别康桥)(4)又前而为歌曰:“ , !”(荆轲刺秦王)(5)惨象, ;流言, 。(记念刘
18、和珍君)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内在生命的伟大周国平 小时候,也许我也曾经像那些顽童一样,尾随一个盲人,一个瘸子,一个驼背,一个聋哑人,在他们的背后指指戳戳,嘲笑,起哄,甚至朝他们身上扔石子。如是我那样做过,现在我忏悔,请求他们的原谅。 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多么无知,竟然以为残疾人和我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在他们面前,我常常怀有一种愚蠢的优越感,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现在,我当然知道,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残疾,这厄运没有落到我的头上,只是侥幸罢了。遗传,胚胎期的小小意外,人生任何年龄都可能突发的病变,车祸,地震,不可预测的飞来横祸,
19、种种造成了残疾的似乎偶然的灾难原是必然会发生的,无人能保证自己一定不被选中。被选中诚然是不幸,但是,暂时或者,直到生命终结,那其实也是暂时未被选中,又有什么可优越的?那个病灶长在他的眼睛里,不是长在我的眼睛里,他失明了,我仍能看见。那场地震发生在他的城市,不是发生在我的城市,他失去了双腿,我仍四肢齐全我要为此感到骄傲吗?我多么浅薄啊!上帝掷骰子,我们都是芸芸众生,都同样地无助。阅历和思考使我懂得了谦卑。懂得了天下一切残疾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造化的恶作剧中,他们是我的替身,他们就是我,他们在替我受苦,他们受苦就是我受苦。我继续问自己:现在我不瞎不聋,肢体完整,就证明我不是残疾了吗?我双眼深度近
20、视,摘了眼镜寸步难行,不敢独自上街。在运动场上,我跑不快,跳不高,看着那些矫健的身姿,心中只能羡慕。置身于一帮能歌善舞的朋友中,我为我的身体的笨拙和歌喉的喑哑而自卑。在所有这些时候,我岂不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吗?事实上,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从出生那一天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就已经注定要走向衰老,会不断地受到损坏。由于环境的限制和生活方式的片面,我们的许多身体机能没有得到开发,其中有一些很可能已经萎缩。严格地说,世上没有绝对健全的人。有形的残缺仅是残疾的一种,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人皆患着无形的残疾,只是许多人对此已经适应和麻木了而已。我不得不承认,如果人的生命仅是肉体,则生命本身就有着
21、根本的缺陷,它注定会在岁月的风雨中逐渐地或突然地缺损,使它的主人成为明显或不明显的残疾人。那么,生命抵御和战胜残疾的希望究竟何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系列高贵的残疾人形象。在西方有又瞎又聋又瘫的永恒的少女海伦·凯勒。在中国,有受了腐刑仍写下史家“千古绝唱”的司马迁,有受了膑刑却仍然叱咤疆场指挥若定的孙子,以及今天坐着轮椅在文字之境中自由驰骋的史铁生。他们的肉体诚然缺损了,但他们的生命因此也缺损了吗?当然不,与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相比,他们拥有的是多么完整而健康的生命。诗人里尔克常常歌咏盲人。在他的笔下,盲人能穿越纯粹的空间,能听见从头发上流过的时间和在脆玻璃上玎玲作响的寂静。在热闹的世界
22、上,盲人是安静的,而他的感觉是敏锐的,能以小小的波动把世界捉住。最后,面对死亡,盲人有权宣告:“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是的,我也相信,盲人失去的只是肉体的眼睛,心灵的眼睛一定更加明亮,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事物,生活在一个更本质的世界里。感官是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户,同时也是一种遮蔽,会使人看不见那个更高的世界。貌似健全的躯体往往充满虚假的自信,踌躇满志地要在外部世界里闯荡,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最大满足。相反,身体的残疾虽然是限制,同时也是一种敞开。看不见有形的事物了,却可能因此看见了无形的事物。不能在人的国度里行走了,却可能因此行走在神的国度里。残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人比较容易
23、觉悟到外在生命的不可靠,从而更加关注内在生命,致力于灵魂的锻炼和精神的创造。由此可见,生命与肉体显然不是一回事,肉体只是一个躯壳,它的确是脆弱的,很容易破损。但是,寄寓在这个躯壳之中,又超越于这个躯壳,我们更有一个不易破损的内在生命,这个内在生命的通俗名称叫做精神或者灵魂。灵魂是一个单纯的整体,外部的机械力量能够让人的肢体断裂,但不能切割下哪怕一小块人的灵魂;自然界的病菌能够损坏人的器官,但没有任何路径可以侵蚀人的灵魂。正因为如此,一个人无论躯体怎样残缺,仍可使自己的内在生命保持完好无损。原来,上帝只在一个不太重要的领域里掷骰子,在现象世界播弄芸芸众生的命运。在本体世界,上帝是公平的,人人都被
24、赋予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灵魂,一个永远不会残缺的内在生命。同样,在现象世界,我们的肉体受千百种外部因素的支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人。可是,在本体世界,我们是自己内在生命的主人,不管外在遭遇如何,都能够以尊严的方式活着。16、解释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6分) (1)即使我不曾那样做过,现在我仍要忏悔。 答:“忏悔”: (2)感官是通往这个世界的门户,同时也是一种遮蔽。 答:“遮蔽”: (3)身体的残疾虽然是限制,同时也是一种敞开。 答:“敞开”: 17、请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第段对于全文的作用,并作简要分析。(5分)答: 18、作者认为,如果身为健全人就鄙视残疾人,是非常愚蠢与浅薄的。请
25、结合全文,说明作者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6分)答: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在第(1)段里,作者在回忆儿时往事时,连续使用了“也许”“如果”一类表示不确定的词语,这是因为时间久远,他实在无法把所有的细节都记清楚。 B第(10)段中的引语“那把眼睛如花朵般摘下的死亡,将无法企及我的双眸”使用了非常生动而别致的比喻来赞扬盲人敏锐的感觉和顽强的精神创造力。C文章中两次提及的“上帝掷骰子”,实际上指的就是生活中的偶然性。作者认为,这种偶然性会改变人现实的生存状况,却未必能改变人的内在生命。D作者在第(12)段文章中说及的“人的国度”,也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
26、,亦即(14)段中所说的“本体世界”。E这篇文章立足于平凡的现实生活,又对生活现象作了深刻的透视与反思。文章情理交融,既能给人深深的启迪,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六、(15分)20、读漫画一对小花狗。小花狗在哈哈镜中看到了什么?各自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心理活动。要求:准确描述画面内容;突出神态和心理描写;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时候觉得,今年和去年没什么区别,这个星期和上个星期没什么区别,今天和昨天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你蓦然回首,遥望远处,会发现岁月的痕迹是无声的,在不知不觉间,深深地,浅浅地,浓浓的,淡淡的,就这么刻在了你的脸上、身上
27、、心上。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岁月留痕”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写记叙文,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7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三校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2011-11)1、答案A(Bfàn-fán xio-xiè Cshuò-sùDz-zì)2、答案C(A续-叙B蹋-塌D竞-竟)3、答案B(“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4、答案B (B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使用正确。A 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
28、怕,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应用“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C不绝如缕: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D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而在该句中,并不是表达悲愤之情,而是悲痛之情。所以长歌当哭在该句中不恰当。)5、答案D(A成份赘余,删去“的实验” B“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C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6、答案A(觉慧并没有公开抗婚)7、答案C(C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夸大了多巴胺的作用。原文说“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
29、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似乎”不等于“就能”;此外,文章结尾“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一句也表明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D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它是从其“负面作用”的角度来理解的,当然也是正确的。)8、答案D(A、B和C三项都是围绕“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来论述的。D项是说用技术手段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时的局限性,而不是论述“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9、答案D(第3节中说“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表明了作者对采用技术产生幸福感而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疑问,而非肯定或否定。所以D项不正确。A项和B项是对
30、原文主旨的不同角度的概括,B项的对应语句是:“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C项的对应语句是第3节中 “二是”后的相关句子)10、答案C(掠:拷打)11、答案C(C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其余三组意义和用法相同:A以:用。介词。B为:替,给。介词。D于:在,介词。)12、答案D(译:孔子说:我对有的事有耻辱感,我对有的事有卑鄙感,我对有的事有危险感。年幼时不能努力学习,老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给别人,我以为这是耻辱。离开自己的故乡,侍奉君主而显贵了,突然碰到过去的朋友,竟然没有怀旧的话,我以为这是卑鄙的。和小人混在一起,我以
31、为这是危险的。)13、(1)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得分点:被动句;为;活;无算。)(4分) (2)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此得以纠正。(得分点:诘;对;狱;直。)(4分)(3)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 得分点:系;从;面目;疑问句式。) (4分)14、(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1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1分)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
32、意。(1分)(共4分)(2)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2分)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2分)15、(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2)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3)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4)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一句1分,错一字该句不给分,书写潦草该句不给分, 5题全做按前4题给分,共8分)16、(6分)(1)因儿时可能玩过捉弄残疾人的恶作剧(1分)以及曾长时间地怀有对
33、残疾人的愚蠢的优越感而后悔。(1分)(2)身体貌似健全的人往往充满虚假的自信,(1分)并愚蠢地寻求欲望和野心的满足。(1分)(3)身体的残疾往往使人对生命的感觉更加敏锐,(1分)使他心灵的眼睛更加明亮。(1分)17、(5分)答:第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1分)一方面,它紧承上文,收束关于人的肉体生命的健全与残损的议论;(2分)另一方面,它通过设问,引出下文关于人的内在生命的讨论(或:引出下文关于“高贵的残疾人形象”的描述与议论),从而揭示并深化文章的主题。(2分)18、(6分)作者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有:(1)每个人都可能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变成残疾人,残疾人是在代替健全人受苦,他们都是我们的
34、兄弟姐妹。(2)残疾与健全的界限是十分相对的,人人皆患有无形的残疾,都时时面临衰老与残损的威胁。(3)许多高贵的残疾人内在生命更加强健,比许多肉体没有缺损的人拥有更加完整而健康的生命。(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19、(4分)A、D (A项,作者连续使用“也许”“如果”等词语,不是因为时间久远无法记清楚细节,而是为了与下文相互呼应,给下文留出行文的余地。D 项,与“人的国度”相对应的应是“现象世界”而非“本体世界”。)20、不能准确有序描述画面内容的,减5分;未能突出神态和心理描写的,一项减3分;少一种修辞手法,减3分;每少10字,减1分。21、参照2012年江西省高考作文评分要求评分。参考译文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年轻时生活在乡里,为人耿直,不随便同人结交,有人指出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重点名校202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古建筑修复工程质量整改与监管服务合同
- 先进智能教育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定制开发与实施合同
- 高效共有产权房代持变更及风险控制合同
- 济南邮政面试真题及答案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课件
- 《理论与实践》课件
- 《催化剂加速反应》课件
- 《探究创作研究生课程》课件
- 《制片技术教程》课件
- 《新闻评论》课件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 《齿轮介绍》课件
- 民营医院分析报告
- 知心慧学提分宝-数学
- 吉祥航空飞行报告
-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变电站值班员(第二版)》高级工题库(全)
- 《曼陀罗绘画疗愈-初三减压》PPT
- 彩钢板屋面监理细则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城市设计原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