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推广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95108)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侧重于渔业实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为渔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渔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2培养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信忠义,身心健康;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2)具有“团结协作、勤奋敬业、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科研素养。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形成较宽广的知识结构,较强

2、的专业技能、实践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渔业技术和农村发展工作。(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二、招生对象 主要为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三、学习方式与学分要求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四、培养方式1. 采取课程学习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学院根据培养需要建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

3、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实践研究不少于1个学期。2.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入学第一年内成立导师组,其中需包括一位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重点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第一导师是落实研究生各培养环节的责任人。3. 奖助形式:学院与多家企业及社会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校内率先设立有多个研究生奖助学金;制订有规范的研究生培养细则,保证导师和学院对在读研究生给予合理的科研补贴和生活补贴。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1课程学习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课程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

4、。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实习实践训练。一般应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由导师(组)与研究生共同制定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计划表,经学院审核后执行。实践期满研究生应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根据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相关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具体课程如下:渔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组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授课方式考试方式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09_002011英语3621面授讲课笔试修13学分09_002012政治理论362

5、1面授讲课笔试09_003001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003002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003003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5431面授讲课笔试C领域主干课程09_200102鱼类增养殖学3621面授讲课笔试至少修8学分09_200103现代水产学概论3621面授讲课笔试09_200105鱼类遗传育种学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200106鱼类营养学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200107鱼病学概论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200108渔业资源与水环境保护5431面授讲课笔试09_200109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3622面授讲课笔试09_203001

6、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3622面授讲课笔试D选修课程09_200104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5431面授讲课考查至少修6学分09_200110鱼类人工繁殖技术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16设施渔业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17水产动物免疫学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18水产药物与药理学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19水生动物病原学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22SPSS3621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23生物信息学3621面授讲课考查09_200125英语科技论文写作3621面授讲课考查09-203002养殖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技术3622面授讲课考查09-20300

7、3水产经济动物健康养殖技术3622面授讲课考查09-203004生物饵料培养技术3622面授讲课考查09_203005水产动物饲料学3622面授讲课考查09-203006水产微生物生物技术3622面授讲课考查E专业实践09_209003专业实践21662-4实习考查6学分F补修课程鱼类学3602面授讲课考查选不少于2门内陆水域增养殖学3602面授讲课考查水生生物学3602面授讲课考查2. 必修环节必修环节应包括制定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或实践报告)等。(1)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

8、计划。(2)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写出50008000字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由学科方向或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对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可行性、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和预期研究结果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研究阶段。(3)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进行,由学科方向或团队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进展、实习实践等情况,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开展论文研究工作。中期考核4个月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应服务于渔业、渔民和生态环境建设,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

9、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渔业技术推广、渔业和渔村等问题的能力。2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3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察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渔业技术推广、渔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其中应有来自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人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委员组成,成员中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答辩的情况,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决

10、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答辩。六、学位授予修满规定课程,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附:主干课程及部分选修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_200107 课程名称:鱼病学概论总课时数:54 学 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 开课学期:授课教师: 教学要求:鱼病学概论主要介绍鱼病学基本原理、鱼病学研究方法、鱼病的诊疗方法以及鱼病学研究进展。要求掌握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同病原的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感染症状;掌握鱼病的诊断方法和疾病的防控对策;了解国内外鱼病学研究进展。教学内容:鱼类

11、学基础知识、鱼病发生的原因、鱼病的检查诊断、鱼类养殖的健康管理;病理学基础;免疫学基础;药物学基础;鱼病学研究方法;常见传染性鱼病和侵袭性鱼病的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流行规律、防治方法;鱼类的敌害;非寄生性鱼病;鱼类病害与人类健康;鱼病学研究前沿。预修课程: 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水产动物疾病学黄琪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 鱼类病理学美里贝里编,华鼎可等编译农业出版社,1981(4) 鱼病学. 汪建国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5) 夏春

12、主编.水产动物疾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6) Edward J.Noga,Fish Disease:Diagnosis and Treatment,2nd edition, New York: Wiley-Black well,2011 .课程编号:09_200105 课程名称:鱼类遗传育种总课时数:54学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分析实际育种问题,具有初步设计育种方案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鱼类育种目标制定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常规方法和技术。了解分子

13、生物学技术在鱼类育种用的发展和应用。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鱼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作用、方法和具体实例。鱼类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细胞学原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及雌核发育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方法以及鱼类分子育种的技术基础和数据分析方法。预修课程: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范兆廷.水产动物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 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 吴清江.鱼类遗传育种工程.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 陈松林

14、.鱼类性别控制与细胞工程育种.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5) 孙效文.鱼类分子育种学.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课程编号:09_200106课程名称:鱼类营养学总课时数:54 学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教学要求:掌握鱼类营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鱼类的配方设计和饲料加工技术,全面了解鱼类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具备运用营养学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重点介绍营养学概论、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作用,讲授过程中介绍国内外鱼类营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最新动态。预修课程: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增养殖学

15、 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宋青春,齐遵利. 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2) 李爱杰. 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3) 叶元土, 蔡春芳. 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4) 增普尔尼, 丹尼尔. 罗绪刚,吕林,李艾科主译. 分子营养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5) Halver, John E. Hardy, Ronald W. Fish Nutrition. Pittsburgh: Academic Press. 2001.课程编号:09_200104课程名称

16、: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总课时数:54 学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教学要求:掌握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了解基因与蛋白互作的研究方法及原理。了解siRNA、miRNA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了解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对最新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掌握。教学内容:本课程将针对基因、蛋白质的相关研究技术及二者间的互作展开,重点为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表达、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基因与蛋白的互作技术。介绍siRNA、miRNA、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具体应用,介绍国内外显微成像、基因测序等相关技术方法的最新动态。预修课程:鱼类学

17、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魏春红, 李毅.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2) 黄培堂等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3) 颜子颖等译.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4) 康莲娣. 生物电子显微技术.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课程编号:09_200109 课程名称: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设单位:水产学院 开设学期:II教学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了解水产品营养与安全关系;明确水产

18、品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学科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理论基础;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解决我国水产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影响我国水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阐明我国当前水产品安全与质量防控体系建设,以及最近研究进展。预修课程:鱼类学 水生生物学 微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刘雄,陈宗道. 食品与质量安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2) 林洪. 水产品营养与安全.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尤如玉.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中

19、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4) 章超桦. 水产食品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课程编号:09_200118 课程名称:水产药物与药理学总课时数:36 学 分:2开课单位:水产学院 开课学期:教学要求:水产药物又称渔药、水产用兽药,其应用对象主要是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和水环境。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药理学基本原理、水产动物的给药途径以及渔药制剂的研制方法和兽药GMP; 掌握水产药物的剂型、药物的特性与使用方法,掌握药物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教学内容: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基础;渔药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兽药GMP;渔药的制剂和剂型;水产用环境改良与消毒药、抗微生物药、杀虫驱虫药、调节水生动物代谢与生长

20、的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激活剂、中草药及生物制品;无公害渔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渔药制剂工艺。预修课程: 鱼类养殖学 水环境化学 鱼类生理学 微生物学 水产动物病害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兽医药理学沈建忠,谢联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 新编渔药手册杨先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 渔药药剂学汪建国,陈昌福,王玉堂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4) 鱼类药理学.杨先乐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课程编号:09_200119 课程名称:水生动物病原学总课时数:36 学 分:2开课单位:水产学院 开课学期:教学要求:水生动物病原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的生物性病因或病原体生物学

21、的科学。通过学习,掌握水产微生物学和鱼类寄生虫学中涉及的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及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及预防和控制的原则等。教学内容:病原病毒学致病机理;病原细菌致病机理;病原寄生虫学原理;水生动物病原病毒;水生动物病原细菌;水生动物病原真菌;水生动物寄生虫;水生动物感染病理;水生动物寄生病理。预修课程: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鱼类增养殖学 水环境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水产微生物学. 肖克宇,陈昌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水生病毒学张奇亚,桂建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鱼类寄生

22、虫与寄生虫病.张剑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4) 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5) 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细菌:实用鉴定指南. 布勒(Nicky B.Buller)著,徐高蓉, 常亚青,王诗欢译. 海洋出版社,2013.(6) 水生病毒及病毒病图鉴.张奇亚,桂建芳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课程编号:09_200117 课程名称:水产动物免疫学总课时数:36 学 分:2开课单位:水产学院 开课学期: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产动物免疫系统的基本特点, 了解其与高等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水产动物的免疫应答规律、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外界因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等,在学习掌握上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免疫学原理进行鱼病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基本技能。教学内容: 绪论;免疫系统概述;抗原;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免疫应答;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鱼类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鱼类免疫相关分子;虾蟹贝类免疫;两栖爬行类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