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_第1页
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_第2页
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_第3页
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_第4页
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广西地区风灾调查成果2017年3月21日指导老师:孙凌云小组成员:邓维、金诚、陈炫屹、包凯中、刘远粢风灾,是指因暴风、台风或飓风过境而造成的灾害。众所周知,广西北部 湾沿海地区每年台风对建筑结构、渔业、树木、基础设施、电力设施等造成极大 的破坏,经济财产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风荷载是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活荷载,对广西沿海地区风灾的调查,分析结 构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状态,对学习后续专业课帮助很大。每次台风过后, 时有新闻对风灾情况报道,但都是个别地区,不全面。本次对广西沿海地区风灾 调查将覆盖各个方面,重点调查建筑结构的破坏。根据调查广西沿海地区常见的风型都有:暴风是指大

2、而急的风,高出地面 10米平均风速28.5米/秒32.6米/秒。 暴风往往与雨相伴,一次时间较为短促。台风,是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是一种极猛 烈的风暴,风力常达十级以上,同时伴有暴雨。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是广西沿 海最为常见的风灾。沿海的大风还分为很多的等级:大风等级采用蒲福风力等级标准划分。 风灾 灾害等级一般可划分为3级:一般大风:相当68级大风,主要破坏农作物,对工程设施一般不会造 成破坏;较强大风:相当911级大风,除破坏农作物、林木外,对工程设施可造 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强大风:相当于12级和以上大风,除破坏农作物、林木外,对工程设 施和船舶、车辆等可造成

3、严重破坏,并严重威胁人员生命安全。我国每年都有台 风在东南沿海地区登 陆,造成大量的房屋损 坏和其他结构物的破 坏,也威胁着沿海地区 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及其居住者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对沿海地区高层建筑在台风作用下的风效应进 行系统的研究。了解在强风荷载作用下,哪种结构体系的 房屋抗风能力最好,对结构设计提出建议。对 台风的破坏性,受灾地区的建设,台风过后生 态环境的影响有系统性的认识,掌握台风来袭 前的防范措施,台风中遇险的自救求救手段, 针对一些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乡村进行台 风相关知识的普及和遇险自救、求救方法的宣 传。通过这次调查,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台风, 熟知如何应对台风,将台风对我

4、们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甚至于利用台风的丰沛 降水和巨大能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并且查取了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录 D.4中附表D.4中国规定的基本风压 W0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10米高、风速时距 为10分钟平均的最大风速为标准,按结构类别考虑重现期(一般结构重现期为30年,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为50年,特别重要的结构为100年),统计得最大风 速v (即年最大风速分布的96.67%分位值,并按w0=p v2/2确定。式中p为空气 质量密度;v为风速)。根据统计,认为离地面10米高、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 年最大风压,统计分布可按极值I型考虑。基本风压因地而异,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是:台湾

5、和海南岛等沿海岛屿、东 南沿海是最大风压区,由台风造成。东北、华北、西北的北部是风压次大区,主 要与强冷气活动相联系。青藏高原为风压较大区,主要由海拔高度较高所造成。 其他内陆地区风压都较小。风速(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不断变化,在一定的时距At内将风速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均风速的稳定部分;另一部分是指风般用规定时距速的脉动部分。为了对变化的风速确定其代表值作为基本风压,内风速的稳定部分作为取值标准。钦北防三地高层悬挑屋盖较 少,所以本小组深入沿海地区农 村研究以及大多是类似与加油站 的临时悬挑结构。事实上,广西沿海地区风灾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由

6、低矮民居的风损和风毁造成。比如,2014年第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于7月19日造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因灾死亡 10人,直接经济损失138.4 亿元;2014年第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6日下午进入北部湾,桂西、桂南 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受台风“威马逊”破坏后还没得到恢复的沿海地区再度 遭受重创,因灾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27.93亿元,而且台风带来的风雨对 2014年9月16日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的举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两会一节”举行的各种商务活动 。低矮民居有非常明显的地方特征。建议系统研究沿海强台风区的有代表性的 民居的风荷载特征以及结构破坏机理;提出低矮

7、民居抗风设计方法。(1)低矮民居有非常 明显的地方特征。建议系统 研究沿海强台风区(广东、 福建、浙江等省)的有代表 性的民居的风荷载特征以 及结构破坏机理;(2)根据以上系统性研究成果,提出低矮民居抗风设计方法(形成规范)。而沿海首当其冲的便是各种悬挑盖结构:悬挑结构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如建筑工程中的雨篷、挑檐、 外阳台、挑廊等,这种结构是从主体结构悬挑出梁或板,形成悬臂结构,其本 质上仍是梁板结构。悬挑结构一般是由支承构件和悬挑构件组成,根据其悬挑长度可分为悬挑梁 板结构和悬挑板结构。对大跨度空间结构 和长悬臂悬挑结构的风 荷载的研究现状,前文 也已有论述,在目前的 设计应用中

8、,同样在风 荷载的取值上也存在认 识的不足。与门式刚架 轻型钢结构有些类似, 大跨度、长悬臂结构的自振的振型是竖向振动模态,而且从现有的研究结论看, 其动力特性通常具有频率密集性,而且高阶振型模态对风振的贡献不可忽略, 并 且各振型之间还存在风振动力响应的耦合,其耦合项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高校、研究机构对这类结构的风振响应主要采用直接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时域法、频域法,但这类方法,绝大部分的结构工程师无法掌握,应用就更困难了。所以我说, 目前国家规范中关于结构的抗风设计方法不够科学的,主要指风振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够科学,现行规范GB50009-2001的风振系数的定义及计算基本上是针对多、 高层结

9、构和高耸结构,仅考虑结构的第一阶振型,与大跨度、长悬臂结构是完全 不同的这类结构的风荷载设计取值是比较困难的, 对周边封闭的四边支撑的平板网 架结构,按以往的经验可以不考虑风振系数 Bz,但必须明确这仅是经验,不考 虑不等于没有风振响应。但对于其他的各种形式特别体型高大、 外形复杂的空间 结构,其风振的影响必须考虑。由于是学生原因,专业知识不扎实,业务水平不熟练,所以根据和指导老师 交流并且查阅各项资料,结合出来以下材料。结构的风荷载设计值的风振系数项,规范表达式中,还有基本风压w0及高度系数pz项,这两项是确定的,设计时均好计算;还有一项ps 体型系数, 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和长悬臂悬挑结构往往

10、体型复杂, 超过的荷载规范表中规定项的范围。 没有条件进行风洞试验的, 中小型的建筑就得凭经验结合规范来确定体型系数,但对于超过60 米的大跨度、超过100 米的超大跨度、造型复杂的空间结构,或者换个说法,大型的大跨度公共建筑如:体育场挑蓬、体育馆、游泳馆、会展中心等等,建议进行风洞试验,测试结构的风压体型系数。风洞试验也有不同的水准, 我们一般由于投资的关系, 而且项目非国家重点工程且不带普遍指导性,试验所用的模型都采用了“刚性模型” ,试验结果就给出了建筑物表面各测点的风压系数值,可换算为NS 体型系数,风振系数Bz一般还得经过有限元的振动分析,采用时域法、频域法进行分析计算后,给出。若高

11、标准采用“气动弹性模型”进行试验的话,可以直接给出含风振效应的体型系数, 可直接计算出表面风载设计值, 这种模型一般用于航空、 航天器的试验, 试验费当然也会翻几番了。 所以我们设计时采用了建筑物表面的体型系数及经过数值分析给出的大致平均的风振系数,算出设计的风荷载。根据我们积累的经验, 也结合杂志上人家发表的关于空间结构风振方面的文章, 对中小型的空间结构, 风振系数可以采用荷载规范中计算围护结构的阵风系数替代,用于指导设计,应能满足结构的安全度要求。这样的话,风振系数计算的难题就很方便的得以解决了, 当然这样处理不具备严格的物理概念和什么理论推导。 对大型的大跨度、 长悬臂结构的屋盖和檩条

12、系统问题与门式刚架结构是同样的。这里有概念的问题,实际经验可以不考虑门刚、小于 60 米的大跨度、悬臂结构的风振系数Bz,不代表没有这个Bz,而且这里存在着一个不安全因素在内。实际门式刚架、 第一振型为竖向振型而且周期值t1 都远大于 0.25 秒, 肯定有风振的作用。1、 分析了中心风力、气压、风速、半径、轨迹等不同的台风所造成的破坏与受灾面积之间的差异。2、 了解了台风对道路、桥梁,燃气、电力、供水和通信设备等公共设施的影响主要通过走访或问卷调查了解历次台风所造成的道路护栏以及房屋悬挑屋盖破损。3、 电力输送设备、供水设备的损坏情况(包括台风引起的强降雨对饮水安全的影响) ,城镇,乡村等地

13、区受灾后电力、自来水的供应情况,中断供水供电后所需的抢修恢复时间。通过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台风成因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气象、物理方面的知识。 了解所要调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地貌、 地物的普遍具备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该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尤其是沿海居民的的建筑风格,沿海渔业、养殖业、 种植业等行业的分布与作息习惯, 通过走访了解历年来受灾情况, 结合相关文献和资料中的有关记载,分析因中心风力、气压、风速、半径、轨迹等不同的台风所造成的破坏与受灾面积之间的差异。 从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历年台风来临前当地的预防措施,受灾地区的人员疏散、安置、保障。除调查台风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威胁外,还要着重调查台风对道路、桥梁, 燃气、 电力、 供水和通信设备等公共设施的影响主要通过走访或问卷调查了解历次台风所造成的道路护栏破损; 电力输送设备、 供水设备的损坏情况 (包括台风引起的强降雨对饮水安全的影响) ,城镇,乡村等地区受灾后电力、自来水的供应情况, 中断供水供电后所需的抢修恢复时间。 并进行我区沿海地区的土质、植被等情况的调查,对山体滑坡高发地区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台风、强降雨与山体滑坡之间的联系。 台风对我区沿海地区道路交通情况、 山体滑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