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年级: 姓名: 得分:(本卷共四大题 满分100分 120分钟完成)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guì)舀水(y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憧憬(chng)蹿一蹿(cun) C纳粹(suì)拂晓( 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晨曦 血腥 闪烁 眼花嘹乱 B荒谬 憧憬 珐琅 臭名昭著 C杀戮 箱箧 揣摩 响彻云宵 D纳粹 鞠恭 铁锈

2、精疲力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由于实木地板美观自然,加之年轮纹的变化记述了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信息,因而受到人们喜爱。 B据说教练是在意大利球迷的强烈呼声中才决定启用这位新星的。 C当前情况下,中国经济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向内需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变已是燃眉之急。 D优秀的作家总是能够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心灵刻画得惟妙惟肖。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 。 泻进山脚下的洼地 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汇成一泓清莹的静湖 跌落岩缝汇聚成“丁冬”作响的山泉 A B C D5下列句子中

3、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在黑色的秋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秋虫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抑或是将生命的全部价值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绝响里? C溪中随处可见好看的石头,有的像一头大象蜗居其中,无声无息;有的像一头睡狮静卧水面,温顺而惬意;还有的如同一块宝玉,温润光滑。 D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几千年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它深刻的影响。6、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新闻的结构具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标题、

4、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B、雨果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C、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时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这种文字一般押韵。 D、阿长与<山海经>散文现代鲁迅朝花夕拾7、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曲。6、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

5、则新闻标题。(2分)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标题:_7、 填空,使之形成排比句式。(3分)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_,_,_,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二、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8-11题(13分)第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拽,也不那么直僵僵地。他面如死

6、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霜,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缀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

7、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以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杰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8、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17、文段中反复写老王“直僵僵”的,又说他“面如死灰”,像“僵尸”“骷髅”,这样写表明老王_,暗示了他_。(2分)9、文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

8、:“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3分)10、文段中说“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我”具有怎样的思想和品格?(3分)11、如果遇到老王这样又善又苦的人,你该怎样去做?谈谈你的真实想法。(3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2-16题(15分)父  亲我父亲是邮电局里一个普通的职员,干了将近半辈子分拣工。父亲喜欢吹牛,动不动就在我们面前吹嘘自己与市里某某领导有多少多少年的交情了、与某局的头头关系是多么多么地铁!我们知道他说话的水分很大,在背地里都称父亲为“大忽悠”。弟

9、弟考高中的时候,离重点中学的分数差八分,一分需要“建校费”五千元。家里根本没什么积蓄,但是,父亲却一个劲地说:“这事我有办法!”然后眉飞色舞地说出自己认识教育局的某某副局长,只要托他批个条子,一切搞定,父亲说的时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们尽管半信半疑,但是,大家毕竟有了一线指望。半个月后,弟弟果然进了那个学校,家里人一派喜庆,都夸父亲厉害,父亲得意地一扬眉毛:“啥事我都能摆平,没有难倒我的事情。”没多久,弟弟就知道自己是高价生,是钱买的而不是条子批的了,母亲追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掩饰不住了,只得坦白:“我把多年收集的邮票卖了,交了建校费”母亲下岗后,一直闲在家里,父亲一直安慰母亲:“别急,慢慢

10、来,我一定想办法给你找个工作,这事难不倒我,我认识”一天,从来不怎么喝酒的父亲喝酒喝多了,在医院里挂了两天的点滴。回家后,就说自己与市委副书记在一起喝酒,喝高了,喝酒的原因就是给我母亲找工作。结果,市委书记很给面子,就把工作给安排好了,当时,母亲气得没理睬他,但是,没两天,母亲确实到了电信局收费大厅做收费员了,虽然是合同工。其实,事情是这样的:父亲以前的一个老同事,在电信做副总,在一次婚宴上,两个现今职位悬殊的曾经的同事喝着喝着就喝高了,副总还让我父亲喝,我父亲肚子里在揣摩着母亲的事情,立即说道:“如果你能给我爱人安排个事情做,这半斤酒我一口气喝完!”喝高了的副总立即答应,结果,父亲就喝进了医

11、院。去年,爷爷需要做胆结石手术,市医院外科主任是个女的,技术特别高明。但是,如果病人不托关系走人情,她是不会亲自主刀的。爷爷年龄大了,做手术有些危险,为了让爷爷手术安全,爸爸就决定找这个女主任给我爷爷主刀:“好歹我也在这城市混几十年了,这点小事还能难倒我?”果然,爷爷的手术是她做的,效果很好。但是,从此父亲晚上八点钟总是出去,说是找老朋友下象棋了,我们全家人不信。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女主任夫妻俩都是医院里的骨干,常常加班,晚上根本没有时间接送上高考辅导班的女儿,是父亲主动提出接送,以换取女主任的亲自主刀我的眼泪涌了出来亲爱的父亲,虽然你用可笑的吹牛来维护你的自尊心!虽然你是个"

12、大忽悠",但是,父亲,我内心非常感激非常尊敬你12.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父亲“忽悠”家人的几件事情。(3分)                                         &

13、#160;                                                 

14、                                                  

15、       。13. 父亲为什么要“忽悠” 家人?父亲其实是用什么办法给家人解决困难的?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具体说明。(3分)                                  

16、60;                                                 

17、60;                                                  &#

18、160;                                                  &

19、#160;                                   。14. 家人对父亲“忽悠”的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并填入下面的空格里。(3分)  15. 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

20、语言概括。(3分)                                                 &#

21、160;                                                  &

22、#160;                                               。16. 对父亲这样“忽悠”家人,你是怎么评价的?(3分)(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7-20题(12分)我的母亲 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