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炫耀(_)胆怯(_)2写出下面事物的特点。雨润过的泥路:_小草:_3下面对诗歌第2小节的意思概括正确的

2、一项是()A.天晴了,到山间走走,看看绿树,欣赏云朵,一定会心旷神怡。B.天晴了,去山间的小径走走,美景一定如画卷一样美丽。C.山间的小径在天灰暗时才会出现美景,请不要错过。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2. 课内阅读。山 行唐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斜”字与“上”字_,写出了_的山势。( )A.山;距离;意思相近;高而缓B.山路;绵长;呼应;高而缓C.山路;绵长;重复;高而缓(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写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

3、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A.云;人家;石径;很高;想象的空间B.白云;深处;寒山;很大;想象的空间C.云;人家;石径;很大;想象的空间(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字用得无比精妙,

4、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A.惊喜之情;红;傍晚之景;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B.叹之情;晚;夜晚之景;喜爱之极;停车坐爱枫林晚C.惊喜之情;晚;傍晚之景;喜爱之极;霜叶红于二月花(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 )A.枫林;原因B.枫叶;心情C.枫林;秘密3. 阅

5、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作者在这首诗歌中把长江的花和水分别比作“_”“_”,生动展现了江南的特点。2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中,“谙”是熟悉;“好”准确概括了江南春色的美。B.作者通过这个诗歌间接抒情,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与赞美。C.本诗赞颂江南,白居易有别于其他诗人用“花”“莺”着手,而是着重描写江水,别出心裁地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D.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4. 阅读寓

6、言诗,完成练习。鸡生金蛋有人养的母鸡, 他想鸡的肚子,据说十分神奇; 一定装满金子;每天生个金蛋, 要是把它剖开,已经生满一篮。 一次就发大财。这人起初喜欢, 他就把鸡杀死,后来就觉不满; 立刻后悔不止;一天只生一个, 里面啥也没有,感到很不耐烦。 只有一些鸡屎。1读这首寓言诗,我想到的成语是( )A.守株待兔 B.朝三暮四 C.杀鸡取卵 D.画蛇添足2养鸡人为什么会把鸡杀死?杀死后,他有什么感受?_3如果你是养鸡人,你会怎么做呢?_5.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元日_,春风送暖入屠苏。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_的节日氛围。3“新桃”在诗中指

7、_,“旧符”指_。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A.光明美好  B.灰暗迷茫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 )的意思。A.喜新厌旧  B.除旧布新6. 古诗阅读。所见牧童_ , 歌声_。意欲_, _。1补全古诗2诗中刻画了一个可爱的_形象。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 )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7. 课外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8、注释)翻墨:打翻了的墨汁。跳珠:跳动的珠子。(品析)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大雨忽至又忽去的景象。1这首诗描写了_。第一句写_,第二句写_,后两句写_。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呀!2从“_”这一句,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雨去得快。8. 课外阅读。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虚。这里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1本诗运用以_衬_的写法,突出了山涧“_”的特点。2按照诗意写出诗句。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的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_3“人

9、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你认为好在哪里?()A.写出了山林的闲静和诗人的悠闲。B.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   ”,“江山丽”对“   ”,“泥融”对“   ”,“   ”对“鸳鸯”。(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   和  

10、0;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   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   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A静态 B动态(3)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   、   、   、   、   、   、   、  

11、60;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4)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   。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清明:   .纷纷:   .欲断魂: 借问:   .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

12、诗中的“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明快。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11. 阅读理解。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心聊代醉。注释帝里:京都。茗:茶。1诗中没有写到的景物是(   )A.翠柳 B.花 C.草 D.飞

13、燕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的时候写的B.诗的三、四句通过马车声和城外的柳色,写出了人们清明踏青出游的情景C.诗的五、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舒心、畅快的感觉D.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京城内真实看到的景象3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   )的。A.兴奋 B.激动 C.愉悦 D.沉郁4对比杜牧的清明一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12. 补充诗句,再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异乡:_佳节:_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14、弟是(_)代大诗人(_)的作品。全诗抓住(_)这天登高的习俗,抒发了(_)的情感。4王明在外地过年,想念家乡的亲人,便用微信给家人发了两句诗:_。13. 读诗歌,完成下面的练习。林中松树刚( 洗  冼 )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 zun zuàn )出泥( ní  nín)土( 带  戴 )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这是童年的水墨画一文中的片段,请你读

15、一读,选出(  )中正确的字或拼音,用“”标出来。2照样子,再写出两个词语。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_ _一串串雨珠  一朵朵山花 _ _3这段话写了林中的什么风景?_4“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你认为是谁呢?简单写一写。_5“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一句诗的意思。_14. 课内阅读。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A.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B.和气的意思。C.感觉很舒服。(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 )A.青螺B.白银盘C.白银(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