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二(无答案) 试题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二(无答案) 试题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二(无答案) 试题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二(无答案) 试题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二(无答案) 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专题二 (七)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注释】楮(ch)币:纸币。 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

2、的规定。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B.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D.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辍( ) 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4.张养浩为什么要免除对曾经的盗贼的一些处罚规定?请用原文回答。(2分)5.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具有哪些可贵品质。(2分)(八)刺客列传(节选)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

3、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注释】败北:战败。遂邑:今山东宁阳县。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坏:倒塌。北面:面朝北。就:趋向,回到。快:快意。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A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B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C曹沫三战/所

4、亡地尽复/于鲁 D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犹( ) 倍(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4管仲是如何劝说齐恒公的?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5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九)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徙襄州、洪州。

5、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注释】建昌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冠:古代男子行成年礼。常平:官仓名。谕告:上级给下级的通告或命令。讽:劝说安南:地名。他吏暴诛亟敛:其他地方官员借此机会横征暴敛。区处猝集: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分)视 常 平 价 稍 增 以 予 民A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B. 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C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D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2解释文中加

6、点词的意思。(2分) 奇( ) 去( ) 3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分)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曾巩为官后为百姓做的实事。(写出两件即可)(分)5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曾巩是个怎样的人? (2分)(十)苏子美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注释

7、】妇翁:岳父;率(l):标准;子弟:家中的晚辈;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始臣起下邳(p),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在于留县的经历。上,指刘邦。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此天以臣授陛下 A.此/天以臣授陛下 B.此天/以臣授陛下 C.此天以臣/授陛下 D.此天以臣授/陛下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好( ) 遂( )3.翻译下面句子。(分)     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4.说说“下酒物”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分)5.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个怎样的人。(分) (十一)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开幼颖异,

8、有胆勇。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十三,亟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徙全州。全西溪洞有粟氏,聚族五百余人,常钞劫民口粮畜,开为作衣带巾帽,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使入,谕之曰:"尔能归我,即有厚赏,给田为屋处之;不然,发兵深入,灭尔类矣。"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开厚其犒赐,吏民争以鼓吹饮之。居数日遣还,如期携老幼悉至。开即赋其居业,作时鉴一篇,刻石戒之。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赐开钱三十万。 (选自宋史)【注释】裁:同"才"。亟:立刻。钞劫:抢劫。辈:人。谕:告诉,使之明白。争以鼓吹饮之:意为热情欢迎款待他们。戒

9、:告诫。上佐:官名。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A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B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C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D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逾( ) 如(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4. 为了让全西溪洞粟氏遵纪守法,柳开采取了怎样的策略?(2分)5.文中写少年柳开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少年柳开怎样的形象?(2分) (十二)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

10、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注释】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崛奥:深奥奇崛。荜(bì)门:即柴门。指用树编扎的简陋的门。黾(mn)勉:勉励;尽力。寄傲:寄托傲世之志。克肖:酷似。尤:诧异。季:此指东汉末年。复社:明末文社。植党:结合党羽。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A.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B.其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