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部编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2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3诗词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是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的“佳节”是指   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   节。(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

2、:“   ,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   和   的节日习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思念之情。3.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   朝诗人   所写。(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3、60;。(3)诗中作者用   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   。4. 根据意思选出相对应的诗句,然后再回答问题。(1)下列与“两岸青山相互对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对应的一项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El边来。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诗句选自   代诗人   的   。我还能写出这首诗的前两句:   

4、,   。5. 课内精彩阅读。山行唐_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1补全古诗和作者。2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石径:_   爱:_3这首诗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色,从第_、_句诗可以看出来。4诗人笔下的山林景色图,主要写了_、_、_、_、_、_六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_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B.第二句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

5、绕、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C.第三句中的“晩”字的意思是傍晚。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至极。D.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把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秋季到来之时作者的哀伤之情。6. 古诗阅读。望天门山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最后两句诗句的大意是: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下列对诗句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碧玉:碧绿色的玉B.妆成:装饰,打扮C.绦:用丝编成的绳带D.裁:栽种(2)用“ &

6、#160; ”画出描写柳枝的诗句。这句话采用   的修辞手法,把下垂披拂的柳枝比作   ,突出它的轻柔美。(3)同学们,你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吗?(4)仔细观察图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写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描绘的画面。(5)赞美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有很多,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请默写出一首来。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写生清晨,我去写生在盛开的花朵上,写下太阳神讲的童话。在摇动的绿叶上,写下风姑娘跳的舞蹈。在幽静的山谷里,写下唱歌的泉水。在茫茫的林海中,写下奔腾的松涛。写呀,写呀,写下小草的信念,写下野花

7、的情愫,写下大山的坚定,写下瀑布的力量写呀,写呀,画夹上,写着我彩色的梦。(1)你知道什么是写生?你有过写生的经历吗?(2)在作者的画夹上都写下了哪些大自然的景物?(3)张开你的想象的翅膀,给小伙伴们讲一讲太阳神对花朵讲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写下来吧!9. 古诗阅读。夜书所见萧萧_,_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_。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知道_一诗也是他的作品。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_  挑:_促织:_  篱落:_4“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

8、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D.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芦芽:芦苇的嫩芽B. 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 欲上:想逆江而上D.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9、#160;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 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 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 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11.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遥望洞庭山水色,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古诗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把_比作_。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_4望洞庭这首诗是_ 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

10、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思想感情。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_12. 古诗阅读。_,每逢佳节倍思亲。_,遍插茱萸少一人。1补全古诗2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_,诗句描写的是关于_节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3请结合诗句内容思考,“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联系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请写下来。_4节日里都有很多风俗习惯,这首诗中提到的节日风俗是_和_。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提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_”。我课外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名句还有_,_。13. 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并回答问题。_1.这首诗的作者是 ( )代诗人( )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2.“西子”指的是( )。3.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 。4.古诗词中讲究对仗,请写出这首诗中相对仗的词语。水光对(   ) 潋滟对(   ) 晴对(   )14. 课外阅读。 秋  词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