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唐雎不辱使命教材分析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史书战国策·魏策,记述了战国末年强秦与小国安陵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交锋双方分别是小国使臣唐雎和秦王嬴政。文章以记言为主,叙事精到,情节紧凑曲折,人物鲜明生动,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言佳作。学习此文,应当将对文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有效结合起来,在品读中达到落实知识和赏析文本的双重目的。教师授课应抓住谈判前期、谈判后期和天子之怒、布衣之怒等对比鲜明的地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读出人物的动人之处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力求能够读一篇历史故事,品一回辞令艺术,识一位可敬使臣,知一类布衣之士。另外,对文章体现的战国策的艺术特点和史料真实性的探
2、究也可根据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加以点拨和解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知识疏通文意。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能力目标1.学习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对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2.学习文章在对比冲突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理解文章对话的意思,借助读出潜台词的过程揣摩人物心理。突破方法:文章词句理解的难点也在于对人物对话意思及语气的把握,可以通过自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回味人物对话,做到读懂意思,读出语气,想到神态动作,领会言外
3、之意,洞察人物心理。难点在矛盾冲突中对比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唐雎的力量。突破方法:利用矛盾冲突事件中双方贯穿始终的针锋相对和较量作为解读文章的主线,结合人物的碰撞摩擦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线上找点,使分析能够有理有据。感受唐雎形象的动人之处,可通过秦王评价、品评士人的方式来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时期。舍身刺秦王的荆柯是当时的大英雄,在易水河畔,义无反顾地走了。另一位英雄蔺相如,为和氏璧、不顾个人安危,留下“完璧归赵”的美谈。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临危受命的英雄
4、人物,了解他的传奇故事,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二、熟悉故事,读通文章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的词句难点:(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语气副词“其”的解释关乎秦王强硬的语气,可结合语境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和翻译。(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在文言文中有“虽然”和“即使”两个义项,此处应是唐雎的假设,可译为“即使”。句子语气为反问语气,反问标志是“岂”和“哉”,此外,也不可忽视“直”字的解释和表达效果。(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此句句式短小密集
5、,表现力很强,翻译时应注意语言的流畅连贯,抓住“二人”“五步”和“天下”的数量对比,译出唐雎大义凛然、坚决果断的语意。(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挠”“长跪”“谢”三词释义是解释此句的关键,应准确掌握,译句可结合秦王神态动作的表现译出人物前倨后恭、胆怯折服的态度和语气。三、疏通文意,辨析疑难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逐段快速疏通文意,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每段译文,学生对照自译成果找出不同之处和不当之处,并讲解自己这样翻译理解的理由或是错误的原因。四、真实再现,演出味道1.学生根据课文编排白话版或文言版课本剧,教师明确要求:把握好人物心理,通过语言和动作、神态再现历史情景和矛盾冲突。学生利用5分钟
6、时间排演课本剧,“观众”可对表演加以评价或提出建议。2.这一幕历史剧中两个主要人物秦王和唐雎始终针锋相对,许多地方都擦出了扣人心弦的火花,你能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微之处品评一下这些火花吗?(对比映衬的写法基本贯穿全文,作为读者自然会感受到这种时时存在的碰撞和较量,抓住这些去品析,人物对话时的心理和潜台词以及动作神态的表现力也就能拿捏到位了)本文存在的对比点:第2段秦王话语中流露出大国君主居高临下、骄横虚伪、仗势欺人的作风,而唐雎的回答则体现了来访使臣的谦恭礼貌、不卑不亢和坚决鲜明的态度。第3段秦王写“怫然怒”,用“天子之怒”加以恐吓,试图使唐雎和安陵国就范,露出了强国之君的暴虐骄横的真实
7、嘴脸。而唐雎沉着冷静地抛出“布衣之怒”与之抗衡,并用掷地有声的陈词和“挺剑而起”的动作予以还击,表现得慷慨激昂、有胆有识。第4段唐雎隐去而独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表现与先前情态成鲜明对比,前倨而后恭,色厉而内荏,大国的优越感和强势劲头荡然无存。另一方面也间接体现了唐雎最终压倒秦王、不辱使命的胜利。五、走进人物,换位评价1.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是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此处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结合人物心理与性格赏析人物语言。学生可能关注的几处人物语言:(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
8、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此处唐雎的回答,作为使臣对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地回应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正当充分的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得鲜明有力,同时也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唐雎作为使臣的外交才能和忠诚之情。(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此处唐雎的大段独白将故事推至高潮,“庸夫之怒”和“士之怒”的比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追求,使秦王不敢低估他的力量和决心。为了增强语言的力度,他罗列士人刺杀君主的历史事件,并渲
9、染刺杀时上天的征兆,用正义和坚决瓦解秦王的强势心理。针对秦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恐吓辅之短小紧凑的“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果断言辞,意图用生命捍卫国家领土,瞬间击垮了色厉内荏的秦王,使其胆怯畏惧,可谓言之有据且言之有力。2.假如你是使臣唐雎,说说双方谈判交锋时秦王嬴政留给你的印象。假如你是秦王嬴政,经过这次事件后,你会如何评价安陵国的使臣唐雎?直接对人物形象发问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发现的乐趣,也容易让回答上纲上线而缺少丰富个性的认识,进入角色,换位评价,角色感和情境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唐雎:秦王是强国之君,消灭各诸侯国统一天下是他必然的野心,这次他试图不费一兵一卒巧取安陵的阴谋诡计不难识破。他在谈判中表现得骄横无礼、盛气凌人,甚至一度以开战恐吓,两国之间公平合理的谈判是根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后财产补充协议
- 沈阳转让协议书
- 精密机械零部件加工与质量保证合同
- 软件售后维保合同协议
- 股权转让及合作协议
- 幕墙石材钢架施工合同
- 产品采购供应合同附加条款
- 赠送贴纸定制合同协议
- 车撞人协议书范本
- 跟员工提前合同解除协议
- 陶艺店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储能电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租房合同范本
- 三元空间下个人化IP综艺《灿烂的花园》叙事与价值研究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统一监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汽车博览会》名师课件2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海南2025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招聘1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rain or shine Section A 2a-2e 教案
- 比较文学形象学-狄泽林克
-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