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1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2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3页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词解释1. 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是口语。2. 书面语: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那就是书面语。3. 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4. 能指:也就是能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5. 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 ,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6. 聚合关系:或称“联想关系” ,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关系单位处在可以相互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一个类,这种关系成为聚合关系。7. 组合关系 :或称“句段关系” ,现一般称“句法功能”

2、 。8. 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 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 共同的规律、 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9.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 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 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指侧重语言理论探讨的语言学学科。11. 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2.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 它主要

3、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13.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14. 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15. 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16. 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17. 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18. 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和特色,他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19. 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20. 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振动的次数。21. 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22. 基音、陪音:一般的声音

4、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这些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23. 乐音:当基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 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律的、 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24.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配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25. 语音的生理基础: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 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 “语音的生理基础” ,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26. 声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做“音声门” ,两块

5、杓状软骨之间的空隙叫做“气声门” ,音声门和气声门的合成“声门” 。27. 齿龈:紧靠上齿的凸起部分叫“齿龈” 。28. 硬腭:上颚前面凹进去的部分是“硬腭” 。29. 软腭:上颚后面比较柔软的部分是“软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0. 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的部分叫舌叶。31. 舌面:舌叶后面的部分叫舌面。32. 舌根:舌面的三个部分之一,与软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后,也叫舌根。33. 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 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 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34. 鼻音:当软腭和小舌下垂时, 通向鼻腔的通道被打开。 这时,如果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

6、无法通过,气流就会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35.鼻化音: 如果口腔内未形成任何阻碍,则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36. 主动的发音器官: 在人类的发音器官中, 有些是能够活动的, 如唇、舌头、 软腭、小舌、下颚和声带等,叫做主动发音器官。37. 被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则不能活动,如上齿、齿龈、硬腭等,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38. 音素:根据音质的不同, 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 这样得到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39. 音标: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40. 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41.

7、宽式标音: 宽式音标是一种比较概括的标音, 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又可以叫做“音位标音” 。42.严式标音:严式标音则是一种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可以叫做“音素标音”。43. 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44. 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的元音。有前与后、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45. 卷舌元音: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卷舌元音。46. 前元音:舌位靠前的元音叫前元音。47. 央元音:舌位不前不后,位置居中,叫央元音。48. 后元音:舌位靠后的元音叫后元音。49. 高元音:舌头抬高的极限,舌位最高的元音,叫高元音。50. 低元音

8、:舌头降低的极限,舌位最低的元音,叫低元音。51. 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 元音舌位图中标在圆点右边的元音, 发音时嘴唇收圆,叫圆唇元音。标在左边的元音,发音是嘴唇平展,叫不圆唇元音。52. 标准元音 :在舌位元音中 ,八个音被称为“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53.口元音: 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都是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这种元音叫做口元音。54. 鼻化元音:如果发元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 打开鼻腔通道, 呼出的气流不仅从口腔, 而且也从鼻腔通过, 形成两个共鸣腔, 发出的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 这种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见鼻化元音。 鼻化元音的标写方法是在元音符

9、号上面加一个表示鼻化的符号“ ”。55. 发音部位:指的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56. 发音方法:指的是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57. 双唇音: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58. 唇齿音: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59. 齿间音:舌尖置于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0. 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1. 舌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2. 舌叶音:舌叶和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3. 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4. 舌根音:又叫舌面后

10、音,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5. 小舌音:舌根和小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6. 喉音:又叫声门音,在喉部声门处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67. 塞音:又叫闭塞音、 爆发音或破裂音, 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委紧紧靠拢,完全阻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就产生塞音。68.擦音:又叫摩擦音, 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就产生了擦音。69.塞擦音: 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 进入持阻阶段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磨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70. 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 使

11、口腔中部或一边闭塞起来, 气流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就产生边音。71. 颤音:当气流通过时,双唇、舌尖或小舌发生连续的颤动,就产生颤音。72. 闪音:又叫单颤音,当球流通过时,发音器官有弹性的部分只颤动一次,就产生闪音。73.半元音: 又叫无擦通音, 发音的持阻阶段口腔通道只形成很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有极轻微的摩擦,就产生半元音。74.清辅音: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如p/t/k 等,这种辅音叫清辅音。75.浊辅音:有的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如b/d/g 等,这种辅音叫浊辅音。76.送气音、 不送气音: 辅音在除阻时立即送出一股气流来,同时喉部或其他部位发生很轻微的摩擦,这种现象叫

12、 “送气”。有送气的辅音叫送气音,没有送气的辅音叫不送气音。77. 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78. 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 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 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79. 非音质音位:语音中除音质外,音高、音强,音长也能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80.音位变体: 因为是从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类,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质不同的因素。这些音素是音位在具体语音环境中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

13、变异形式。这种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81. 音位的条件变体: 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82. 音位的自由变体: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83. 区别特征: 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 从而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以及意义能够彼此区别开来。例如双唇、闭塞、不送气三个语音特征可以使汉语普通话的/p/ 和其他所有的音位区别开来。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84. 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 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

14、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85. 音渡:人们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 相互联接时, 会因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联接方式,这些方式叫做音渡,又叫音联。86. 开音节:像 V 型、 C-V 型这种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叫开音节。87. 闭音节:像 V-C 型、 C-V-C 型这种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叫闭音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88. 元辅音分析法: 这种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 例如将音节结构分为 V 、C-V 、V-C 、 C-V-C 四种基本类型,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89.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90.

15、声韵调分析法:这种方法以“声母” 、“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91.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整个部分。92. 韵腹:韵腹是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或听起来最响的成分, 是韵母的核心。 韵腹通常都是元音。93. 韵头: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94. 韵尾: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成分。95. 声调: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96. 四呼:汉语的韵母可以按韵头的不同分为四类,即所谓四呼,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97. 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叫复元音。98. 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99. 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

16、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100. 前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101. 后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102. 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103. 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 具体的音素组合在一起, 形成长短不等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 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 或说话的快慢、 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04. 同化: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 其中一个音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 这种现象叫同化。105. 顺同化:由前面的音

17、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106. 逆同化: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107. 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 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这种现象叫异化。108. 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109. 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了,这种现象叫脱落。110. 増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这种现象叫増音。111. 韵律特征: 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112. 时位:由于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起区别意义的作用, 因而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

18、音质音位叫做时位。113. 声调语言:有声调的语言就叫做声调语言。114. 非声调语言: 在另一些语言里,音节虽然也可以有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但这种音高变化只能起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不同的词义或语素义。这种没有声调的语言叫非声调语言。115. 调值: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116. 调类:调类就是一种 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也就是把单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117. 五度标调法:这种标调法把声调音高的变化幅度分为五度,用一条四等分的竖线代表,5 度最高, 1 度最低。再用一条由左至右把音高随时间先后而产生的变化标画在竖线的左边,线的左端代

19、表音高的起点, 右端代表音高的终点, 这条线的高低升降曲直就反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声调音高的变化形式和变化幅度,也就是声调的调值。118. 连读变调: 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一起时, 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这种现象叫连读变调。119. 调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 由于声调也可以像元辅音音位那样区别不同的意义, 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 这种利用音节的音高变化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做调位。120. 重音: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比较突出的现象叫做重音。121. 词重音: 词重音指出现在多音节单词中的重音,它总是落在单词的某个音节上,是这些词的语音

20、形式的一部分。122. 句重音: 句重音指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 它通常落在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上, 是句子语音形式的一部分。123. 固定重音:如果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叫固定重音。124. 自由重音: 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可以不同,这种词重音叫自由重音,也叫不固定重音或移动重音。125. 主重音、次重音:有些语言,一个词里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如英语。词里有一个以上的重音时,这些重音的突出程度往往并不相等。最突出的叫“主重音” ,比较弱的叫“次重音”。126. 重位:从音位分析的角度看,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音位,

21、 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127. 轻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叫轻音。128. 语调:这种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叫做语调。129. 节律重音: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的略重一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130.强调重音: 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131.节拍群: 在一个句子里, 关系密切的音节要一口气说出,中间一般不能有停顿;关系不太密切的音节之间则可以有停顿。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

22、节拍群。132.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133.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134.语汇的定义: 语汇也可以叫做词汇,语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顾名思义即是词和语的汇集。 因此它只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135. 词和语的共同特点: 都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而且都是具有意义凝固、 形式固定的特点。136. 词的特点:137. 语的特点:138. 词的语汇学分类角度:词的构造形式、语音形式及其地位和用途等。139. 语的语汇学分类角度:140. 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类: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141. 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单纯词、合成词。142

23、. 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同音词、同形词。143. 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类: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 (一般语汇) ,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通用语汇和非通用语汇(专用语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44. 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新造词 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词汇的最重要的来源。 古语词 和新造词相反, 是指古代就已经产生, 但又不算基本词汇,现在只是偶尔还用的词,所以也是一般词汇的一部分,分两类: 1)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又称 “历史词语” 。2)古代的事物或概念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了,又称“文言词语” 。 方言词 :相对于已经成为

24、全民通用语汇的词语来说, 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 进入共同语不久, 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 才叫方言词。 外来词 也叫借词, 即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这也是一般词汇的来源之一。145. 最常用词,次常用词:146.科技术语, 行业语: 科技术语 即某种科学技术学科的专门用语。行业语 即某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147.专有名词,惯用语,谚语,成语,歇后语,减缩词语:专有名词 主要指用复杂词组形式表达的事物名称,如国名、地名、书名、机构、组织等。惯用语 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 谚语 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成语 是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

25、 歇后语 也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 减缩词语 看起来很像词,但减缩前却一定是比较长的专有名词或一般的词组。148. 语素的定义: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149. 汉语语素的特点:150. 外语语素的特点:151. 直接成词(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 :实词和虚词: 实词:成词语素是自由的不定位的实义语素, 这种语素形成的的词就是实词。 虚词 :成词语素是黏着的定位的虚义语素,这种语素形成的词就是虚词。152. 转化成词(一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变形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变形成词:又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

26、是把原来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153. 构词(两个以上语素组合形成合成词):复合构词,附加构词,重叠构词,复杂的合成词:复合构词 :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 复合词可以分成几小类:陈述式复合词、 偏正式复合词、 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补充式复合词。附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附加构词得到的词就是附加式合成词,也叫派生词。 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小类:前缀式派生词、后缀式派生词、中缀式派生词。重叠构词 :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复杂的合成词 :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的组合,也可以是多个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组合.无论是哪种复杂组合,其内部都一定按组合的先后顺序形成不同的层次,而每一层次无非就是上面说的几种结构形式的一种,或者说复杂合成词实际上就是不同类型的合成词的多次组合。154. 构形(附着在词上的词尾变化形式) :构形实际上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但构形的词尾也是一种语素, 不是独立的词, 并且一定是附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