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结构结构(jigu)施工图识图施工图识图第一页,共103页。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组成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而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细骨料)、石子(粗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bn hu)硬化而成的。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G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14个等级,C后面的数字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把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把配有钢筋的混凝土构件,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第1页/共102页第二页,共103页。 钢筋混凝土构件有现浇和预制两种。 现浇是指在
2、建筑工地现场浇制(jio zh)。预制是指在预制品工厂先浇制(jio zh)好,然后运到工地进行吊装。有的预制构件(如厂房的柱或梁)也可在工地上预制,然后吊装。 在制作构件时,通过张拉钢筋对混凝土预加一定的压力,可以提高构件的抗拉和抗裂性能,这种构件称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第2页/共102页第三页,共103页。三、钢筋(gngjn)混凝土构件中钢筋(gngjn)的分类与作用图3-1 楼梯梁配筋图第3页/共102页第四页,共103页。图3-2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分析图3-3 钢筋混凝土板配筋分析第4页/共102页第五页,共103页。受力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在梁中于支座附近
3、弯起的受力筋,也称弯起钢筋。箍筋 一般用于梁和柱内,用以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并承担部分剪力和扭矩。架立筋 一般在梁中使用,与受力筋、箍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用以固定钢筋位置。分布筋 多配置于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分布,用以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与受力筋一起构成钢筋网,并可以抵抗各种原因引起(ynq)的混凝土开裂。构造筋 因构件在构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配置的钢筋。如腰筋、吊环、预埋锚固筋等。第5页/共102页第六页,共103页。四、钢筋(gngjn)的标注图3-4 钢筋的标注说明第6页/共102页第七页,共103页。 对于钢筋(gngjn)的尺寸标注,构件配筋图中箍筋的尺寸,是指箍筋的里皮(内表面)
4、尺寸;受力钢筋(gngjn)的尺寸是指钢筋(gngjn)的外皮(外表面)尺寸,如图3-5所示。图3-5 钢筋的尺寸标注第7页/共102页第八页,共103页。图3-6 钢筋的代号五、钢筋的种类与代号 钢筋有光圆钢筋和带纹钢筋(表面上有人字纹或螺旋纹等)。按强度可分为五级,级钢筋强度最低,、V级钢筋强度逐级提高。钢筋经冷拉或冷拔后,也能提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国产(guchn)建筑用钢筋,按其产品种类等级不同,分别给予了不同代号,如图所示。第8页/共102页第九页,共103页。六、钢筋的保护层 为了保护钢筋(防火、防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力,钢筋外边缘到构件表面(biomin)保持
5、一定厚度,叫做保护层。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表3-1。表3-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 单位:mm第9页/共102页第十页,共103页。七、钢筋的弯钩 为使钢筋和混凝土由良好的黏结力,避免钢筋在受拉时滑动,应对级钢筋(光圆钢筋)的两端进行弯钩处理,将其做成半圆弯钩;若是采用级或级以上(yshng)的钢筋,则钢筋的两端一般不必做弯钩;对于无弯钩的钢筋,规定用45方向的粗短线作为终端符号。常用钢筋图例及搭接形式见表3-2。第10页/共102页第十一页,共103页。表3-2 常用钢筋图例及搭接形式第11页/共102页第十二页,共103页。八、结构施工图中构件
6、代号的识读 为了绘图和施工方便,结构构件的名称(mngchng)都用代号来表示,代号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该构件的型号或编号,也可为构件的顺序号。在阅读施工图时,要把握一些常用的构件代号,如表3-3所示。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钢构件和木构件,一般可直接采用表3-3。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代号,是在构件代号前加注“Y-”,如“Y-KB”表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第12页/共102页第十三页,共103页。表3-3 常用(chn yn)的构件代号第13页/共102页第十四页,共103页。 第二节 基础(jch)图的识读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构件(gujin
7、)。 一、基础的组成与形式图3-7 基础的组成图3-8 基础的形式(a)条形基础(b)独立基础第14页/共102页第十五页,共103页。 基础下部的土壤称为地基; 为基础施工而开挖的土坑(t kn)称为基坑; 基坑边线就是施工放线的灰线; 从室内地面到基础顶面的墙为基础墙; 从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埋置深度; 基础墙下部做成阶梯形的砌体称为大放脚; 防潮层是防止地下水对墙体侵蚀的一层防潮材料。第15页/共102页第十六页,共103页。 基础图表示建筑物室内地面以下基础部分(b fen)的平面布置及详细构造。通常用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表示。二、基础图的识读1. 基础平面图的识读 基础平
8、面图是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沿建筑底层地面(即0.000)将其剖开,移去剖切面以上的建筑物并假想基础未回填土前所作的水平投影。 第16页/共102页第十七页,共103页。图3-9 基础平面布置图第17页/共102页第十八页,共103页。说明:(为某武警营房楼基础平面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基础平面图的比例、轴线及轴线尺寸与建筑平面图相同,本图采用l:100的比例。 基础平面图中只画基础墙、柱的截面及基础底面轮廓线(表示基坑(j kn)开挖的最小宽度)。用粗实线表示剖切到的基础墙身线,用中实线表示基础底面轮廓线,剖到的钢筋混凝土柱断面要涂黑表示。 第18页/共102页第十九页,共103页。 图中可
9、以看出,该楼主要以砖墙下条形基础为主,局部有ZJ-1、ZJ-2独立柱基础。外墙及大部分内墙为240墙,局部有120墙。本例中,由于地基承载力条件较好,故所有240墙体下部的基础形式均相同,因此不需再作其他标注。图中基础墙中涂黑的部位为构造柱。其中 C 轴线墙上有一370240的构造柱,其余构造柱均为240240。第19页/共102页第二十页,共103页。2. 基础详图的识读 基础详图是垂直剖切的断面图,主要表明基础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形状、大小、材料及基础埋深等,通常用断面图表示(biosh),并与基础平面图中被剖切的相应代号及剖切符号一致。(1)条形基础详图的识读 第20页/共102页第二十一页
10、,共103页。图3-10 条形基础详图第21页/共102页第二十二页,共103页。说明: 图3-10(a)为240墙下基础。地圈梁顶标高为 -0.050mm,基础底面标高-3.000mm,下面有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地圈梁截面尺寸为370mmx240mm,内配8根直径12mm的级纵向钢筋,箍筋为直径6mm的一级钢,间距200mm。地圈梁下的基础墙厚370mm,基础墙下部是300mm厚的C25素混凝土基础,两边距基础墙115mm。基础下边的垫层宽度比基础宽度宽200mm,材料为混凝土。为了与之上的混凝土基础相区分,此处混凝土垫层只作文字说明,没有用混凝土图例表示(biosh)。 图3-1
11、0(b)为120非承重墙下基础示意图。基础厚300mm,底部宽300mm,按45方向渐变到室内地面高度范围。第22页/共102页第二十三页,共103页。(2) 独立(dl)柱基础详图的识读图3-11 独立柱基础详图第23页/共102页第二十四页,共103页。说明(shumng):(某武警营房楼独立柱基础详图) 图中给出了基础平面图中独立柱基础的详图ZJ-2。ZJ-1、ZJ-2均为现浇基础。 由ZJ-2平面图中可以看出,平面图采用了局部剖面图的形式表达纵横向钢筋的配置情况。 ZJ一2基础外形为1500mm1500mm尺寸,下面的垫层为素混凝土,基础底面标高-3.000mm。在这个柱基础中,柱子的
12、上部钢筋通到基础底部并有90弯钩,长300mm(即俗称的插筋)。第24页/共102页第二十五页,共103页。 独立柱基础平面图中可见的投影轮廓用中实线表示(biosh),局部剖面中的钢筋网及柱子的断面配筋用粗实线表示(biosh)。 本图中双向钢筋网均为直径为10mm的级钢筋,间距100mm。 总之,基础详图一般包括基础的垫层、基础、基础墙(包括放大脚)、基础梁、防潮层等所用的材料、尺寸及配筋。基础详图为了突出表示(biosh)基础钢筋的配置,用粗实线表示(biosh)钢筋。第25页/共102页第二十六页,共103页。 第三节 楼层(lu cn)结构平面图的识读 一、结构平面布置图的形成 楼层
13、(lu cn)结构布置平面图主要表示板、梁、墙等的布置情况,是沿楼面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所得的楼面的投影。 结构平面布置图的内容除了包括墙、梁、柱等构件外,还包括某些构件的局部剖面图、断面图、构件统计表及文字说明。 第26页/共102页第二十七页,共103页。 在结构平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的弯钩应向上(xingshng)或是向左画出,顶层钢筋的弯钩则向下或是向右画出。 图3-12 双层钢筋(gngjn)的画法第27页/共102页第二十八页,共103页。二、结构(jigu)平面布置的识读图3-13 楼层结构布置图(三层顶)第28页/共102页第二十九页,共103页。说明: 从图3-13中
14、可以看出,该楼为砖墙与钢筋混凝土梁板混合承重结构,其中有现浇和预制楼板两种板的形式。楼梯间、卫生间及阳台均采用现浇板。 由于有较大空间的房间,故在、 、轴线处设有梁,编号如图;建筑物纵向位于 、轴线间除了有梯梁与普通直线梁外,还设有曲线梁L-12。在 D 轴线楼梯间处,设有过梁(u lin)GL-2。这些梁的具体配筋情况另有结构详图表示。 图中涂黑的部分除了标注的z-1、z-2外,其余均为构造柱。第29页/共102页第三十页,共103页。 图中还绘出了各个房间的预制板的配置。预制板选自标准图集中板的类型。如轴线与 A B 轴线间的房间,选用8块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kng xn)板,设计荷载等
15、级3级,板长4200mm(实际板长L=4180mm),板宽600mm,有垫层。 板的类型、尺寸和数量代号说明如下:第30页/共102页第三十一页,共103页。 板长代号(diho)用板的标志长度(mm)的前面两位数表示,如标志长度为4200板的板长代号(diho)为42。板的实际长度L=4180,注写在代号(diho)的下方。荷载等级共分8级,分别表示1.0、2.0、3.0、4.0、5.0、6.0、7.0、8.0(单位:kN/m2)的活荷载。当板厚为120mm时,板型代号(diho)用1、2、3、4表示,其标志宽度(mm)分别为500、600、900、1200;当板厚为180mm时,板型代号(
16、diho)用5、6、7表示,其标志宽度分别为600、900、1200。 垫层d表示在预应力空心板上做垫层,以增加楼面的整体性和防水性。第31页/共102页第三十二页,共103页。三、板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坐标方向的规定1. 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2.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的转折;3.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二)板块(bn kui)集中标注1. 板块(bn kui)集中标注的内容为:板块(bn kui)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2.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块板;对于密肋楼盖
17、,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块板(非主梁密肋不计)。所有板块(bn kui)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bn kui)可择其一做集中标注,其他仅注写置于圆圈内的板编号,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第32页/共102页第三十三页,共103页。(1)板块(bn kui)编号 板块(bn kui)编号按表3-4规定。表3-4 板块编号规定(2)板厚 板厚注写为h=;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tngy)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第33页/共102页第三十四页,共103页。(3)贯通纵筋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当板块
18、上部不设贯通纵筋时则不注),并以B代表(dibio)下部,T代表(dibio)上部;B&T代表(dibio)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筋以X打头,Y向贯通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筋配置相同时则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筋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 ,Y向以YC打头注写。(4)板面标高高差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时注,无高差时不注。第34页/共102页第三十五页,共103页。(5)板块(bn kui)集中标注举例 板平法集中标注见图3-1
19、4。图3-14 板平法集中标注说明(shumng): LB1表示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纵筋X向为10100,Y向为1015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第35页/共102页第三十六页,共103页。 延伸悬挑(xun tio)板平法标注见图3-15。说明: YXB1表示延伸悬挑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mm,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fngxing)为8150,Y方向(fngxing)为8200,上部X方向(fngxing)为8150,Y方向(fngxing)按1号筋布置。图3-15 延伸悬挑板平法标注第36页/共102页第三十七页
20、,共103页。 纯悬挑(xun tio)板平法标注见图3-16。说明:XB2表示纯悬挑(xun tio)板的编号,h=150/100表示板的根部厚度为150mm,板的端部厚度为100,下部构造钢筋X方向为8150,Y方向为8200,上部X方向为 8150,Y方向按1号筋布置。图3-16 纯悬挑板平法标注第37页/共102页第三十八页,共103页。(6)重要说明 同一编号板块的类型、板厚和贯通纵筋均应相同,但板面标高、跨度、平面形状以及板支座(zh zu)上部的非贯通纵筋可以不同。(三)板支座(zh zu)原位标注 板支座(zh zu)原位标注的内容为:板支座(zh zu)上部非贯通纵筋和纯悬挑
21、板上部受力钢筋。1. 相关规定 板支座(zh zu)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当在两悬挑部位单独配置时,则在原位表达)。第38页/共102页第三十九页,共103页。2. 非悬挑(xun tio)板的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17)图3-17 非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说明(shumng): 表示2号钢筋,8150表示直径为圆8的钢筋,间距为150mm,(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一侧可不标注(如B轴线的2号筋)。 第39页/共102页第四十页,共103页。3. 一端延伸悬挑(xun tio)板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
22、18) 图3-18 一端延伸悬挑(xun tio)板平法原位标注注:2A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到一端悬挑(xun tio)部分。第40页/共102页第四十一页,共103页。4. 两端(lin dun)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19) 图3-19 两端延伸悬挑板平法原位标注注:2B表示板支座负筋连续布置(bzh)到两端悬挑部分。第41页/共102页第四十二页,共103页。5.支座(zh zu)单边平法原位标注(见图3-20) 图3-20 支座单边平法原位标注注:板负筋尺寸1000表示(biosh)自支座中心线到跨内延伸的长度。第42页/共102页第四十三页,共103页。(四)板的平法标注(
23、bio zh)和传统标注(bio zh)比较(见图3-21和3-22) 图3-21 板的传统标注 图3-22 板的平法标注注:未注明分布(fnb)筋间距为8250,温度筋为8200第43页/共102页第四十四页,共103页。(五)识读板的钢筋(gngjn)1. 板的钢筋(gngjn)类别(见图3-23)图3-23 板的钢筋(gngjn)类别板的钢筋(gngjn)第44页/共102页第四十五页,共103页。2. 面筋(min jin)(1) 端支座负筋(见图3-24)图3-24 端支座(zh zu)负筋第45页/共102页第四十六页,共103页。 图3-25 端支座负筋图第46页/共102页第四
24、十七页,共103页。(2)端支座(zh zu)负筋分布筋 图3-26 负筋分布(fnb)筋图第47页/共102页第四十八页,共103页。(3) 中间(zhngjin)支座负筋 图3-27 中间(zhngjin)支座负筋图第48页/共102页第四十九页,共103页。(4)中间(zhngjin)支座负筋分布筋 图3-28 中间支座(zh zu)负筋分布筋图第49页/共102页第五十页,共103页。(5) 温度筋 为了(wi le)防止板受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置温度筋。 图3-29 温度(wnd)筋长度计算图第50页/共102页第五十一页,共103页。 第四节 钢筋(gn
25、gjn)混凝土构件的识读 钢筋混凝土构件识读的重点(zhngdin)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配置情况,而不是构件的形状。因此假想混凝土为透明体。 配筋图一般由立面图和断面图组成。用中实线表示构件的外形轮廓,用粗实线或黑圆点表示钢筋,并标注出钢筋种类的代号、直径大小、根数、间距等。一、钢筋混凝土梁的识读第51页/共102页第五十二页,共103页。 图3-30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L-7 1:50第52页/共102页第五十三页,共103页。说明:图3-30是某武警营房楼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 从图3-13中的结构平面布置图可以看出,L-7两端(lin dun)分别搁置在L-8和外墙的构造柱上,由断面图
26、可以看出其断面为十字型,称为花篮梁。梁的跨度为6000mm,梁长为5755mm。从断面图可知,梁宽为250mm,梁高为550mm。 通过立面图和断面图,可知梁的配筋情况。梁的跨中下部配置4根级钢筋3根直径20mm(编号)+1根直径14mm(编号)作为受力筋;其中号钢筋在支座处由顶部向梁下部按45方向弯起;在梁的上部配置2根直径14mm的级钢筋编号,作为受力筋;箍筋采用直径8mm的I级钢筋,编号,第53页/共102页第五十四页,共103页。间距200mm,在梁中长度为4055mm的区域内均匀分布,两端靠近支座850mm范围内加密,间距变为100mm。立面图箍筋采用简化画法,只画出三至四道箍筋,注
27、明了箍筋的直径和间距。 另外在立面图上还标注了梁顶的标高3.530m,其中3.530之上的数字(shz)7.130和10.730分别表示在这两个高度上,这个梁也适用。第54页/共102页第五十五页,共103页。二、梁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平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b tn)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3-31。图3-31 平面(pngmin)注写方式示意图第55页/共102页第五十六页,共103页。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
28、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二)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bin ho)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3-31 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3-32)。图3-32 截面(jimin)注写方式示意图第56页/共102页第五十七页,共103页。 (三)集中标注内容(nirng)解释 1. 梁编号 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见表2-2-1。表3-5 梁的分类(fn li)及编号第57页/共102页第五十八页,共103页。2. 梁截面 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3
29、00 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3. 箍筋的表示方法 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zhjng)、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例: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zhjng)为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18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12;梁两端各有18根四肢(szh)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双肢箍。 131015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gngjn),直径为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的中部间距为200,四肢箍。 8100(4)150(
3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第58页/共102页第五十九页,共103页。4.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1) 如果只有上部通长筋,没有下部通长筋,则在集中标注只表示上部通长筋。 例:图3-31集中标注中225表示上部通长筋为两根二级钢筋(gngjn),直径为25。(2) 如果同时有上部通长筋和下部通长筋,用分号“;”隔开。 例:222;325表示梁上部通长筋为2根二级纲,直径为22;梁下部通长筋为3根二级钢,直径为25。(3) 架立筋需要用括号将其括起来。 例:222+(412)用于六肢箍,其中222为通长筋,412为架立
31、筋。第59页/共102页第六十页,共103页。5. 梁侧面纵筋表示方法(1) 构造腰筋:当梁腹高(梁高一板厚)450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其根数表示梁两侧(lin c)的总根数,且对称配置。 例: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12。(2)抗扭腰筋:当两侧(lin c)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例:N6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22。第60页/共102页第六十一页,共103页。6. 梁顶面标高高差表示方法(该项为选注值) 梁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lu
32、min)标高的高差值,有相对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lu min)标高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例:某结构层的楼面(lu min)标高为44.950m,当某梁的梁顶面标高高差注写值为(-0.05)时,即表明该梁顶面标高相对于44.950m低0.05m。第61页/共102页第六十二页,共103页。(四)原位标注内容解释(jish)1. 梁上部纵筋表示方法(1)当上部纵筋为一排时,用如下方式表示,见图3-33。图3-33 端支座原位标注(bio zh)示例图(2)当上部纵筋多于(du y)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33、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25,下一排纵筋为225。第62页/共102页第六十三页,共103页。(3)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筋写在前面。 例:梁支座(zh zu)上部有四根纵筋,225放在角部,2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zh zu)上部应注写为225+222。(4)当梁中间支座(zh zu)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zh zu)两边分别标注,见图3-34。图3-34 中间(zhngjin)支座原位标注示例图第63页/共102页第六十四页,共103页。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lingbin)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
34、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见图3-35。图3-35 中间(zhngjin)支座原位标注示例图第64页/共102页第六十五页,共103页。2.梁下部纵筋的表示方法(1)当梁下部纵筋为一排时,用下列(xili)方式表示,见图3-36。图3-36 梁下部(xi b)钢筋原位标注示例图(2)当下部(xi b)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下部(xi b)纵筋注写为6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25,下一排纵筋为425。第65页/共102页第六十六页,共103页。(3)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zhjng)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zhjng)的纵筋相联,注写是角
35、筋写在前面。 例:下部纵筋225+222表示梁下部有四根纵筋,角部为225,中间为222。(4)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候,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且不伸人支座;下一排纵筋为4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25+322(-3)5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25和322,其中3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25,全部伸入支座。第66页/共102页第六十七页,共103页。 3.吊筋的表示(biosh)方法 吊筋要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引线注写总配筋值,见图3-37。 4.附加箍筋的表示方法(fngf) 附加
36、箍筋将其直接画在主梁上,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肢数,见图3-38。图3-38 梁附加(fji)箍筋示例图图3-37 梁吊筋标注示例图第67页/共102页第六十八页,共103页。三、钢筋(gngjn)混凝土柱的识读图3-39 钢筋(gngjn)混凝土柱配筋图第68页/共102页第六十九页,共103页。说明:图3-39是某武警(w jn)营房楼钢筋混凝土柱配筋图。 从图中基础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本例所选Z-3为室外雨篷柱,且柱身为圆形。 柱子配置12根直径14mm的级钢筋,均匀排列一周。箍筋为直径8mm的I级钢筋,在两端箍筋加密,间距100mm,中间部分间距200mm。第69页/共102页第七十页,共10
37、3页。四、柱的平面表示方法(一)柱的平面表示方法1.列表注写方式 用表格的方式将柱的名称、起止标高、几何(j h)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在图纸上注写出来,就是列表注写方式。见图3-40和表3-6。第70页/共102页第七十一页,共103页。图3-40 柱的列表(li bio)注写方式例图第71页/共102页第七十二页,共103页。表 3-6 柱的列表(li bio)注写方式例表 2.柱的分类编号 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柱,我们把柱分为(fn wi)如下类型,见表3-7。表3-7 柱的类型(lixng)第72页/共102页第七十三页,共103页。3. 截面注写方式 在同一编号的柱
38、中选择一个截面放大到能看清的比例,直接注写柱的名称(mngchng)、起止标高、几何尺寸、配筋数值、箍筋类型等内容,就是截面注写方式,见图3-41。图3-41 柱平法截面(jimin)注写方式-4.5312.27柱平面第73页/共102页第七十四页,共103页。 KZ1集中标注表达的意思(y s)是: 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750(宽)700(高)。 2625:表示全部纵筋26根直径为25的二级钢。 10100200:表示柱的箍筋直径为10的一级钢,加密取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第74页/共102页第七十五页,共103页。(二)识读柱的钢筋(gngjn)1.柱的钢筋(gn
39、gjn)类别(见图3-42)柱有哪些(nxi)钢筋图3-42 柱的钢筋(gngjn)类别柱的钢筋第75页/共102页第七十六页,共103页。2. 柱的纵筋(1)基础层纵筋 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一般(ybn)有两种情况。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情况柱基础插筋的计算方法。情况一:基础板厚度小于2m,见图3-43。图3-43 柱基础(jch)板厚2m的基础(jch)插筋配置图第77页/共102页第七十八页,共103页。(2) 中间层纵筋(见图3-45) 图3-45 中间层柱的纵筋配置图第78页/共102页第七十九页,共103页。(3) 顶层柱纵筋 顶层柱因其所处位置(wi zhi)的不同,分为中柱
40、、边柱和角柱三类。各类柱纵筋的顶层锚固长度各不相同(见图3-46),下面分别介绍。图3-46 中柱、边柱、角柱识别(shbi)图第79页/共102页第八十页,共103页。 顶层(dn cn)中柱纵筋 中柱顶部四面均有梁,其纵向钢筋直接锚入顶层(dn cn)梁内或板内,锚入方式有:A. 当直锚长度1/6情况(qngkung)第86页/共102页第八十七页,共103页。图3-54 c/hb1/6情况(qngkung)变截面柱纵筋图第87页/共102页第八十八页,共103页。2) c/hb1/6(其中c为上、下层柱截面变化尺寸,hb为梁高) 这种情况(qngkung)分绑扎连接和机械两种情况(qng
41、kung),见图3-55。 图3-55 c/hb1/6情况(qngkung)第88页/共102页第八十九页,共103页。图3-56 c/hb1/6情况(qngkung)变截面柱纵筋图第89页/共102页第九十页,共103页。五、钢筋(gngjn)混凝土承重梁结构详图的识读图3-57 某梁的结构(jigu)详图第90页/共102页第九十一页,共103页。说明: 图3-57为钢筋混凝土梁的立面图和断面图,梁的两端搁置在砖墙上。 梁的下部配置三根16受力钢筋,以承受下边的拉应力,所以在跨中1-1断面的下部有三个黑圆点;支座(zh zu)处2-2断面上的上部有三个黑圆点,其中间的一根16钢筋,是跨中在
42、梁下部中间的那根钢筋于接近梁的两端支座(zh zu)处弯起45(梁高小于800mm时,弯起角度为45,大于800mm时,弯起角度为60 )后伸过来的,这种钢筋称为弯起钢筋。在梁的上部两侧各配置一根10的架立钢筋。第91页/共102页第九十二页,共103页。 为了方便统计用料和编制施工(sh gng)预算,应编写构件的钢筋用量表,说明构件的名称、数量、钢筋的规格、钢筋简图、直径、长度、数量、总数量、长度和重量等,如图3-58所示的钢筋统计。图3-58 钢筋(gngjn)表第92页/共102页第九十三页,共103页。六、钢筋(gngjn)混凝土圈梁结构详图的识读图3-59 外墙门窗洞口处QL配筋图第93页/共102页第九十四页,共103页。说明: 图3-59是某住宅(zhzhi)外墙门窗洞口处QL配筋图。圈梁是建筑物沿外墙和部分内墙所设置的连续而封闭的梁,圈梁内的配筋均按照国家标准取值(纵筋最小直径为10mm,箍筋最小直径为6mm),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本例圈梁纵筋取4根10钢筋,上下各设置2根,箍筋取8钢筋,间距200mm。 圈梁如果处于门窗洞口上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